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048172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引 入中考第一轮复习阶段是整个九年级复习的主体阶段,耗时最长,教师、学生付出的精力最多,其成败往往能决定整个九年级工作的成效。 总体要求 是: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目的是要对初中学习到的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具体要求 是:紧扣课本,以教材内容体系为主线(注意:是“为主线”,不是说必须按课本编排去复习),分章、节进行单元复习训练。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

2、 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测量? 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 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 10% 15%。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复习时要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比如:速度、

3、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法”;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类比法”等等。 (2)要做到全面复习,凡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不能有遗漏,这是复习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教师要切忌挑选自己认为的“重点”、“热点”反复讲解和习练,造成其他知识点复习的淡化,给学生的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3)要避免复习工作演变成单纯的旧知识重复,搞成“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是第一轮复习的大敌

4、。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学物理知识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重新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课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每个考点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第一轮复习的框架体系,编排为新的复习单元进行复习,将“双基”抓好,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 (4)要抓好落实,要从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位学生两个维度抓落实,即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关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相对差生,课下要有计划地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辅导抓好落实。 注意: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将实验内容贯穿进去,并且要注意探究

5、能力的培养。 一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二、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cm. 三、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 例:45m=4.510-5m 0.23dm=2.3107nm四、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五、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来计算,

7、切勿利用V=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m/s。 应用练习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的,这是以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的,这是以_为参照物。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m/s。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

8、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

9、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分钟。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 声现象教学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

10、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二、乐音与噪声(1)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2)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关。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

11、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3)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超声与次声(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2)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A.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B.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 C.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四、与速度

12、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m/s)应用练习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

13、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7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8声音要靠 传播,登月的人只

14、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1) _ ;(2) 。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你任选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器 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123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秒他听到了回声。问:若他喊时离高崖是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三 光学教学目标 1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1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二、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3条)(2)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4) 作图:(如下)三、光的折射:(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 (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四、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

16、三基色:红、黄、蓝; (3)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五、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2f:物大缩小 u=2f:物等等大 u2fu32cm即选D。六、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 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 放大倒立的实像应用练习1(04广东)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 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2(04宁夏)(2分)“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_像(填“实”或“虚”)3(04佛山)如图2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4(04黑龙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

18、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5(04临沂)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则( ) A. 反射角应为50 B. 折射角应为40 C.折射角应为50 D. 反射角应为406(04南京)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1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m B4m C5m D6m7(04江苏宿迁)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8(04西宁)下列关于光现象

19、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度 D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9(04福建宁德)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_ 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_ m。 10(04吉林)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_ 不同.11(04烟台)在图12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

20、中标出点光源S和S像的位置并画出光路线。12(04河南)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叭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b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13(04福州) 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4(04北京丰台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A B C D 15(04广东)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 A B C D16.

21、(04山西)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7(04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到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 18(04大连B)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19(04江苏宿迁)如图所示,在做“凸透镜成像

22、”实验时,光屏上恰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烛焰所成的像是_(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_(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如果使烛焰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_(填“左”或“右”)移动。20304050601070cm20(04福建泉州)如图9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cm。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点;若想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可以将物体放在_点。(选填“A”、“B”或“C”)21(04湖北黄冈)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

23、看到太阳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 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D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象变浅了22( 04辽宁本溪)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水下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C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 D通过放大镜看到报纸上的字23(04北京丰台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站在游泳池边看到池底好像变浅 B 坐在教室的同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C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24(04哈尔滨)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B照相机底片上呈现

24、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海市蜃楼是光沿直线传播而产生的38(04福州)彬彬用数码相机在公园拍得一张照片如图6所示,请你观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个物理现象: _,该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_ 。33(04湖南郴州)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_色,看到的字是_色 四 密度与浮力教学目标 (1)熟记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2)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质量 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Kg (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 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从

25、大到小取;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衡用游码;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砝码减去游码.)二、 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 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三、 密度 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公式: 单位:Kg/m3或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103Kg/m3 测量方法(实验)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 (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则,则该物体的密度为(=1 103Kg/m3)。 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固体用溢杯

