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854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王成秀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基于余英时提出的文化结构四层次,通过问卷星和 SPSS26.0 测试并评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其共性与异性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缺失表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方向指导和实践依据。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表达力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3)02-0066-07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指人文知识

2、、自然科学、宗教信仰、意识形态、艺术创作、伦理道德、法律条文、风俗习惯等精神内在和物质表象的整体。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仁义礼智信”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等也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坚守文化自信的本心,不失文化坚定的初心,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不容乐观。因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四川省社科规划“巴蜀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专项课题“三苏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研究”(SC21BS025);四川省教育厅“大学英语课程群 课程思政 示范教学团队(

3、普通本科教育)”(川教函 2022 199号);四川省社科规划“巴蜀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专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三苏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及实施研究”(SC22BS04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成秀/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1745)。66高 校 教 学此,评估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的共性与异性,并分析其表达不足的表现,不但能拓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领域,而且对于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余英时提出了文化结构的四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本文基于此理论,通过问卷星和SPSS26.0测试并评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分析其共

4、性与异性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缺失表征,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建议,以期实现英语表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效融合。一、测试设计(一)测试目的测试主要了解以下内容:一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内涵词汇、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英语表达力的共性与异性;二是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二)测试对象选取研究团队任教的5所高校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大学一、二年级的1203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1172名学生提交测试,剔除答题时间小于500秒的试卷,得到有效试卷839份。(三)测试形式和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问卷星线上测试,时间为30分钟,共60题,总分为100分。测试第一部分为中西方文化

5、内涵词汇翻译,共20题,总分40分,其中10题中英文内涵对等,10题中英文内涵不对等;第二部分为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翻译,根据文化结构四层次选取测试词汇,共20题,总分40分;第三部分为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测试,共20题,总分20分。测试内容全面,能较客观地反映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二、结果分析(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总体描述为了解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与专业的关系,研究团队对学生测试总分进行了相关平均值描述和ANOVA分析,结果如表1。表1 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表达力差异描述类别理工科个案数324平均值44.2508标准偏差9.62155标准

6、错误.54913平均值的 95%置信区间下限43.1703上限45.3314最小值18.00最大值92.0067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文科音体美科总计28123483946.500043.412544.752114.425539.7967111.54341.87468.63238.4033644.778042.166843.960448.222044.658245.543918.0023.0018.0095.0084.0095.00表1显示,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总体不理想。理工科学生均值为44.2508,最大值92,最小值18;文科学生均值为46.50

7、00,最大值95,最小值18;音体美科学生均值为43.4125,最大值84,最小值23。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强于音体美科学生,且差异显著。平均值标准误差为0.40336,说明用样本均数推断总体的可靠性大。理工科和音体美科学生标准偏差分别为9.62155、9.79671,表明组内学生差异不大。文科生标准偏差为14.42553,说明组内学生之间差距较大。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总体ANOVA分析表明,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组间Sig.=0.006 0.05,因此,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能力差异显著。进行方差齐性检验,Si

8、g.=0.000 0.05,方差不等,选择ANOVA邓尼特T3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理工科、文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传统文化能力不具有显著差异,而文科、理工科学生与音体美科学生之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具有显著差异。(二)对中西方文化内涵的词汇表达力中西方文化内涵词汇描述统计量表明,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均值分别为20.2779、20.3282、19.1359,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ANOVA邓尼特T3对中西方文化内涵词汇表达力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理工科与音体美科、文科与音体美科学生之间的显著性分别为0.033、0.048,在平均值差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5情况下,理工科、文科与音体美

