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加、连减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式主动思考笔算过程并用竖式计算,学生用竖式笔算连加、连减,掌握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的笔算方式,并能正确地笔算。 2.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笔算方式的思考,计算过程,体会加减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过程,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 3.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生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思考、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自主探究方案: 1.用竖式
2、计算下列算式。 36+47= 80-35=2.想一想: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试一试。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试试看吧! 19+27+26=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可以一起学习数学了,有信心学好吗?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笔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三、交流提升 1.同学们对加减笔算的方法还记得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汇报。 2 出示例1. (1)竖式笔算。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问:求三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怎样列式?板书连加算式。 通过课前的学习,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问部分学生说算法
3、。师板书。 指出:这里的连加,要先算19+27的和,再把这个和与26相加 ,所以可以分两步列竖式笔算得数。 出示部分学生作业,连写的完整计算过程。指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意见。 (2)小结方法。 同学们用的两种方法相同在哪里?写法上不同在哪里? 小结: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写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竖式算,可以简便一些。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算式。 引导:可以用竖式计算吗?先互相讨论,再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指名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式算,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一般连起来写竖式
4、,计算过程稍微简便一些。 四、巩固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再在竖式上计算。 交流每一步的得数,说明连加、连减一般像这样把竖式连起来写比较方便。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 根据板演题交流竖式写法和计算过程。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在课本上,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列式和结果,并要求口答。 提问: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一共摘了多少个?又根据什么求的还剩多少个?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2.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其余四小题,第3题。 加减混合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2 教学内容
5、:教科书第3、4页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主动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学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经历加减混合笔算的计算过程,体会加减口算和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感受知识的综合应用,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发展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间交流。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2
6、. (1)列出算式。 呈现例2,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列式?师板书列式。 说明:像这样的算式,有加法也有减法,叫加减混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竖式计算。 (3)提问: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请小朋友把课本翻到第3页,用竖式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你能行吗? 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竖式怎样算的,明确先算加法,再连着写竖式算出得数。 指出: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数。 3.完成“试一试”。 4.出示“试一试”的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师板书减法竖式。 讨论:在算出减
7、法得数22后,用什么方法算要方便一些?你是怎样想到用口算的? 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内容。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数。 5.反思。 通过计算这两题,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吗? 按算式的顺序算,竖式可以连起来写,能口算的可以直接用口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分组练习,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说一说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检票笔算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明白题意: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提问: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可以用口算? 学生口算并在方框里填写得数,然后校对。
8、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里哪一步可以用口算。 让学生计算左边一列两题,指名板演。 交流:每题里哪一步的笔算,哪一步用的口算?第二小题的竖式里66哪里来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提问:根据什么求的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说一说。两个问题间有什么关系?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 请学生想一想:先根据什么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 想好后互相说一说。 再让学生交流想的过程。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2课堂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其余三
9、小题,第3题右边两小题。 (2)“想想做做”第5题列式在课本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3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练习一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 2.使学生能选择笔算或口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计算、追求正确地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练习内容 1.回忆内容。 提问:前两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竖式怎么写要方便一些?什么时候可以用口
