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5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51832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5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5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5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5风险分析与评价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目的为了辩识、评价生产、经营过程、活动中的健康、安全危害因素,尽可能降低健康安全风险,选择合理、可靠的风险控制和削减措施,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削减措施的范围、管理、评价方法、执行程序等内容。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削减、控制措施的管理。3 定义采用GB/T28001-2011中规定的术语。4 职责4.1 安全质量部是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危害因素辨识、更新、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组织对公司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4.2 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及活动中危害因素的识别、更新、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订和落实。4.3 管理者代表负

2、责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批准本项目不可接受风险因素清单.4.4 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本项目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所承担项目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4.5 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项目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4.6 综合办公室负责食堂等危害因素的识别、更新、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订和落实。5程序文件5.1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范围a)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行性风险评价。b) 工作场所风险评价。c) 施工及服务提供场所风险评价。5.2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步骤:a) 划分作业活动。b) 辨识危害因素。c) 确定风险。d) 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3、。e) 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计划。f)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5.3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周期a)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项目施工前进行。b) 工作场所、施工及服务提供场所每年组织一次评价。5.4 危害因素辨识5.4.1 识别危害和影响的原则a) 识别危害和影响应从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虑。b) 鼓励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辨识。5.4.2 确定危害和影响的范围 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本单位生产及相关活动的所有方面、各个时期、不同状态的产品、活动、施工、设施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c)

4、工作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本单位还是外部所提供的设施。d) 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因素和影响。e) 原有设备设施超过期限使用后废置、拆除、处理。f) 以往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因素和影响。g) 新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因素和影响。5.4.3 危害的分类5.4.3.1物理性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声危害(机械性

5、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

6、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害因素。5.4.3.2化学性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

7、他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害因素。5.4.3.3生物性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害因素。5.4.3.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5.4.3.5行为性危险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

8、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害因素。5.4.3.6 其他危险因素5.4.4 危害辨识方法 本公司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为现场观察、调查表法和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组织实施,同时辨识时要考虑:1)作业环境、条件状况。2)各种危险化学品的使用。3)生产活动的噪声、粉尘、振动等影响。4)异常情况时的应急反应措施是否制定。5)作业场所安全、卫生要求是否得到满足。6)设备设施防护装置、用品是否齐备等。5.5 风险评价方法5.5.1 直观评价法凡是属于以下情况的危害因素,可直接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1)公司确定的重大危害因素。2

9、)本公司近三年内曾出现过轻伤以上事故的危害因素;3)本公司三年内曾出现职业病的危害因素;4)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危害因素;5)一旦出现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危害因素;6)相关方经常抱怨和投诉的危害因素。5.5.2 LEC评价法5.5.2.1公司主要采用LEC法进行风险评价,LEC法即:DLEC,式中: D 风险值;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发生危险情况的可能性(L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完全预料到10连续暴露危险环境中10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在暴露危险环境中6不经常但可能3每周一次出现于

10、危险的环境中3完全意外极少可能1每月一次2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0.5每年一次1极不可能0.2几年一次出现在危险环境中0.5实际上不可能0.1公司于危险情况的时间分数值事故发生后的危害程度(C值) 风险值D(LEC)可能结果分数值危险性程度分数值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00极其危险 停产整改320灾难数人死亡40高度危险 立即整改320-160非常严重1人死亡15很危险 及时整改159-70严重伤害7可能危险 需要注意69-20重大手足致残5稍有危险20较大受伤较重3引人注目轻伤1D值风险程度分级是否可接受风险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A级不可接受风险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B级70160显

11、著危险,需要整改C级可接受风险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D级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E级5.5.2.2 危险等级划分5.5.2.3 对已确定识别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和整理,进行风险评价、划分等级,分为:a) 经危险等级评分为C级、D级和E级的为可接受风险。b) 经危险等级评分为A级和B级为不可接受风险,进入不可接受危害因素清单,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被确定为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因素,必须制定对应的对策和措施。5.6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组织实施5.6.1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各部门、相关单位组成评价小组并指导全体员工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综合采用适当的危害辨识方法,针对本公司活动、服务全过程的危险因素现状进行

12、调查识别。5.6.2 各单位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本单位危险因素,编制并依据经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危害进行评价,填写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表。5.6.3 各单位将本单位风险评价的结果报安全质量部,安全质量部负责核实、确认、汇总,编制本公司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表。5.6.4依据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表的评估结果填写不可接受危害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5.6.5 本公司员工人人要参与危害辩识。5.7 风险消减和风险控制措施5.7.1 安全质量部组织各单位根据已识别的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大小,按如下优先顺序排列,采取相应的风险消除、替代、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根据已识别的危害因素及

13、其风险程度,采取对应的措施。对于不可接受危害因素考虑纳入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实施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a) 消除风险来源。b) 采用设备改造、工艺更改或工程项目降低风险。c) 制订并执行相应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d) 减少员工工作的暴露时间。e) 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f) 加强员工的培训,增强安全意识。5.7.2 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予以评审:a) 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风险。b) 是否产生新的危害。c)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d) 受影响的人员对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评价。e) 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5.7.

14、3 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的实施要求 a) 对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分解至岗位,并在相关的岗位指导书中予以明确。b) 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c) 明确项目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失效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d) 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的资源支持应满足措施的需要。e) 所有的预防措施要充分考虑设施的完整性。5.7.4 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的监督检查各单位、部门负责组织风险削减措施的落实、实施和检查,确保风险削减措施的有效实施。5.8 危害因素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动态管理5.8.1 本公司对固定场所每年进行一次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确认,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相关方对安全影响的投诉、法律法规有重大调整、本公司活动、服务发生较大变化、设备有重大变化或公司内规划有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时,应适时进行。5.8.2安全质量部及各部门、相关单位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对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及时变更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表。5.8.3对本公司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需要重新做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确保其危害因素得到辨别、评价和风险得到控制。 6 相关文件7 相关记录7.1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表7.2不可接受危害因素清单7.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及跟踪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