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教材梳理: (一)知识结构: 总体小康的成就 全面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特点 建设 全面小康的目标 小康 社会 的经 济指 GDP方面的目标 标 经济建设的目标 工业和经济体制目标 缩小三大差别目标 人民生命方面的目标 (二)知识要点: 1、我国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 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 、 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 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从 消费,过渡到 消费,部分向比较 迈进。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 大大增强。我国终于告别了 的时代,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变为现实。 2、虽然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在 上
2、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 的、 的、发展 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 。 (三)、解疑释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活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均800美元)。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3、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小康社会和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2006年2月11日,苏州市委书
4、记王荣自豪的向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汇报:“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去年年底苏州已经基本完成各项考核任务。”苏州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做法是,在目标定位上,“快中求好,好中求优”;在路径选择上,“扬长避短,整体推进”;在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在组织保障上,“全市一盘棋,凝成一股劲”。 到2005年底,苏州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已经达到54143元,比省均目标高1.3倍。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比省均目标值低1.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6276元,比省均目标值高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93元,比省目标值高11%;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
5、率达到92.5%,比省目标值高2.5%. (1)总体小康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特征: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2)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怎么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是什么? 三大区别:(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 (
6、3)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三、联系实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建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16项指标,经济方面4项指标。 到年,城市化率从现在的提高到以上,城市容量亿到亿人口,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到全球前名行列,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占有面积不得超过国土总面积的,恩格尔系数不超过,基尼系数,人文发展指数不低于,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以下人均预期寿命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年,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平均达到,科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以上 四、
7、检测反馈: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A、 B、 C、 D、 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 )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
8、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 B、 C、 D、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
9、定的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所决定 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 、(不定项)全面小康的标志之一是恩格尔系数低于。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预计到年下降到,年前后下降到左右上述材料说明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下降趋势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 、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简答题: 简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答案略) 辨析: 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答案: 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我国目前达到的是总体小康水平,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刚刚迈进小康社会门槛,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平 在本世纪头20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笼统地谈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是不准确的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