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案例75
"8. 6" PP装置一线粉料下料主秤停车事件
事件经过:
2012年8月6日19时52分,一线挤压机粉料进料主秤XW-73601
温度传感器反馈温度达到设定的停车值(500C),导致XW-73601及一线
挤压造粒系统联锁停车。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件原因:
1、事故(事件、未遂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线挤压机粉料进料主秤XW-73601内温度高。
2、事故(事件、未遂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 1 )XW-73601主秤传感器选型错误,按照专利商提供的设计文件,
一线粉料仓D-73511内操作温度为600C,而主秤传感器的最高允许温
度只有5 5 0C(仪表车间联系厂家后得到的最高允许值),无法满足生产
需要。
(2)夏天整个挤压机厂房内温度较高,不利于设备的散热,容易
使设备内热量聚集,从而使温度逐渐升高。
(3)主秤传感器冷却氮气温度无法控制,在主秤温度升高时无法
很好的对传感器进行降温。
(4)聚合车间及仪表车间对挤压机在夏天长周期运行时存在的问
题辨识不到位。
整改措施:
1、仪表车间对主秤传感器在60℃条件下的运行寿命进行确认,如
有必要则对主秤传感器重新选型、采购更换,并利用二线挤压机停车机
会给二线粉料下料主秤增加一路吹扫氮气。
2,聚合车间增开降温用风扇,降低主秤周围环境温度,提高主秤
散热速率,并利用交接班机会对班组培训。
案例77
"9. 20”一线挤压机粉料下料旋阀停车事件
事件经过:
9月20日12时58分,聚合车间一线挤压机下料旋阀XR-73511因
国产化减速器卡涩停车,经向调度请示,于9月20日13时04分停车
检修。现场拆卸检查国产化减.速器(检查发现输入轴轴承损坏,此减速
器6月份大检修由外委改造单位拆卸检修过)。检修结束后,于9月20
日21时14分开车。停车时间8小时12分钟。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件原因:
1、事件性质:非责任事件。
2、事件的直接原因:
聚合车间一线挤压机因下料旋阀XR-73511因国产化减速器卡涩停
车
3、事件的间接原因:
XR-73511下料旋转阀初期设计为3. 3 KW,无法满足正常生产要求。
更换了5. 0 KW的电机配套摆线针形减速器。该减速器为国产产品。减
速器轴承强度无法保证减速器长期运行。
整改措施:
1,聚合车间将原装备的小功率减速器回装,满足现场的紧急状况,
恢复生产。
2,聚合车间做好旋转阀等关键设备的巡检监护工作。
3,聚合车间做好类似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
4、更换事故减速器的轴承,作为备用减速器。
案例82
"5. 8',丙烯进料罐液位低事件
事故经过:
2015年5月8日,在四线开车过程中,突然发现R-274101反应
器丙烯进料压力只有3. 5 MPa,丙烯进料泵P-271120出口流量由65 t
降为35 t,立刻通知现场,经检查发现进料泵运行正常,此时进料罐
上低液位报警LS-11603显示为红色,而液位计L工C-11603显示液位为
60%,怀疑是液位计故障,现场液位计显示只有25%左右,敲击液位计,
液位计显示从60%降为25%,中控立刻开大 LV11604给进料罐补充液位。
进料泵出口压力与流量恢复正常。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故原因:
1、由于LIC-11603故障,显示为60%,内操操作人员误以为液位
正常,没有及时补充液位,导致进料罐液位低。
2、操作人员思想麻痹,LS-11603液位低报警时,没有与现场仔
细核对,导致进料罐液位低。
整改措施:
1、中控与现场整点巡检时,对一下中控与现场液位计刻度,确保
一致。
2、仔细巡检,对待报警应当仔细确认后方可消除。
3、加强管理,统一思想,提高操作工责任心。
案例86 "5. 5”载气压缩机气缸冷却水回水温度高事件
事件经过:
2015年5月5日早班,本班巡检人员发现四线载气压缩机气缸冷
却水回水温度涨至7 5 0C,经检查发现气缸冷却水处于小循环,从而导
致水温不断升高,现场人员将冷却水流程改至大循环后发现水温仍不下
