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30477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316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6页
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6页
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6页
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6页
亲,该文档总共3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2005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2005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2006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7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2007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8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A卷)2008年广西大学810

2、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A卷)及详解2008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试真题(B卷)2008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2009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试真题2009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试真题及详解2010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2010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

3、(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2011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2013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

4、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6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7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5、详解2018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9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05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8分)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3平衡预算乘数4挤出效应5虚拟货币6资本循环7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二、计算题(共1

6、2分)设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2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什么借鉴意义?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怎样的?4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其理论前提是什么?四、辨析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1.8,厂长问你,为了增加工厂的收入,产品的价格应该提高还是降低,你应该怎样回答?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

7、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3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从而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存在工资黏性条件下价格与产出之间的关系。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组织形式以及特征。2005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8分)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答:边际替代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MRS12X2/X1。其中,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如果

8、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那么,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求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只要过该点作切线,这条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该点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的性质,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之所以会普遍发生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现象,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

9、值,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答:(1)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它是用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进行排队,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就是洛伦兹曲线。如图1所示,ODL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图1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如果所有收入集中在某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则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

10、。如果任意人口百分比都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线OL。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平等,也不是完全不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线OL,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且凸向横轴的曲线(如ODL)。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越凸向横轴,越接近折线OHL;反之,就越靠近45线OL。(2)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在图1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与45线之间的面积A

11、)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与45线之间的面积AB)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为基尼系数,则: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即有0G1。3平衡预算乘数答: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gt时:则kby/g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4挤出效应

12、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根据IS-LM模型,只要经济不是处于凯恩斯陷阱,政府支出的增加就会提高利率。由于投资与利率成反比,利率提高,则投资下降。即政府支出增加,减少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挤出效应,如图2所示。图2挤出效应在图2中,若经济起初位于均衡点E,此时利率为r0,国民收入为y0。若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使得IS曲线右移至IS。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将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此时经济均衡点变为点E,利率由r0上升到r1,国民收入由y0增加至y1。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若不存在挤出效应

13、,利率保持为r0不变,则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到y2的水平,而国民收入实际增加到y1的水平,故挤出效应为y2y1。5虚拟货币答:虚拟货币指非真实的货币,包括银行体系内的电子货币和网络虚拟货币。从本质来看,虚拟货币和一般货币具有以下不同点:价值形成机制不同虚拟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价值相对性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表现符号。在另一种说法中,也可称为信息货币。它们的共性在于都是对不确定性价值、相对价值进行表示的符号。这样说的时候,货币的传统含义已经被突破了。原有含义的货币,只能是新的更广义货币的一个特例。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符号,也可以作为相对化价值集的符号。货币决定机制不同一般货币由

14、中央银行决定,虚拟货币由个人决定。一般货币的主权在共和体中心;虚拟货币的主权在分布式的个体节点。价值交换机制不同一般货币的价值转换,在货币市场内完成;而虚拟货币的价值转换,在虚拟货币市场内完成。一般货币与虚拟货币的价值交换,通过两个市场的总体交换完成,在特殊条件下存在不成熟的个别市场交换关系。因此可以说,一般货币与虚拟货币处于不同的市场。6资本循环答: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资本的循环经过三个阶段: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一方面在形式上执行货币的职能,

15、把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劳动者工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执行资本的职能,它的购买或支付都要根据有利于资本价值增殖的原则而定,它不仅要确定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种类、规模、质量,而且还要注意保持各种要素在结构上的合理化,即各种要素要保持恰当的比例。这一阶段资本的循环公式可以表示为:式中G代表资本的货币形态,A代表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要素,Pm代表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以商品形态(W)出现在市场上的。购买阶段一旦完成,资本的职能形态也随之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即资本的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不仅在形式上发挥着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生产出

16、新的使用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发挥着资本的作用,成为生产资本的物质载体,执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通过吸收剩余劳动而使自身发生增殖,生产的直接结果是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W。用P加虚线表示生产过程,该阶段资本的循环公式可表述为:生产阶段结束时,资本的职能形态就从生产资变为商品资本。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资本的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采取商品流通形式,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了货币形态的回归;另一方面,作为资本的一个流通阶段,它在出售时本质上不是一般商品,而是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使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目的,收回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更多货币(也即收回成本和利润)。这一阶

