收藏 分销(赏)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085868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构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他组织等效材料。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肿瘤区: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和遗传效应。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4Rs:是指,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群体化。 霍纳综合征:又称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为肿瘤压迫交感神经节所致,表现为患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眼裂狭窄、瞳孔缩小、患侧颜面无汗和发红等。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VCS:由于纵膈内淋巴结转移压迫和(或)肿瘤直接压迫上腔静脉而产生的急性或亚急性综合征。 肺上沟癌:又称Pancoast瘤或肺尖癌:指肺尖发生的支气管肺癌,常为低度恶性的鳞状细胞癌,生长较缓慢,手术不易彻底切除,常选择术后放射治疗。 1、根据放射治疗的目的,治疗方式可分为:单纯放射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姑息性放射治疗、术前放射治疗、术中放射治疗、术后放射治疗。 2、肿瘤的扩散途径哪几种:血行传播、淋巴转移、直接蔓延、种植转移。 3、全身性放射反应表现为:疲乏、头晕、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性欲减退和血象改变。 4、影响PDD的主要因素:射线能量、照射野大小及形状、源皮距。 5、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哪几种:腔内和管内治疗技术、组织间插植技术、敷贴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6、放射性皮炎分几度:1度为毛囊性丘疹和脱毛;2度为红斑反应;3度为水泡和坏死溃疡。 7、宫颈癌大体分型、照射方法: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颈管型;外照射、近距离放射治疗、后装腔内治疗与外照射的结合、同步放、化综合治疗、术前及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8、喉癌按其解剖位置分为几型:声门上区癌、声门区癌、声门下区癌。 9、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经典型(富有淋巴细胞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削减型) 10、脑晶体、甲状腺、全肺、全肝、脊髓、结肠、膀胱的TD5/5、TD50/5(Gy)分别是: 组织、器官: 脑 晶体 甲状腺 全肺 全肝 脊髓 结肠 膀胱 TD5/5: 60 5 45 15 25 45 45 60 TD50/5: 70 12 150 25 40 55 65 80 1、剂量建成区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对高能X线来说剂量建成区有何意义: 概念:从体模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Rmax)为剂量建成区,其宽度随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大 形成原因:由于在体模表面不存在次级电子平衡,射线在体模表面产生的次级电子具有一定的射程,这些电子在一定深度处通过电离激发作用将能量积累下来,结果使电子的吸收剂量由体模表面到深层,形成递增积累过程,直至达到最大值,在最大剂量吸收深度后,PPD将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意义:由于高能X射线在体模内有剂量建成区,单野照射时,要把肿瘤放在最大剂量点之后,其优点是肿瘤前正常组织接受剂量较小,最大剂量建成深度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对较深部的肿瘤应选择较高能量的射线。 2、与C060相比,直线加速器有哪些优点: 与CO60治疗机相比,电子直线加速器可以产生能量更高、强度更大的X射线和电子线,射线输出剂量率一般可以达到2-5Gy/min,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以有两挡、三挡能量的X射线和多挡能量电子线供治疗选择;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无需放射源,设备在不加高压时无放射线产生,而且加速器X线靶点非常小,配合球面准直器在照射野边缘形成的半影也较CO60治疗机小。 3、简述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临床表现:症状(鼻塞、涕血或鼻衄、耳鸣、听力减退、头痛、复视、面麻), 体征(鼻咽肿物、颈部肿块、脑神经受累的表现) 治疗:①综合治疗:ⅠⅡ患者以单纯放射治疗为主,ⅢⅣ期患者应采用放化综合治疗,又把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应采用化学治疗为主的姑息放射治疗。 ②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应以外照射为主,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为辅,必要时可补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常规外照射技术与方法: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病灶,邻近可能扩散受侵的区域和颈淋巴结引流区域,常用照射野包括面颈联合大野、耳颞侧野、鼻前野、耳后野、颅底野等,照射范围先大野后小野,即面颈联合大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基本照射野,先面颈联合野照射DT36-40Gy后,改为面颈分野照射总量DT70Gy。 