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墩墩”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443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墩墩”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墩墩”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墩墩”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4 卷 S1 期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PACKAGING ENGINEERING 225 收稿日期:20221224 作者简介:房泽源(1997),男,硕士生,主攻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理论、视觉文化。通信作者:刘平云(1974),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冰墩墩”的 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 房泽源,刘平云(广州美术学院,广州 510260)摘要:目的目的 通过对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进行考察,阐释“冰墩墩”从视觉表征与观看视角下的“视觉性”特点,并归纳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的“视觉性”。方法方法 分析“冰墩

2、墩”的视觉表征与观看者的偏好,总结其作为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的“视觉性”特征。首先针对“冰墩墩”生成的语境探讨观众的视觉偏好;然后,明确观众的视觉偏好和设计师视觉表征的关系,结合视觉偏好对“冰墩墩”的视觉表征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前文的分析进行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的“视觉性”特点的总结。结论结论 通过梳理“冰墩墩”的生成语境熊猫外交的政策、“萌文化”的兴起与全新视觉文本生产工具与理念的更新把握当下社会审美趋势,从视觉表征方法、媒介技术及技术带来的图像发展趋势考察其“视觉性”特点,包括“去熊猫化”的典型熊猫、“冰壳”对科技实力的表征、吉祥物形象能指的滑动带来意义域的扩大与吉祥物的图像自我复制等 4

3、 种特点。关键词:视觉文化;吉祥物;视觉性;国家形象;冰墩墩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225-05 DOI:10.19554/ki.1001-3563.2023.S1.034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在 2022 年初备受关注,成为热门议题,受到海内外群众的欢迎。“冰墩墩”的成功是多种原因促成的,不仅在于其造型的可爱与元素采用运用得恰当,更是一种对吉祥物材质表现的突破。然而,在其可爱的外表背后,是中国不断转变与巩固自身国际形象和建立话语权的尝试,以及当代观众视觉偏好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在重塑,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推移,受众的审美

4、在改变,而“冰墩墩”作为认识这些变化的一个典型案例,把握其视觉性,探讨在承载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设计中,蕴含着何种视觉表征与视觉偏好,有助于了解大众期望的国家形象样式,把握国家形象设计的尺度,对国家形象吉祥物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是一个有必要探究的议题。1“视觉性”:承载国家形象吉祥物的研究视角 当代吉祥物具有与其他后现代文化相同的共性特征,即将世界以视觉的方式呈现。詹明信认为后现代文化具有将现实转化为影像、时间割裂为一连串永恒的当下的特点1,换言之,后现代文化趋向于将现实进行视觉化呈现,甚至将不可视的事物或概念视觉化的倾向;同时,流动的时间或连续的事件会被切割成为无数静止的视觉切片进行视

5、觉化的呈现。刘平云教授提出吉祥物设计应结合“相关性”“在地性”“时代性”3 个要素2,当代吉祥物设计,特别是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设计,需要考虑服务主体自身的特性,通过设计者主观提炼并将之通过造型手段表征为可视化图形以隐喻所指代的抽象,整个流程需要通过视觉化的语言表达,现实将会转化为“影像”,这是“相关性”和“在地性”的表达;同时,为把握时代特征,需要将当下连续流动的时间进行视觉呈现,于是完整的时间被抓取成一片片当下的视觉切片,并用卡通形象的方式表现,这就是“时代性”特征。上述3 种特性从 2 个方面体现了当代吉祥物设计的后现代性特征,首先,当代吉祥物设计力求将现实或意识形态转化为可视图像;其次

6、,为把握时代特征,将时间加工为静止的视觉切片;最后,在造型上还需要保持吉祥物的亲和力。在进行视觉性探讨时,应当把握设计师的视觉表征和观众的当代视觉偏好 2 个要点。视觉文本区别于226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其他文本,具有“视觉性”的特点,包括视觉媒介、视觉技术与观看者行为等诸多方面,这也决定了在视觉文化分析中需要分析的角度包括但不限于视觉文本本身,应当放眼观看行为,即图像的观看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视觉文本来满足自己的视觉偏好。例如米克巴尔的反“视觉本质主义”认为,视觉文化的对象领域应包含一定的视觉实践与视觉整体,而非单纯的视觉对象构建;而米尔佐夫亦认为,视觉文化不取决于图像本身

