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Oct.2023第8卷第3期Academic Research of Xian Traffic Engineering InstituteVol.8No.3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聂林红(1985-),女,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研究。自自然然之之美美解解读读荷荷塘塘月月色色之之美美境境聂林红(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300)摘摘要要: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先生于 1927 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看到清华荷塘月色之美,便用笔写了下来。此篇散文一经发行在中国大陆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此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出了荷
2、塘的美景,人们在阅读此篇散文时不自觉地就牵连起了文章中的境界,让人有一种出神入化的感觉。基于此,本文以荷塘月色为背景,从语言、意境、修辞、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其中蕴含着的美意空间。文章中还蕴藏着大量的情思和结构性语言,朴实细腻,通过解读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使读者能够更加自然地理解这篇散文的魅力和作者的文字功底。关关键键词词:荷塘月色;散文赏析;美意;美境中中图图分分类类号号:I207.6 文文献献标标识识码码:AThe Beauty of NatureInterpreting the Beauty of Moonlight overthe Lotus PondNIE Linhong(Xian
3、 Traffic Engineering Institute,Xian Shaanxi 710300,China)Abstract: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is a prose written in 1927 by Mr.Zhu Ziqing,a Chinese writer.When Mr.Zhu Ziqing wasteaching at Tsinghua University,he saw the beauty of the moonlight in the lotus pond in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wrote it
4、down witha pen.Based on this,this paper takes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as the background to analyze the beauty space contained in itfrom four aspects:language,artistic conception,rhetoric and structure.The article also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emotional thoughtsand structural language,simple
5、and delicate,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uthors superb writing techniques and skills,readerscan more naturally understand the charm of this essay and the authors writing skills.Key words: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prose appreciation;good wish;beauty引引言言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该散文作者从夜晚赏莲的理由到描写了荷塘
6、的夜景,再到采莲的真实生活三部分进行描述。荷塘月色看似是一篇普通的散文,但是又与其他散文不同,有着其他散文不具有的语言特色和意境美,具有超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在中国散文史中可谓独树一帜。荷塘月色不仅是中学课堂的必修教材,在大学里也是有专门研究 荷塘月色 的专家学者。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解析这篇散文独特的美。1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其写作的荷塘月色描写了月夜下无与伦比的荷塘夜色,解读这篇散文,首先可以从荷塘月色的语言描写方面来欣赏,特别是语言、短句上包含着鲜明的个人特点。散文语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话说清楚,让读者一目了然,朱自清的话语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朱自清先生的语
7、言运用虽然平实、朴实,但这也正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写作风格,看似普通的话语却能带动读者,让读者被感染。比如在文章开头,朱自清写道“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句普通的话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境,非常的淡然、超脱、生动,这就是散文朴素的艺术境界。文章开头还说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很寻常的话语表达出作者的心境非常舒缓,看出作者非常平淡。当然这句话也映衬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是在对现实不满前提下所发出的超脱境界。朴素典雅是 荷塘月色 的整体散文风格,荷塘月色整篇散文有太多淡雅的词语,很少有华丽的词章,淡雅的词语营造出了一种典雅的清丽之美105自然之美解读荷塘月色之美境。语言、词语是
8、构成一篇文章的基础元素,在古诗里也是如此,一篇古诗如果用几个巧妙的词语做点缀,那么这篇古诗的整体价值就要提升。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荷塘的美景,对词语的把握非常巧妙,以至于他用寻常的词语表达了一种艺术化的效果。比如在“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句中,朱自清非常巧妙的运用了一个“浮”字,把水汽升起来的状态描绘成了一种朦胧、典雅的意境,让人阅读完产生了一种平中见奇的效果。再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仿佛让人真正的看到了月光从天空中泻了下来,一个“浮”字,一个“泻”字,看似非常的寻常,却非常准确地描绘出月光、水汽的景态,让人读完犹如身临其境,这就是朱自清先生