9、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内涵词汇表达力具有显著差异,但是理工科与文科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内涵词汇表达力不具有显著差异(Sig.=1.000)。学生对中英文内涵非对等的词汇表达均值及正确率低。如 1 题“像只落汤鸡(rat)(M=0.2917,16.13%)”。落汤鸡意为被雨水浇得浑身湿透,极其狼狈的样子。在西方文化中rat带有贬义,指粗俗、邪恶、卑鄙、不洁等,也被喻为告密者、背叛者、令人讨厌者等,如smell a rat(感到不妙),pack rat(不可靠的人)。因此,1题的“鸡”被意译为“rat”。又如18题“狗急跳墙(cat)(M=0.0917,8%)”。狗急跳墙比喻坏人穷途末路时不计后果的行为。

10、狗在中文中常指卑微的动物,多为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中国人讲英语时不常用与狗有关的词汇。而在西方,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如lucky dog(幸运儿),因此,狗急跳墙中“狗”不能直译为“dog”。而cat传说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因此“狗”被意译为cat符合狗急跳墙之贬义。由于中西文化中动物内涵意义不同,大多中文俗语不能直译,只有通过了解其内涵意义去意译,但是多数学生因为对其内涵意义不了解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学生对中英文内涵对等的词汇表达正确率高,如4题“浑水摸鱼(fish)(M=1.5889,86.25%)”。浑水摸鱼出自 三十六计,指打仗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敌人的可乘之隙,借机行事,现在引申为

11、乘其混乱,获取利益。英文“fish”和中文“鱼”的内涵相同,因此,这里直译即可。11 题“鼠目寸光(mouse)(M=1.6694,68高 校 教 学87.63%)”。其字意为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Mouse在英文中常为贬义,指“胆小如鼠,怕羞的人”,“鼠”和“mouse”中英文内涵相同,此题也作直译。如上可知,学生对中西文化内涵理解有偏差,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西方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较为陌生,另一方面是教师的中西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及教学中文化内涵对比缺位。(三)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表达力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表达力总体描述不乐观。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均值分别为14.

12、6235、16.7544、13.6154,正确率不到50%。文科学生的得分(M=16.7544)高于理工科(M=14.6235)和音体美科(M=13.6154)学生。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表达力ANOVA多重比较表明,理工科和文科学生(Sig.=.001)、文科和音体美科学生(Sig.=.000)有显著差异,而理工科和音体美科学生(Sig.=.150)无显著差异。所有词汇测试均值为0.7312,表明整体表达力较弱。均值得分最高且在 1.1 以上的词汇只有 3 个:“东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M=1.1156)”“道法自然(Taoism follows nature)(M=1.

13、3182)”“天人合一(unity of nature and man)(M=1.1156)”。均值在0.7以下的词汇有8个:如,“门当户对(perfect/exact match)(M=0.6389)”“孝顺(filial piety)(M=0.6341)”“中庸思想(Doctrine of golden mean)(M=0.6293)”“龙马精神(full of vigor)(M=0.3981)”“传承红色基因(Maintain the Brave Spirit of the Revolutionaries)(M=0.44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ocialism with Chine

14、se Characteristics)(M=0.6913)”等。有研究者认为,学生表达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语言接触不多、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不透、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不到位。2另外,教师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力不理想,且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意识不强。(四)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熟悉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熟悉度总体描述显示,大部分学生欠缺这方面知识。理工科、文科、音体美科学生均值分别为 10.8827、11.2734、10.3390。文科学生的得分略高于理工科和音体美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熟悉度 ANOVA 多重比较表明,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方面,文科和音体美科学生(Sig.=.0

15、02)差异显著,而文科和理工科(Sig.=.325)、音体美科和理工科(Sig.=.061)学生无明显差异。词汇测试均值为0.5427。均值得分最高且在0.8以上的只有3题:第1题“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M=0.9716)”,第15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一种心系家国天下的思想,指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优于个人利益)(M=0.8790)”,第17题“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M=0.8210)”。均值在0.5以下的有7题:第2题“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自然)(M=0.0556)”,第3题“苏轼的佛家思想正确的是(成佛的过程是自我开悟的过程)(M=0.27

