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科技2023 年 5 月第 5 期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科技型企业的领头羊。蚌埠市坚持创新驱动、双招带动“两动并进”,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双千”工程,加快省市“一室一中心”等平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截至 2021 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520 家,同比增长 127 家,增幅为 32.3%,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4.6%,稳居皖北第一,位居全省第五;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123 家,同比增长 46.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和净增数均创历年之最。一.蚌埠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企业队伍发展壮大从区域分布看,全市高新技
2、术企业数量前三的县(区)分别是高新区 106 家、淮上区 106 家、怀远县 63家,分别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20.4%、20.4%、12.1%。从增速上看,五河县、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增速较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蚌埠市 2021 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48.2 亿元,保持全省第 5 位;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 GDP 比重)达 2.42%,保持全省第 5 位,高于全省研发投入强度 0.08 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由 2019 年的 12.5 亿元增长到 20
3、21 年的 18.27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 22.07%。3.企业规模继续扩大20192021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营业收入超 1 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从 69 家增长到 95 家,其中营业收入超 10 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从 5 家增长到 10 家,数量翻番。2021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 545.8 亿元。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蚌埠市精准施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文/蒋泽一1陈杰2(1.蚌埠市科技情报所;2.蚌埠市科学技术局)市县科技25安徽科技2023 年 5 月第5 期司、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是行业龙头企业,也
4、是蚌埠市的企业名片。二尧蚌埠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和做法1.政策保障成效显著蚌埠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21 年 2 月市政府出台 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双千”工程的意见,提出“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到 2025 年,力争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 1000 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 1000 家”的总体目标。根据 蚌埠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 规定,对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发放 5 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用券和 15 万元的通用券。截至 2021 年12 月,已兑现各级各类科技企业奖补资金 5000 余万元,2021 年全年帮助科技型企业减免税收约 8 亿
5、元,累计惠及企业 600 余家。2.创新创业蔚然成风蚌埠市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培育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全市拥有孵化器、众创空间 40 余家,其中省级以上 28家,入驻企业 1300 多家,创客团队 370 个。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围绕硅基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主导产业布局专业孵化器,提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双创”活动,2021 年,全市 3 个项目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及以上名次,安徽海勤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众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获奖。3.服务企业精准高效分层分类孵化科技型企业,做好“科技联络
6、员”备案,使全市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独立法人单位都有负责科技管理的专门工作人员。加快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常态化、精准化。加强企业创新政策宣传和辅导培训,“一企一策”全链条精准服务,全程指导申报,及时跟踪推动。2022 年以来,结合“四送一服”“新春访万企”等活动,通过线上“云接访”+线下“实地走访”的方式辅导培训企业近千家。三尧促进蚌埠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抓实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落实各项帮扶激励政策,同时不断细化完善各项政策,用“真金白银”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积极开展研发活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更有
7、针对性的成长方案。鼓励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以最优生态集聚高端资源。2.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企业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蚌埠市致力打造具有重要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突出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六大新兴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千亿产业集群。根据火炬统计数据,某些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规模效应不能充分彰显。下一步,要实施补链固链强链工程,在主导产业方面打造“链主型”高新技术企业。3.深化企业培育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双千”工程,持续推动企业培育“五大工程”,分类建立完善企业培育库,实行一企一档,加强跟踪服务,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做好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阶梯培育体系。责任编辑院任媛媛 市县科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