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理科)试卷
说 明:①本试卷分笫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②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其他填在答题卷上,方为有效。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可能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
C.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
3.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4.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时,恩里克·费米把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从头顶上撒下,碎纸片落到他身后约 2m 处,由此,他根据估算出的风速(假设其方向水平)推测出那枚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一万吨TNT 炸药.若纸片是从 1.8m 高处撒下,g 取 10m/s2,则当时的风速大约是
A. 3.3m/s B. 5.6m/s C. 11m/s D. 33m/s
5.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那么在落地前的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 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m/s
C. 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 m
D. 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
h
d
L
6.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汽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 ( )
A. B. C. D.
7.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纵轴是;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和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 )
8.如图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a、b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A.在a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
B.在a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
C.在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
D.在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
9.两个同高度斜面,倾角分别为α、β,小球1、2分别由斜面顶端以相等水平速度抛出,如图所示,假设两球能落在斜面上,则小球1、2飞行下落的高度之比为( )
A.1:1 B.tanα:tanβ C.tanβ:tanα D.tan2α:tan2β
10.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的A、B、C三处有三块可视为质点正立方体物块,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B、C处物块的质量相等为m,A处物块的质量为2m,点A、B与轴O的距离相等且为r,点C到轴O的距离为2r,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A、B、C处的物块都没有发生滑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处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B.A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
C.当转速增大时,最先滑动起来的是C处的物块
D.当转速继续增大时,最后滑动起来的是A处的物块
a
b
c
v
11.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12.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压力
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3.在皮带轮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3倍,A和B两点分别在两轮的边缘上,C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若皮带不打滑,则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_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 ____________。
14.如图,物体A以速度v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物体B在水平面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A相连,当绳与水平面成θ时,物体B的速率为 .B做____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15.船在100m宽的河中横渡,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m/s,水流的速度为5m/s.试分析:
(1)船能否到达正对岸 (填“能”或“不能”)。
(2)船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岸 s。
(3)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最小距离是 m
16.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9 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两个答案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处以初速度水平抛出,它落地时的速度为大小为,方向和水平地面成θ角,那么sinθ= ;它运动的时间为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9分)通过天文观测到某行星的卫星运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若把卫星的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半径为R,试求出该行星的质量和密度。
o
L
m
v
19.(9分)如图质量为m=0.2kg的小球固定在长为L=0.9m的轻杆一端,杆可绕O点的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g=10m/s2,求:
(1)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1为多大时,球对杆的作用力为0?
(2)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2=6m/s时,球对杆的作用力和方向。
20.(1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 取10m/s²。)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21. (12分)如图所示,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沿曲面冲上高0.8m顶部水平高台,接着以v=3m/s水平速度离开平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阻力忽略不计。(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s。
(2)从平台飞出到达A点时速度及圆弧对应圆心角θ。
(3)人和车运动到达圆弧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4)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速度v’=m/s此时对轨道的压力。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准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密-------------------------------------------------------封-------------------------------------------------线----------------------------------
高一物理(理科)答题卷
一
二
18
19
20
21
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13. ;
14. . ___________
15.(1) (2) s。(3) m
16.________m/s,________m/s2 17. ; 。
三.计算题:
得分
评卷人
18.
得分
评卷人
19.
o
L
m
v
得分
评卷人
20.
得分
评卷人
21.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A
A
D
B
B
B
D
C
D
D
二.填空题:
13. 3:1:1 ;9:3:1 14.vsinθ .加速
15.(1)不能(2)25 s。(3)125 m 16. 0.654 m/s 9.81 m/s2
17、 ;。
三.计算题:
18.
19.(1)3m/s (2) 6N 方向竖直向下
20.解: 设物体A上升到最高点C时,恰好被B击中。C点离出发点相距L,运动时间为t,则:
解得:t=1s v2 = 2.4m/s h=6.8m
21.解:(1)由可得: 2分
(2)摩托车落至A点时,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1分
到达A点时速度
设摩托车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即α=53° 2分
所以θ=2α=106° 1分
(3) 所以NA= 5580 N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和车在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580 N 1分
(4) 在o点: 所以N=7740N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和车在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740N 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