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营销类本科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3006610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营销类本科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营销类本科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营销类本科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营销类本科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营销类本科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英文): Network economy under the new trend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经济贸易与管理系 专业、年级 市场营销 2004级 指导教师 2008年 5月15日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摘 要在传统营销的理论框架中,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环境是不可控的,营销管理的本质就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可控的市场营销因素,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但是,在互联网所架构的虚拟世界中,企业的营销格局正在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革,要适应这种革命,就需要在理论上

2、对网络背景下的营销模式作出新的解释。【关键字】:网络经济 虚拟企业;网络营销;营销模式 Network economy under the new trend of integrated marketing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theory frame, the enterprise and environment exists between the definite boundaries. Environment is not controlled, marketing management is the essence of the

3、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factors, the realization enterprise marke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But, in the virtual world of the Internet had structure, enterprises marketing pattern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are to adapt to the revolution in theory, it needs to network unde

4、r the background of a new marketing mode【Key words】: Network economy The virtual enterprise Network marketing Marketing mode 目 录绪论(1)一 网络经济(3)(一) 网络经济的由来(3)(二) 网络经济的特点(3)(三) 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4) (四)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4)二 营销趋势(5)(一)传统营销理论的内在逻辑(5)(二)网络背景下的营销格局及其影响(7)(三)是企业与宏观环境力量之间的关系(9)三 网络背景下的营销管理模式(11)(一)个性(I

5、ndividuality)(11)(二)信任(Trust)(11)(三)成本(Cost)(12)(四)信息(Information(13)结语(13)参考文献(14)绪论随着经济和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的市场时代。网络营销是每一个商家的必然选择。网络市场在经过了3个阶段的演变后,将会有较大发展。它具有无店铺经营的若干基本特征,具有发展公共关系等多种功能。所以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营销模式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分析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新营销模式,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 网络经济 (一)网络经济的由来:网络经济在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是与1993年

6、以来国际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分不开的。但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而言,则早已有之,而且由于不同学者对“网络”和“经济”的不同理解,它有着不尽一致的内涵。例如,早在80年代,有些日本学者鉴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均因有相应的网络而发展起来,就把服务经济称为网络经济,提出要研究这类网络经济学问题;1992年我率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访问贝尔实验室时,有两位美国学者送给我几篇研究网络经济问题的论文,其内容是讨论电子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人们也把这类研究称为网络经济学(Economics of Networks)。现在成为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

7、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 )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Economics)。当然, 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它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

8、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美国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美国互联网经

9、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注:1995年还只有50亿美元,3年就增加到600倍,在1998年网络经济的3014亿美元收入中,电子商务就占了1020亿美元。)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从19951998 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了174.5; 1998 年美国电子商务比过去所有的估计都高, 达1000亿美元。(注:以上资料见该公司副总裁林正刚在99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的报告:Internet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

10、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飚升。例如,美国的德尔公司自1990年上市以来其股票增值了3万倍。 又如美国的雅虎以400万美元创业,经过4年半时间, 其股票市值达到400亿美元,增长1万倍,拿其网络股收益与其财务收益相比,超过40 多倍。这说明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殖。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表现为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必然水到渠成了。 (二)、网络经济

11、的特点: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因“产销见面”而使中间层次失

12、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因网络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而需要有各种专业经纪人与信息服务中介企业。 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

13、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6.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14。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它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

14、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有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刺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传统经济是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商品价格对供求变化的刚性较大,甚至具有缺乏效率的僵硬凝固性,因资源匮乏使供应受阻往往成为经济的通病。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则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商品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严

15、格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对买卖双方具有互动协商、互利双赢的优越性,因收入与财富的悬殊加剧使需求不旺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仅劳动生产率高,(注:例如,美国90年代的生产率年增速度是60年代的2倍,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4倍。)而且创造财富快。(注:网络经济的财富创造主要不看短期利润,而着眼于信息资产或知识资产在长期的增值。据香港大周刊1999年3月6日的报道,美国比尔盖茨的财富在1998年每小时增加210万美元。 )近3 年(19951998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有35依赖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注:见人民日报1999年6月24 日美国经济三年增长三成有赖网络经济。)网络经