10、算使计算方便一些?(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时) 2.揭示课题。 为了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今天我们练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小朋友们要认真地练习计算,并且能用方便的方法时就用方便的方法算。 二组织计算练习 1.做练习一第1题。 出示题目。 先找学生口算,再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学过的口算内容。计算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直接口算,这样算的比较快。 2.做练习一第2题。 (1)出示题目,说一说可以怎样算。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分析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情况和原因。 (2)练习反思。 提问: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对连加、连减
11、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有什么体会? 指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时要认真、细致、算好每一步。两步都要笔算时,算式可以连起来写。计算时还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能用口算时可以用口算,这样可以算得快一些。 3.做练习一第3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学生计算,将得数写在括号里。 交流得数。 引导观察:第一小题得数都是90,请大家观察一下:个位上3个数相加的和都是多少?十位上3个数相加的和呢? 第二小题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中,都有什么?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4.做练习一地4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三练习总结,完成思考题。 1.练习总结。 提问:能和同学说说你的练习收获
12、吗? 2.讨论思考题。 (1)出示图:有两行苹果,第一行10个,第二行14个。 提问:从第一行拿几个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就同样多?如果第一行只有8个苹果呢? 追问:从比多的部分拿多少到第一行,就能使两行同样多?(一半) (2)出示思考题。 理解题意。 提问: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只交换两筐? 交流:学生交流怎样想的。在交流中明白不同的想法。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4 教学内容: 课本第68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
13、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2.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索并了解把两种不同个数物体摆得“同样多”的不同途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和积累数学学习直观操作活动的经验;初步体验几何直观,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2个红圆片、12个蓝圆片和24根小棒。 自主探究: 想一想:要想使两排的圆圈一样多,可以怎么办? 在家里用圆片动
14、动手,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的,揭示课题。 1.出示图:一行苹果一行梨,苹果10个,梨8个,一一对应地排列。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苹果和梨的关系吗? 回答:苹果比梨多2个,梨比苹果少2个。 这句话还能换个说法说一说吗? 引导:苹果去掉2个和梨同样多,梨添上2个和苹果同样多。还可以平果给梨一个就同样多了。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比较两种不同个数的物体,可以先找出同样多和多的两部分,直接看出多了多少或少了多少。今天这节课,就利用这样的经验,来解决把两种物体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例3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15、。 提问: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 学生展示课前探究时想出的方法。 (1)添上4个。(板书:少的补上) (2)拿掉4个。(板书:多的去掉) (3)移动2个。(板书:移多补少) 2.整理方法,感悟关系。 引导:我们刚才摆出12个和8个两行彩珠,通过动手操作让两串彩珠变得同样多。你能再看看这里摆得圆片,整理一下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吗?(学生说明方法) 指出:刚才两串珠子个数不同,多的一串比少的这串多4个。在少的一串里添上少的这4个,得到的个数就和多的同样多;从个数多的一串里去掉多的这4个,剩下的个数就和少的那串同样多;如果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只要拿出这4个的一
16、半给少的一串,两串就同样多。 3.回顾反思,积累经验。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你有哪些收获? 指出:小朋友有许多学习的收获,特别明白了:动手操作可以很快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有时会找到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经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学生摆小棒操作,并根据操作的结果完成填空。 全班交流,说说想的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1小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 (2)出示第2小题。 引导
17、看图:这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呢?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追问:明明比大力多20枚邮票,为什么只给10枚后,两人就同样多?还可以怎样使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追问: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就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口答第2小题,启发学生想象两盆花排列的样子,并尝试着想象调整盆花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 四回顾总结,概况内容。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解决怎样的问题?(把两个大小不同的数量摆成同样多的问题) 通过什么活动学会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你知道这类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吗? 认识多边形
18、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 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 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 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 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自主探究方案: 一、摆一摆,填一填。 1四边形有( )条边
19、,用小棒摆一个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用( )根小棒。 3. 搭一个六边形,至少要用( )根小棒。 4试着搭一个七边形。 二、试一试。 你能在钉子板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 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它是什么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认识新的图 形吗? 三、交流提升 教学例1。 1观察图案。 出示例1的窗格图案。 让学生说说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再观察窗格上有些什么形状,说 说对这样的窗格有什么感觉。 指出:这是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经常能见到的窗格图案,这样大大小
20、小、 不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这是图形在我国古代建筑 上的应用,你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聪明、多有智慧!直到现在,还经常用 它来装饰门窗和建筑呢。 2分类认识。 (1)找图形。 要求:你能从例l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自己找一 找,把你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 引导:请小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谁来指一指,你找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学生互相交流, 教师按学生找的分类画出不同边数的图形) (2)认识四边形。 提问: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有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三角形相应位置板书:三角 形),这是我们认识
