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IA国环评证甲字2013-019第4003号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西北油田分公司二一四年一月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 录一 工程概况11.1 工程地点及背景11.2 工程基本情况1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3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5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5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63.3 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73.4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93.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63.6
2、 环境保护投资分析183.7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分析193.8 拟采取的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监测计划20四 公众参与224.1 公众参与方法224.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24五 评价结论25六 联系方式256.1 建设单位266.2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26I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电话:0991-3838947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南路428号 邮编:830011 传真:0991-3838944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点及背景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位于塔河油田6区的西部,10区及托甫台区的北部,行政区划属库车县境内,
3、坐标范围:东经83208427,北纬41004135。塔河油田12区从2001年开始部署第1口探井S85井,到目前已历经12年。截止2013年02月底,12区奥陶系油藏共有采油井361井次(316V+45C),开发井295井次(274V+21C),探评井66井次(42V+24C),其中完钻井360井次(315V+45C),投产360井次(315V+45C),建产310井次(272V+38C),未建产50井次(43V+7C),正待钻井1井次(1V),(212V+30C)。日液能力7088t/d,日液水平5894t/d,日油能力5819t/d,日油水平5169t/d,平均单井日油水平29.9t/d
4、,综合含水12.31%,累计产油595.06104t,动用地质储量17401104t,采油速度1.09%,采出程度3.42%。1.2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性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建设规模:本项目部署油井45口;其中直井43口,水平井2口,钻井总进尺28.1万米;单井日产油能力16.2吨/天,新建产能19.7万吨。;扩建各站场阀组;单井出油管线140.1km;掺稀管线135km;燃料气管线61.2km;12-15站至12-5站高压掺稀管线(13310 20G)6.5km;修复单井道路67.5km,进站道路9.5km
5、;扩建采油二厂三队生活基地;以及项目配套的电力、给排水及消防、结构、通信、暖通、自控、机制、防腐、热工等配套工程。工程投资:方案总投资为165674.73万元,其中钻井工程投资113550.31万元,采油工程投资25240.50万元,地面工程投资26883.92万元。 本工程新增占地情况详见表1.2-2。表1.2-2 工程占地情况序号工 程 内 容占地面积(hm2)备注永久临时112区新增井场16.227.7945口,永久占地6060m,临时占地11585m2单井集输管线(出油、掺稀、燃料气)0269.04336.3km,扰动范围8m312-15至12-5高压掺稀管线5.26.5km,扰动范围
6、8m3进站道路6.183.89.5km,路基宽度6.5m,扰动范围4m4生活基地00采油二厂三队基地内建设,不新增占地合计22.38305.831.2.1 钻采工程根据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方案总体要求,本次方案共部署45口井,其中42口直井,“S型”定向井1口,水平井2口。四级结构直井设计井深为6547m,新型三级结构直井设计井深为6162m,三级结构直井设计井深为6175m,水平井设计井深为6789.63m,“S型”定向井设计井深为6041.17m。钻井周期平均约为110天,井身结构三开和四开。钻进采用套管、尾管射孔完井。设计钻井总进尺28.1104米。1.2.2 地面工程
7、本工程采用井口站场联合站的三级布站集输工艺流程。单管油气密闭集输进站场计量后,密闭集输进入联合站处理。本项目原油由塔河油田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处理。1.2.3 辅助工程站内地面管线外防腐采用“无溶剂重防腐环氧涂料+彩钢板”,采用防水复合硅酸盐管壳保温。本项目站外外防腐采用“无溶剂重防腐环氧涂料+黄夹克”,采用聚氨脂泡沫保温层,燃气管线采用环氧涂料(干膜厚度200m)+聚乙烯胶粘带的防腐结构。10区电源及区块10kV配电电网建设较为完善,可以满足用电需求,单井10kV电源均T接自附近已建10kV电网。原有砂石道路经过多年使用,路基局部沉陷较为严重。本次对45口单井钻前道路修复工程及已建12-8计量(
8、掺稀)混输泵站进站沥青路的建设。1.2.4 依托工程本项目采出原油主要由塔河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处理;掺稀用稀油依托塔河一号联合站和塔河三号联合站的混配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弃泥浆排入废液池固化填埋处理。运营期产生的井下废水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2#液废处理场处理。含油污水在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分离后,通过联合站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注地层,含油泥(砂)运至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根据目前依托工程的年处理量,完全可以满足拟建工程的原油、油泥(砂)处理。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属于塔里木盆地暖温荒漠
9、及绿洲农业生态区(IV),塔里木盆地西部、北部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亚区(IV1),塔里木河上中游乔灌草及胡杨林保护生态功能区(59)。塔里木河流域的乔灌草及胡杨林植被是保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区域内的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已开展多年。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区。整个评价区域以荒漠景观为主,生态系统主要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为中覆盖度草地。主要植被类型为刚毛柽柳群系和多枝柽柳群系,总盖度为25%左右。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均很少,目前油田开发区偶尔可见到塔里木兔的踪迹。生态环境现状