7、,而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3。所谓现代性偏好,既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人对特定图像展现出来的偏好,诚如朗西埃所云政治以美学面貌对感性进行分配4,视觉偏好具有审美导向,而审美背后是权力运作的结果,特别是在设计活动这种带有目的性、功能性的实践活动中,权力导向更加明显。设计师需要结合当代视觉偏好进行创作,而非单纯发挥内在的创造性进行设计实践。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符号,其首要目标是被大众所接受,让大众以最小的误差解读其中植入的意识形态,这就需要设计师对社会代码深入考量,总结大众的视觉偏好,并通过“相关性”“在地性”“时代性”的视觉表征呈现吉祥物形象。总之,视觉文化不应被视为单纯的

8、以客体或对象为导向的研究,而是更强调对整个视觉和观看系统的研究5。故在考察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中,既需要考察设计本身的文化与社会意图,以及风格造型的视觉表征,也要在视觉性的框架下把握当代视觉偏好。2 从“冰墩墩”的生成语境审视当代视觉偏好 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是被习得和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简单地被自然所给予的。因此设计师需要带有一种历史的眼光6。视觉偏好和视觉文化的形成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经过规范培训的结果,在分析与阐释视觉文本时,对视觉文本建构之初观看者期望看到什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故在分析“冰墩墩”前,需要对其生成语境进行梳理,从中可以一瞥当代的视觉偏好。视觉符号具有隐喻性,意识形态并不

9、会同文字一般直接表露在外,视觉文本创作者通常会运用象征手段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具象的视觉图像表现在文本中,使得画面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暧昧模糊。在对视觉文本视觉偏好考察时,不仅依赖视觉文本自身,也需要结合其历史、视觉媒介与技术、观看者行为等视觉文本特有属性进行阐释。“冰墩墩”见图 1。2.1“熊猫外交”转变的符号化中国形象 熊猫是外国人对中国印象最深的符号之一,最富代表性的当如派拉蒙影业公司的功夫熊猫,其中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成为了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在海外民众最喜爱的中国元素调查中,大熊猫位居首 图 1 冰墩墩 位,前五的依次是大熊猫、长城、成龙、中国美食和故宫7,大熊猫吸引的公众人数远比中国孔子学

10、院、China Daily、CCTV 或其他任何艺术团体多得多8。从海外人士的评价中足见大熊猫的受欢迎程度。“冰墩墩”的熊猫造型源于我国在外交中对熊猫形象的重视。“熊猫外交”作为宣传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将熊猫变为广为人知的中国的独特文化符号,这一举措也成为“冰墩墩”设计的造型基础。“熊猫外交”产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是“熊猫热”环境下的产物。1941 年,向美国赠送了 2 只大熊猫;此后“熊猫外交”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著名的案例当属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时期,为答谢美国赠送的 2 头麝香牛,中方将大熊猫玲玲和欣欣捐赠与美方;自 1982 年以来,我国停止了大熊猫捐赠的模式

11、,改为“租借”的方式,再用“大熊猫访问团”的方式进行外交。进入 21 世纪以后,“熊猫外交”的方式再次由“租借”转换为“合作研究”的模式,2007年我国不再向国外赠送大熊猫,但仍可以与国外开展合作研究。传统中国的形象是威严神秘的龙,富有攻击性的外表凝练地象征着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文化认同。然而因为其远离人类的日常生活,亲和力较弱,加之龙在东西方的文化分歧,导致近年来这一形象在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中鲜有出现,转而更多采用独属于中国的物种熊猫作为原型进行创作。熊猫自身憨态可掬的造型契合了中国“以和为贵”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同时以生态保护动物作为设计原型,也体现我