4、食管癌根治性放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①全身情况中等以上,KPS>=70分; ②可进流食或半流食; ③无声带麻痹或远处转移; ④病变长度不超过8cm; ⑤无明显的外侵征象如胸背痛,无出血、食管穿孔前征象; ⑥无严重内科相关疾病; ⑦拒绝手术者; ⑧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或纵膈淋巴结转移; ⑨术后肿瘤残存。 禁忌症:①完全梗阻、严重贫血、恶病质或多发远处转移者; ②中等量以上大出血; ③有穿孔前征象或已发生食管穿孔、纵膈炎者。 5、简述调强适形放疗的优越性: (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即最大限度地将放射治疗的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按照肿瘤形状给靶区很高的致死剂量,而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不受到照射。①在照射的方向上,每个照射野的形状与靶区体积在该方向的投影(或截面)的形状一致,即采用所谓适形射野照射。②靶区内和表面各点的剂量处处相等或满足临床要求的特定分布。(尽量其技术复杂,但由于高精度靶区适形度和对于关键器的保护,以及逆向计算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必将成为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③照射野内各点剂量可按要求调节。④采用体部固定架在CT进行三维空间定位。 6、简述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盘水肿); 小脑损害症状(肿瘤压迫小脑导致身体平衡功能障碍,表现为步态蹒跚、闭目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不定、肢体运动性共济失调、指鼻对指及跟膝胫试验阳性) 其他症状(慢性颅压增高导致的脑神经损害及肿瘤增大晚期的表现:复视、双侧椎体束症、小脑危象)。 治疗:(1)综合治疗原则:髓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模式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原则。 (2)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一般采用术后全脑全脊髓较原发灶补量照射; 剂量:①全脑照射:1.6-1.8Gy/此,1次/d,5次/周,DT36-40Gy/4周后局部野追加剂量,3岁以下儿童追加至DT45Gy,3岁以上者追加至DT50-55Gy/5-6周; ②全脊髓照射:低风险组DT30-36Gy/3-4周,1.6-1.8Gy/次,高风险组DT36Gy是标准剂量。 (3)鞘内给药:病灶未能肉眼全切或有超出原发部位扩散者,合并鞘内化疗可提高疗效,常用药物为氨甲喋呤、阿糖胞苷等。 (4)复发后的治疗。 7、临床剂量学原则: ①肿瘤剂量要准确,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相同,为局部治疗手段,照射野要对准肿瘤组织,同时给以足够的剂量,使肿瘤组织得到最大的杀伤。 ②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吸收剂量要均匀,剂量梯度变化不能超过+-5%,即90%的等剂量线要包括整个靶区。 ③照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肿瘤内吸收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④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不受或少受照射。 8、直肠癌术后放疗适应症、优缺点、方法和剂量。 适应症:①手术标本中病理检查已经有淋巴结转移者; ②癌已经明显浸润到肠壁外者,或者盆腔组织和(或)器官有癌性粘连、肠壁或盆腔有转移淋巴结等; ③手术时盆腔内有无法切除的残留病灶者(书中留置银夹); ④按照术后病理,Dukes分期属于B、C1和C2期,应该给予术后放射治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 优点:①术后分期明确,约10%-15%的T1-2N0M0及术中探查已经有肝转移的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②在手术中可以放置银夹,准确标出瘤床的范围; ③不延误手术的时间,不影响伤口愈合。 缺点:①手术后小肠坠入盆腔,放射治疗中小肠的受量增加; ②手术会影响局部区域的血流,造成乏氧,影响疗效; ③Miles术后放射治疗需要包括会阴疤痕,使照射野扩大。 方法和剂量:①时间:术后4-8周会阴部创口完全愈合后开始; ②剂量:亚临床病灶DT45-50Gy/4.5-5周;肉眼癌残留病灶DT60Gy; ③设野:一般采用三野或四野照射技术,即后野加两侧野或前后野加两侧野。 9、头颈部癌,原计划治疗方案是70Gy/35次,由于开始6次发生给量错误给成了4Gy/次而不是2Gy/次,于是累计剂量是24Gy/6次,接下来的治疗将继续用2Gy/次治疗,问:保持与2Gy/次相等晚期损伤应给多少次? BED=nd*[1+d/(α/β)] 设:纤维化的α/β=3.5Gy 计算结果: BED=70*(1+2/3.5)=110 PE1=24*(1+4/3.5)=51.4 PE2=BED-PE1=58.6 PE2=D2*(1+2/3.5)=58.6 D2=58.6/1.57=37.3 在2Gy/次方案的剩余分次数:37.3/2=18或19次。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