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要素及实践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6198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要素及实践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要素及实践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要素及实践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45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要素及实践路径槐福乐(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2)摘 要 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以及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共同作用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凸显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一流的人力支撑、一流的标准建设以及一流的专业资源配置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因此,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应完善职教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建设、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建设,进而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 本科层次

2、职业教育;职教本科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286(2023)01-0045-07收稿日期:2023 01 06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2020年度一般项目“基于监测评估的我省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结构互动对话机制研究”(HB19JY047)。作者简介:槐福乐(1995 ),男,河北省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以来,全国共计32所职教本科院校开启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践。作为本科层次教育中的一部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既满足了

3、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的需要,又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产业变革发展需要。在过往研究中,学者们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概念1、价值2以及本质3等相关原理展开了丰富讨论,同时还聚焦到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际建设研究方面,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4、办学主体5、课程开发6、教师专业能力7以及学生核心素养8等方面。以上研究,均促进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但相关研究中有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立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实际,其现实背景、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学理思考与实践路径。一、本科层次职业

4、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一)国家政策方针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赋能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被广泛关注,一系列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也逐渐落地实施。这些文件虽各有侧重,但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均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14年6月,“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标志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出现,该决定指出要通过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期,在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46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

5、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2020年)中,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提出了一定要求,但该规划对如何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如何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效应仍未过多提及,而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同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鼓励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开设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本科专业。可以说,该意见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的基础性文件,其提出的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仍适用于当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在此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与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

6、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均推动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直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9。直至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迎来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正式开展。在该方案的影响下,职教本科院校开始出现,并逐步走上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的道路。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纵深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在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的通知中强调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适当向实体经济领域倾斜,并针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印发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以上政策文件旨在提升

7、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办学质量,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如此,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首次出现了现代种业技术等247个职教本科专业,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22年9月,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全面覆盖了所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基于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相关政策涵盖了“为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等诸多方面,这些政策均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推动职教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专业的建设,本科

8、层次职业教育以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一流专业建设,能够进一步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教育链中所处的地位、所占据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尚未厘清10,其仍存在一定的生存问题,这是作为类型教育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归属性问题。因此,职教本科院校在建设一流专业时,应坚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提高一流专业在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方面的适应性,避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定位的模糊化与一

9、流专业建设的同质化1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遵循职业教育内部发展逻辑,又要与外部因素在结构上保持平衡、在功能上实现优势互补12,一流专业建设既能够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又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与调适;另一方面,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流专业建设入手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自我变革与调适的必经之路。(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目标对职教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要求一流专业建设顺应了教育模式变革的大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一流专业能够保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0、,使之培养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进而实现社会 47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第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与区域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变革对接,尽可能满足区域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及其供给,从而更好地服务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3。第二,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发展、一流课程资源建设的集合体。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亟须从“制度设计”向“扎扎实实迈进”转变,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

11、代化强国的多样性人才”的战略目标,进而增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适应性。第三,一流专业建设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目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适切社会发展之需、民众高层次职业教育之盼、高等教育国家化之势的历史性产物14,它的出现与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服务区域协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社会治理方向,提升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一)一流专业建设的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到:“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

12、平的创新人才。”15同样地,没有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作为人力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很难称之为一流专业,也不符合社会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期待,难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战略目标。一流的职教师资往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这些专业水准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职教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准主要体现在职教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由职业知识、教学知识以及情境知识组成。职业知识主要包括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这是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所决定的;教学知识与情境知识既包括了传统的课堂中符号的交互,也包括了实训场所内基于行动的交互,并尽可能地实现符号交互与行动交

13、互的相互配合。在专业技能方面,主要由工作情境下的操作技能与教学情境下的行动技能组成,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职教教师更能对岗位的需要作出迅速反应,迅速捕捉到岗位对专业技能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当前的技术技能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通过工作情境下的操作技能与教学情境下的行动技能训练,使学生习得专业技能。在专业素养方面,职教师资队伍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名片”,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道德素质与行动准则通过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传导给学生,从而树立起学生对专业的自信与职业认同感16。因此,本科层次一流专业建设必须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较高专业技能和良好专业素养的职教师资队伍作为人力支撑。(二)一流专业建设的标准建设

14、一流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已成为学者们的普遍共识,但在一流专业建设实践方面仍存在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模糊的问题。通过制定和完善一流专业准入标准、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标准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而增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规范性与适应性17。一是制定和完善一流专业的准入标准。一流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相伴而生,一流专业准入标准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准入标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的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调节。一流专业准入标准遵循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发展规律18,能够最终实现为社会发展战略服务,为区域经济增长服务的总体目标。二是制定与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与教育教学标准。就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来看

