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目录: 考点梳理 规律方法探究 自主测试 考点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_参加化学反应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反应后生成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 (1)定律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2)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指实际参加了化学反应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应用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4)进行各物
2、质间量的计算。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_化学式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质的方面:表明_反应物_和_生成物_及反应条件。3.读法(以4P+5O2 2P2O5为例) (1)质的方面 磷和氧气在_点燃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五氧化二磷_。 (2)量的方面 每_124_份质量的磷和_160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284_份质量的_五氧化二磷_。 每_4_个磷原子和_5_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_2_个_五氧化二磷_分子。 4.书写原则 (1)必须以_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_物质_和化学反应_。 (2)要遵守_质量守恒定律_,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_种类_与
3、_数目_必须相等。 注意: (1)化学方程式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2)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3)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反应条件,缺少条件的化学反应一般是不能发生的;在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时要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号。6.配平化学方程式 (1)依据。 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2)方法。 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 最小公倍数法:选择
4、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分为四种基本类型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分类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计算的步骤:“设、写、找、列、求、答”,即:第一,设出未知数;第二,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第四,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第五,求出未知数;第六,写出简明答案。 为了便于记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编成如下口诀: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
5、错; 准确找到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须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3.基本题型: 第一,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二,含杂质物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 第三,溶液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四,过量计算; 第五,无数据(或缺数据)计算; 第六,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规律方法探究 归类示例一质量守恒定律 【例1】 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中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分别以A、B、C、D表示: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
6、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后一种(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 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气体受热膨胀,气球胀大产生浮力增大,使得天平不平衡。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两个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请分析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反应后生成的CO2逸出,物质的质量减小;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 反应后生成的CO2逸出,物质的质量减小镁条与空气中的氧
7、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 解析:(1)因为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因此气球胀大,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而待锥形瓶冷却后,气球缩小,因此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2)C实验能够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是由于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B实验中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使反应后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减小,因此天平不平衡;D实验中镁条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天平
8、不平衡。 归类示例二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例2】 利用工业煤制乙二醇(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该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造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制备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2)合成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钢铁。请写出合成气与Fe2O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 _ 。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且原子利用率为100%,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AC_(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
9、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_化学能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O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H2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H2O; (3)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和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得到草酸和含氮元素的尿素; (4)化学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归类示例三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例3】 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下列反应的分类错误的是(A) 解析:反应8Al+3Fe3O4 4Al2O3+9Fe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 归类示例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4】 向盛有
10、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H2SO4的质量是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1)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MgSO4 Mg(OH)2+Na2SO4 80 58 x 8.7 g 解得x=12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0% (2)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H2SO4的质量为y, 2NaOH+H2SO4 Na2SO4+2H2O 80 98 80 g30% y
11、解得y=29.4 g 答:(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H2SO4的质量为29.4 g。自主测试 1.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D ) 解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2.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B) 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
12、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原子的种类 A. B. C. D.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化,故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而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此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个数可能改变。 3.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 = 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O2 B.CO C.CO2 D.H2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A.Fe2O3+4HCl =2FeCl2+3H2O B.CuSO4+2NaO
13、H =Cu(OH)2+Na2SO4 C.3Fe+2O2 = Fe3O4 D.2KNO3+CaCl2 =2KCl+Ca(NO3)2 解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Cl3)和水,故A错误;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C错误;硝酸钾与氯化钙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5.从2H2+O2 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B)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与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
14、下才能反应,故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不会发生反应。6.在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数据如下表,表述正确的是(D) A.未测值为3 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的质量=(25 g+15 g+1 g+5 g)-(11 g+1 g+22 g)=12 g,A项错误;丙的质量不变,因此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项错误;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14 g,因此甲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了17 g,因此丁是生成物,乙物质减少了3 g,因此乙是反应物,因此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项错误。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B) A.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 B.该图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1个单质的分子和2个相同化合物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2个相同的新化合物的分子,B项错误。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