10、总体较差,环境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承受干扰的能力及生态完整性。2.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SO2、NO2、H2S和非甲烷总烃4项污染物指标均低于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TSP超过标准。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监测结果,所有监测指标均可达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III类标准,石油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II类标准。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调查结果,项目区范围内居住人群距离井场较远(200m以上),本项目施工和运营主要影响的人群
11、为油田的工作人员。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厂界噪声监测中各个监测点的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以油田勘探地面建设范围为准,包括钻探区、输油输气管线、道路及相关站场建设区等,各环境因子的评价范围如下。空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按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不小于5km的原则,评价范围以站场、井场为中心,以5km为边长的区域。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内的地下水。
12、声环境评价范围:井场、站场自厂界外200m范围内;油田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向外扩2km的范围。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本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是以井场、站场为源点,半径5km的区域,以及管道沿线两侧各500m的范围内。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3.1.1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钻井柴油机产生的燃料燃烧烟气、施工作业车辆尾气、施工营地取暖锅炉烟气和炊烟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等。油田开发建设投产后,在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加热炉产生生的烟气、油气集输、处理及外输过程中
13、的烃类挥发以及油气处理过程中的硫化氢排放。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1。表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时段废气名称消耗量污染物项目烃类CONOxSO2施工期柴油机废气9900t排放量(t)230.8135.8621.76.93运营期加热炉燃烧10.33106m3/a排放量(t/a)0.8910.88.960.68硫化氢排放量(t/a)0.51104管道集输烃类挥发排放量(t/a)86.68/3.1.2 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程的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钻井废水、井下作业废水、采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其中,施工期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和钻井队的生活污水;生产运营期废水主要包括井下作业废水、含
14、油废水等,闭井期无废水排放。拟建工程废水产生量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1-2。表3.1-2 工程废水排放量统计废水名称来源废水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废水1.4104m3废液池固化填埋生活污水10296m化粪池自然蒸发生产运营期采油废水28.8104m3/a处理后回注井下作业废水9000m3/a运至塔河油田二号液废处理场3.1.3 噪声源及源强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井场钻机、发电机、泥浆泵和柴油机等,噪声源集中在钻井井场,各噪声源声压级一般在90100dB(A),其中钻井过程产生的噪声最大,可达105 dB(A),经过加隔声罩处理后,可降至8085B(A)。在生产运营期本工程的噪声源主要
15、是连续稳态噪声源和流动噪声源。前者以站场和井场的各类泵机、加热炉等噪声为主,后者主要是机动车辆等造成的噪声。项目区噪声源主要集中在井场及站场,噪声源主要为机泵、分离器、加热炉等。详见表3.1-3。表3.1-3 油田开发的主要噪声源及源强统计表时段地点设备名称噪声值(dB(A))工作情况施工期井场柴油机95105连续钻机98连续柴油发电机8595间歇泥浆机90间歇压裂车100间歇车辆90100间歇运营期站场各类机泵8095连续井场、站场加热炉6075连续3.1.4 固体废物来源及污染特征分析本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有:勘探开发期产生的钻井废弃泥浆、岩屑及施工队生活垃圾;生产运营期产生的落地原
16、油和含油污泥。详见表3.1-4。表3.1-4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时期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岩屑20970m3置于废液池中,固化填埋废弃钻井泥浆22590m3置于废液池中,固化填埋钻井队生活垃圾71.5t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号固废、液废处理场运营期含油泥砂93.975t/a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区地处荒漠,无人群居住地,主要为荒漠生态系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大气环境目标:保护评价区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二级标准;水环境保护目标:防止石油开采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确保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17、1993)的III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控制工程建设产生的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标准;生态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缓项目实施对土壤的扰动和植被破坏,预防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保护工程开发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影响工程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3.3 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生态影响预测由于油田开发导致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降低,同时人类活动的加剧也降低了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使物种的抗阻能力减弱,从而加剧了区域景观的不稳定性,使油田开发区域连通度增加,
