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洋流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85803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洋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流教案 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李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 1 ) 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   ( 2)  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3)  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虽然通过一堂课的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师生分析讨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点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一位游客在英国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内有一封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送到七十岁老人手中,这位老人读着此信,声泪俱下。原来此信是她五十六年前的情人—-英军上尉乔治,在军舰开到非洲时,当时怕再也见不到恋人,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装入瓶内投入大海。不久,乔治殉职。谁知此瓶竟漂了五十六年。 (学生活动) 阅读文字 (思考) 漂流瓶56年物归原主,它为什么能从非洲漂到英国?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 吸引学生对洋流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进入学习。 第二环节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师活动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体验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风带 (学生活动)同学操作完成小实验:一位同学向盆中滴入几滴墨水,另一位同学用吹风机吹拂水面,其他同学观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评价实验操作员的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实验体验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风带 小组合作探究“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布置探究任务:根据全球近地面风带图,绘制全球洋流模式简图(分4个大组),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表层海水的受力情况。 3.    师生共同归纳洋流分布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教材“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1)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2)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3)   南极大陆外围是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学生活动)比较,分组讨论,归纳小结, 小结:洋流的成因是个复杂的问题,它不是单独受某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结合以前所讲“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概念理解寒流和暖流,并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中低纬、中高纬大洋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大洋两岸洋流性质和流向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悟性 课件案例展示:课本63页活动题图2-42,分组讨论 (1)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想想这是为什么? 暖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2)、在图2-42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全球四大渔场主要分为两类:寒暖流交汇的地方,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A、B两条不同的线路。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 顺流速度快,费时少,节省燃料;逆流速度慢,费时多,多用燃料。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污染范围扩大。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答案,课堂气氛热烈、友好、和谐,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洋流板书】   一、概念及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2、中高纬度海区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南半球:形成环绕南极大陆的绕极环流 3、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洋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有关季风洋流的形成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创设情境导入环节对整堂课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本课以故事导入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并了解形成该洋流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