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_张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800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_张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_张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_张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CHINA HOUSING FACILITIES景观园林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和目的1.1 课题背景河流治理问题已经不仅局限于城市生活。城市河流的自然状态应与其他自然河流的状态相同。它们都是由水体,河床,河岸和上下左右的河岸构成的有机整体。但是,由于城市河流要兼顾占地、人类活动、供水和排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大部分河流都是通过人工改造形成的,所以城市河道系统需要有防洪、排水和景观文化等基本功能。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方面,河流景观设计作为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2 研究意义和目的河流,既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维护经济稳

2、定。伴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城市开始注重河流生态景观的打造。本课题研究希望提出一种方向性的思考和策略上的整合,结合万福河景观带具体实践案例分析发现多种创造性设计的可能性。2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方法2.1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主要概念河流生态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气候调节作用,还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娱乐、休闲及旅游空间,河流生态景观与周边河道紧密联系。2.2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一方面,缺失了河流生态景观的设计与保护,就难以实现城市生物环境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若不重视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以及河道环境的维护与整治,水环境污染、水处理不当等问题就会愈演愈烈,给城市生态

3、环境的修复、重建都带来致命损害。3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分析3.1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产生在菏泽河流景观设计的研究上,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注重物质及能源、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河流生态景观学是多个方面交叉所形成的,与之结合最紧密的是水文、景观生态以及系统科学,因此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都可能应用于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中。3.2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传统城市河流一般具有水利、行洪等功能,但过去“裁弯取直”的河流整治方法已经造成地下水通道受阻、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以及河道自我修复功能下降等问题。因此,在菏泽河流景观设计上,既要遵循河流本身的水文规律,满足其排污、防洪等功能设

4、计,也需要坚持“安全、生态、景观”的设计原则。3.3 河流生态景观的社会需求河流生态景观的打造需要满足一定社会需求,因此需要遵循自然性、协调性、亲水性的原则来建设河流、河道及绿地的生态系统。要达到“水清、地绿、流畅、景美”的人文景观效果,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设计与管理要与市政管理措施相结合,河流景观的建设一定要以不影响防洪安全为根本前提,合理安排景观的位置,使景观工程服从河道防洪工程真正发挥景观的作用。与城市市政工程相辅相成,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也应该满足供水和防洪的要求。4 菏泽河道水系4.1 菏泽概况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过渡地带。菏泽市河

5、流总流域面积 13000km2,市域除黄河滩区 379km2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均为淮河流域,河道径流注入南四湖。除黄河外,菏泽市还有太行堤河、黄河故道等内河。中心城区内河流水系较多,属洙赵新河和万福河水系,围绕老城的河道有环城河、环堤河,流经城区的河道包括自西向东的万福河、洙水河,自南向北的赵王河、思源河、南七里河,七里河从城北绕城而过。老城内有双月湖、青年湖等十余个内湖坑塘,城西及思源河南分别有西城水库和南湖水库(雷泽湖)。环城河、万福河、赵王河、洙水河、七里河以及三湖等主要区段保持了较好的水质,植被丰富,承担了城市主要的防洪排涝和生态职能。环城河、青年湖、赵王河及洙水河的城市核心区段经过景

6、观环境设计改造,已形成宜人的滨水空间。4.2 菏泽河流生态景观现状与存在问题老城片区(青年湖、双月湖、环城河、环堤河):南北历史中轴线逐步被居住功能消解,城市主脉不清,城市核心偏居新区一侧。关于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研究以菏泽万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张琦/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通过讨论菏泽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现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根据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方法,进一步利用万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景观设计案例开展应用研究。关键词:生态景观;景观设计;万福河景观带52023.06|景观园林水系及滨水空间面临定位模糊、特色不足、文化识别

7、性弱等尴尬,其传统商业休闲的历史功能特色面临消失。部分河段仍存在滨水空间亲水性弱、缺乏滨水开敞空间等问题。赵王河片区(赵王河):沿岸两侧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局部有部分文化及服务设施用地;缺乏大规模现代商业及文娱设施用地,沿河两侧土地价值利用不充分。思源、洙水河片区(思源河、洙水河、雷泽湖):思源河南北贯穿城区东部工业区,两侧以工业用地为主,缺乏必要的防护隔离,涉水市政设施不完善;洙水河西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服务设施用地不足,东段东西穿越工业区,缺乏必要的防护隔离。七里河片区(七里河):七里河作为城区北部生态边界,沿岸两侧以生态农林用地为主,局部有少量工业用地;沿河生态环境较好,生态保育功能突

