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刍议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54874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刍议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刍议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250 December 2023刍议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纪龙 王崟麒/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摘 要:省属高校在我国普通大学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体育院系是培养各行各业体育人才的摇篮。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及体育走进大众生活中来,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走高水平和普体的道路,这样就成就了我国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体育行业的专业性较强,就业岗位有限,招聘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近年来,受疫情及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省属高校体育

2、专业的大学生必须积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应对学生就业问题。关键词: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就业;大学生一、引言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根源,我国正在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体育行业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毕业生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问题,通过此次的研究可以了解目前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以及就业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帮助树立健康的就业心态,正确的择业。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就业意向分析由于受到新世纪新冠肺炎的影响近年来

3、就业压力增大,体育线下培训行业受到严重的挫伤,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这也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热门话题。在当下环境各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待遇及未来发展机遇,也间接的促使学生将一次性完成就业目标提高,没有很好的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和自身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对所做决定不充分。除此之外,由于当下各行各业受到疫情及当今社会消费情况的影响,工资待遇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重要问题,大多数毕业生尚未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2、就业行业分析一般来说,学生就业求职期望值就表明了他们的就业理想及包括本人的兴趣爱好。经走访调查研究发现,各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行业依次是中小学

4、或体校、公安和军队系统、体育局等国家机关、政府机关、读研究生、自主创业、社会企业、体育场馆或俱乐部教练、高校教师。三、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问题1、选择就业地区的差异大多数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第一选择为较发达的大城市及沿海城市。他们认为受专业的限制,大城市就业机遇和待遇比较符合本人意愿,各方面条件明显优越于小城市。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取得薪资待遇很高的企事业单位offer,但考虑到离自己的家乡远因此也放弃就职的机会。2、学生就业期望与本专业不符企事业单位对需求岗位进行专业限制,体育专业岗位相比其他专业明显少且条件比较苛刻。例如必须要有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以上、有相关比赛经验等等,从而导致大部分普

5、通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而束手无策,最终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入职公司的岗位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本科就读的内容完全不挂钩,导致所学不能所用,体育人才逐渐消失。3、学生入职前后差异大入职后企事业单位对学生承诺的条件难以满足,不论是在工作环境、给予的住宿条件、薪资待遇以及工作时间的安排相比入职前区别很大,没有做到与之前承诺的一致,体育专业学生与他们入职前的期望有所不同,导致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四、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1、学生层面分析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251December 2023(1)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综合能力较低。相比于专业的体育类院校,各

6、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学生存在盲目自大的观念。加之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认为,本科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较薄弱、综合素质较低,不足以在市场上竞争。各省属高校体育类专业本科生主要以教学为基础,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来自课堂。影响学生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是主体课程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包括课程机构、实践实习、课外活动、比赛等,但是大部分各省属高校都忽视了这一点。其次是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和比赛有局限性,参加的人数以及参加的要求有限制,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同时也导致学生缺乏这一方面的实际参与。学生本身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些活动和学习的机会失去就失去没有过多

7、的去强调追求失去的机会,种种原因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2)就业缺乏专业自信和个人自信。学生的专业自信和个人自信是学生在校期间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工作和职业发展过程和环节所做的思想和行为准备,是一个人对该职业的能力、道德和要求的知识的基础。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形成较强的专业自信,对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成为人才并取得成功。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这需要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各省属高校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很少在本科学习期间建立起一种专业自信,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专业和其他专业相比在企事业单位更会受到歧视,不会被重用。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在

8、大学的关键时期不能系统、完整地培养自己的专业心理和专业态度,他们表现出对企事业单位的依赖和恐惧,对职业前景缺乏敏感性等专业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择业是个双向选择的模式。当前激烈的劳动竞争环境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这种压力存在于各个专业,并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各省属高校体育类专业大学生对自己本身没有太多自信,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如恐惧、困惑、无助、悲观等,这直接影响了就业的效果,从而也导致了择业时的不自信。2、学校层面分析(1)学科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不符。各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不多,学时严重不足,专业理论课不足。运动技能的运用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内在支持。专业的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容

9、易掌握技术动作的技能。由于实践课课时的不足,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与现实的活动相结合,从而会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降,学生对所掌握的专业运动技能的掌握较差,只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缺乏最关键的实践活动,从而也导致了理论和实际无法联系的事实。培养目标为各省属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规范指明了方向,是组织教育过程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基础。各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和经济发展等动态发展的存在。培训目标是指导培训和培养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的灯塔。(2)学校未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或提供帮助。目前各省属高校只有一个就业服务中心,就业中心的核心职能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核心功