15、,其办学基础仍较为薄弱,易受普通本科教育、应用型 48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影响,导致其同质化严重,难以支撑一流专业建设。因此,一流专业建设必须遵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注意与其他类型教育、其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区别,打造专属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与教育教学标准。三是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是打造区域特色专业、提升专

16、业办学质量与吸引力,进而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一流专业建设而言,是专业内涵提升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学生个人与社会发展而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能够使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迅速适应外部就业环境、缩短岗位适应期19,从根源上改观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进一步促进一流专业的持续改进,满足社会公众的期待。(三)一流专业建设的资源配置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凸显了职业属性,即以“职业”的形式运行,主要体现为专业建设与职业资格具有一致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社会功能具有一致性、专业教学与职业情境具有一致性以及专业认同与对职业的价值判断具有一致性20,本科层

17、次职业教育同样遵循以上专业发展规律。基于此,从一流专业建设促进“教育教学”与一流专业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两方面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资源配置进行论述。从促进“教育教学”角度出发,一流专业建设的资源配置主要聚焦在一流专业课程资源与教材建设方面。课程资源与教材建设是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现,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规范与载体。首先,职教本科院校是在原高职、独立学院等办学基础上,通过升格、转设或合并转设等路径而来,其在吸收和借鉴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职教本科院校通过一流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加强与中职、高职课

18、程的衔接与融通,进而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数字化发展推动了知识载体的更新迭代21,带动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满足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同时,在政策保障方面,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都指出要支持信息化技术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而实现职业教育教材形式与载体的更新22。从一流专业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角度出发,一流专业建设离不开职教本科院校积极促成与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企业实质性参与本科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表现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校外实训基

19、地的多元投入机制、新兴技术的引入与整合以及共享共建的运行机制23。同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职教本科院校专业需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其中包括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由此可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既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必要基础,又是一流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通过“校企”积极促成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反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进而使培养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流专业需要一流的职

20、教师资队伍,这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教育性逻辑所决定的,目前职教本科院校建设如火如荼,但在 49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办学基础方面各不相同,且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各有偏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指出了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的具体要求,如生师比、高职称占比、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等要求。基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人力支撑要素,从分层培养、专业团队建设、特色化与专门化培训以及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融入一流专业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首先,根据一流专业建设的人力支撑要素以及一流专业建设特征,将职教

21、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分为新聘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领军人物四个层次24,并通过分类培养方式,提升职教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为一流专业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其次,重视专业团队建设。结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特征,将传统的个人发展模式升级为实施项目推进式的团队发展模式25,即融合专业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新进教师及企业名师,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打造一流专业建设的特色人力支撑条件。再次,开展特色化与专门化培训,提升职教师资的硬实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征。随着数字化不断地发展,

22、职教本科院校应针对职教教师开展动态、持续的特色化、专门化培训,精准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对专业建设的敏锐性,为一流专业改进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与智力支撑。最后,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融入一流专业建设。“教学相长”思想载于学记中,是作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规律提出的26。“教学相长”思想内涵丰富,可以进一步进行延展,即一方面是指教师促进了院校、专业与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与院校、专业、学生交互作用中成就了自己。相比教师促进院校、专业与学生发展,教师成就自己是“继发作用”,是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27。一流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会直接促进院校、专业与学生的发展

23、,从而实现一流专业建设以及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也会间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理想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理想的实现需要院校、专业与学生作为中介来传递。因此,将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融入一流专业建设,有利于实现一流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人力支撑。(二)加快专业标准建设专业标准建设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应积极发挥专业标准建设的指挥棒作用,在一流专业建设的人力支撑的基础上,加快专业标准建设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用,实现一流专业建设。首先,加快专业准入标准建设。专业与产业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谱系关系,面向产业能够为专业特色发展提供可能,能使专业发展定位更加精准,

24、能为专业准入标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全面了解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进而明确职教本科院校专业的发展与建设方向,以及产业发展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个性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并以此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其次,制定与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从一流专业建设的教育性逻辑入手,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人”的对接,精准了解社会需要,以此作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基础。与此同时,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政策性逻辑,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进一步为省级和校级层面的人才培养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的衔接与融通28

