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_胡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0119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_胡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_胡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_胡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总结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经验,对于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对于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应以进教材为基础,坚持破立统一,以党的创新理论推进教材建设;以进课堂为核心,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容、历史渊源和实践价值;以进头脑为目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以教师教育为关键环节,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关键词:党的创新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经验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808(2023)04-0001-05第

2、 40 卷第 4 期2023 年 8 月晋中学院学报JournalofJinzhong University党的二十大报告曾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1 43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主渠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学校思政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进程中,形成了系统的工作举措与机制,积累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总结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经验,对于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具有重要的

3、理论与实践意义。一、以进教材为基础,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教材建设1958 年,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总结了高校政治课教材的情况,提到除了原“中国革命史”课外,其他主要课程的教材是苏联编写的教科书或是苏联专家的讲稿,而且存在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毛泽东的著作和国内外重大时事未列入教材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意见 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 为教材,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编写出较为完整的、系统的中国化讲义来,择优交流,逐步成为教材,并要求做到一律在课前印发讲义。2 33-34这实际上提出了如何解决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进教材的问题,首要是编写出反映党的思想理论和适应中国发展实

4、际的高校思政课教材,解决“中国化”教材从无到有的问题。1964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的 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明确指出:“毛主席著作”是“最好教科书”,要“把毛主席著作作为最基本的教材”,全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都要以毛泽东的著作、文章为主要教材。2 51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以毛泽东著作为主体,打破了以苏联教材为主而缺乏“中国化”的教材的局面,通过选编或编写讲义,择优交流,逐步成为教材的方式,逐渐解决了毛泽东思想进高校思政课教材的问题。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胡咚(南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收稿日期2023-01-19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

5、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南宁师范大学)2022 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培育项目“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经验与启发研究”(2022SZKJS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胡咚(1985-),男,广西桂平人,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Vol.40 No.4Aug.20231胡咚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在不断摸索中推进思政课统编教材建设。1979 年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总结了高校政治理论课使用自行编写教材的情况,指出“长期以来,各校自行编写或几校协作编写,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腾不出手来搞学科研究,编写

6、出的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质量不高。大家一致要求,由教育部集中较强的教师,在中宣部指导下,编写统一的教本和教学参考资料”。2 77此后,编写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统一的教材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98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教材选用办法:“教育部将组织编写各门课程的示范性教材,向全国推荐使用”,“除经教育部批准进行教材编写改革的试点学校外,各高等学校都不再自编 两课 教材,所需教材从教育部或本省推荐教材中使用。”2 1852001 年教育部对高校“两课”教学中使用的本科教材进行了首次质量评估,评出了 33 本“两课”优秀教材,对教材再版和使用提出了意见。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

7、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相应的示范性教材,强调用党的十六大精神及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全面修订“两课”其他各门课程示范教材。总的说来,在“98 方案”实施期间,形成了推荐使用示范性教材的宝贵经验,同时由于尚未统一编写、使用和修订思政课教材,党的创新理论进思政课教材的质量、时效难以得到保障。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标志着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提出了“进教材”的原则要求,即“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

8、验,全面反映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2 215-216二是明确了实施统一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思政课教材,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强调统一编写与使用高校思政课教材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三是提出了适应教学需要,组织编写和制作辅助教材系列,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要求。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强调要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

9、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的要求。3意见 从指导纲要、教材指南、教材图谱、专题教学指南、示范教案、优秀讲义、典籍书单、网络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的举措。这标志着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教材进入了“体系化”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创新理论进思政课教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体系化建设的历程,形成了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积累了及时吸收党的创新理论以推进教材编写或修订、推进教材体系化建设等宝贵经验。二、以进课堂为核心,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容、历史渊源和实践价值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必须以课程设置为依托,以教学内容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抗日

10、战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是根据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抗大每一期的学员和教育内容都会有所变化,但政治教育内容是不变的,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日本研究”等。课程建设原则之一就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4 21新中国建立初期,高校思政课主要开设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以及“文教政策与法令”等课程。5 71964 年党中央批转下发了 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

11、调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把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最根本任务,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以改进课程和教材,“形势与政策”“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等思政课程从不同侧面、内容进行毛泽东思想的讲授。例如“中共党史”要求以党的历史为线索,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中心,学习毛主席著作,使学生初步领会毛泽东同志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党,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2 5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主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灌输,这是一以贯之的主要内容;二2是围

