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写时间 2.23 执行时间 2.27 主备人 王政华 执教者 王政华
课题
回到古代
共 1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时期建筑、车船、服饰等造型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以科幻小故事的创意构思,表现古人造型与景物。
情感与态度
能与同学互相分享“时空之旅”的小故事,对中外经典美术文化产生欣赏探究的学习兴趣。
重点
欣赏珍贵文物与艺术品中的造型细节特征,构思自己回到古代的故事想象画。
难点
把自己的角色形象融入古代场景中。
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古代题材图片、范画、动画视频等。营造“古代”氛围:以小彩旗布置讲台或黑板。
学具:画笔、画纸等,课件与收集古代人物作品图片或遗迹图片。
为展开教学做准备
创设情境 课堂导入
1 播放有关“穿越时空”的动画。2 板书课题:(略)
1 感受科幻氛围。2 说一说“我看到了什么”。
感受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课
堂
发
展
1欣赏与感受;(1)《龙舟夺标图》《东汉水陆交站图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什么年代、什么场景、出现了哪些形象?(2)秦代兵马俑有什么造型特点、秦代铜马车是古代交通工具,与现代交通工具有什么区别。2探究与发现:(1)“古装影片”联展;影片定格,引导学生观察。(2)引导学生说出古代服饰、建筑、车船有些什么特点。3 联想与交流:(1)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说说他们画了什么故事?用了哪些物品来对比?(2)启发联想:现代人物和物品,置于古代场景中,能使你想到什么?(3)组织‘’回到古代故事交流会。4 创作练习:(1)明确创作要求。(2)进行“回到古代”故事的绘画创作。
1 欣赏与感受。(1)“远观”说说《龙舟夺标图》《东汉水陆交站图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什么年代、什么场景和各种形象造型。(2)“近看”说说秦代兵马俑有什么造型特点、秦代铜马车的造型特点。2 探究与发现。(1)在古装影片中观察古代服饰、建筑、车船的特点。(2)说说自己的发现。3联想交流。(1)欣赏学生作品。(2)联想:当现代人和物品意外地置于古代场景中,能使你想到什么?(3)交流:假如我回到古代,会发生什么有趣得故事。4 创作练习:(1)以勾线平涂手法,构思表现回到古代的景象。(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
1欣赏和观察文物和艺术品中的古代场景和各古代形象的造型。2 通过探究观察,发现古代人物、建筑、车船的造型特点。3 欣赏作品,启发创作构思,展开故事构想,在交流互动和思维碰撞中发展想象力。4 画出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表现自己构思的科幻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与评价
展示与评价
1 评谁能获得最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奖?2 评谁画出了古代环境的特点?谁的故事奇特有趣?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可以怎样改进?
互评或自评
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表现方式,相互促进。引导学生从评价要点来评价作品及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
课后延伸
展示更多的古代经典文物和美术品,鼓励课后搜集更多的资料。
激发对经典美术文化欣赏探究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回到古代 1《龙舟夺标图》、《东汉水陆交站图画像石拓片》欣赏、感受 2 秦代兵马俑的造型特点:3笔下的“回到古代”联想创作
课后反思
课中在引导下能快速进行角色转换,能置身于古代环境中感受分析作品。表现出良好的探究欲望。同时能主动研究作品中的造型、色彩等表现技法。在想象阶段能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协作。能主动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所想。在作业的构思阶段,表现出良好的想象创造力。
版面要求,在Word形式下,A4版面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边距各2CM;标题(课题)为4号黑体(居中);正文小4号、宋体字,固定行距20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