12、国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表现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经过多年的经营,熊猫已经成为海外人士对中国最期望看到的形象之一,也成为国际上青睐的表征中国的视觉偏好,海外作品中一旦出现中国就免不了出现熊猫形象,如上文中提到的功夫熊猫,以及乱码 1/2等,熊猫成为象征中国的重要标志。这种外部的视觉偏好影响了国内受众的喜好,“熊猫”本是外交的手段,出于外交中改善国家形象的需求,通过憨态可掬的熊猫,从保护生态和“和”第 44 卷 S1 期 房泽源,等: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冰墩墩”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 227 文化两方面,改变国际上对中国的偏见,替代在西方有歧义的“龙”成为中国新的象征符号。随着海外对熊猫

13、的追捧,热度反而向内影响了国内受众的审美偏好,以至于即便面向国内受众的象征国家形象的吉祥物中龙的形象也随之减少,采用熊猫的形象变得更多。2.2“萌文化”的盛行吉祥物的深入开发“萌文化”是一种源于日本“御宅”文化的青年亚文化,以可爱化、娱乐化、解构性、去政治化与反智性为特点,是一种追求和发掘可爱的文化。在“萌文化”在国内备受欢迎之前,我国的吉祥物设计对角色开发大多仅限于主要姿势的设计,而对延伸动作、表情及角色行为等更深度的延展设计考虑相对薄弱,这些要素更多是在有动画设计需求的角色中得到体现,目的是服务剧本表现需求。随着“萌文化”在国内的人气逐渐提升,出现了诸多依托发掘吉祥物“萌文化”“萌”属性收

14、获大量人气并获得可观收益的案例,例如“泡泡玛特”运用人们对“萌文化”的喜爱,为每个角色开发诸多款式、主题不同的可爱盲盒公仔,通过售卖盲盒创造大量财富,并于 2020 年底宣布上市,引发业界轰动。“萌文化”推动吉祥物设计提升对吉祥物本身的“萌”属性进行纵向深挖并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视度,可以说“萌文化”是深入推进吉祥物开发的重要动力。“萌文化”的要素在促进“冰墩墩”吉祥物形象开发的身上就有诸多体现,相比 1990 年的熊猫“盼盼”和 2008 年的熊猫“晶晶”,在设计中避免五官的脸谱化,为其添加灵动的五官可以作出不同的表情,方便后续表情包开发。在造型的过程中,把握“萌”的特点,通过婴儿图示、圆弧的线

15、条等手段造型,塑造幼年熊猫的可爱感。同时“冰墩墩”被赋予了具备生成比赛道具、转变颜色、承载信息功能的冰壳,有效解决了通常吉祥物材质单一的问题,为延展应用场景提供了创意。在动作设计方面,设计出不同比赛项目的不同动作,丰富了角色形象。在衍生品方面,推出诸多类型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钥匙扣、手办、纪念币、毛绒公仔等各种形式。这些形式的目的在于对“萌文化”进行深度发掘,并迎合大众视觉偏好,以期获得最大的市场认可,以及海内外群众的文化认同。2.3 生产工具及设计观念技术推崇与情感化设计需求 诚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云,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而文化对物质生产就具有反作用。如果说“萌文

16、化”是推动“冰墩墩”表情包、动作与行为等方面延展设计的文化驱动力,那么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则是实现上述方案的生产力基础,而当代情感化设计理念则是指导“冰墩墩”实践创作的认识论。在虚拟文化中,形象由于具有被不断复制的机能,它不再依循某种原本来复制,而是自我复制9。当代的吉祥物设计中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图像的“自我复制”在图像制作中需要符合吉祥物本身的“人设”、性格与行为习惯。“冰墩墩”的造型并不严格从属于哪种特定的现实事物,是建立在脱离现实的虚拟之上的形象,并按其自身的造型与规律进行“自我复制”。从表情包到角色动画,从屏幕上的二维形象到衍生品中的实体造型都围绕着其自身的相关设定

17、进行,比如“冰墩墩”手上的工具都是由其冰壳生长出来,故在绘图中其手中的道具都需要绘制成冰材质,同时这些图像也反作用于“冰墩墩”本身,使其自身特征更加分明。在这样的复制过程中遵循着一个原则即情感化设计。当代的消费活动中如果产品具有相同功能、质量和价格,消费者会选择更能触动其情感的产品10,消费者作为图像的观看和购买者,需要将情感融入产品的设计中。设计活动的指导原则经过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主义的装饰性与功能性的二元对立之争,发展到当代通过增添多元化文化、改变造型、功能人性化等方式引起情感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人本主义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的情感与认同。“冰墩墩”极简的造型中几乎处