25、,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的内涵式发展,从而实现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最后,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教本科院校应审时度势,提高敏锐性和思想站位,成立专 50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1,Vol.38 Mar.,2023家组随机开展一流专业建设评估,对评估得分较低的一流建设专业实行预警机制。同时,制定一流专业建设团队定期调查研究制度,对社会需求、区域专业布点情况以及一流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等进行调查研究,保障一流专业建设的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为专业调整提供依

26、据,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三)加强专业资源建设专业资源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支撑,专业资源囊括了课程资源、教材建设以及校外资源。通过对校内外专业资源的建设,以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需要。首先,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既要保留原有办学基础中的优质课程资源,又要凸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课程的定位与特征。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新生产组织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要求课程资源建设必须引入新的课程开发理念。如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方法,包括了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和典型工作分析29。基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基础与新的课程开发理念,能进一步提升一流专业课程资源的适配性

27、。其次,在教材建设方面,鼓励一线教师参与教材编制以及扩大教材选用范围。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时间短、职教本科院校教材建设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当前职教本科院校仍多以选用已有教材为主。基于以上教材建设的现实情况,在教材选用方面,首选国家、省规划教材,同时要扩大教材的筛选范围,并建立教材选用的监督与审查机制,对于选用的教材至少要经过教研室、学院、学校的三级审查,注重选用教材的政治性与适用性。在教材编制方面,职教本科院校应出台相关鼓励措施,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制工作,就近取材的同时要联合行业企业、培训机构等共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编制的教材要符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

28、流专业教学需要,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一流专业建设服务。最后,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通过师资共育、设备共用、规章共订、平台共建、文化共融的建设路径,打造一流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一流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与此同时,重点评估校外实训基地建成的实际功用,重点评估建成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否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是否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是否能够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支撑。参考文献:1 方泽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概念、发展动力与改革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19(13):18-23.2 王亚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审视、学理逻辑及制度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59-66

29、.3 匡瑛,李琪.此本科非彼本科:职业本科本质论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21(3):45-51.4 王顶明,李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学理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22(4):75-84.5 薛茂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比较及选择J.职教论坛,2021(10):38-45.6 路建彩,李潘坡,加鹏飞.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3):102-106.7 房亮,关志伟,蔡玉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模型构建与验证J.职业技术教育,2022(8):52-59.8 周天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5):

30、80-85.9 刘志军.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政策演进、发展逻辑与路径指向J.职业技术教育,2021(26):6-10.10 杜玉帆.“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与改革突破J.教育与职业,2022(7):21-28.11 潘海生,林旭.遮蔽与澄明: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关键问题与可为路向J.高校教育管理,2022(3):46-56.12 槐福乐,常熙蕾,吕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标准与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21):13-18.13 朱旭东,刘丽莎,许芳杰,等.论我国“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基于复杂多样的国内外环境分析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

31、1(2):31-44.14 宗彩娥.职业本科教育的出场逻辑、矛盾表现与因应之策J.教育与职业,2022(14):41-46.51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 38 卷第 1 期 2023年3月15 新华网.习近平: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EB/OL.(2021-04-20)2022-09-12.http:/ 庄西真.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特征、阶段划分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2(4):97-102.17 郝建,于扬,牛彦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征与基本路向J.教育与职业,2022(8):50-54.18 彭爱辉,徐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价值意蕴、逻辑机理与

32、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31):6-12.19 赵京岚,邱以亮.立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多维协同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66-71.20 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7.21 邹宏秋,王玉龙.数字化时代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169-175.22 陆宇正,汤霓.数字化时代新基建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挑战与因应J.职教论坛,2022(8):5-14.23 潘海生,胡缓.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下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3):54-61.

33、24 缪克银.关于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2(23):84-85.25 陈亚军,魏焕成,牛西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24):82-86.26 李保强,薄存旭.“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教育研究,2012(6):129-135.27 雷洪德,孙刘闯,曹顺良.民办高校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影响力以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为样本J.高等教育研究,2022(3):84-92.28 汪长明.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22):85-90.29 赵志群.职业教育学习新概念(第2版)M.北京:北京师

34、范大学出版社,2021:71-80.The Background,Elements,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Class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HUAI Fule(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2,China)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ies,the reform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

35、ducation system,and the strategic goal of developing a strong country through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a first-class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First-class manpower support,first-class

36、 standard construction,and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are the key elements of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Therefore,to build a first-class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we should improve the

37、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resourc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major;first-clas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责任编辑:邱凌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