18、破碎度加大,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塔河油田12区六期项目对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拟建项目新增永久占地面积22.38hm2,临时占地面积305.83hm2。施工活动和工程占地在井区油气集输范围内并呈点、线状分布,对土壤、植物、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对原有景观结构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3.3.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本项目生产运行期油区内行驶车辆产生的污染物源强较小且污染源流动性较强,项目所处地较为空旷,环境容量较大,加之项目所在地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因此本项目车辆尾气产生的影响较小。(2)钻井作业
19、柴油机烟气排放集中在钻井施工期的短暂时段,而且平均日排放量不大,加之评价区范围内基本无集中固定人群,地域辽阔扩散条件较好。钻井作业柴油机烟气排放及总烃挥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本工程加热炉每年排放SO2 0.68t/a、NOX8.96t/a、烟尘t/a、CO 10.8t/a、烃类0.89t/a。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燃气锅炉时段限值要求。由于本项目加热炉燃料为处理后的天然气干气,且加热炉规模小,因此对项目所在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小。(4)H2S浓度呈现随距井场距离的增加,浓度值递减的趋势。井厂界H2S的监测浓度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20、(GB14554-93)新改建项目厂界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井场厂界外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5)项目区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较小,均在排放周界外限值4.0mg/m3以下,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3.3.3 水环境影响分析3.3.3.1 地表水环境影响项目区域内没有常年地表水系,英达力亚河(渭干河汊流)尾泄洪道流经项目区西北部,油区北5km库车河汊流萨依艾肯,均属于季节性河流,根据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萨依艾肯和英达力亚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水质目标为III类。3.3.3.2 地下水环境影响(1)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钻井废水
21、在钻井作业期间排入井场防渗废液池内,固化后填埋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在临时生活区的化粪池内进行干化处理后,不外排。本项目施工期正常情况下对项目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2)本项目运营期产生28.8104m3/a采油废水进入二号、四号联合站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回注地下。废液作业废水9000m3/a,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2#液废处理场。3.3.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位于油田生产区,所在地主要为为空旷地带,距离周围居民点较远(1900m),施工期的施工活动为短期行为,噪声影响范围只局限在施工场地周围一定区域,不会产生噪声扰民问题;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影响范围有限,根
22、据监测数据生产油井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扰民现象。3.3.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钻井废弃泥浆、岩屑存放在井场防渗废泥浆池内,钻井结束后直接进行固化填埋处理,处理后平整井场,恢复自然原貌。各填埋处理设施均进行防渗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对地下水和周边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可有效地防止钻井废弃泥浆和岩屑对环境的影响;钻井期施工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固废、液废处理场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含油污泥集中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因此,本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3.4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3.4.1 生态
23、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4.1.1 井场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各类井场选址尽量少占植被茂密的区域,严格控制井场占地面积。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在永久占地范围内施工,减少对植被环境和周围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干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现场回填平整,清除残留的废弃物,切实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2)立即对施工现场进行回填平整。并尽可能覆土压实,基本程序是回填“平整覆土压实”。工程回填物应首先考虑弃土、弃石和弃渣,并力求做到“挖填补平”。对未回填的弃土必须运走用于其它井场或道路的建设。(3)应对井场永久占地的地表进行压实并覆盖砾石、碎石等,以防风蚀。控制井场占地面积,单井永久占地面积不大于60m60m