18、处体现情感化设计的观念,其形象的原型来自熊猫,顺应了海内外群众观念中中国的形象;环顾面部的发光彩带象征国家速滑馆,目的是契合当地特点和活动主题,引起区域性的认同;手掌中的心形元素是国际通用的表达爱的符号,方便全球人民解读中国传递的友善,同时粉嫩的心形图案和“冰墩墩”的手掌结合犹如幼年熊猫稚嫩的手,本能地唤起人对幼年动物的怜爱情绪。3“冰墩墩”的视觉表征 在设计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时,人民群众的视觉偏好和设计师的视觉表征是一对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视觉偏好对设计师进行国家形象的视觉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进而影响设计师对吉祥物的视觉表征,然而,设计师在视觉表征中不会完全服从观看者的视觉偏好,一部分

19、偏好会被顺势接纳作为参考,用以获得观看者的情感共鸣;而另一部分则会在视觉表征中进行批判和反思,这种辩证关系在“冰墩墩”的视觉表征中得以体现。3.1“去熊猫化”的典型熊猫国家形象多元化的呼吁 正如前文所述,“熊猫外交”促成了熊猫作为中国全新的国家形象符号,“冰墩墩”正是在这一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熊猫作为中国独特的符号,是外国人识别中国的重要符号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种骄傲不仅体现在其国际上的独有性,更体现在中国对熊猫的保护,彰显了保护生态的大国形象,选择熊228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猫作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海内外群众众望所归的。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

20、这样千篇一律的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并批评每次出现代表中国形象的吉祥物就一定会出现熊猫,甚至一些报道会以“又是熊猫”为题,一些群众也产生了“难道我们只有熊猫”的质疑,希望多元化国家形象的呼声逐渐强烈。相比于传统的熊猫吉祥物,可以看到“冰墩墩”在设计中考虑到单一熊猫形象可能会带来的审美疲劳,于是采用“去熊猫化”的设计思路,但是仍然保留熊猫的典型性特征以求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同和国际影响力。“去熊猫化”的设计倾向在“冰墩墩”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与传统的熊猫完全相似的状况,这是一种对国家形象固化与雷同设计的担忧,是对单一形象的创造性改进,也是对国家形象发展状况的反思。便于工业化与批量生产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从

21、文化角度来看,破除人们对熊猫的传统认知也是在对破除国家形象固化的尝试。虽然熊猫是代表中国最好的形象之一,但是反复使用带来的形象固化不利于设计本身的创新,同时固化的国际形象也更容易陷入东方主义的漩涡,产生更深刻的刻板印象。其实在设计团队最初入选的 3 个方案中也可以看到“去熊猫化”的尝试,承载我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不可陷入“逢设计必熊猫”的怪圈之中,国家形象应当有多元的表征而非陷入符号化的窘境,甚至落入“自我东方主义”的境地。然而“冰墩墩”也无法完全脱离熊猫采用其他物种,熊猫作为人们广受爱戴的代表中国的最佳形象是其存在的最佳理由,这就形成了两难的境地不得不采用熊猫,但又不得不破除熊猫对国家形象的垄

22、断。于是,采用的熊猫成为解决问题的折中方案。卢卡奇认为“典型性”是艺术品实现“内在总体性”的方法,所谓“内在总体性”即反映客观事物总体风貌的同时,作品必须生动、特别,便于人们感悟作品所反映事物,将个体的特殊上升到整体的普遍。“冰墩墩”是对熊猫本真形象的“内在总体性”展现,保留熊猫普遍性特征的同时也具备个体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熊猫形象与吉祥物形象的高度凝练表现。以熊猫为蓝本的吉祥物通常会被设计成四肢、躯干与头界限分明的动物形象,但在“冰墩墩”的设计上,写实的动物形象转而被抽象的几何形体代替,以往分明的头身界限身材被管状身材替代,通过身形复杂程度的降低,减少和自然界中熊猫的生理共性特点,让“冰墩墩”