21、过的图形。 引导:(指着四边形)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教师比划图中的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 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在四边形相应位置板书:四边形。再集体说一说: 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 边形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 么也是四边形呢? 你能画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学生画图并交流画的四边形) 小结:我们在窗格图案中找到的和画的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大 小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 正方形也都是四条边围成的,所以都是四边形。 (
22、3)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 不是。 指出:只有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叫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你认为这两类图形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教师在相应 位置板书:五边形六边形)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一一 (六边形),由七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七边形);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 就叫几边形。 四、巩固拓展 1摆一摆,填一填。 四边形有( )条边,用小棒摆一个四边形。 搭一个五边形,
23、至少要用( )根小棒。 搭一个六边形,至少要用( )根小棒。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明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名一人板演围图形,其余学生分别围一围并交流围出的不同图形。 结合交流说说围成的是几边形。 强调:围成的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先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学生独立完成。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 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 交流剪的图形,了解要得到题里的结果, (2)让学生明确第(2)题
24、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追问:从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可以有几种剪法?(从一个顶 点向相对的顶点剪,从一个顶点向相对的边剪)剪下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 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 个四边形。对能找出四边形的,不管找到几个,都给予肯定、鼓励。对能从 不同角度找出四边形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样看出是四边形的。 总结学生的观察方法,指导找四边形的方法,了解可以先数最小的四边 形有几个,再横看、竖看由两
25、个最小的四边形连成的四边形有几个,最大的 四边形有几个,得出一共有9个。 五、 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 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 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 面图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
26、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 习习惯。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 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自主探究方案: 1 看书上第14页,你在生活中见过平行四边形,举例说给爸爸妈妈听。 2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观察图形,出示一些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图形。 提问:你准备把这些图形怎样分类?(分成三角形、四边形和 五边形三类) 引导:按照边数可以分成三类。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四边 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但四边形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 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四
27、边形,请小朋友看下面的情境。(出示例2)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2.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小朋友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用手 沿四条边指一指吗?(指名学生指一指) 你也找出这样的四边形了吗?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铅笔描出这样的四 边形。 交流:小朋友在生活里一定也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四边形? (2)操作。 请同桌小朋友拿出三角尺,每人找出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拼一拼,拼成功 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交流:你能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吗?肯定学生的正确拼法,给予鼓励。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刚
28、才生活里见到的那种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集体读两遍:平行四边形。 (3)抽象出图形。 引导:小朋友现在知道了,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完成课题板书)老师现在想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平行四边形这四条边要怎样画才对? 画图:小朋友想法真不错!现在看老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方向要完全一样(画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方向也完全一样。追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齐说两遍) 三、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练习。 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 理由。(强调要是四边形)
29、第四个为什么也不是呢?(说明每两条相对的边方向要完全一样)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再画一画。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画对的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 状不一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4题。 引导:老师为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材料袋。咱们来打开材料袋看一看 里面有什么。(材料提供:8根同样长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 要求: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吗?把你的想 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比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多。 交流:你们想用什么办法做平行四边形?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让学生
