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呼市回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一、单选题(每题7分,共70分)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年级 姓名 学号 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漏斗、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2在实验中,为防止下列情况发生,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B在用系列实验装置制取和检验的实验中,尾气污染空气,一定要用水吸收尾气
2、C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得的氧气中常带有紫色,应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D在点燃甲烷气体前,为防止爆炸,应先验纯3有下列仪器:漏斗;容量瓶;蒸馏烧瓶;天平;分液漏斗;量筒;燃烧匙。其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ABCD4下列仪器中:启普发生器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洗气瓶胶头滴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的是( )A B C D5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6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物理量之一B0.5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64 g氧相当于2 mol氧D1 m
3、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8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 BC D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4 g氧气中含氧分子数为2NA B1.7 g OH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AC49 g硫酸中所含氧原子数为2NA D58.5 g氯化钠中所含的离子数为NA10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 B1/M gCM/6.021023g D6.021023/M
4、 g二、填空题(30分)11(13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方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AG
5、EF。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步骤的操作的目的是:。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12,(17分)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1)步骤和的操作名称是。(2)步骤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步骤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用余热使水分蒸干。(3)猜想和验证:猜想验证的方法现象结论猜想:固体A中含CaCO3、Mg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_猜想成立猜想:固体A中含Ba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再滴入Na2SO4溶液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_猜想:最
6、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_猜想成立评分标准1D2B3C 4、C 5、A 6、A 7、B 8、D 9、D 10、C11(13分)C、B、D、H、 每空1分 4分使分液漏斗下端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3分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顺利流出。3分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3分12、(17分)(1)过滤1分(2) 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2分 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 2分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2分(3) 猜想: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或石灰水变浑浊) 2分猜想:滴入稀硝酸(或稀盐酸) 2分 猜想不成立 2分猜想:滴入BaCl2或Ba(OH)2或Ba(NO3)2溶液和稀HNO3 2分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