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068357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济重心的南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程标准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维目标 知识识记 1、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2、 知道南宋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史实 能力培养 1、 分析两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 概述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致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 通过了解两宋经济发展,增强对两宋是我国经济继续发展重要阶段的认识 2、 通过几个阶段的学习,增强了对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认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自唐中叶以来,我国历史又一次进入战乱不断、 政局不稳的社会动荡时期,虽说北宋实现了相对的统一

2、,却长期与辽、西夏战事不断,加上南宋与金的战争以及绍兴和议之后,疆域进一步缩小,这一切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两宋时期的南方经济还是得到长足发展,这又是为什么呢? 2、和学生共同设计两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表,帮助学生自学。 行业 部门 发展 地位 农业 生产工具 土地垦辟 芋田 农业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货币3、为帮助学生加强对“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 表现”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系列图片,以加深对上述成就的理解,如在工具的创新上,展示了“秧马图” “牛转翻车”图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 重要因素,“圩田图”是把农田和水利结合起来的杰出

3、创造,宋代“刻丝图”,栩栩如生的工艺,宋“清白釉瓷观音像”是两宋时期丝织、制瓷技术的经典之作,而楼船技术的高超又使我们现代人进一步领略了当时造船技术的超前。 4、为加强对本节课重点内容“宋代经济发展对我国后代经济 重大影响的认识,”可联系现实中的农作物,像“水稻、棉花”,还可以用生活中令人喜闻乐见的陶瓷来见证陶瓷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宋代瓷都景德镇的来由。为说明宋代对外贸易的发达,可以用泉州周日山的祁风刻石来见证当时的影子,而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宋海外贸易的崛起原因是由于西夏兴起,阻挡交通,陆路“丝绸之路”不畅,这也造就了南宋海外贸易的兴盛,也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 5、探讨两宋经济发展的原因,

4、可联系历史上北方的几次大规 模的动乱,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等因素进一步剖析,在政治上,从三国时期的吴国政府加强对江南的开发到南方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在经济上,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江南生产技术的创新;在军事上,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频繁更替、辽宋金之间的混战,北方人民不断流向南方,为南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从自然条件来说,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此地地处沿海,海外贸易繁荣,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探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从 而体现新

5、课标下“过程” 方法的教学,它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从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初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这是一个波浪式的渐进过程,既有历史的机遇,也有经验的积累,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从而奠定了今天南方经济发达的基础,把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的今天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探讨两宋经济发展的原因: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澶渊之盟后获的百年和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金兵占领黄河流域后,南宋偏安江南一个半世纪,长江以南地区受到战乱较少。 (3)唐中期以后,北方战乱不断,经济受到很大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7、为体现重心转移的现实性,为此,特提供两组数据

6、表如下: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 代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之比 人数(人) 1078年(北宋元风年) 56888000 33984000 63:67 垦田(亩) 1077年(北宋熙宁年) 318480000 143175000 69:31 赋税(贯) 1045年(北宋熙宁元年 35811000 45095000 44:56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 代 金 朝 南 宋 南北之比 人 数 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 65:35 赋 税 1196年 14319000 60000000 81:19 数据虽然单调,但数据最有说服力,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经济发

7、展的差异,便不言自明。 经济重心的南移便尘埃落定,成为定局。 8、联系现实,讨论两宋时期农业技术的历史影响,是我国传 统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定型,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由此至明清时期,再无实质性的进展。第一、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成熟。其一、多次翻耕,图熟如面。其二、科学施肥,改良土壤。其三、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其四,中耕耘田,锄草通风。其五,水利灌溉,讲究时节。第二,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和移植,品种跨地区大范围地相互移动和改良,主要是水稻北移和麦粟南移。第三、开始由单作制向多熟制的历史性过渡,一年二熟的基本耕作制、间套复种制的推广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其真正成熟则是在两宋时期。 9、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 发展的表现及经济重心的南移,重点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南移的原因,难点是对南移过程的理解和对后世农业生产的影响,而对后者应结合现在的农作物和传统农业技术加以理解。 课堂延伸 深化历史教学,突出两宋时期经济出现的新变化,为此设计“和以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比较以下,宋代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有时间可以课堂讨论,也可以作为课后习题。教学后记: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