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视频,谈谈对发展中国家人才危机的体会和认识班级:11国贸3班 撰稿人:吴云芳111303119 组员:陈建准110401301 雷震110401316 李婷110401318摘要: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性人才争夺战是一场回避不了的残酷竞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人才危机的出现对其的发展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对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的认识和体会。1.概述全球性人才危机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高素质、高智力的优秀人才尤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质上,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人才短缺的
2、严重危机。 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的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软件技术人才的缺口已达40多万,其中美国缺少19万人。据美国劳动部顾及,19982005年,美国每年需要9.5万名电脑专家、系统分析师和程序编制员。这些职位的空缺已经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欧洲信息技术观察组织预测,今后五年内,欧洲需要增加50万到200万名IT人才。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在人才培养上的“造血”功能不强,同时又不得不承受人才流失的巨大压力。因此,发展中国家人才短缺的危机更为严重。1.1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问题尤为显著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和科技环境等优势,不仅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也有较大的吸引力,并采收多种方式
3、从发展中国家抢人才,挖人才。如:美国在近几年来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名额在逐年上升,德国、英国等也相继出台种种优厚政策从全世界吸引信息技术人才。1.1.1中国的人才危机中国的人才危机问题突出四个方面的问题:1.缺少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国家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作出的重大的、宏观的、全局性构想与安排。然而中国的人才战略仅仅局限于国内的人才。导致了中国的人才危机不仅仅是大量的国内人才流失在外,还有就是国外的尖端人才太少。新加坡前任总理李光耀曾说道“中国还停留在13亿人口中选择人才,而别的国家早就瞄准了70亿人口。”这说明我国在人才战略方面出了问题,过少
4、的注重吸收一流的外国人才。数据显示,中国长期聘用诺贝尔得奖者在我国发展的竟然是0人,而美国则是高达70%。这么悬殊的差距表明了我国人才危机的严重性。2.人才回流率低。资料数据显示,2012年3月中国官方累计统计的出国留学人次超过230万。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许多著名高校,每年都有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这些中国留学生在美取得博士成为之后,毕业五年后仍留美国的占留学总人数90%。这显示了中国高端人才的回流率低,人才大量的流失在外。3.缺少创新机制,缺乏顶尖人才。“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
5、均达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我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等与世界先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4.当地环境差(学术和自然环境)。首先是自然环境:比如说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本应该会吸引大量的留学生前往北京发展。然而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大量的留学生望而却步,漫天的沙尘暴、污浊的空气使得人才不愿长期的再次发展。再者是文化学术环境:“我国搞科研硬件条件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制约我们创新的重要因素是软环境,也就是文化环境。”这
6、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所说的一番话。目前我国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到底怎样?“该宽的不宽,该严的不严。而且,学术界科研道德问题很严峻。” 从事科研的过程中要容忍失败,发表论文要严格要求,不能重数量轻质量,科研经费要严格管理,这些方面中国做得都不够。 同时还有一种更可怕、更糟糕的现象,就是作弊、造假,有些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1.2印度的人才危机据日前发表的联合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由于大量经过专业训练的电脑人才不断流向欧美,印度IT产业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才短缺危机。据统计,大约10万名以上的印度电脑科技人员将取得
7、美国的工作签证,前往美国公司就职,另有数以万计的印度电脑专家前往欧洲和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估计印度今年在这方面的损失将超过20多亿美元。 其实,造成印度IT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印度人才掠夺式的竞争。 多数国家将目光瞄准印度,并制定了具体的人才网络方案。如,德国政府已敦促一些猎头公司到印度的高科技城市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去寻觅雇员;比利时计划每年从印度招聘电脑专家等等。 1. 如何解决人才危机?2.1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节目中,王耀辉先生曾经提到中国要想扭转人才流失这种局面,就要采取人才战略。人才战略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标,既要注重人才培养,送回去,引回来;同时也
8、要吸引一流的外国人才。在他看来中国人才流失的软肋就是人才机制不完善,以及软环境不够吸引人才。2.1.1 努力为尖子人才创造优越的软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全球人才争夺战的战鼓隆隆,我们回避不了这场残酷的竞争。在经济全面开放的情况下,处于一个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不可能靠构筑国际人才流动壁垒、限制人才外流来遏制我们的人才流失。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努力为尖子人才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让那些在国内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尖子人才也能得到与在国外或外企工作一样的优厚待遇。这才是吸引和保护人才的根本途径。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让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先富
