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 编制根据、原则、目的.21.1、合用范畴21.2、编制根据21.3、编制原则31.4、环保和水土保持目的3二、工程概况3三 、环保保证体系43.1、成立环保领导小组53.2、环保小组重要职责53.3、加强环保工作宣传,提高环保意识6四 环保控制办法6一 编制根据、原则、目的1.1、合用范畴本方案合用范畴为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施工全过程。1.2、编制根据1.2.1、国家法律、法规;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
2、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行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原则 GB 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原则 GB 309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1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2、公司原则、文献国家电网公司环保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企管455号重点输变电工程环保和水土保持专项检查工作大纲 科环32号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2)111-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国网
3、(基建/2)173-1.2.3、工程文献 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环保与水土保持管理策划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1.3、编制原则认真贯以“防止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将施工引起对环境干扰、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贯彻“三同步”原则:环保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力求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规范规定。1.4、环保和水土保持目的 保证工程环保、水保设施建设“三同步”,贯彻工程环保、水保方案及批复意见,履行绿色施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绿色和谐工程;保证竣工前完毕工程拆迁、迹地恢复;
4、保证工程顺利通过环保和水保验收二、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名称为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施工,站址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西南塔拉境内,距共和县城47km。汽车可直达现场,交通较便利。站址内无任何建构筑物拆迁。站址附近没有村镇规划和都市规划,不压文物和矿产,也无互相影响和干扰军事、通信、导航、风景旅游等设施。三 、环保保证体系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环保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营。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环保与水土保持工作分为三个层次管理与实行,一是业主项目部层面环保与水
5、土保持管理,制定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环保与水土保持管理策划;二是工程项目监理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环保与水土保持工作监督贯彻,制定工程现场环保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控制办法;三是施工单位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环保与水土保持策划详细贯彻,制定环保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环保与水土保持策划管理体系见图示: 青海省电力设计院 业主项目部(策划管理)设计单位(策划设计技术支撑)施工项目部(策划详细实行)监理项目部(策划监督贯彻)为了有效加强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施工期间环保工作,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环保领导小组,环保小组负责提出、研究和解决环保问题。为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环保工作,环保领导小组组织
6、机构如下3.1、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环保领导小组:组 长:杨晓东副 组 长:姜飞、董方剑组 员:戚瑞国、董留所3.2、环保小组重要职责3.2.1施工项目部职责施工项目部是工程项目环保与水土保持实行主体,负责按照建设单位提出项目环保与水土保持目的及监理提出控制办法,编制有针对性工程项目环保与水土保持实行细则,并详细实行。按照国家、行业有关环保与水土保持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环保与水土保持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与本地水土保持部门沟通,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并接受监督检查。辨认环保与水土保持影响因素,编制有针对性专项办法,并保证办法(方案)有效实行。按照合同或建设单位规定,完毕有关政策解决工作,并做好场
7、地恢复工作,防止和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定期组织环保与水土保持检查。与主体工程同步形成环保与水土保持施工资料,并按照规定归档。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环保与水土保持教诲培训。注重采用暂时防护,及时清运暂时堆渣和恢复植被。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危害和污染。配合属地省公司解决环保与水土保持纠纷和投诉。3.2.2人员职责项目部经理是工程环境管理第一负责人,对项目施工环境管理承担重要领导责任,主管生产副经理对环境管理承担直接领导责任,总工程师对环境管理有关技术承担直接责任,工区其她人员承担有关责任。3.3、加强环保工作宣传,提高环保意识进一步开展广泛宣教工作,编写环保方案