24、,减少扰动面积,减少林木砍伐。井场设置防渗的废液池,避免污染土壤。井场废液池做到掩埋、填平、覆土、压实,以利于土壤、植被的恢复。项目设计时尽量减少林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4)平整施工迹地。对管沟回填后多余的土严禁大量集中弃置,应均匀分散在管线中心两侧,并使管沟与周围自然地表形成平滑过度,不得形成汇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管线所经地段的原始地表存在的局部凹地,若有集水的可能,需采用管沟多余土或借土填高,以防地表水汇集。对敷设在较平坦地段的管道,应在地貌恢复后使管沟与附近地表自然过渡,回填土与周围地表坡向保持一致。(5)尽快进行生态恢复。选择柽柳、骆驼刺等乡土物种。管线附近区域不宜选用深根植物进
25、行恢复。(6)有效回收清管作业时排放的残渣,集中收集,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号固废、液废处理场,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7)管道维修二次开挖回填时,尽量按原有土壤层次进行回填,以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8)井场占地避让胡杨和农田。对拟建井场内零星胡杨进行保留区,废弃泥浆和岩屑暂存于防渗废液池中,钻井结束后废液池固化后填埋处理。(9)加强井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猎杀野生动物。(10)本项目所涉及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都应按有关土地管理办法的要求,逐级上报有审批权的政府部门批准。对于永久占地,应纳入地方土地利用规划中,并按有关土地管理部门要求认真执行。(1
26、1)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对野生植被滥砍滥伐,严格限制人员的活动范围,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12)确保施工人员和车辆在规定范围内作业,严禁砍伐森林植被作燃料;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植被的影响;工程完工后,要对沿线管线占压林地面积进行调查,尽量恢复,优化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绿地占有水平。3.4.1.2管线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油田道路,减少对地表和植被的破坏;施工中,管线作业范围控制在8m内。管线采用埋地敷设,埋设深度为管顶1.5m。管线开挖时,挖方的堆放应避开植被较密的地带,以便于施工结束后挖方的回填和减少对植被的影响。燃料气管线、掺稀管线与单井采油管线同沟敷
27、设。(2)根据地形条件,尽量按地形走向、起伏施工,减少挖填作业量。(3)管线施工作业结束后,立即对现场进行回填平整,恢复地貌原状,并覆土压实,减少水土流失。(4)对管沟回填后多余的土严禁大量集中弃置,应均匀分散在管线中心两侧,并使管沟与周围自然地表形成平滑过度,不得形成汇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管线所经地段的原始地表存在局部凹地时,若有集水的可能,需采用管沟多余土或借土填高以防地表水汇集。对敷设在较平坦地段的管道,应在地貌恢复后使管沟与附近地表自然过渡,回填土与周围地表坡向保持一致,严禁在管沟两侧有集水环境存在。(5)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对野外植被滥砍滥伐,破坏沿线地
28、区的生态环境。(6)禁止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动物的滥捕滥杀,作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7)对本项目涉及的塔河12区的油井集输管线穿越农田段,因地制宜地选择施工季节,尽量避开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期,减少农业当季损失。本项目如需占用林地应向林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偿和恢复。3.4.1.3道路对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1)保护沿线中低覆盖度草地及灌木林等,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施工便道宽度,运输车辆不得随意驶离便道,碾压沿线植被,严禁自行扩大施工用地范围。合理规划使用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减少临时占地。(2)施工后期对交通便道、生活驻地、物资储存场所等施工迹地,要进行清理平整,
29、保持一定粗糙度并洒水固定,以利于植被恢复。(3)施工机械及人员行走路线应避开农田以及植被生长较好的区域。(4)严格规范施工队伍的行为,禁止非法猎捕和破坏国家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没,首先以放生为原则;若个人的生命安全受到野兽的威胁时,可以及时通告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禁止夜间施工,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限速行驶、文明驾驶、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不要追赶或压碾野生动物(5)加强沿线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环保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保责任感。(6)实施施工监
30、理,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对于施工期生态保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施工监理是施工期最好的管理措施。在整个施工期内,采用工程监理全过程监理的形式,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及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行为3.4.1.4农田保护措施拟建项目区西部的TH12439-1、TH12435-1、AD19-1和AD19-2油井的集输管线穿越耕地。耕地为垦荒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1)本项目所涉及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都应按有关土地管理办法的要求,逐级上报有审批权的政府部门批准。(2)严格限定施工的工作范围,将施工带范围严格控制在8m之内,严禁自行扩大施工用地范围。(3)管道施工中要采取保护土壤措施,对农业熟化土壤要分
31、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复原的方法,减少因施工生土上翻耕层养分损失农作物减产的后果,同时要避免间断覆土造成的土层不坚实形成的水土流失等问题。(4)管沟开挖外的施工带内,施工结束后应该增加作业带有机肥料的投入,增加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团粒结构,减轻对土壤的压实效应,同时及时进行田间耕作,疏松土壤,尽快恢复耕地的生产力。(5)临时占用的农田,使用后立即实施复垦措施;可与农民协商,由农民自行复垦。(6)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以保持耕作层肥力,缩短农业生产季节的损失。因地制宜地选择施工季节,尽量避开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期,减少农业当季损失。3.4.1.5重点公益林保护措施工程施工占用重点公益林,应向
