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语文-朱自清-背影-教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07092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朱自清-背影-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朱自清-背影-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朱自清-背影-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朱自清-背影-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背影 朱自清教学目标 1、朴实的语言他含深情是本文的教学重点;2、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1、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分析课文可接“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体会到了,有的体会不到;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后才体会得到。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

2、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流露的,还是通过某个身形体态表现的?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有的令人终生难忘。本课所写的是父亲的背影。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要弄清:这是父亲做什么时的背影?这“背影”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什么感情?文章写这“背影”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和题注,了解作者。强调以下内容: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读者。(“自华”、“佩弦”、“自清”的来历和含义)三、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含义。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差使 狼藉 籁籁 迂腐 踌躇 蹒跚 拭

3、颓唐 琐屑 举箸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四、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下边问题。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老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都应结合课文中有关段落。1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课后练习一)理解: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2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结合课后练习七)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4、。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策一层(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啃影”渲染悲凉的气氛。第二层(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第三层(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3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即本文的中心意思)理解: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五、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意思。六、理解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提问:本文是通过写“我”

5、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理解: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解了作者(具体内容由学生复述);扫除了文字障碍(字、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这是难点的突破。 八、布置课外作业。 1

6、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用老师指定的词语造句。第二课时一、学生齐读课文后,检查上节所学字词掌握的情况。二、学生默读第四、五段,思考问题。1“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句话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理解:不是。这一句议论表明作者从父亲的“踌躇”中感受到了父亲一直把“找”当孩子关怀照料的深情。 2作者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又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聪明”的含义是什么?这两句话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理解:这里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这是针对:

7、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找”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条房好好照应“我”,“找”心里暗笑他迁;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完全能料理自己,父亲大可不必过分小心。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 3这两段文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 理解:体现父亲对儿子细心关照的事情主要有:(1)父亲因为事忙,、托人送“找”,他再三嘱咐,甚是仔细;(2)尽管有事,终于决定亲自去送;(3)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4)嘱“找”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5)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父亲的慈爱之心真是感人肺腑。 三、范读第六段后学生齐声朗读,回答问题。 1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具

8、体写“背影”的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 理解:具体写“背影”的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一段。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瞒珊”、“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2父亲买橘子这样费劲,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而不让儿子去?买来橘子后,他“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 理解:父亲疼爱儿子,为儿子受累费劲心里反而高兴。买来橘子,父亲觉得尽到了照顾儿子的责任,儿子在旅途中可以不受干渴之苦,心里满足欣慰。 3“我”对父亲的行事本来是有看法的,可是看到父亲的背影时,两次流下眼泪,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我”流泪后,为什么伯父亲看见? 理解:“

9、我”两次流泪是被父亲的爱子深情感动了。流泪后,伯父亲看是担心慈父亲伤心。表现了对父亲的怜爱之情。 四、学生齐声朗读结尾一段,老师简要分析。 分析:这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表现了三层意思:一、二句表现对老境赖唐的父亲的哀怜;三六句表现对父亲往日发怒的理解;最后三句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结束全文,呼应开头,抒发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五、揣摩文中父亲所说的几句话的含义。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理解: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宽慰。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理解:“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10、不要走动。” 理解: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为儿子着想得周到。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理解: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他放心。 5“过去吧,里边没人。” 理解: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 这几句话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有丰富的内涵,深刻地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露了父亲的爱子深情。 六、归纳写作特点。 1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细致描写,表情达意。 2平实质朴的语言饱含感情。 对于这些特点,同学们一定要结合读课文细心体会,真正领悟了才能在写作时借鉴。 七、朗读全文,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写作特点。朗读时要体现感情。 八、课外作业。 1朗读比赛。两三人一组,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2写作练习。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了你?这件事的经过怎样?你受到了怎样的感动?参照这样的思路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抄在作文本上。 九、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父子情深难忘背影 点题。描写背影家境 祸不单行(揭示环境)送别前 细心关照买橘子 周到入微再现背影 思念 儿子怜爱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