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明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练习1
1、计算或化简:
(1) (2)
(3) (4) (5)2a3•(a2)3÷a
(6)(﹣a3)2+a2•a4﹣(2a4)2÷a2. (7)a•a2•a3+(﹣2a3)2﹣a8÷a2
(8)2(a2)3﹣a2•a4+(2a4)2÷a2; (9)﹣4a3b2(2a4b2﹣ab3+3)
(10) (11)(x+3)(x﹣3)﹣(x﹣2)2
(12)(x+3)2﹣(x﹣1)(x﹣2) (13)(m﹣2n+3)(m+2n+3)
2、因式分解:
(1)(x2﹣2x)2+2(x2﹣2x)+1 (2)x4﹣8x2+16.
(3)a2(x﹣y)+4b2(y﹣x) (4)
3、已知3x+2•5x+2=153x﹣4,求(x﹣1)2﹣3x(x﹣2)﹣4的值.
4、先化简再求值:(2x+3)(2x﹣3)﹣2x(x+1)﹣2(x﹣1)2,其中x=﹣1.
5、先化简,再求值:(x﹣5y)(﹣x﹣5y)﹣(﹣x+5y)2,其中x=3,y=﹣2.
四明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练习2
【典型例题】
1、最薄的金箔的厚度为0.000000091m,0.000000091这个数学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9.1×10﹣8 B.9.1×10﹣7 C.0.91×10﹣8 D.0.91×10﹣7
2、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1cm、2cm、3cm B.2cm、3cm、4cm C.4cm、9cm、4cm D.2cm、1cm、4cm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 .
4、()0÷()﹣2= .
5、(﹣3)100×(﹣3)﹣101等于( )
A.﹣3 B.3 C. D.﹣
6、计算:0.54×25= .
7、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x3m+1=(x3)m+1 B.x3m+1=x•x3m C.x3m+1=xm•x2m•x D.x3m+1=(xm)3•x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a=a2 B.a2•a3=a6 C.(﹣2a2)2=4a4 D.(a﹣2)2=a2﹣4
9、am=2,an=3,则a2m﹣n= .
11、若3x=4,9y=7,则3x﹣2y的值为 .
12、已知2x﹣3y﹣2=0,则(10x)2÷(10y)3= .
13、已知:5a=4,5b=6,5c=9,
(1)52a+b的值;
(2)5b﹣2c的值;
(3)试说明:2b=a+c.
【检测反馈】
1、已知某种植物花粉的直径为0.00035cm,将数据0.0003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一种细菌半径是0.000003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厘米.
3、下列长度的3根小棒,能搭成三角形的是 ( )
A.9 5 2 B.5 4 9
C.4 6 9 D.8 5 13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和4,则它周长是 .
5、2﹣1 = ,()0 = .
6、(﹣0.25)2014×42013等于( )
A.﹣4 B.4 C.0.25 D.﹣0.25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x﹣2x=x B.x6÷x3=x2 C.(﹣x2)3=﹣x6 D.(x+y)2=x2+y2
8、(﹣2a3)2的计算结果是( )
A.4a9 B.2a6 C.﹣4a6 D.4a6
9、如果3x=m,3y=n,那么3x﹣y等于( )
A.m+n B.m﹣n C.mn D.
10、如果a=(﹣99)0,b=(﹣0.1)﹣1,c=,那么a、b、c三数的大小为( )
A.a>b>c B.c>a>b C.a>c>b D.c>b>a
11、如果,那么
12、计算:2
13、计算(﹣2xy3)2=______.
14、若x+2y﹣3=0,则2x•4y的值为 .
15、已知10x=2,10y=3,则102x﹣y= .
16、设am=8,an=16,则am+n=( )
A.24 B.32 C.64 D.128
17、已知 10m=0.2,10n=4,求:
(1)2m﹣n的值;
(2)9m÷3n的值.
四明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练习3
【典型例题】
1、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
A.2a3b B.﹣2a3b C.﹣2a2b D.2a2b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a+b)2=a2+b2 B.(﹣x﹣y)2=x2+2xy+y2
C.(x+3)(x﹣2)=x2﹣6 D.(﹣a﹣b)(a+b)=a2﹣b2
3、(4x)-8xy+y=( ), (a-2b)( )=(2b)-a
4、下列各式中,为完全平方式的是( )
A.a2+2a+ B.a2+a+ C.x2﹣2x﹣1 D.x2﹣xy+y2
5、若4x2+kx+9是完全平方式,则k= .