降,且冷却水回水视镜内浮球浮动很小。经分析,确定为冷却水回水线
上流量计堵塞造成。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原因分析:
四线载气压缩机气缸冷却水泵入口过滤器由于长时间未清理,大
量杂物累积,导致冷却水流量下降,且由于过滤器上有一些较大孔洞
杂物经过后累积至流量计处,将流量计堵塞。
整改措施:
定期清理载气压缩机气缸冷却水泵入口过滤器。
2、要求水中心提高所供循环水的洁净度。
案例88
"1. 3" PP装置三批不合格产品事故
事件经过
2012年1月3日,聚合车间生产的三批粒料1102K20120103C2,
1102K20120103B2, 1102K20120104E2的熔融指数都超出指标范围。经
检查发现2012年1月2日9: 34二线切换到XW-77261A秤使用后,粒料
的熔融指数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联系质检中心对粒料进行分析,发现粒
料中助剂的含量很少,判断在使用XW-77261A秤时,助剂未加入。
事故类别: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
1、事件的直接原因:
添加剂秤XW-77261A在运行状态,但是助剂未加入,导致产品熔
融指数超标,产品不合格。
2、事件发生的间接原因:
(1)助剂秤XW-77261A在PLC上显示流量与实际设定流量一致,导
致操作人员无法判断添加剂下料。
(2)添加剂湿度大,板结在添加剂称螺杆上,造成添加剂计量称运
行过程中添加剂无法下料。
(3)车间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助剂秤的工作原理不清楚,对实际
值的曲线与设定值一致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对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
操作人员在巡检中没有发现添加剂不下料问题。
整改措施:
1、由仪表对实际值的曲线与设定值一致的问题进行处理,查明助
剂秤干扰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2、对添加剂加入的设定值与实际值进行监控,出现实际值与设定
值平行状态后,立即通知班长及车间主任,对运行的添加剂计量称进行
切换,并对故障称进行维修处理。
3、班组加强现场巡检,每班对添加剂下料管线敲击,防止添加剂
受潮后板结在管线上造成管线堵塞。定期对添加剂计量称进行拆检清理,
防止添加剂受潮后板结在添加剂计量称螺杆上。
4、对助剂秤工作原理进行学习,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案例96
"12. 20”操作失误导致反应波动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12月20日13: 58左右,控制室人员发现乙烯脱炔氢气流
量低报,检查发现反应压力P工CA-4001-94和乙烯进料F工CA-4001一的
SP值都为。,反应压力和乙烯进料急剧下降,操作人员认为是仪表故障,
立即通知仪表人员进行检查。
13:59:45班长立即将HS-4001-57打到解除,并及时通知调度。
14: O1: 30班长将HS-4001-57打到AUTO位.班长命令聚合外操到
现场准备将反吹切高压氮气,并通知仪表人员进行检查。
14: 00: 18聚合主操将F工CA-4001-1操作模式由串级模式BCAS改
为手动MAN模式。
14: O1: 13将FICA-4001-1 OP值从50%改为55%。
14:01:43 FICA-4001-1调节阀开度OP值从55%改为58%。
14:01:55 FICA-4001-1操作模式从手动模式MAN改为自动模式
AUTO
14:04:06 FICA-4001-1设定值SP值从17. 009T/H改为16. SOT/Ho
14: 06: 09 F工以-4001-1操作模式从自动模式AUTO改为串级模式
BCAS
14:07:09 PRCA-4001-94设定值SP从2285kPa改为2290kPao
在此期间,反应压力4001P94降至2190kPa,反应进料4001F1降
至8. 9T/H,直至14: 07通过调整都恢复正常,前后历时9分钟。反应