12、绕党的中心任务,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发展而进行课程设置与内容的调整,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两个主题,成为此后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高校思政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改革。“85 方案”设置了“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共四门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了解党和人民正在进行的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事业和青年的密切关系及青年的责任等。1

13、991年国家教委发出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若干意见,强调了课程形式以相对稳定为宜,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关键在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从不同的理论侧面和不同的逻辑体系阐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动摇的历史逻辑和政治结论,回答学生所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2 139为了适应新形势,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问题,1998 年中央政治局批准了“两课”课程新方案,调整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其中本科课程设置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

14、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两门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新方案”还指出:“两课”课程设置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 1832005 年教育部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要求,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该 意见 创新性地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要求设置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要求以马克

15、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与此相应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四门课程,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进入新时代之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教育部下发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系列文件。其中 2019 年中共中央印

16、发了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强调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3从以上的历程可见,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是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最为重要的抓手,同时党的创新理论是引领推进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的中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以稳定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为主体,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共同

17、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内容、历史渊源和实践价值。三、以进头脑为目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抗战时期,抗日军政大学从 1936 到 1945 年共办了八期,每一期都会根据当时土地革命战争、抗日高潮、全面抗战等形势需要而提出相应的主要学习任务,其政治教育课程的重点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学生,同时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青年认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坚定革命的决心与抗战胜利的信心。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生和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新成果武装学生相统一,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的成功经验。1950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

18、 明确指出,“全国高等学校应根据共同纲领的第 41 条和第 47 条的规定,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胡咚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3务的思想。”6 48根据这一要求,高校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政治课程,突出新民主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各方面的政治理论教育,目的在于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来改造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确立革命的人生方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同志针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的问题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

19、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 226毛泽东同志还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6 869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中明确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2 38可见,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内容,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根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思政课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为主线,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的成功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拨乱反正和总结吸收历史经验中得以恢复。198

20、5 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提出,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改革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之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 106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全国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问题成为“两课”改革最为迫切的任务。这一时期,思政课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以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标,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工作。2001 年教

21、育部发出了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强调各高校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校“两课”教学中贯彻 讲话 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要求将贯彻 讲话 精神和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作为“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2005 年教育部发出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课程设置与完善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要突出重点,更好地吸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

22、生头脑。此后,高校思政课不断推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新思想、新精神武装学生头脑为中心的“三进”工作,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总的说来,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始终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线,以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为中心,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工作。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8 3372019

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9 6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思政课改革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以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综上所述,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的

24、头脑,是高校思政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线,也是党的创新理论进思政课的主旨。四、以教师教育为关键环节,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主导,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关键环节,对教师进行教育与培训,是发挥教师在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主导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就抗日军政大学的经胡咚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4验总结道:“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它们的职员、教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又因为它们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没有这两方面的革命性、进步性,抗大决不能成为全国与全世界称赞的抗大。”4 22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政府就把培养教师作为

25、国之大计,要求不管哪一位教师都应当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此后,党还认识到,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学校思想建设的中心环节,过去由于普遍缺少足够称职的政治理论师资,以致这些课程的教学水平不高。为此,高校思政课师资建设不仅要解决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要加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思政课改革全面启动,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数量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得到发展。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还要求

26、“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2 68改善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是大力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思政课改革和建设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党的创新理论每发展一步,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就要跟进一步。1998 年 4 月,为了推进落实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任务,教育部通过集中各校相关学科政治上较强的高水平教师讲授邓小平理论、精心组织讲习班和备课班以及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大力培养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2 1802001 年 7 月,为了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精神,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27、教育部明确了教师在“三进”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两课 教师学习和领会好讲话 精神,是切实做好 讲话 精神进课堂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还提出了教师研讨新思想、新观点和研究重大问题的要求等。此后,随着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教育部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进学生头脑,首先要进思政课教师头脑,强调切实抓好教师的学习和培训等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2019 年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从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加

28、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等五个方面统筹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总之,以教师教育为关键环节,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向教学体系的融入与整体建构,是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的生动实践,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础性工程,意义极其重大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

29、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5)2022-11-12.http:/www.moe.gov.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4龚海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 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5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7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编辑张瑛)胡咚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思政课的历史经验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