32、林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偿和恢复。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对野生植被滥砍滥伐,严格限制人员的活动范围,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确保施工人员和车辆在规定范围内作业,严禁砍伐森林植被作燃料;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植被的影响;工程完工后,要对沿线管线占压林地面积进行调查,尽量恢复,优化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绿地占有水平。3.4.1.6 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1)及时做好井场清理平整工作,废液池做到掩埋,填平、覆土、压实。(2)站场、管线、道路施工完毕,进行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平整。(3)有效回收清管作业时排放的残渣,集中收集,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号固废、液废填埋场,避免对土壤
33、环境造成污染。(4)定期检查井场防洪抗洪建筑或设施是否正常,有无损坏。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予以维护。3.4.1.7 退役期生态环保措施(1)及时、彻底清除采油设备及井场的各类构建设施,平整场地,恢复生态;(2)选择能适应自然条件,在油田服役后期能自然生长的植被种类进行恢复;(3)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情”;(4)将各类绿化、防洪固沙工程等移交当地政府;(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对土地资源、荒漠林草地植物的损失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3.4.2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4.2.1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动力设备、水刹车等冷却水
34、使用循环水,安装了泥浆泵冷却水循环系统、振动筛的污水循环系统;减少用新水直接冲洗设备,并尽量采用擦洗的方法清洗设备。3.4.2.2 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运行期产生的采出水随采出液一同输送至二号联合站和四号联合站,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注地层。(2)生活基地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夏季用于绿化和道路洒水绿化。3.4.2.3 退役期水环境保护措施(1)对废弃油井,应封堵内外井眼,拆除井口装置,截去地下1m管头;(2)保证对各类废弃井采取的固井、封井措施有效可行,防止发生油水串层及跑冒油,污染地下水资源。3.4.3 大气环
35、境影响减缓措施3.4.3.1 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钻前施工避免在春季大风天气进行,切道路和井场均应进行地面覆盖处理。所有道路均应沿道路行驶,以减少扬尘污染。(2)采用高品质的柴油、添加柴油助燃剂。(3)加强施工管理,限制施工段车速。3.4.3.2 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同步建设计转站伴生气回收管线,以确保伴生气的回收,加强伴生气的回收;(2)采用技术质量可靠的设备、仪表控制、阀门等,烃类机泵采用无泄漏屏蔽泵;(3)站场内油泵房、计量间、罐区等处均应设有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浓度报警后可及时进行维护修理,可有效地控制伴生气的泄漏。3.4.4 噪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本次环境敏感点包
36、括库车县塔里木乡的英达里亚村和喀拉托格拉克村等居民点,施工便道尽量远离人群聚集区,施工设备特别是高噪声设备减少夜间使用。(2)在设备选型上要求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并按设计要求对泵机、过滤器等作业设备采取降噪、隔声措施并达到规定的指标。(3)对噪声间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对电机、机泵等噪声源,可设计隔声罩、消声器或消声筒等防噪声装置,使噪声强度降到85dB(A)以下。(4)现场施工机具要经常检查维修,保持正常运转。做好施工作业时间的安排,加强施工现场管理。(5)加强施工场地管理,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严禁运输车辆随意高声鸣笛。(6)做好个人防护,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对职工做
37、好噪声防护宣传教育,使职工认识到噪声的危害和防范噪声的重要性,并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工作。3.4.5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4.5.1 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钻井期间产生的废弃泥浆、钻井岩屑等固体废物,在废液池进行自然干化,最终填埋。修井作业单位采用“铺设作业、带罐上岗”的作业模式,可将产生的落地油全部回收,不向外环境排放。生活垃圾经收集清运,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固废、液废处理场处理。(2)应提高泥浆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固废产生量,不能回用的废弃泥浆在钻井期间存放在防渗废液池中静置沉淀后固化填埋。底部胶液加入硅酸盐、氧化物、氯化物、磷肥、粉煤灰等药品进行固化。采用填埋法对固化后的固废进
38、行处理,在其上部覆土40cm以上。完井后定点填埋,避免二次污染。在丰水年雨季,完井的废液池应及时填埋,恢复地貌避免废物流失。妥善存放泥浆材料等化学品,不得失散在井场。废弃包装袋等应及时加以回收。(3)加强管理,对井口装置、集油管线等易发生泄露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杜绝油井跑、冒、滴、漏,以及原油泄露事件的发生。(4)在作业季节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开雨季,尤其是在丰水年份。3.4.5.2 运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对产生的油泥砂进行及时回收,并加强监督力度,最大限度控制油泥砂的产生。井下作业时应带罐操作,使油泥砂回收率达到100%。(2)油泥砂须经无害化处理设施安全处置,塔河油田未建成无害化处理设施
39、之前,须保证油泥砂的安全处置,依托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污油泥处理站需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各项要求,做好处理站的防渗工作。3.4.5.3 退役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服役后期,各井场完成封井措施后,清理场地,清除、填埋各种固体废物。3.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5.1 风险防护措施各种事故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所致,都可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或使事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可以通过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加强责任心以及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等方法来避免;而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事故则主要靠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3.5.1.1 井喷事