23、看起来更加圆润和简洁富有设计感。为保留熊猫的典型性特点,在色彩的处理上,抓住熊猫的“内在总体性”,即熊猫独一无二的皮毛黑白色彩分布规律,在吉祥物的面部和四肢还原熊猫的黑色皮毛,其他地方则采用白色。然而单纯的黑白和透明显得色彩略显单调,最后在设计中添加的彩带很好的平衡了色彩,同时也是对“去熊猫化”的尝试。如果将“冰墩墩”皮毛的黑色部分去除基本很难看出熊猫的特征,故设计团队在把握“去熊猫化”和熊猫“典型性”的平衡上是相对成功的。3.2 信息社会的冰壳对科技的回应“冰墩墩”的冰壳不仅是区别于其他熊猫国家吉祥物的独特造型,其本身也有着独特表征。计算机技术改变了设计作品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周宪用 3 种发

24、明标示了视觉文化发展的 3 种形态,镜子的功能有赖于实在的物像,而摄影既依赖又改变实在的物象,那么,电脑所营造的虚拟空间里,这种依赖关系被彻底动摇了9。当代视觉文本的生产工具带来强大的虚拟图像生产能力,可以脱离物质世界束缚,生成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图像,这种虚拟并非无标准的随机对任何事物进行反映,否则将变为“镜子”,而进行虚拟图像生产的标准是“可见性”,它体现了视觉文本得以产生的政治、文化、历史构建,是使视觉成为可能的条件。冰壳是中国综合国力的象征化体现,用来展现当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冰壳的整体造型参考了宇航服,面部的大开窗设计是对它的隐喻;同时,面部环绕的光带是对场馆的视觉特征提炼,自发光的造型

25、如同光纤或屏幕等设备;冰壳可以作为屏幕承载信息,于是冰壳成为了居于观看者和景观之间,主体和再现之间的中介物11。冰壳上可以映射不同的影像,于是“冰墩墩”成为了一道屏幕,在信息时代屏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载体,屏幕的先进性是信息科技的重要象征,可穿戴的屏幕如同科幻服装,用以表征中国科技实力强劲。“冰墩墩”是屏幕中承载的信息,同时也在冰壳这个“屏幕”上承载信息,形成了屏幕的嵌套。可以说“冰墩墩”是一个实体视觉媒介中承载的虚拟视觉媒介,这种现实和虚拟的相互交织正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凝练体现。3.3 能指的滑动“冰墩墩”的表情包基因 拉康区别于索绪尔将能指与所指相互连接,将两者视为隔离的 2

26、种概念,能指是不断滑动的,而意义栖居在能指链上,能指链如一支干道,而意义则是随干道而生的建筑群,能指链将意义集中并进行连接。“冰墩墩”的表情设计中体现着能指不断滑动与新的“萌”意义产生。当代“萌文化”背景下吉祥物设计更趋向于将形象进行延展以充分发掘其背后的萌属性,以期获得消费者情感认同,并促使消费者进行消费,因此吉祥物表情包开发成为打动消费者的重要一环。“冰墩墩”的设计中,与“雪容融”的表情包上架半个月累计下载量达 45 432 次,累计发送量 279 778 次,可爱的表情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与市场需求。在代表国家形象的吉祥物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第 44 卷 S1 期 房泽源,等:北京 202

27、2 年冬奥会“冰墩墩”的国家形象吉祥物视觉性考察 229 其头面部刻画精细程度与四肢的刻画精细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全身刻画并非同样细致。例如熊猫“盼盼”的设计中对手的刻画较为写实,并有衣物的刻画;福娃“晶晶”则更注重头冠的刻画,面部的刻画相对薄弱。“冰墩墩”则极力简化四肢与躯干造型,但面部表现非常细致,特别是双眼的塑造非常生动,同时面部的彩带形成视觉引导,让观众更加关注“冰墩墩”的面部表情。这与表情包的构造是相似的真实深刻的五官搭配平面简单的躯干,甚至在网民对“冰墩墩”的恶搞创作中也可以发现其与表情包的天然适配性。这种适配性源于一种构图原则肖像画。画家处理头面,而助手辅助身体,是伦勃朗的工作室常