8、,充分运用工地宣传形式,运用技术交底机会讲授环保知识及保护规定,宣传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保工作重大意义,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环保和生态保护工作。四、环保控制办法本工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为指引;以认真执行环保与工程同步施工为准则;以建设优质、绿色工程为目的;以严格管理、文明施工为手段;保证建设国家优质工程,保护好本地环境,造福本地。项目从开工就对本地环境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对工程环保做了全面规划,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会同驻地监理、业主与本地环保部门及时沟通,贯彻环保各项法规,采用多方面办法,做好环保工作。4.1、自然环境状况青海共塔330kV汇集站新建工程
9、站址地区属于北温带青藏高原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差别明显,昼夜温差也较大,最低气温-28.9,最高气温31.3,年平均气温3.7,气温变化强烈,属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特性。无霜期普通年份为88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250mm,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8%。气候干燥,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历年大风平均日数为3086天,大风日数随季节变化明显,以冬春两季最多,尤以24月为甚,占全年大风日数4556%。沙暴日较多,年平均1621天。紫外线平均辐射强度较高。基本气象要素如下表。项 目单位海南站址共和县恰不恰镇新建街28号北纬3616东经10037海拔m2835.0平
10、均气压hpa721.7平均气温4.05.1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27.7平均相对湿度%5048年降雨量mm314.3331.4年蒸发量mm1692.1平均风速m/s1.81.8最大风速m/s28.0主导风向N大风日数day37.2沙尘暴日数day4.30.5雾日数day0.6雷暴日数day40.434.3霜日数day90.6最大冻土深度cm150107最大积雪深度cm12资料年限年1971-4.2、环境因素分析从自然环境状况分析,同步结合我项目部常年在类似地区施工经验,可以得出本工程重要产生环境影响因素如下表序号因素名称内 容1水土流失施工时土方开挖,土方平衡中填土、弃土,以及建设
11、过程中植被破坏,导致 水土流失问题。2施工扬尘施工开挖,导致土地裸露,产生二次扬尘也许对周边环境产生暂时性和局部 影响。3施工噪声各类施工机械噪声也许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4施工废污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生活污水以及施工废水若不经解决,则也许对地面水环境以及周边其她环境要素产生不良影响。5施工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不当善解决时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6生态影响施工噪声、施工占地、水土流失等各项环境影响因素均也许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7机械漏油影响施工中机械运转产生漏油现象也许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8其她影响土地占用影响(站址、线路塔基占地及施工暂时用地变化土地功能),工程拆迁影响。4.3、
12、环境影响因素控制办法环境影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内部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此外一层是外部环境,即对周边环境影响,对周边环境影响重要指因各种因素引起地表下沉;水文条件变化、枯水、水位减少、水质污染等;对周边构造物影响;对社会、生活环境影响。环保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公司规定,保护和改进作业现场环境,控制现场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污染和危害。环保是文明施工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公司可持续发展都具备重要意义。严格遵守环保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
13、步”即:即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用一切合理办法保护现场内外环境,保证环保目的圆满实现。针对上表内对环境影响因素,制定控制办法见下表:环境影响因素控制办法序号因素名称控制办法1水土流失合理组织施工,减少占用暂时施工占地;开挖面及时平整,暂时堆土采用拦挡、防护等办法安全堆放,弃土清运到本地关于部门指定地点;施工完 成后对施工扰动面进行恢复。站址区:施工期间进行表土保护、布设挡土埂、急流槽、沉沙池,防止泥沙外流;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在站内道路及永久建筑物之外空地 上铺植草皮绿化,场内沿道路布设排水管道。场外挖方边坡上部布设浆砌石截水沟,边坡分级平台布设砖砌排水沟
14、,填方边坡坡脚布设浆砌石排水沟; 挖填方边坡坡面采用格框梁及护脚、挡墙防护;施工期间对某些边坡下部敏感区布设编织袋土暂时拦挡。进站道路区:修建截水沟、排水沟等,挖填方边坡坡面采用格框梁及挡墙防护,格梁间裸露坡面整治后铺植草皮防护;施工期间对某些边坡下部敏 感区布设编织袋土暂时拦挡。站外供排水管线区:施工期间进行表土保护,暂时堆土防护。2施工扬尘加强材料转运、存储与使用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对于易起尘材料以及暂时堆土应采用覆盖办法。进出场地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道路应定期洒水,保持湿润,避免或减少产生扬尘。合理组织施工,尽量避免扬尘二次污染。施工弃土弃渣应集中、合理堆放,并上
15、覆土工布。项目部备有一台18吨洒水车,每天洒水三次,并做好记录。3施工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活动重要集中在白天进行,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运送材料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禁止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并接受环保部门监督管理。换流站施工场地周边应尽早建立围墙等遮挡办法。采用噪音水平满足国家有关原则施工机械或采用带隔声、消声设备机械。施工电源由附近电力网线就近接入,避免使用柴油发电4施工废污水对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设立暂时污水解决装置,加强管理,防止无组织排放。在不影响主设备区施工进度前提下,合理施工组织,先行修筑生活污水解决设施,对换流站施