10、能应该是就业指导。但是,其工作本质只关注大学四年级的毕业生,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教育的工作部门几乎不具有教育功能,单纯的变成了政策部门,而没有很好的做到本职的工作。实际上学生的就业目标、就业理念、未来职业规划、社会就业需求、就业信息、招聘会等都应归入各省属高校就业信息中心的工作范围,目前各省属高校的就业服务中心已经失去了就业指导职能,导致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观念模糊,职业规划混乱,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等。3、社会层面的分析(1)社会企事业单位体育岗位的稀少。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淀和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成熟,国内社会企业中的体育岗位非常稀缺,尤其是体育相关公务员。据统计发现

11、全国各省各地市体育局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工人人员的缺少导致一部分有关体育行业的工作无法进行;刚起步的体育公司对学生自身条件要求不高但薪资待遇低,比较成熟的体育公司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较高,一般以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定向。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主要包括体育教师、俱乐部教练、体育教练等。社会企业中体育工作的稀缺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求职意愿,降低学生的求职意愿和求职的选择,使学生不愿主动寻找工作,从事与体育无关的行业。(2)社会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认可度。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也是人才市场的一部分。它是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机制向毕业生分配资金的专门市场。它也是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进入社会的地方。

12、一个宽松的劳动力市场和不受约束的就业信息服务是获得好工作的条件和保障,在毕业生招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现场招聘会和毕业生招聘会,由各级政府部门组织,高校、人才中介和企业机构收集信息。供需方可以直接满足,方便直观,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互了解更多。它为毕业生和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和平台。然而,体育专业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正处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仍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相关的劳动和劳动法律政策还不完善不成熟,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仍有一些潜规则,性别歧视,学术学校的歧视,基于地理家庭登记的歧视,就业管理关系欺诈等因素影响学生就业。一方面,片面观点的人才在中

13、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看法导致学术崇拜和学术歧视共存,直接减少毕业生和就业。另一方面,是各种不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不仅体现在学生之间,也体现在学生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不完善的政策法规和不规范的市场力量,导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252 December 2023致体育专业毕业生难以进行就业。五、解决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1、学生层面(1)提高自身核心的竞争力。体育专业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大学生不应该仅仅一味地抱怨,应该努力通过多渠道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

14、需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有选择地加强不同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发展自身广泛的技能和素质,例如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等,都是进入企事业单位后必备的技能。(2)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就业自信心。目前学校的教育为大众化教育,赋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观,摈弃保守的、过时的工作观,恢复科学的工作观,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静态走向动态。体育专业大学生必须用“大众”的工作观取代“精英”的工作观。将自主创业与多元化工作相结合,摒弃从众、嫉妒、攀比等不良心态。根据个人的优势和喜好提前发现岗位,用全面客观的理性眼光看待自己,要敢于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去,完成

15、自我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努力培养当代的就业意识。2、各省属高校层面(1)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学生就业。教育和体育相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学科的合理建设,积极鼓励各高校打造体育品牌专业;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人才市场需求预测等等,引导各高校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一系列重大调整,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各高校需要围绕整个经济体系,研究分析未来人才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测,对学校现有的体育专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重新界定专业和招生人数,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加之社会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专业流动的增加,各高校

16、需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提高知识内容更新频率,确保课堂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广泛性实践能力。(2)学校加强与社会企业联动,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大量的体育专业学生是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各高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学校本身的事,也是企事业单位的应尽的义务。因此,企事业也应该参与到学生培养计划中来,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能力,为未来的求职过程加强实践活动。企事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毕业生,避免虚假招聘,避免因性别、地点、形象、工作经验等原因的

17、歧视,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3、社会与就业市场层面(1)落实就业政策,提高对体育人认可。落实就业政策,必须要做好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发展教育不能只追求规模,也不能只追求质量。近年来在教育发展中,我国不断扩大教育范围,导致了大量的招生和专业的增加,这牺牲了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在要吸取以往的教训,不仅要重视教育的发展,更要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政府、各高校乃至社会都应树立把大学教育质量放在首位的理念,积极推进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2)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力促大学生精准定位与合理规划。首先是各高校逐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其主要有完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就业教

18、育体系。就业指导队伍的完善要求形成人文素质高、专业素质优秀、专业水平高的队伍;就业指导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就业指导政策、就业指导相关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心理学等,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体系,要求上述环节紧密相连,全心全意地引导各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3)督促各省属高校提高就业教育的相关性。由于许多因素影响他们的工作,如社会企业,毕业生自己和大学的因素,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指导工作比较复杂。对待这一特殊群体不能被视为社会失业群体,以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许多问题,政府,各省属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必须和毕业生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各省属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南应该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使

19、用。(4)指导各省属高校开展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各省属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楚,等他们毕业时,大多数学生只是对自己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他们不知道社会资源和市场信息的流动,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使用和规划职业生涯。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各省属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就业指导,对接外部资源,避免他们走弯路,帮助这些学生实现自我规划意识,以进入心中理想的企事业单位。参考文献:1李春梅,颜春元.浅谈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J.湘潮(下半月),2011(01):136.2房晋.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准备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04):8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