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6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脑卒...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影响_张芳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35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6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脑卒...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影响_张芳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脑卒...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影响_张芳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通信作者6 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影响张芳萍 李瑞娟(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人民医院内三科,陕西 宝鸡7 2 1 1 0 0)摘 要 目的 探讨6 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 2 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 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6 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护理前后,采用M o r i s k y服药依从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 C L-9 0)、N I H S S系统、简化F u g lM e y e r功能量表(FMA)及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 I)评对患者进行评估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5)。两组护理后S C L-9 0评分有不同程度降低,且研究组S C L-9 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5)。两组N I H S 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 5),且研究组N I H S 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5)。两组F MA评分与M B I评分明显提高(P0.0 5),且研究组F MA评分与M B 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5)。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遵医用药、常规宣教及康复训练指导等。研究组予以6 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1)成立6 S管

3、理护理小组,包括1名护士长,为组长,负责整体统筹护理工作的开展。1名主管护师,负责护士的培训、考核及质量控制。3名护士,进行护理措施的具体落实,其中1名护士负责沟通、联系及患者的评估,1名护士负责资料搜索和数据整理,1名护士负责护理记录。(2)小组成员均经过6 S管理与优质护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的开展方法,并通过考核。(3)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出一套符合临床实际的护理措施:整理:对病区内的所有物品按照必需品与非必须品、医疗物品与生活用品、一般物品与贵重物品进行分门别类放置与管理。整顿:创设健康的医疗行为,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流程与操作。清扫:每天对病区进行清洁打扫,严格

4、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室内安装空气消毒设备,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生活用品专人专用。清洁:由组长带头成立科室质检小组,每月对病区卫生进行检查。素养:护士具备高超的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修养。安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教育,每月例会上对本月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质量持续性改进措施。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M o r i s k 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 C L-9 0)评估两组患者情绪状况;采用N I H S S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简化F u g lM e y e r功能量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评

5、定表(MB I)评估其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2 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 5);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7.5 21.4 8)分明显高予对照组的(5.9 31.2 3)分(P0.0 5)。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 C L-9 0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S C L-9 0评分有不同程度降低,且研究组S C L-9 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 C L-9 0评分比较(x-s),分,n=6 0项目研究组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护理前护

6、理后躯体化4 4.2 5 5.4 13 5.4 1 8.8 2*4 5.4 1 9.1 8 4 1.2 7 6.5 9抑郁5 7.6 2 7.6 33 8.2 0 6.5 7*5 6.8 2 9.2 4 5 3.7 4 8.7 2焦虑5 9.8 8 9.0 24 1.2 6 8.8 5*5 9.5 2 7.9 3 5 4.3 0 9.1 8敌对2 5.4 1 4.3 52 0.9 2 7.6 2*2 5.4 5 6.4 2 2 2.4 2 6.4 7恐怖2 2.2 6 6.5 01 6.5 8 4.5 7*2 3.2 4 5.6 7 2 0.9 2 7.6 2偏执1 9.1 7 3.2 81

7、3.2 7 3.7 4*1 9.2 2 3.4 3 1 7.3 6 5.3 4强迫症状3 3.2 6 4.3 52 2.2 6 4.8 0*3 3.4 1 4.3 7 2 8.2 5 5.3 2人际关系敏感3 7.3 6 5.7 12 3.2 4 5.9 4*3 8.1 7 5.7 6 3 4.6 1 6.5 8精神病性1 5.3 5 3.6 3 9.8 3 2.6 6*1 6.5 2 2.2 6 1 3.2 3 4.5 3其它1 3.4 3 2.5 2 8.6 7 1.9 3*1 4.1 7 4.5 3 1 1.4 5 3.4 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 5);护理后,两组N I H

8、S 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 5),研究组N I H S S评分(1 2.0 22.1 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 4.7 3 2.8 6)分(t=5.9 0 6,P0.0 5)。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评分与MB I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FMA评分与MB I评分明显提高(P0.0 5),研究组FMA评分与MB 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5)。见表2。6001G u i z h o u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2 0 2 3,V o l.4 7,N o.6表2 两组护理前后FMA评分与MB I评分比较(x-s),分,n=6 0组别F MA评分护理前护

9、理后 M B I评分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2 2.5 4 3.7 4 2 8.1 9 3.2 7*#4 0.3 8 1 2.2 6 5 1.1 6 9.3 9*#对照组2 3.7 2 4.5 92 6.4 2 2.3 1*4 0.2 3 1 0.9 3 4 7.6 9 7.3 2*t1.5 4 33.4 2 4 0.0 7 02.2 5 7P0.1 2 50.0 0 0 0.9 4 30.0 2 5 注:护理后,组内比较*P0.0 5;组间比较#P0.0 5。3 讨 论有研究显示,受到文化程度、性别、性格、职业、经济状况、残 疾 程 度 等 多 因 素 影 响,脑 卒 中 患 者 治 疗 依 从