8、出。小黑河片区(小黑河):小黑河位于老城西北部,两侧用地以居住和工业为主,用地功能混杂,缺乏必要的防护隔离。万福河片区(万福河):万福河河道在菏泽城区全长 32km,万福河西起黄河,东至京杭运河,水源补给充足,两岸大部分地区地势低洼。目前,河道主要为泄洪和农业灌溉功能,两侧用地以生态和村庄用地为主,北侧有一定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南侧则聚集了一些农业用地,居民生活区域分布较为零散,河道两侧活力不足,缺乏亲水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景观节点。5 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在菏泽万福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应用研究5.1 菏泽市万福河背景概述万福河,禹贡之菏水,全长 151km,流域面积 6114km2。菏泽市的

9、万福河源头有两处,一处为南渠河,另一处为中渠河。万福河流经之处主要为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为形成湖泊提供了较佳条件。为排菏泽湖水,并使济水分流,向东开挖一条河道叫菏水。万福河在道光五年 1825 年历经了两次疏通修筑工程,后经巨野、成武二县,东为柳林河,入金乡县会涞河,东注南阳湖。万福河景观带东到济广高速,西至水库西二路,是菏泽市区文化展示、生态休闲、宜居生活的重要滨水生态景观带。景观带规划范围:万福河北侧 150m、南侧 500m,长度约 32km,用地面积约为 31.18km2。两侧用地详细规划用地面积约为 93.26km2。5.2 万福河生态景观建设与设计的探索5.2.1 万福河生态景观设

10、计目标5.2.1.1 最优的公共资源,保障公共性和开敞性万福河作为城市南部地区最优的公共生态资源,需要确保其开敞性与公共性。通过公共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来确保全体市民都能享用河道生态资源。5.2.1.2 展示菏泽南部新区整体面貌和形象万福河生态景观的搭建与设计,直接关乎菏泽城市文明建设水平与城市形象。万福河在南部新区城市面貌及形象的打造上,应围绕水体、绿带为居民打造开放性、开敞性、多样性的休闲空间。5.2.1.3 融合城市功能与生态功能在万福河绿带、河道景观的打造上,需要融合城市的人文、自然及生态功能,河流完整的生态功能离不开城市功能的铺设,以此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土地开发价值,彰显城市河流的生态空间

11、特色。5.2.1.4 发挥对城市开发引导作用在城市开发导向作用的发挥上,万福河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空间系统,其景观打造将同时具备城市经济催化、土地价值提升、城市重大建设项目推进等价值和意义。5.2.2 万福河生态景观原则5.2.2.1 系统设计流经各个城市的河流并不是独立于自然环境而存在的,而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发生在自然河流之上。因此,城市空间的不断建设应该以河流为导向,保证城市内外的河流之间自然要素的连续性,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保证河流堤岸的可渗透性,采用生态堤坝和构建方法,使其具有驳岸工程所要求的稳定性和强度,形成贯穿城市内外的完整空间结构。5.2.2.2 保证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在保

12、护河道的前提下,使河流发挥和利用其在生态、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积极作用,从单纯的保护河流堤岸向对河流堤岸的保护性利用转变。5.2.2.3 分段定位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分段定位原则与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并不矛盾。如何将河流自身的自然要素与两岸丰富的人文要素、经济要素相互整合将成为研究的内容。沿河流可以规划出商务、休闲、娱乐、文化等多个分区,以河流为线串联起来,形成复合型河道景观,提高城市河流沿岸的综合效益。5.2.2.4 保证生物群落多样性植物作为自然河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河流自净能力的基础。例如,我们仿照完美的生态规律从河流堤岸向河床依次布置,形成仿生植物群落。从岸上的乔木、灌木到水边的芦苇等喜湿植物,

13、再到水生植物,最后到浮游植物等。5.2.2.5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人类经过对自然景观后期改造后在保留自然景观的同时,又使人文因素融入自然景观,两者完美的融合是每个景观设计者所追求的。5.2.3 万福河景观带设计特性5.2.3.1 河道驳岸的虚实处理在河道驳岸的虚实处理上,需要遵循“虚实结合”的基本原则。根据菏泽河流驳岸虚实这一特性,依托历史文化轴线强调与老城的联系,结合万福河景观带的规划和主题定位,提升文化展示、商业娱乐、生态休闲和旅游服务功能,突出人祖文化、农耕文化、漕运文化等特征,划分不同区块,设置广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确定其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区三节点”。6|CHINA HOUSI