40、故风险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钻井的安全规定,在井口安装有效的井控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2)随时观察、定期记录,及时发现溢流、并漏,并根据多年井喷事故井控装置失灵经验总结,并控作业中的一些错误做法,应尽量避免,杜绝井喷的发生;(3)井场设置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井场设备及电器设备、照明灯具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安装探照灯,以备井喷时钻台照明;(4)按消防规定配备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铁锹和其它消防器材;(5)制订应急操作规程,在规程中说明发生井喷事故时应采取的操作步骤。3.5.1.2 出油管线事故风险预防措施(1)集输管线敷设前,加强对管材和焊接质量的检查,防止因管材质量及焊接缺陷造成泄
41、漏事故的发生。选择有经验的单位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监理,确保施工质量;(2)在集输管线的敷设线路上应设置标识,包括里程桩、转角桩、交叉杨志和警示牌等;(3)加强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和控制,严格控制压力平衡;(4)定期对管线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壁厚低于规定要求的管段应及时更换,消除爆管的隐患;按规定进行设备维修、保养,及时更换易损及老化部件,防止油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定期对管线进行巡视,应加强管线和警戒标志的管理工作,提高巡线的有效性,发现对管道安全有影响的行为,应及时制止、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报告;(5)在发生洪水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对管线的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6)制订应急操作规程,在规程中说明发
42、生管道事故时应采取的操作步骤。3.5.1.3 其他风险防范措施日常的环境管理措施也是防范环境风险事故的必要措施。具体如下:(l)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环保标准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油田地面开发建设的同时,对安全、防火、防爆、劳动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2)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计划和各种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3)对施工单位及人员定期进行环保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全体员工进行QHSE培训教育、制定QHSE管理目标。(4)在施工、选材等环节严守质量关,加强技术工人培训,提高操作水平。(5)在作业前进行隐患分析
43、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计划,在作业过程中严格监督检查,定期考核,从源头上解决安全和环保问题。3.5.2 事故污染应急预案对于重大或不可接受的风险(主要是物料严重泄漏、火灾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害等),应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当事件一旦发生时可迅速加以控制,使危害和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1)应急计划区应急计划区:新钻油井、新建的井口出油管线及储油罐;环境保护目标:油井、出油管线及储油罐。(2)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应急组织机构分为: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专家咨询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44、3)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发生环境事故时,应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抢救和救援,并配合当地环保、安全监察部门做好事故的定性、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事故评估等工作,提出避免进一步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及时疏散可能受环境事故威胁的人员程序方案,供决策部门参考。(4)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根据事故现场检测结果,划定事故现场区域以及邻近区域、控制区域的范围,根据事故特征制定相应污染防治措施,贮备相应除污措施和防护设施。(5)人员撤离疏散按照事故级别和划定的事故控制区域等,对区域工作人员和临近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撤离疏散,确定事故撤离疏散通道的方式,确定医疗救护中心位置和救
45、护方案,制定监测人体健康计划。(6)事故应急关闭程序事故结束后对环境背景值进行必要的监测计划,提供解除事故和居民回迁的可靠依据,根据事故级别上报有关部门终止应急状态程序,解除事故警戒。(7)应急培训计划制定员工和可能受影响人群的风险事故教育和培训计划,不定期按照应急预案内容组织演练,及时修订、补充教育和培训计划内容。(8)公众教育和信息按照有关要求,对工程环境风险可能影响区域的公众进行信息公开,并组织对附近公众的教育、培训和自我防护措施。在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使公众了解事故真相,避免不准确信息误导公众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3.6 环境保护投资分析在项目开发、建设及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和破坏,为了减轻和消除因开发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恢复地貌等环境建设,各项环保投资估算详见表3.6-1。表3.6-1 本项目主要环保投资估算 单位:万元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单价投资(万元)废水处理井场简易化粪池/10含油污水回收罐/50钻井废液处理2万元/口90修建防渗的泥浆废液池5万元/口225生态恢复井场复貌,临时占地复貌50水土保持/100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