9、的语言特色。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只是用叠词就高达 26 处,朱自清先生巧妙地使用叠词描绘出了景物的姿态,让全文保持着一种超高的清淡舒缓。叠词的使用让人读起来非常的朗朗上口,在荷塘月色中会发现田田、亭亭、曲曲折折、一粒粒、缕缕、丝丝、密密、脉脉,这几个词叠在一起使用,让文章段落自然的就有了一种节奏感和音乐感4。这些词语叠在一起也写出了荷花、荷叶优美的姿态,正所谓一种词语的巧妙运用达到了双重效果。叠词出了表达景物的姿态美外,还可以表示出作者心中的情境,比如“日日”一词就说明作者对荷塘处的景色已经非常的熟悉了,“渐渐”一词又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愁绪,“迷迷糊糊”一词表达出了作者心境是非常平和的
10、,“悄悄”一词则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孤独感。这些叠词的使用使得整篇文章顺口、顺眼、顺心,达到了一种平实又普华的境界。引用古诗文可以增加散文的语言美,荷塘月色也同样如此,荷塘月色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使文章的诗文底蕴又增加了不少。而且作者也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把古诗文放在了该放的地方,使整句话的语言特色又升华了不少。在荷塘月色中引用了西洲曲和采莲赋,朱自清看到荷塘中已有的莲花后,想起了江南地区采莲人的习俗,并从当代人的采莲引出了古代人的西洲曲,让整段散文读起来没有一点儿突兀感。采莲赋 描绘的是古人采莲嬉游的场景,朱自清用“有趣、风流”两词描绘了采莲的意趣。西洲曲是一首民歌,作者借西洲曲中采莲的画
11、面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朱自清借用了古诗词对莲的描写,看似平淡,却又显示出朱自清高超的语言特色,使整篇文章行云流水、流畅通透。2荷塘月色的意境美郁达夫在 故都的秋 中写到一个人来到上海、杭州或厦门,浑浑噩噩的过去只能感受到一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总是看不饱。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对荷塘月色意境美的欣赏犹如郁达夫对南方之秋的感觉一样,看不饱、尝不透,可见荷塘月色的意境美引发人们深入品味5。荷塘月色所营造的意境美有一个结构空间,这个空间由高低、远近组成,高低有三个层次,高层是天空中悬着的月亮,中层是云霞、云彩,底层是树木、荷叶,这样一层一层的分布着。从远近上看也可以分出三个层次,薄薄的青
12、雾是最远处景色带给人的感受,杨柳的轻姿是最近处给人的感受。朱自清写荷塘分别从高低、远近开始入手,由此构成了月下荷塘最美妙的景色,唐代诗人谭德金在唐诗宋词艺术中指出“意境最重要的就是空间性”,有了这种空间性,荷塘、月色、青雾这些原本自由驰骋的踪迹被作者排列的非常美好、纯净。荷塘月色所描绘的景物有形状也有神态,从形状角度分析,“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弯弯”的杨柳。从神态上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花儿“袅娜的开着”,月光“如流水一般泻了下来”,树的黑影“峭愣愣的如鬼一般”,灯光“没精打彩”,树上的蝉与水里的蛙“这时最热闹”。作者眼里的荷花宛
13、如仙子一般,这些形态与神态让人一读起它就觉得非常的美,有意境6。荷塘月色描写景物也是非常有色彩的,叶子是“凝碧的”,大雾是“青”色的,树影是“黑色”的,朱自清把这些形态与色彩搭配在一起,用笔把荷塘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荷塘的美景就像是画出来的一样,将心境投射在美景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7。荷塘月色写出了一般人的心理感受和共同需求,荷塘月色所描写的环境是作者长期生活居住场地周围的环境,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到他爱独处,爱冷静,从对荷塘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这种心境,作者把自己的心境写在了景物上。现代生活有时过于浮躁,或许也有人像作者一样喜欢淡淡的宁静,当心境被外界的某种不平静影响着,那么读一读荷塘
14、月色,让内心随着散文中的景物而慢慢的抚平,在宁静中寻求着世间的这一抹美好。荷塘月色所写的意境、景物,让人不由得对作者的心境进行思考,荷塘月色的空间美、图画美、意趣美、想象美、情感美,这些美共同交106自然之美解读荷塘月色之美境融在一起,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写作能力,吸引了读者的眼球8。意境需要借助环境来实现,作者把自己置身其中,再用优美的文字诉说画面、营造氛围,让其散文自然而然的带着一种清新优美、诗情画意。再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就会发现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平淡而悠然的,没有一丝的哀怨,这就是朱自清的风格。荷塘月色的写作立意是非常新颖的,朱自清先生在文章开头写到这几天心里是有一些烦躁的,但是
15、后来他所营造的荷塘月色却是非常的自然、和谐,让人没有一点违和感,这正是朱自清写作上的伟大造诣。荷塘月色还有一些很传奇的色彩美,树木的颜色本该是翠绿的,但是在朱自清先生笔下却是暗黑色的,因此,更加显现出他的写作手法的传神性。阅读荷塘月色就必须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才能读出作者想描绘的画面。3荷塘月色的修辞美荷塘月色之所以是一篇美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现了荷塘月色的强大吸引力。两千多年前就有学者使用比喻来写景、写物,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浅显化,一些深奥的道理、哲理通过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让人一下就明白了这些事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在写文章时
16、总会用到比喻的原因9。构成比喻修辞手法的前提是要有本体和喻体,比喻是朱自清文学的最显著特点,在荷塘月色1300 多字中,就运用了 10 多个鲜明的比喻。朱自清先生运用比喻把景物的动态描写得非常出神入化,比如他在写到荷叶被风吹过这种场景时,文字是这样描写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作者此处用“闪电”描写荷叶被风吹动的事实,让荷叶顿时就有了动态美。再比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让荷叶顿时有了人的姿态,非常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了叶子和花上”,作者把“月光”比作“流水”,使月光更加的富有动感美,说明作者非常的富有
17、想象力。在比喻的运用上,作者也多次运用到以虚喻实这种比喻效果,这种比喻效果把抽象的喻体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比如在描写荷叶和荷花时写到“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子和花都是平常能够看到的事物,但是作者此处用“笼着轻纱的梦”来比喻,使叶子和花在轻纱的笼罩下更加有了神秘感,诱发了人们更多的想象。博喻是指从不同角度反复比喻同一个本体,把一个事物的特点展现的更加鲜明、有特点。朱自清先生在描写荷花时写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白花,犹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连续出现了三个喻体,把白花比喻成为三种事物。“明珠”抓住了荷花的色彩