26、法五、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 (1) F浮= (2)浮力等于视重之差 六、浮沉条件 (1)当浮力小于重力时 下沉 (2) 当时 下沉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 悬浮 当时 悬浮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 上浮直至漂浮 当时 上浮直至漂浮 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浮沉条件(受力分析),即漂浮和悬浮时有:G物=F浮例:将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在水中,如图,则这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A球所受浮力最小 A B B球所受浮力最小 B C C球所受浮力最小 D 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C应用练习 1(09宁波)下列事例能减小压强的是( ) 小提手2.(09台州

27、)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3.(09南昌).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4.(09嘉兴)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5.(09兰州).如图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

28、将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6.(09湖南娄底)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7. (09成都).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图10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 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8.(09成都)坦克有宽宽的履带,可以减小_ ;磁悬浮列车高速行

29、驶时,车体浮在铁轨上,与铁轨间存在微小的空隙,可以减小甚至消除 。9.(09湖南娄底)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 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增大订书机与桌面间的摩擦请你按照样例再写出一个: 10.(09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11.(09杭州)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

30、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18、(包头2011)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的密度。现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1)实验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 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1甲、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c.用天平测量出 ,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10【宁波】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 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

31、,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lO3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_N,液体的密度为_ kg/m3。 五 压强教学目标 1、掌握压强公式及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2、灵活应用液体的压强公式 3、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4、知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1、压强及改变压强的方法; (1)压强公式:P=F/ S;正确理解压力及受力面积(即接触面积)的概念 (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薄) 减小: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如:铁轨上垫枕木)2、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 (1)公式:P=g h (其中h表示深

32、度:即从液面往下数) (2)应用:连通器;液压机(F1/S1=F2/S2) (3)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同一深度或同一液体)3、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 (1)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实例:钢笔吸水,吸盘,吸管喝饮料)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不均匀),其数值为 1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0mmHg=10.3mH2O(托里拆利实验) (2)大气压越大则液体的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 大气压越小则液体的沸点越低(如高山上鸡蛋可能煮不熟)4、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则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则压强越大例1: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

33、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 例2: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升的高度是_米 应用练习1.能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 A.托里拆利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滚摆实验2.圆柱体A B高相等,底面积之比4:1,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比为1:2,若把圆柱 体A叠放在B上时,圆柱体B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为原来的 (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3、三个同种材料做成的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对桌面压强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三个一样大 甲 乙 丙4.关于压力和压强

34、下列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压力大压强不一定大5.在水下50米深处的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_帕。6.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脚下的冰将破裂,应采取 ( ) A.站住不动 B.就地爬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向岸边跑去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7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 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 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8某同学用酒精做托里拆利实验,假定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则酒精上

35、升的高度是_米 (外界大气压强P0=76厘米汞柱 酒精=0.8103千克/米3 水银13.6103千克/米3)9.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两块,每块砖长:宽:高=4:2:1,下列对地面压强不相等的是 ( ) A.甲组平放,乙组每块也平放 B.甲组侧放乙组每块也侧放 C.甲组立放乙组叠着侧放 D.甲组立放,乙组叠着平放10.乌鲁木齐的大气压约0.9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帕,这时水的沸点_10011.放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体积为V, 密度为, 重力为G, 对桌面压强为p,将它竖直切去一半则( ) A. V、G、p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G、p不变,V为原来一半 C.不变,V、G、p为原来一半

36、D. 、p不变,V、G为原来一半12.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14.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重是乙物重的4倍,而底面积是乙的1/2,甲对桌面压强为P甲,乙对桌面压强为P乙,P甲与P乙关系( ) A.P甲8P乙 B.P甲4P乙 C.P甲=2P乙 D.P甲P乙/813.将浸有酒精的棉花球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鸡蛋会被瓶口吞没,这一现象说明_14.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测得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为76厘米可使这个高度减小的措施为( ) A.往水银槽中注入水银 B.使玻璃管倾斜 C.将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D.将实验移到矿井中做 六 简单机械教学目标 1、清楚不同滑轮的作用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2、能准确判断支点、力臂及杠杆所属的种类 3、理解做功的概念,掌握有用功、总功及效率的计算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