16、16)”,第4题“墨子的 兼爱 思想和哪家学派的爱有差等 是相对的?(儒家)(M=0.3481)”,第6题“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指(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M=0.4926)”,第11题“苏轼用 春宵一刻值千金 指(劝诫人们及时学习)(M=0.1383)”,第14题“一琴一鹤 所形容的是(为政清廉)(M=0.2531)”,第18题“社稷的含义是(“社”指土地之神,“稷”指农业之69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神)(M=0.3877)”。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教育学、翻译学、文学、应用语言学等,对中华传统文化、军事、政治等知识涉猎较少,课程思政教学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17、;另一方面,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基本原因是交际者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陌生。3三、启发和建议(一)重视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对比中西方文化内涵词汇测试ANOVA分析表明,学生非对等含义的词汇均值与正确率低,主要原因是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中西文化对比缺位。吴彦龙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要加强与文化概念意识范畴的内容对比。4一是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内涵的敏感度。可采用交际法、模拟法、对比法、主题法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体验模拟的积极性,内化其习语、词汇、表达和文化内涵;进行中西文化主题对比,引导学

18、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音体美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机缺乏,应以视频展示法、交际法、模拟法为主。王华兰认为,可用英文歌曲、歌剧、电影赏析等帮助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语言输入。5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深刻地感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二是依托教材精选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助力创造、学习、钻研。教师可设计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情感价值等激发兴趣的话题,如中西情人节、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等,对表达力较弱的音体美专业学生,可侧重与专业相关的中西文化对比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二)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认知水平其一,在中

19、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教师应在教学与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如,通过英语诗词赏析、文本解析、名言解读、视频拓展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渗透“阴阳五行”“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天人合一”“正己立人”等哲学思想;在单元、期末考核中融入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相关的文本翻译内容,检测效果,提高意识,积累表达;鼓励学生参与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的英文演讲比赛、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等。其二,教师要重视国情国策英语文本的引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对政治文本的翻译,特别是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翻译与国家制度相关的词汇和语篇。6中国国家制度体系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7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其三,借助

20、网络、书籍、电视等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自主获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英70高 校 教 学语资料的学习习惯。如,关注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等公众号,阅读中英文对照的相关书籍,收看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CGTN)、阅读China Daily、学习强国英语新闻、了解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等。同时,鼓励学生关心时政热点,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吸收、继承、发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熟悉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

21、统文化的精髓。8ANOVA分析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度不高,文科、理工科与音体美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悉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教学中应根据专业特点以不同方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基于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9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其文化自信。如端午节主题,理科学生喜欢动手实践,可分成小组包粽子,并用英语PPT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文科学生可英译屈原的 离骚,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音体美科学生可进行英语情景剧、端午主题歌舞表演,美术作品展示,龙舟习俗英语介绍等。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优化教学模式,推进大学

22、英语混合式教学。课前,教师甄选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元素,借助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U校园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动态、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引导其自主学习;课中,组织互动讨论、分组操练、个人展示等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课后,开展外语类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语言实践形式,提升其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表达力。参考文献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3.2梅 勇,夏思琴,柴雪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个案研究:现实图景及应对之策J.教育科学探索,2022(3).3罗玲.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5(

23、21).4吴彦龙.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融合路径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6).5王华兰.语言输入理论下音乐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7).6尹铂淳.强化“四个自信”更好融入英语教学的有效机制N/DB.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10-23.7伍云亮.道德之维:我国国家制度体系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底蕴N.人民日报,2020-01-14(9).8黎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8-07-12(6).9伊琳娜 伊力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责任

24、编辑:柳明静712023年第2期(总第313期)An Analysis of Non-English Majors Express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Culture in EnglishWang Chengxiu(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engdu,611745)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con

25、ducive to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Based on the four levels of cultural structure proposed byYu Yingshi,this paper tested and evaluated non-English majorsexpress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n English by sojump and SPSS26.0,analyzed their similarities,differences and the lack representation ofexpress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and provided guidance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Key words non-English majors;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English expressiveness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