18、,“星星”抓住了荷花的动态,“美人”抓住了荷花的白净、美感,用三个喻体来描写荷花,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感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修辞特色,荷塘月色的行文读起来非常的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全文多处使用到通感修辞手法,这使原本不相关的感官感觉又互相沟通起来10。人们的视觉、听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互相交错的,听到的是声音,看到的是颜色,通感就是借助想象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加以转移相通,让人们产生联想,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感受。“微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弥漫的歌声”,作者运用微风把歌声送来,并且歌声还伴随着缕缕清香,歌声是人们听觉上的反映,清香是嗅觉上的反映,把这两种反映夹杂在一起可谓形象
19、而具体,荷花这种淡雅迷人的清韵得到了有效的传达,也让读者的体会更加深刻。“荷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与光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同奏着的名曲”,朱自清把树影和月光交织在一起,有视觉也有听觉,由此就唤起了人们的遐想。舒缓、悠扬的小曲撩动心弦,光与影搭配又显得非常的和谐,这样的比喻方法把环境的幽静衬托到了极致。4荷塘月色的结构美在写荷塘月色之前,作者的心境是颇不宁静的,中间作者的心境又回归到宁静,最后又到不宁静,根据这条暗线来审视荷塘月色的结构安排11。在反复阅读荷塘月色后,就会发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文中“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和结尾“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12。“这
20、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交代了夜游荷塘的原因,也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把一种心境向读者展示,引起夜游荷塘,同时也自然地统领了下文。作者在下文中写了“妻拍着闰儿,哼着眠歌”,好似在写夜游开端之情境,其实也是在回答“颇不宁静”的原因,进而告诉读者,“不宁静”不是因为个人或家庭的原因,而另有原因,只是没有直白,而用了形象描写。107自然之美解读荷塘月色之美境作者写去荷塘的路幽僻、宁静,便感到“是个自由的人”了,这里足以使人留恋,使人宽心,作者尽力突出特点,抒发独白。过去认为这表现了作者“幻想超脱”的心理,有超脱的佳境,然而作者并没有在此驻足不前,足见“超脱”亦非目的
21、,写此佳境,大概也是用“美景拴不住”来反写心情的不宁静,第一次实现了“颇”的程度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者的思绪向前发展,忽然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而且想得悠远,飞向了古远的江南。作者通过对江南采莲的情景的想象,与眼前景紧紧映衬,那富有生气的采莲盛况又与眼前“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形成了对比。至此,作者自然地点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抖开了“颇不宁静”的原因的包袱,原来作者惦着江南。荷塘月色结尾与开头相呼应,除了有使文章浑然一体的形式作用之外,也有强调“颇不宁静”原因的内容作用。这样全篇围绕着“文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框架。作者围绕“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从“为什么”和“怎
22、么样”两方面形象地反映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和强烈程度。巧就巧在作者把情融在景物描写之中,以“因”为构思之本,对问题不是直言回答而是寓于形象的描写之中,回环曲折而不离荷塘月色散文的“文眼”。5 结语荷塘月色是一篇公认的美学散文,荷塘月色的语言非常的细腻现实,但是又具有超高的审美艺术价值。荷塘月色的意境非常的出神入化,将朦胧美、和谐美、含蓄美、动态美表达的韵味无穷。荷塘月色的修辞用的有技巧、有构思,多种修辞手法将荷塘周围的景物、事物描写的有滋有味。熟悉、品读荷塘月色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全新认知感,也让人拓宽了对中国散文的定义,荷塘月色不愧为历来学者所称颂的现代抒情散文精品。参参考考文文献献1汤佳.
23、荷塘月色 的语言特色赏析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2(10):28-29.2朱东林.荷塘月色 的写景手法鉴赏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2(07):22-23.3武四代.情景交融 各美其美荷塘月色鉴赏教学的两种方法J.语文天地,2022(07):79-80.4马云,高宣敏,栾贻爱.新课标视域下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23(21):91-93.5朱宝强.美文美意,美品美析以荷塘月色为例浅析阅读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22(05):47-48.6夏世艺.在荷香中浸润审美体验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3
24、(05):70-71.7刘俊.“大概念”下的“读写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3(21):63-64.8莫俊峰.如痴如梦话“采莲”荷塘月色“江南采莲”典型情境浅析J.读写月报,2022(05):10-13.9周佩霖.以自然之景,究人情之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J.新课程,2022(02):120-121.10傅元峰.恰到好处荷塘月色赏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03):26-27.11高菊龙.欣赏中学语文散文艺术之美J.作文,2023(Z4):57-58.12杨波.谈荷塘月色中“景”与“情”的关系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2(01):29-30.13李宏玉.月下听音赏画,走近荷塘之美朱自清荷塘月色艺术美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21(08):82-8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