28、见的分工12,画家会精细地塑造和刻画五官,而对身体则采用粗略概括的笔法造型。例如王子武作品悼红轩主曹雪芹先生,对人物面部细致刻画把握神态,并加以着色还原皮肤质感,而对身体则简洁勾勒。这样设计“冰墩墩”的目的是让其表情更加灵动,使其形象并不局限于一张平面的图纸,而是使人物造型更加丰满。同时,这样的造型不仅便于设计者生产表情包,也为广大网友生产表情包创造条件,网络中的表情大多以换脸实现,通过面部形象的替换,“冰墩墩”的能指滑动在 2022 年初“一墩难求”时期人们自制“冰墩墩”时开始呈指数级增长,最终达到新意义域建构的效果。“萌”并不是一个单一标准的形容,其意义是多样的,“冰墩墩”作为能指便“滑动

29、”起来,让其拥有性格与多元化的表情,并扩大其自身承载的意义范畴,形成更多的“萌点”打动受众,进而创造价值。3.4 衍生开发图像的自我复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视觉图像的“仿真”,仿真本质上是一种非真实的状态,但其呈现形式却是拟真的并且“比真还真”。仿真的图像不再反映客观现实,而是实现符号的自我指涉,在图像的生产中则实现结合自身规律的自我复制。当代社会诚如鲍德里亚所言成为了依托信息技术而生存的模拟文化盛行的社会,虚拟人物 IP 形象近年来蓬勃发展,从早期的虚拟歌姬“初音未来”到现在成为互联网普遍现象的虚拟主播,他们不再是设计者个人或团队主观意愿的缩影,而是遵从其自身的规律与逻辑进行复制的形象。

30、“冰墩墩”反映的不是现实中的熊猫,而是加入了熊猫典型性的虚拟形象,因此,其衍生开发自然也是自我指涉的,表情设计、关键动作设计需要遵从规律性的“设定”进行复制。“冰墩墩”和蔼憨厚的性格造就其在表情与动作中应当具有憨厚的特点,如果创作者反其道而行之,破坏“冰墩墩”本身的“设定”进行主观的个性化创作,只会因不符合形象特点受到观众的质疑;甚至有些观众见到“冰墩墩”的手稿后,因手绘的表现风格与最终呈现的透明材质不相同,而不认为手稿是“冰墩墩”。“冰墩墩”的自我复制规律反映的是“萌文化”,对可爱图像的偏好出于人的本能,是打破国界的全球文化认同,低幼化的“婴儿图示”设计激发人内心中对幼小事物怜爱的天性。德雷

31、兹认为虚拟的东西和实际的东西都有真实性13,无论是从形式上运用三维技术将现实事物的造型与材质通过虚拟手段真实地再现出来,还是从内容上对“萌”属性的深挖以丰富“冰墩墩”的形象,虚拟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真实的一环,“冰墩墩”也在现实世界中“活”了起来。然而这种物质性与真实性是次一等的物质性、有阈限的非物质性13,现阶段“冰墩墩”的形象还无法真正成为绝对物质性的真实,完成从视觉听觉到嗅觉触觉的多感官体验。4 结语“视觉性”是视觉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其分析的角度包括视觉媒介、视觉技术与观看者行为等诸多方面,从“视觉性”的角度对文本分析解读,能够规避传统批判理论从宏观上推演出以人为物役,并最终殊途同归

32、地得出人被“异化”的结论。通过对“冰墩墩”生成语境的梳理提炼出当下观看者的视觉偏好,包括因“熊猫外交”带来的国内外“熊猫热”;“萌文化”;技术推崇与情感化设计需求的趋势。视觉表征与视觉偏好是一对辩证关系,结合当代视觉偏好,可以得到承载国家形象吉祥物的“视觉性”特点,包含以下 4 点:(1)因国家形象的固化和前人设计趋同而带来的“去熊猫化”的典型熊猫设计尝试;(2)通过特殊材质的“冰壳”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回应,“屏幕”承载了国家形象中科技实力的可见性,同时也可以看到科技成为国家形象的新表征;(3)面部设计便于表情包制作,能指滑动为新的“萌属性”意义域生成创造条件;(4)当代信息技术手段带来承载国家