14、NG FACILITIES景观园林一带:以“人祖文化”的人文历史体验的文脉之河贯穿景点,通过游船和滨河慢行系统串联多元化的水系景观,营造层次丰富的滨水景观体验。三区:自然生态涵养区、文化展示核心区、休闲观光体验区。三节点:黄河故道湿地公园、万福之心市民广场、漕运文化湿地公园。5.2.3.2 植物景观的营造在菏泽河流的植物景观打造上,需要重视植物栽植以及配置的问题。植栽配置应体现不同功能分区的文化特征和景观主题,以乡土植物优先选择为基础,有效降低后期管理和维护费用,营造宜人的湿地生态环境和游憩空间。为了展现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价值,需要注重打造多样性的植物景观。乔木:杨树、臭椿、刺槐、泡桐、白蜡

15、、柏树、银杏、法国梧桐、柳树。灌木:牡丹、紫穗槐、垂丝海棠、丁香、金森女贞、杏花、桂花、蔷薇。地被植物:画眉草、喜旱莲子草、酢浆草、狗尾草、二月兰、玉簪、丛生福禄考、油菜花、碱篷。水生植物:芦苇、香蒲、菖蒲、水生鸢尾、睡莲、荷花。5.2.3.3 道路景观设计在河道道路的景观设计上,需要和其他的运输道路区分开来。为了让河流道路景观看起来赏心悦目,既要保持其休闲散步的功能,又要考虑道路本身和周边河道景观的融合性。设置滨河绿道慢行系统,滨水绿道设计包括围绕河道两侧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结合广场、亲水木栈道等开敞空间形成连续的慢行系统;在城市建设密集区以 500 1000m 步行道为主;在城市外围及郊区

16、段以 3 5km 自行车道为主;部分区域设计为1.5 2km 自行车与步行混行的综合型绿道;沿途设置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停靠点和休息服务区域。5.2.3.4 文化景观设计菏泽河流景观可以为人们游玩、娱乐以及休闲提供环境、场地资源,但它和其他的城市公园、游乐设施有着一定的区别,其文化景观功能具有一定局限性。菏泽河流景观的文化元素还需和人文始祖、固堆文化、古城发源、建城营城等传承与发展相结合。5.2.3.5 游憩空间设计在菏泽河流景观的游憩空间设计上,其设计要素包括居民观赏、休息凉亭、长椅、停车场、车辆导向标等设施。在环境综合设施设备的材质选择上,主要选用天然材料,所有设施设备的设计风格统一。5.2.

17、3.6 生态景观廊道设计要打造集净化空气、水土涵养以及绿色景观为一体的河道生态走廊,就需要在河道两旁种植具有净化空气、水土涵养功能的植物。在种植绿色植物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坚持以常绿、慢生植物为主,乔木、灌木与草相结。6 结论与展望总之,菏泽河流流景观设计较好地实现了景观、功能、生态三者的和谐统一。6.1 主要创新点针对菏泽河流的生态景观现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归纳出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体系应由河道驳岸的虚实处理、植物景观的营造、道路景观设计、文化景观设计、游憩空间设计及生态景观廊道设计等方面组成,建立了系统性的菏泽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体系。万福河生态景观设计提出和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河流生态

18、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改善万福河流域生态景观、推动生态发展和保护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6.2 研究与展望6.2.1 加强学科间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加强生态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林学、地理学及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理论,力争形成更具实际指导意义的系统性的河流生态景观理论。6.2.2 加强实际效果研究对已经建成的河流生态景观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不同建设方法之间的实际效果比较及研究,以便进一步完善河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6.2.3 加强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运用目前,河流生态景观理论中“近自然化河流”“河道生态健康”“多自然河流”等新理论

19、与新技术层出不穷,及时运用创新性的河流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实践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河流的水文条件和地貌特征,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美学价值和河流服务功能。参考文献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 韩毅,刘海龙,杨冬冬.基于景观水文理论的城市河道荣观规划设计实践 J.中国园林,2014(1):23-28.3 阎水玉,王祥荣.城市环境 与城市生态、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36-38.4 付军.论中国城市滨河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方法 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4)16-19.5 王正超.以川北河为例的北京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6 高鹏.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J.中国勘察设计,2007(3):44-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