系统恢复正常,仪表人员经检查没有发现问题。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故原因:
事后技术人员通过查看DCS操作更改记录发现:
13:58:28, PRCA-4001-94设定值SP值从2320kPa改为150kPa,
原因为误输入;当PRCA-4001-94设定值SP值从2320kPa改为150kPa
后,因为投用串级控制,这直接导致乙烯进料F工CA-4001-1的SP值为
0,乙烯进料量急剧下降,反应压力也相应急剧下降。
整改措施:
1)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监盘力度和操作水平。
(2)对关键控制参数输入范围进行设定,上述误操作不被确认,
并有报警。
(3)对关键控制仪表加强维护。
案例109
"6. 1" 1调温水自动阀4001T26B故障
事故经过:
2006年6月11日早晨5: 50,调温水流量计4002F3出现波动,
聚合外操到现场确认,发现冷水阀动作与控制室输出不符,并且当冷水
阀开度一大于50%时,阀门就直接开到100%位置,造成调温水流量不稳,
当时乙烯进料14. 2T/H,反应器温度88℃基本稳定,仅在正负2℃内波
动,工艺班长立即通知仪表人员及车间领导,在仪表人员检查后,认为
短时间内不能解决,通知仪表班长和技术员。
6: 18,聚合主操将反应器温度投手动控制,后投串级控制,6:
因反应器温度上升过快,班长令聚合主操将反应温度降到50℃以
以防止反应飞温,并将乙烯反吹切为高压氮气,停止丁烯和氢气进
38下
料,保持反应组分。6: 55仪表班长和技术员与工艺技术员到达。为了
尽快恢复生产,7: 30工艺人员现场关闭E-4007的循环水,打开蒸汽
给反应器升温,9: 10仪表人员更换新定位器和调试完毕,投用准备开
车,工艺人员将高压氮气切回乙烯,9: 40,启动T2泵,9: 50,当反
应温度升到70℃时,残余的催化剂触发反应,工艺人员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反应器组分,10: 15注催化剂,反应产率逐步提高到6. OT/H。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故原因:
冷水阀4001T26B的定位器长期磨损,出现故障,需更换新定位器。
整改措施:
(1)聚合主操必须精心操作,时时监控好各项反应参数,在进行
参数调整时,应能够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反应变化及相关事件,以便及时
地调整。
(2)聚合主操应熟悉各种监测系统和调节控制系统的操作。
(3)规定调温水阀每半年全面维护一次,保证正常生产。
案例115
"7.5" K-5206X一段缓冲罐液位计泄漏着火事故
事故经过:
2008年7月5日,回收压缩机K-5206X检修。早晨5点钟K-5206X
切至K-5206/5207后,对K-5206X一段进行置换,直至一段缓冲罐导淋
无液体排出为止。将K-5206X一段对空,更换K-5206X一段入口滤网,
打开一段缓冲罐手孔,清理K-5206X一段缓冲罐,之后准备清理K-5206X
一段缓冲罐液位计。此时K-5206X一段缓冲罐与液位计相连接的两个阀
门均已打开对空,但K-5206X一段液位计仍然有一厘米液位显示,施工
人员在未打开液位计下部丝堵的情况下,直接拆开K-5206X一段液位计
下部法兰,液位计内混合物从法兰口喷出,与湿热空气剧烈反应,发生
闪燃。两位施工人员,一人后退时摔倒,另一人躲闪不及,右侧面部被
灼伤。
发生闪燃事故后,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同时对缓冲罐
和液位计进行再次处理,确认无可燃物后,继续进行检修工作。
事故类别: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
W)环境空气湿度较高,混合物内的残存三乙基铝遇水发生闪爆。
(2)现场监护不到位,对可燃物确认不足。
(3)施工人员拆除设备时,未拆除下部丝堵,导致有法兰处压力
发生喷溅。
整改措施:
(1)将液位计底部丝堵更换为阀门,便于操作和排放。
(2)对班组成员进行三乙基铝危害教育,严格要求在进行三乙基
铝操作时必须穿戴铝服。
(3)加强职工安全意识、精心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