33、形象吉祥物的自我复制,“冰墩墩”的形象衍生设计依靠的是自身的“设定”而非设计者的个人意愿。然而本文在“视觉性”分析中对“冰墩墩”和观看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研究,承载国家形象的吉祥物和大众之间的互动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2 刘平云.扎根本土 面向未来冬奥吉祥物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装饰,2020(1):84-87.3 尼古拉斯米尔左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下转第 284 页)284 包 装 工 程 2023 年 4 月 参考文献:1 姜廷剑.新形式下金属矿山绿色开采体系

34、设计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2 KENNEDY C,STEINBERGER J,GASSON B,et al.Methodology for Inventory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Global CitiesJ.Energy Policy,2010,38(9):4828-4837.3 寿立永,李向阳,欧阳友和,等.我国石材矿山绿色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20,144(6):45-53.4 王国法,庞义辉,任怀伟.智慧矿山技术体系研究与发展路径J.金属矿山,2022(5):1-9.5 刘永红,宋一鸣,刘帆宇

35、,等.基于重构理念的生态资源系统设计及应用J.生态经济,2021,37(6):8.6 刘桥喜,毛善君,马蔼乃,等.煤矿安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2004(2):60-62.7 宋金玲,郝丽娜,魏培,等.夹河煤矿感知矿山物联网方案设计及实施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9):68-71+124.8 申琢.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的矿山事故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煤炭,2017,43(12):109-114.9 丁恩杰,施卫祖,张申,等.矿山物联网顶层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7,43(9):1-11.10 毛善君,崔建军,令狐建设,等.透明化矿山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关键技术J.煤

36、炭学报,2018,43(12):3539-3548.11 张瑞新,毛善君,赵红泽,等.智慧露天矿山建设基本框架及体系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2019,47(10):1-23.12 吴群英,蒋林,王国法,等.智慧矿山顶层架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20,48(7):80-91.13 付恩三,刘光伟,赵浩,等.智慧露天矿山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化,2021,47(8):27-32.14 LIU X,GUO P,NIE L.Applying Emergy and Decoup-ling Analysis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

37、as Coal Mining Are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243,118577.15 FAMIYEH S,OPOKU R A,KWARTENG A,et al.Dri-ving Forces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Mining Industry:Evidence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J.Resources Po-licy,2020,101910.16 GORMAN M R,DZOMBAK D A.A Review of Sus-tainable Mining and Resource

38、 Management:Transition-ing from the Life Cycle of the Mine to the Life Cycle of the Mineral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8(137):281-291.17 徐华龙.智能矿山一体化管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煤矿安全,2022,53(12):144-149.18 王平,闫宁.数字矿山智能协同综合管控系统构建研究J.煤炭工程,2016,48(12):107-109.19 严晖.矿山资源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3(2):35-37+4

39、9.(上接第 229 页)4 R JACQUES.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M.London&NY: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1.5 唐宏峰.可见性与现代性视觉文化研究批判J.文艺研究,2013(10):77-87.6 MITCHELL W J T.Showing Seeing a Critique of Vis-ual Culture,in Nicholas Mirzoeff:ed,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M,London:Routledge,2002.7 察哈尔学会,中国外文局

40、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华通明略联合发布.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 2012Z.2012.8 HARTIG F.The Latest Round of Chinas Panda Diplo-macy:Winning Hearts in BelgiumEB/OL.(2014-05-05)2022-12-16.https:/uscpublicdiplomacy.org/blog/latest-round-china%E2%80%99s-panda-diplomacy-winning-hearts-belgium.9 周宪.图像技术与美学观念J.文史哲,2004(5):5-12.10 LIN Chien-hu

41、ang,YEN H J REBECCA,CHUANG Shin-chieh.The Effects of Emotion and Need for Cog-nition on Consumer Choice Involving RiskJ.Market Letters,2006(17):47-60.11 SILVERMAN K.The Threshold of the Visible World M.New York:Routledge,1996.12 唐宏峰.套层与滑脱:表情包大战的图像分析J.中国图书评论,2016(6):104-09.13 马丁杰.现代性的视觉政体:视觉现代性读本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