10、性 较低4-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脑卒中患者在护理后的N I H-S S评分、FMA评分与MB I评分有明显差异(P0.0 5)。分析原因,6 S管理式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6 S管理式优质护理的三个要素为环境、安全与素养,这三个方面均会影响患者对医院的看法与评价,并影响到治疗依从性,尤其是素养方面,医护人员良好的素养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良的素养则会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满足患者多个层次上的需要是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增加对医护人员信任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势必会潜移默化地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从而更主动地配合相关治疗与功能锻炼,恢复更快。6 S管理式优质护理改善了患者的

11、负性情绪。由于生理、心理及认知方面的障碍,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病耻感6,情绪体验发生改变,从而产生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医疗活动与生活质量。6 S管理式优质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病情恢复上,而是更注重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体验,在环境上力图使患者舒适,在安全上力图使患者放心,在人文性上力图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怀。关怀他人与被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够产生关系、情感及责任的,人们因为彼此关怀而相互交流与融合。优质护理提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而6 S管理亦将“素养”作为核心,因此将6 S管理渗透进优质护理中是契合的。这种护理模式

12、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助其改善负性情绪。综上,6 S管理联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对加速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 张喜梅,程哲,单莎莎.呼吸监护室开展6 S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 0 1 9,2 5(3 4):4 4 5 9-4 4 6 2.2 N a z a r a l i S,R a y a tJ,S a l m o n s o nH,e ta l.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a6 SL e a n i n i t i a t i v e t o i m p r o v ew o r

13、 k f l o wf o r e m e r g e n c ye y ee x-a m i n a t i o nr o o m sJ.C a n a d i a n J o u r n a lo f O p h t h a l m o l o g y,2 0 1 7,5 2(5):4 3 5-4 4 0.3 陈俭,杨志萍.6 S管理联合P D C A循环在病区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 0 1 9,1 6(2 1):3 2 2 7-3 2 3 0.4 王韵,容根南.上海市某二级综合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抗血小板药物服药依从性现状调查J.齐鲁医学杂志,2 0 1 7,3 2(4):

14、4 1 4-4 1 7.5 马婷,邓莉莹,唐朝.邵阳市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药与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 0 2 0,2 1(1 2):5.6 王萧,马红梅,陈媛,等.社会支持在脑卒中偏瘫病人病耻感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 0 2 0,3 4(1 2):1 3 1 3-1 3 1 6.(收稿日期:2 0 2 2-0 3-1 5)通信作者阶梯饮食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消失中的应用效果赵芳1 张倩2(1.汉中市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汉中7 2 3 0 0 0;2.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科,陕西 汉中7 2 3 0 0 0)摘 要 目的 探讨阶梯饮食护理干预在

15、过敏性紫癜(H S P)患儿症状消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 2例,随机分为饮食组与对照组,各3 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饮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阶梯饮食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4周。结果 护理后,饮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 5);饮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 5);两组护理后的血清白蛋白(A L B)和血红蛋白(HG B)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0.0 5),且饮食组高于对照组(P0.0 5)。护理后,两组的C D 3+T淋巴细胞比例与C D 4+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护理前(P0.0 5),且饮食组高于对照组(P0.0 5)。结论 阶梯饮

16、食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能提高患儿的营养状态,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缩短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关节肿痛缓解时间、消化道不适消失时间,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关键词 阶梯饮食护理;过敏性紫癜;小儿;免疫功能;营养状态;症状消失 中图分类号:R 4 7 3.7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0-7 4 4 X(2 0 2 3)0 6-1 0 0 7-0 2 过敏性紫癜(H S P)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小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1。目前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药物比较多,包括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等,但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2。特别是很多患儿胃肠道毛细血管

17、多,刺激因子作用下患儿胃肠道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在饮食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或者不足3。为此当前要求过敏性紫癜患儿需要调整饮食,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少吃刺激性食物4。本文探讨了阶梯饮食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消失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阶梯饮食护理干预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8年1月至2 0 2 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 2例,纳入标准: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患儿年龄3 1 0岁;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存在消化道不适、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排除标准:严重出血性疾病患儿;伴有肿瘤患儿;合并传染性疾病患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患其他传染性疾病7001贵州医药2 0 2 3年6月第4 7卷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