30、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方格纸上画的、钉子板围的、小 棒摆的。 交流中,结合用小棒摆的方法,要求说说可以用几根围一个平行四边 形,并围一围、看一看,呈现4根、6根、8根围的平行四边形,想想相对的两条 边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要求。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拉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拉一拉,注意观察,同桌说说有什么发现,再全班交流自己的 发现。 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它始终 都是平行四边形。 四、回顾过程,课堂小结 交流: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能回顾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练习三 上课时间: 月 日
31、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别相关图形是什么图形,能动手操作做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在折、分、拼、剪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感受图形的变化,体会图形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操作图形的活动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具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32、方格纸。 自主学习方案: 1. 看一看: 看课本第1617页的内容。 2. 想一想: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自己又学会了什么? 3. 练一练: 完成课本练习三的16题。 教学过程: 六、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自主学习。 七、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巩固练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图形.板书课题:练习三 八、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第1题 本题体现了图形的变换,有利于学生认识多边形,练习时,可以先指名一人上台折,学生看,说出折出的是几边形。再填一填。 2.第2题 让学生说说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再观察窗格上有些什么形状,说 说对这样的窗格有什么感觉。 指出:这是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经常能见到的窗
33、格图案,这样大大小小、 不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组成的图案非常漂亮。这是图形在我国古代建筑 上的应用,你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聪明、多有智慧!直到现在,还经常用 它来装饰门窗和建筑呢。 3分类认识。 (1)找图形。 要求:你能从例l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自己找一 找,把你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 引导:请小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谁来指一指,你找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学生互相交流, 教师按学生找的分类画出不同边数的图形) (2)认识四边形。 提问: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有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三角形相应位置板书:三角
34、形),这是我们认识过的图形。 引导:(指着四边形)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教师比划图中的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 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在四边形相应位置板书:四边形。再集体说一说: 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 边形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 么也是四边形呢? 你能画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学生画图并交流画的四边形) 小结:我们在窗格图案中找到的和画的这些图形,虽然形状不一样,大 小也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所以都是四边形。长方形和 正方形也都是四条边围成的,所
35、以都是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 不是。 指出:只有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才是四边形。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叫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 先读题,明确要求。 独立完成,展示完成好的,再全班交流。 4第3题 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试着拼,再指名上台拼。 5.第4题 课件出示,你能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平行四边形吗? 指名学生操作。追问:为什么这样就是平行四边形了? 在钉子板上重新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6.第5题 让学生说说两次是怎样折、剪、拼的
36、。 请小朋友照样子操作,交流展示拼法。 还有其它方法吗?同桌商量,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大家一起学习。 7.第6题 了解题目要求。 学生拼后交流拼法。还能拼成其它图形吗?拼拼试试,哪些是学过的图形? 展示拼法,交流是什么图形。 五、 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有趣的七巧板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千变万化。 2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
37、点: 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思考不同的想法和拼法。 自主学习方案: 一、剪一剪。 把数学书第99页七巧板剪下来。要细心喔! 二、学一学 阅读课本第1819页的内容。 三、想一想 1.你能回答第18页白菜的问题吗? 2.书上蔬菜们拼出的图形,你都看会了几个? 四、拼一拼 试着用七巧板拼出你看会的图形。想一想,你还能拼出其它哪些图形? (如果有,可以试着用相机拍下来,带到学校和同学分享) 五、查一查 在网上搜索有关七巧板的小知识。 教学准备: 七巧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
38、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七巧板”。(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认识七巧板 (1)出示主题图 提问:通过课前自己的学习,谁能回答白菜的问题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指名上台,对应着图介绍各部分名称) (2)哪些三角形的大小是一样的,谁找到了? 2. 研究用2块拼图形 提问:怎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再用它们拼成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回家试了吗?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你选的是哪两块?你是怎样拼的?(实物投影) 3. 研究用3块拼图形 出示例图2. 提问:书上西红柿拼出的图形,你都看会了几个? 全班交流:(实物投影)说说拼成了什么图形? 4. 研究用4、5、6块拼图形
39、 (1)再次自学课本第19页上方的内容。 引导观察:书上拼搭时选择了几块?分别是什么形状?是怎样拼搭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是怎样搭的?搭出的是什么形状?(指名上台)你还拼出了哪些图形? 四、巩固拓展 1. 用七块拼。 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而且能拼出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你们看看,这些图形像什么? (课件) 除了这些,在家里你还用七巧板拼出哪些图形?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如果有学生拍照片记录,就用电脑展示;如果没有,就等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上台拼一拼。) 2. 介绍七巧板相关知识。 提问:课前,你都从网上搜索了有关七巧板的哪些知识? (1)学生介绍 (2)老师介绍(课件) 3.利用七巧板进行自主拼搭活动。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要和大家分享的吗? 板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