9、起来。 应当指出的是,我国推出的所有的吸引人才的计划,大都是数以百计、千计,与美国数以万计、数十万计的计划不可比拟。而且过于强调“择优录用,宁缺勿滥”,令许多饱学之士自叹不如,望而却步。 2.1.2 去除行政化 让学术自由化寰球大战略视频中,作为大战略的观察员同样是香港大学法学博士的熊浩,就是一名典型的“海归”。他在视频中提到学成归来的他,对于选择发展地是香港还是大陆这个问题上,他更愿意选择香港。因为他觉得香港拥有更好更为成熟的制度以及学术环境,然而大陆之所以不是最优选项的因为就是大陆的学术环境过于重视人际关系以及学术门派,这些都是留学生不懂得去适应和生存的。过于的行政化以及重视人际网络的问题
10、,就没法专心的研究学术,这样的软环境是不利于学术发展的。所以中国想要应对人才危机,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去除行政化,让学术更加的自由化。2.1.3 唤起企业抢夺人才的热情 在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应当是政府和企业界相互协助调动起来。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全球人才争夺战,政府当然应率先冲锋陷阵,任最后刺刀见红,在战场上撕杀,还要靠企业。 美国的人才引进,主要靠企业参与。而且引进的高科技人才中,80以上在企业工作。政府可以给你发绿卡,但不能指令企业雇用你,更不能强迫企业给你高待遇。高薪揽才,那是企业家的事。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能够领导我们的民族工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高层次工程
11、技术人才。正如清华大学余寿文副校长所说,我们需要一大批能够拿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同时更需要一大批能够成功运用现有科技成果,促进传统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创业型人才。世界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籍以抵御西方国家新的“炮舰政策”,支撑起我们的民族工业的脊梁。 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有的企业在媒体上打出广告,以十几万、几十万元的年薪招聘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就要给出名的教授世界一流水平的薪水;要办成能够跻身世界前列的跨国公司,就要让名企业家和顶尖工程技术人才拿世界一流的工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接轨。 2.1.4 让人才自由流动 据调查,我们的科技人员,能够
12、充分发挥作用的仅占50左右,有些单位甚至不足30。许多人被一个档案袋长期套牢,陷于“欲干不成,欲罢不忍,欲走不能”的无奈境地。在一些人心思走的单位里,有些领导者面对人才外流的压力,考虑的不是如何理顺人心,如何为科技人员创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条件,而是想方设法制订“管、卡、压”的措施或办法。其实,时至今日,“管、卡、压”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且不说私企和外企用人,根本不要档案,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于急需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若原单不放档案,也开始采取“重新建档,工龄连续计算”的变通办法。在一个全球化的人力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形成的新形势下,我国彻底改革现行的人事制度已成燃眉之急。撤人才“部门所
13、有”、“单位所有”的樊篱,让人才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增值,自主选择其安身立命的岗位,心情舒畅地施展聪明才智,是避免人才向国外流失的有效举措。 2.2印度的应对措施 近两年来,“印度人才开始回流”已经多次成为印度甚至美国主流报纸的标题。那些过去争相去美国淘金和施展才能的印度顶尖人才,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悄然回来。他们说,“美国梦”醒了,而“印度梦”在自己的国家淘金和施展才能的梦却刚刚开始。 当新世纪来临的时候,一大批当年千方百计出去学习和打工的印度人,开始揣着大笔的美元、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回到印度的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科技中心。“我们不能一辈子给美国人打工,我们要自己创业。而印度这几年
14、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我们回国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是许多“海归派”的心声。2.2.1.政府采取积极措施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就投资创建了“科学人才库”,负责接纳愿意回国工作的印度人。印度政府在主要发达国家都建有海外专家人才数据库,尤其重视那些能为印度重点项目解决难题的人才。 为吸引人才回国,印度政府还斥巨资兴建了科学城,作为国外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永久性基地。近年来,印度的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基地。这些都与印度政府鼓励归国人员的创业政策密不可分。 印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大批中高级软件人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对软件产业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优惠
15、,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海外留学或者工作人员回国开办软件企业或者从事软件开发大开“绿灯”。这些海外归国的软件人才具备了从事软件开发与服务的良好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拥有一定的资金,特别是与海外同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每人都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海外“关系网”,对促进软件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2.2.2.允许人才发家致富 在民族独立以来的几十年里,印度以惊人的低成本培育了大批人才,也经历了长期的“人才流失”。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优秀专业人员开始大量流向西方,最受欧美国家欢迎的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中将近14去了国外的公司。一位教授痛苦地回忆说:“曾几何时,印度理工学院一个计算机班的学生毕业后一个不剩地全部离开了印度。”在谈到如何防止人才流失时,印度总统卡拉姆说,怨天尤人或是只唱爱国主义的高调对阻止人才流失于事无补,政府应该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才能使人才留下来。比如说,对于科技人才,就要给他们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环境,没有相应的措施或激励机制是不行的,要允许科技人才发家致富。我们通过具体分析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国家的例子,来映射出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的表现以及能够做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