17、段资本循环的公式可以表述为WG。销售阶段结束时,资本的职能形态就从商品资本回到了初始的货币资本。7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答: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经济关系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虽然在资本主义国家,有业主制、合伙制、有限责任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

18、济成分。二、计算题(共12分)设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2。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解:(1)由需求函数Q675050P,得到反需求函数为:P135Q/50。厂商的利润函数为:(Q)TR(Q)TC(Q)135QQ2/50(120000.025Q2)0.045Q2135Q12000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Q)/dQ0.09Q1350。解得:Q1500。将Q1500代入反需求函数P135Q/50,可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P105。(2)将Q1500代入厂商的利润函数,可得最大利润0.0451500213515001

19、200089250。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答: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用图3说明正常商品价格下降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图3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正常商品。在商品1价格变化之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AB,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a点,a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个均

20、衡点。在a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OX1。现假定商品1的价格P1下降,使预算线的位置由AB向外旋转至AB。新的预算线AB与另一条代表较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b点,b点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以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b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OX1。比较a、b两个均衡点,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图3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通过作与预算线AB平行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便可将总效应分解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具体地看,P1下降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

21、使消费者由均衡点a运动到均衡点c,相应的需求增加量为X1X1,这就是替代效应,它是一个正值。这是因为,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P1下降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使消费者由均衡点c运动到均衡点b,需求量由X1上涨到X1,这就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也是一个正值。这是因为,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综上所述,对于正常商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而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商品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

22、倾斜的。2新古典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什么借鉴意义?答:(1)提高储蓄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率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如图4所示,经济最初位于C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提高储蓄率,这使储蓄曲线上移至sf(k)的位置,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C点的位置。比较C点和C点,可知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图4提高储蓄率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储蓄率的增加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储蓄率。(2)控制人口增长率如图5所示,经济最初位于A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

23、增长率从n增加到n,则(n)k线便移动到(n)k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A点。比较A点与A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A减少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图5控制人口增长率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导致人均产量下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控制人口增长率。(3)鼓励技术进步在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如图6所示,经济在处是处于稳态的,因为在处,这种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人均产出在稳态时的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的比率g,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即人均产出)的长期上升。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鼓励技术进步。图6鼓励技术进步3具体劳动

24、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1)对立性在于: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而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

25、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2)统一性在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过程之中,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4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其理论前提是什么?答:(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问题。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包括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

26、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2)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和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涉及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时候,运用理论上高度抽象的方法,用社会总产品概念反映社会生产的总成果。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它划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27、,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四、辨析与分析题(30分)1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1.8,厂长问你,为了增加工厂的收入,产品的价格应该提高还是降低,你应该怎样回答?答:由于该工厂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因此,为了增加工厂收入,产品的价格应该降低

28、。理由如下: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则总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总收入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d1时,dTR/dPQ(1ed)0,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比。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反之,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答:错误。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理由如下:商品的价值量是

29、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价值量只同劳动时间相关。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商品的数量,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而在单位时间中仍然凝结着相同的价值量。3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从而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答:错误。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在股份公司中,一方面,资本已经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变成了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与单个人的资本相比,资本在这里具有社会性,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或集中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了,资本的管理从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管理者手中,资

30、本的使用社会化了。因此,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集中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因而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占有关系。五、论述题(40分)1存在工资黏性条件下价格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答:黏性工资指市场失灵发生在劳动市场,名义工资无法随劳动供求变化而立即调整,劳动市场不能即刻出清。工人的名义工资通常不能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迅速调整,在短期内表现为迟钝的或黏性的。模型假设: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决定就业,以及工人和企业根据目标实际工资和对价格水平的预期来确定名义工资水平。当名义工资是黏性的时候,

31、价格水平提高会降低实际工资,促使企业多雇佣劳动力,从而生产更多的产品,使总供给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之所以与物价水平正相关,主要是因为劳动力需求能够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的供给却不能。图7短期总供给曲线:黏性工资模型如图7所示,图(a)表示劳动需求曲线。由于名义工资W是黏住不变的,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时,使实际工资从W/P1下降到W/P2。较低的实际工资使劳动需求量从N1上升到N2。图(b)表示生产函数,劳动量从N1增加到N2使产出从y1增加到y2。图(c)表示概括了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这种关系的总供给曲线。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组织形式以

32、及特征。答:(1)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2)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有:生产的全球化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其主要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和采掘业活动,然后发达国家拿工业制成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煤、木材、矿石等)初

