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 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 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 (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 ,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 ,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有人说战争是人类的灾难,也有人说战争是强者肆虐的舞台。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段历史作进一步对比、综合复习,从而深刻地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
二、 自主合作, 梳理知识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那么我们应该掌握两次战争哪些基本史实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展示的线索,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时间
爆发标志
参加国家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性质
影响
三、探究、创新:利用大屏幕展示问题和一些战争视频,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归纳并回答。
①请同学们归纳出与两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要战役?
②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能够取得胜利原因有哪些?。
④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分别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训与启示:1、思考当今世界威胁和平安全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努力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
2、比较“一跪泯恩仇” 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1970访问波兰时,在纪念被德国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思考对于德日两国对战争责任的不同态度,你想说什么?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六、 课堂练习:
1.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2.在学习“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的历史课上, 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 而有些则同学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 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3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
A.巴黎和会上 B.华盛顿会议上 C.雅尔塔会议上 D.慕尼黑会议上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苏联对日宣战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美国投放原子弹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 英美盟军 东西夹击的军事行动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北非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7. 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大?
(2)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
(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
(4)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仍然在继续,以史为鉴,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和平的宣传语。
七、作业布置
完成剑指中考中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概况
战争的危害(残酷性)
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按照再现历史,牢记历史,反思历史的思路进行讲解的。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再现历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再认能力;通过比较式学习方法牢记历史,用列表的方式对“一战”和“二战”进行比较,让学生牢记“一战”和“二战”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零散知识的整理,而对两次世界大战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才能形成历史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然后及时链接中考试题加以运用,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来反思历史,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目标,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解读问题的时间不是太充足,教师有时多次的催促学生,讨论时间不充分,必将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效果。还有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给学生学习战争史的方法,注重“授之以渔”。
希望在以后的上课中,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使得自己的课能够得到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