16、工人员生活污水进行解决。将物料、车辆清洗废水、建筑构造养护废水集中,通过沉砂解决循环运用。做好施工场地周边拦挡办法,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同步要贯彻文明施工原则,不漫排施工废水。工地暂时厕所化粪池采用防渗办法,并尽量运用既有建筑物内水冲式厕所,同步做好防蝇、灭蛆工作。场存储油料地面进行防渗解决。如采用防渗砼地面、铺防油毡等办法。在使用过程中,要采用防止油料跑、冒、滴、漏办法,防止土壤受到污染。5施工固体废物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环保培训,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堆放,并安排专人专车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6生态影响施工场地设在站区用地内,不另行租
17、地。在施工期选用先进施工手段,严格按设计规定施工,减少开挖土石方量,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及时清除多余土方和石料,禁止就近倾倒覆压植被。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将生、熟土分离,优先运用生土回填,保证熟土位于可绿化区域表层,在施工竣工后应在适当季节对可绿化地表进行绿化、美化及养护。7机械漏油影响 (1)、勤查、勤问、勤治; (2)、仔细寻找漏油部位和因素; (3)、更改不合理构造和装置; (4)、及时更换失效密封件和其她润滑元件; (5)、在油管接头处缠密封带,密封线等; (6)、增长或者扩大回油孔,使回油畅通,不致外溢; (7)、配对密封圈及槽沟结合面做到对的选配; (8)、在外溢、外漏处加装引油管、断
18、油槽、挡油板等; (9)、在结合面加专用纸垫或涂密封胶; (10)、焊补漏油油孔、油眼此外,做好密封工作对防止和减少漏油也会起到积极作用。4.4、施工环保办法(1)、施工准备阶段环保办法施工暂时用地规划、布置充分考虑环保规定。通过合理规划,紧凑安排,保证尽量少暂时占地。对必要占地暂时设施尽量考虑荒地及其她弃耕土地。通过周密考察,认真论证使布局达到最优化,符合“环保、安全、合理、合用”原则。加强施工管理,尽最大也许保护施工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最大限度保护树木、植被和土地资源不被破坏。对可移植作物先做好事先规划。合理选取复耕土堆放场,对复耕土妥善保管,用于此后复耕使用地貌恢复。加强环保宣传,使
19、施工人员遵守环保各项法规。切实做好各个不良地质路段防治工作,采用办法防止不良地质灾害发生。施工便道尽量使用既有乡村公路作为施工暂时便道,并在局部地段进行加固,做到永临结合。(2)、施工中环保办法环保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对路基进行护砌,防止因冲刷影响构造安全及污染环境。严格按照本地政府、环保部门规定开展环保工作。施工现场应设封闭围挡,防止与施工作业无关人员进入,防止施工作业影响周边环境。采用自拌混凝土时,粉状材料运送应使用袋装或罐装,禁止散装,堆放时应设蓬盖。小量水泥袋等废弃物不随意丢弃,应统一收集并妥善解决。严格遵守达标排放原则,妥善解决施工用废水、生活污水,运用暂时排
20、水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排至污水坑内,经解决达到容许排放原则后再进行排放。回收、蒸发池、二次排放施工现场设垃圾分类回收垃圾箱及垃圾堆放点,施工弃渣、废料、生活垃圾等必要弃于垃圾堆放点,及时拉运出场,并依照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采用恰当工程防护办法。禁止乱丢乱弃,污染水源。对能综合运用弃渣,应充分运用。对各种机械废油、各种脱模剂、混凝土外加剂等化工产品严格控制,小心使用,防止流失入附近水源中。尽量选用先进设备、机械,有效减少跑、冒、滴、漏数量及维修次数。机械设备及运送车俩维修保养尽量集中进行,收集废油及其她含油废物,如工区没有解决能力,应交由获得营业执照专业处置单位集中解决,不得擅自排放、倾倒。工程
21、用料依照详细状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污染环境。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洁。扬尘污染严重施工区域,混凝土拌和场、运送便道等应定期洒水。在大风天气里不得进行对环境产生扬尘污染土方回填、转运作业。尽量采用先进机械设备,采用有效吸音降噪办法,尽量避免居民休息时间施工,减少施工振动产生噪音污染。搞好驻地区植草绿化工作,同步通过浇水、施肥、修剪与消除虫害等必要作业,保证植物成活率,使种植物始终处在健康生长状态。施工区内杂物和碎屑垃圾等要及时清除,保持整洁。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即不乱丢不乱弃;不乱排污水;不随意损坏植被;不随意开辟施工便道;不随
22、意设建暂时工程。(3)、暂时建设设施及生活区1)、保护水土资源,采用有效办法恢复暂时用地和施工便道施工结束后,沿线施工驻地、施工便道、拌合站等暂时占地采用办法使其复耕、复林。对暂时占用林地、荒地,在把废渣、废料、暂时建筑拆除完毕后,清除硬化层,使土地平整、翻松,恢复变化排水、灌溉系统。2)、采用必要办法防治水污染,保护沿线水环境。生活污水、垃圾不直接排入饮用水源。建筑材料、油料、油漆、有毒化学物品远离饮用水源。某些施工用料:水泥、石灰等堆放场设在远离水源、暴雨径流冲刷小位置。3)保护野生动物,减少对动物活动影响。施工中禁止伤害和捕猎野生动物,遇到野生动物受到伤害,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由专业人
23、员解决。4)施工现场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对驻地、材料堆放加工场地进行场地硬化。对施工现场办公室、宿舍、食堂生活区进行植草绿化,仓库等暂时生产房屋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并在竣工后及时拆除,进行退耕、绿化。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泡沫塑料餐饮具和厚度在0.025毫米如下(含0.025毫米)不可自然降解塑料包装袋。施工和生活服务设施中应尽量使用电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油类等高污染燃料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生活区和固定生产场地(如拌合场、钢筋加工场、桥梁工地等)设立暂时厕所、垃圾箱,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积极与本地卫生防疫部门获得联系,积极防止流行病和传染病危害,搞好防病治病工作。4.5、暂时用地恢复保护办法项目从开工就对本地环境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对本工程环保做了全面规划,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本工程施工范畴内暂时用地大某些为荒地。(1)、堆土场恢复保护办法工程中挖出土石方统一倾倒在指定地点,并采用覆盖办法,防止大风天下产生扬尘污染。工程结束后,对于弃土将采用摊平,并洒水使其板结方式进行复耕。(2)、暂时驻地、拌和站、加工场地恢复保护办法施工按关于合同和规定进行,力求做到少占地,尽量不破坏自然植被及水利设施。工程竣工后,对这某些暂时用地,按业主单位统一规划,统一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