6、已知a+b=-3,ab=2,则a+b= ,(a-b)=
7、已知,则的值为 。
8、若x2﹣5x+m=(x﹣2)(x﹣n),则m+n= .
9、已知a2+4a+b2﹣2b+5=0,则ab= .
10、如果(x+1)(x2﹣5ax+a)的乘积中不含x2项,则a为( )
A.5 B. C.﹣ D.﹣5
1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mx+nx+k=(m+n)x+k B.14x2y3=2x2•7y3
C.(a+b)(a﹣b)=a2﹣b2 D.4x2﹣12xy+9y2=(2x﹣3y)2
12、有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分别为a、b(b>a)的长方形纸片,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从其中取出若干张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按原纸张进行无空隙、无重叠拼接),则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 )
A.a+b B.2a+b C.a+2b D.3a+b
1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你发现的结论是( )
A.(a+b)(a+2b)=a2+3ab+2b2 B.(3a+b)(a+b)=3a2+4ab+b2
C.(2a+b)(a+b)=2a2+3ab+b2 D.(3a+2b)(a+b)=3a2+5ab+2b2
【训练反馈】
1、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3a+b)(a﹣b) B.(﹣3a﹣b)(﹣3a+b)
C.(3a+b)(﹣3a﹣b) D.(﹣3a+b)(3a﹣b)
2、下列各式中与2mn﹣m2﹣n2相等的是( )
A.(m+n)2 B.﹣(m+n)2 C.(m﹣n)2 D.﹣(m﹣n)2
3、若a2﹣b2=9,a+b=9,则a﹣b=______.
4、如果x+kx+16是完全平方式,则k=
5、若x2+2ax+36是完全平方式,则a= .
6、若x2+(m﹣3)x+16可直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则m的值等于______.
7、若a﹣b=﹣2,则(a2+b2)﹣ab=______.
8、已知代数式﹣a2+2a﹣1,无论a取任何值,它的值一定是( )
A.正数 B.非正数 C.负数 D.非负数
9、若|a﹣b|=1,则b2﹣2ab+a2的值为( )
A.1 B.﹣1 C.±1 D.无法确定
10、若(x+3)(x+m)=x2﹣kx﹣15,则k+m的值为( )
A.﹣3 B.5 C.﹣2 D.2
11、已知A=a2﹣a+4,B=3a﹣1,则A、B的大小关系为( )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12、已知a2+b2+4a﹣6b+13=0,则ba的值为______.
13、若a、b满足(2a+2b+3)(2a+2b﹣3)=55,则a+b的值为______.
14、若一多项式除以2x2﹣3,得到的商式为x+4,余式为3x+2,则此多项式为 .
15、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
A.﹣2x3﹣3xy3+xy=﹣xy(2x2﹣3y2+1) B.﹣y2﹣x2=﹣(y+x)(y﹣x)
C.16x2+4y2﹣16xy=4(2x﹣y)2 D.x2y+2xy+4y=y(x+2)2
16、在一个边长为12.75cm的正方形内挖去一个边长为7.25cm的正方形,则剩下部分的面积为 cm2.
17、现有若干张卡片,分别是正方形卡片A、B和长方形卡片C,卡片大小如图所示.如果要拼一个长为(3a+b),宽为(a+2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类卡片 张.
18、若M=(a+3)(a﹣4),N=(a+2)(2a﹣5),其中a为有理数,则M、N的大小关系是( )
A.M>N B.M<N C.M=N D.无法确定
19、有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分别为a,b(b>a)的矩形纸片,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从其中取出若干张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按原纸张进行无隙、无重叠拼接),则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 .
【拓展延伸】
20、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
例题:若m2+2mn+2n2﹣6n+9=0,求m和n的值.
解:∵m2+2mn+2n2﹣6n+9=0
∴m2+2mn+n2+n2﹣6n+9=0
∴(m+n)2+(n﹣3)2=0
∴m+n=0,n﹣3=0
∴m=﹣3,n=3
问题:已知a,b,c为正整数且是△ABC的三边长,c是△ABC的最短边,a,b满足a2+b2=12a+8b﹣52,求c的值.
