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检查预习 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 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 释题:回乡偶书(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 新课传授 探索研究 二、初读古诗,读准生字词。 1、自由地大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生划出生字,师出示字卡。“同学们看看这些字词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3、指名读字;师:“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同桌互相读全诗:听一听字音读准了没有? 5、指名读,生评议。及时表扬。
三、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品词析句。 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3、师帮助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 1〕看课文插图,用心思考; 2〕查学习古诗的工具书; 3〕求助学习古诗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师。 4、生开始自主学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 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多。重点词句教师板书。 乡音:家乡的口音,方言。 无改:没有改变。鬓毛:鬓角的头发。 相识:互相认识。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
四、自读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1、想想作者贺知章此时的心情。 师过渡:是呀,作者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家乡的孩子见了他都不认识,我们怎样能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呢? 2、生自由练习。 3、指名读,生评议。(师提示,为了表达情感,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 4、生再试读。可以站起来,自由加动作。
五、学写本课生字。 1、师指导书写“乡、改”; 师范写“乡”,生仔细观察。想想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部首有些相似。 师范写“改”,生分析其字形。 2、生描红书写。
上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后反思
20 × 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