33、级产品进行交换。水平型国际分工则是高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环节,或按照产品零部件,或按照产品型号进行。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贸易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金融的全球化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首先,国际债券市场

34、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其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国际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国际性市场,近十年来该市场呈现快速成长之势。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的基金市场也迅速成长,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力。最后,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全球各类金融市场正在向连成一片的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3)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以下特征:经济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国际交

35、流手段,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横向的水平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的分工基础是以水平分工为主,即不仅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生产,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实行工业化,发展制造业。各国不仅在制造业部门有分工,而且在同一部门的不同产品,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方面也有分工。经济全球化是以多元的行为主体来构成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除国家之外,还有企业,即现代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经济全球化是以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市场体系来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在经济全球化时期,不仅国际货物贸易空前扩大,资本流动成百倍地增长,而

36、且国外直接投资、劳务贸易、科技贸易、信息传播、人员流动、国际旅游等领域都有了迅猛的发展。这些领域互相促进、互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完整的发达的市场体系。2006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流动性偏好3价格效应(包括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绝对剩余价值5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判断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政策和各项事业成败的标准是什么?2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简述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分配的效应。4试解释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5用IS-LM模型

37、来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产生,并提出一种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方式。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如何理解公有制的本质和实现形式?2试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经济周期发生的原因和过程。2006年广西大学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答: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

38、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

39、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有条件的:以技术不变为前提;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为前提;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都是同质的,如所有劳动者的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2流动性偏好答: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凯恩斯认为,流动

40、偏好根源于以下三种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上涨(

41、即预期利率将下降)的人,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备日后以更高价格卖出;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的人,就会卖出债券保存货币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与利率成反比。3价格效应(包括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答:价格效应指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导致的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化。价格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

42、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4绝对剩余价值答: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43、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此外,提高劳动强度也是资本家用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常用手段。它表现为在内涵上增加劳动量,从而增加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量。5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答: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必须要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等途径来进行的。国家预算是国家制定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首先把各个部门上缴的税金集中起来,形成国家预算收入,然后通过预算支出形式,用于经济建设

44、、文教卫生、国防建设、福利设施、行政管理等各方面。银行信贷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条件下,把社会闲置的资金和货币集中起来,然后向单位、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这就改变了资金使用的主体、使用的方向、使用的时间,从而对国民收入进行了再分配;同时,通过差别利率,信贷机构获得了利润,可将其用于充实信贷资金、提留信贷企业基金、支付职工工资。存款者和贷款者的收入也由于差别利率得到了调整,使一部分国民收入在工商企业、职工、居民之间进行了再分配。劳务费用在社会主义分工体系中,有一部分劳动者用自己提供的劳务,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享受各种劳务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收入支付各种劳务费用。提供劳务活动的单位,在得到劳务费用后,

45、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支付管理费用、提留基金和上缴国家税金。因而,通过劳务费用的支付,一部分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价格变动不能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但会改变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阶层居民之间的分配。价格的调整和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着交换双方的实际收入,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消费品销售价格提高,就会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就会引起国民收入在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转移等等。由此,国民收入在国家、部门、企业、职工、农民之间实现了再分配。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判断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政策和各项事业成败的标准是什么?答:判断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政策和各项事业成败的标准是“三

46、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们主要表现在:(1)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优越性,就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根本和首要的位置上。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地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形态的社会,它必须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发达的生产力。如果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

47、作的中心,就不能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保证我国自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那样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有可能就要丧失。(2)综合国力是一项研究国家力量和战略的科学。它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涉及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努力提高其综合国力,强化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能力,才能在世界强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综合国力又是一项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社会科学。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那种长期竞争、加强合作、综合较量、重点突破、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综合国力强调国家力量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也就是讲究经济、科技、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和国民素质等各方力量的合力

48、所产生的系统效应。(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人民自身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在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与党的科学领导分不开的,这有利于党在人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人民更加热爱忠于党组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战略、政策和各项事业成败的标准。2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

49、本框架,是在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由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构建而成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鲜明特色。(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既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新的经济体制创造相应的微观制度资源配置。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既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50、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市场机制市场是企业的运行环境,市场体系化是市场经济发挥功能作用的基本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要尽快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为重点,其他要素市场齐备的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同时,还要改善和加强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3)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有效的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解除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将属于微观经济的职能还给企业。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政府要从微观管理转向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