21、所谓完全平方式,就是对于一个整式A,如果存在另一个整式B,使A=B2,则称A是完全平方式,例如:a4=(a2)2、4a2﹣4a+1=(2a﹣1)2.
(1)下列各式中完全平方式的编号有 ;
①a6;②a2﹣ab+b2;③4a;④x2+4xy+4y2;⑤a2+a+0.25;⑥x2﹣6x﹣9.
(2)若x2+4xy+my2和x都是完全平方式,求(m﹣)﹣1的值;
(3)多项式9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哪些?(请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直接写答案)
四明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练习4
【典型例题】
1、下列各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D.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3、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15°,那么∠2的度数是( )
A.15° B.25° C.30° D.35°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4、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5°,则∠BDC等于( )
A.44° B.60° C.67° D.70°
5、如图,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6、如图所示,分别以n边形的顶点为圆心,以1cm为半径画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A.πcm2 B.2πcm2 C.4πcm2 D.nπcm2
7、如图,△ABC中,点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中点,若S△ABC=12,则
S△ADF﹣S△BEF= .
8、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9、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35°,则它的边数为( )
A.8 B.9 C.10 D.12
10、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D,点E、F分别是B、C的对应点.
(1)请画出平移后的△DEF.
(2)若连接AD、CF,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
(3)画出△ABC的BC边上的高AD,并画出AC边上的中线BE.
(4)求△ABC的面积
11、如图,AD⊥BC于点D,∠1=∠2,∠CDG=∠B,试说明EF⊥BC的理由.
12、如图,AB∥DC,AD∥BC,E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E与CD相交于点F,若∠CFE=∠E. 试说明AE平分∠BAD.
【训练反馈】
1、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50° B.60° C.65° D.70°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 如图,直线a∥直线b,将一个等腰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2=34°,
则∠1= °.
3、 将一直角三角形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①∠1=∠2,②∠3=∠4,
③∠2+∠4=90°,④∠4+∠5=180°,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4、如图①:MA1∥NA2,图②:MA1∥NA3,图③:MA1∥NA4,图④:MA1∥NA5,…,则第n个图中的∠A1+∠A2+∠A3+…+∠An+1=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5、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则∠A与∠1和∠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3∠A=2∠1﹣∠2 B.2∠A=2(∠1﹣∠2) C.2∠A=∠1﹣∠2 D.∠A=∠1﹣∠2
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1=55°,则∠AEG= .
7、如图,已知△ABC中,DE∥BC,将△ADE沿DE翻折,点A落在平面内的A′处,∠B=50°,则∠BDA′的度数是 .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8、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
A.56° B.68° C.62° D.66°
9、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68°,则∠AED的度数是( )
A.88° B.92° C.98° D.112°
第9题 第10题 第14题
10、如图,小漩从A点出发前进10m后,向右转15°,再前进10m,向右转15°,…,这样
一直走下去,她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 m.
11、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
12、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一半,则它是( )边形
A.7 B.6 C.5 D.4
1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A.1440° B.1620° C.1800° D.1980°
14、如图所示,求∠A+∠B+∠C+∠D+∠E+∠F= .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则此多边形是 边形,它的外角和
是 .
16、已知AD是△ABC的中线,且△ABC的面积为3cm2,则△ADB的面积为 cm2.
1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
(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______;
(4)能使S△ABQ=S△ABC的格点Q,共有______个,在图中
分别用Q1、Q2、…表示出来.
18、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纸中,将格点△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
△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
(1)补全△A′B′C′;
(2)画出AB边上的中线CD;
(3)△A′B′C′的面积为 .
19、如图,已知,AB∥CD,∠1=∠2,BE与CF平行吗?为什么?
20、如图,BD平分∠ABC,ED∥BC,∠1=28°.求∠2、∠3的度数.
21、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AD,FB⊥AD,垂足分别为A、B,∠E=∠F,C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22、如图,AD是△ABC的高,BE平分∠ABC交AD于E,若∠C=62°,∠BED=66°,求∠BAC的度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