16、济会促进经济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美国90年代经济近五六年来的实绩提供了一个例证。网络经济的这种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或主要工具信息网络的作用看,信息网络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带动效应。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有些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以下的三大规律: 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s Law)。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20年。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

17、法则(Metcalfe Law)。按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 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飞快高涨。互联网企业概念股市值连续上扬的原因就与人们的这类预期有关。 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 )(注:源出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话:“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

18、。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胜者统吃的现象。(注:令人担忧的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差距。据联合国技经贸信息网新闻的报道,至1998年,在国际互联网1.3亿用户中, 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占7.8,而发达国家有1.2亿,占92.2;在发展中国家每440人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而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信息社会中“信息富裕”与“信息贫困”的差异,在信息经济中将表现为“信息经济发达”与“信息经济落后”的差异。) 从网络经济的本身看,首先它使经济活动的扩展具有全球性,可达互联网连

19、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其次,它使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具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上网的企业、家庭和其他单位,都会因交易费用降低、商机选择增多而获益。再次,它还使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有多项选择性,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 尽管有这么多的因素使网络经济崭露头角,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应当看到,传统经济始终是哺育网络经济的母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有技术因素,更有制度因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网络技术用于各种目的,推动了软硬件的生产,因把万维网推广到全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结果使投资激增

20、,新企业不断涌现,整个经济迅猛扩张,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前景诱人的网络经济,其真正的优越性在于持续的变革:以变应变。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由于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特称或别称,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途径是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等。 网络经济对经

21、济理论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因受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剖析。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两要素说”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能力,它“由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斯大林文选(19341952年),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5页。)共同组成。“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指的是生产总量,决定该量的生产过程的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就是生产力要素。因此,它除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劳

22、动对象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明显作用。“多要素说”视生产力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它的高低除受上述三要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页。)以及其他要素。 二、营销趋势(一)传统营销理论的内在逻辑:营销理论与营销模式的变革,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源起一样,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与逻辑基础。追溯现代营销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市场营销组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4PS模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得到了普遍认同。而这一模式的

23、价值或者生命力,来源于其坚实的逻辑基础。关于营销理论以及运作模式的研究,不能偏离其内在的逻辑。否则,我们就难以认清本质,从而无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 经典营销理论的客观经济基础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而其逻辑起点则是关于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区分。20世纪5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博登(Bolden)界定了可控和不可控营销因素的区别,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营销的理论基础。60年代,EJ麦卡锡完成了对可控因素的分类,在他那里,所有可控的营销因素被划分为四大类,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与促销(Promotion),首次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4P

24、组合模式。麦卡锡之后,菲利普科特勒进一步完善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构架。科特勒不仅发展了一个6P组合,在4P基础上,他引进了两个新的组合因素,即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和公众关系(Public Relations),构建了一个被他称之为大市场营销的6PS组合模式。更进一步区分了营销组合的两个不同层次,即战略性4P组合和策略性6P组合。他指出,6PS是一种策略性组合,它的运行必须有相应的战略基础。支持6Ps的也是一个组合模式,是由探查(Probing)、分割(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及定位(Positioning)所组成的整体,构成了一个新的4

25、Ps模式,这是一个与6PS相匹配的战略性组合。至此,现代营销的理论臻于完善。 在经典的营销理论中,环境是不可控的,具有强制性。并且,由于环境是企业营销系统以外的一切存在,因而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惟一空间,营销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企业与不可控环境的动态平衡。而与环境相对应的,是众多可控的市场营销因素。这样,运用这些因素,并且从总体上把握各类可控因素,藉此来适应不可控的外在环境,就成为逻辑上必然的而且是惟一的结果。EJ麦卡锡、菲利普科特勒等许多学者很好地发展了博登的思想,使现代营销的理论体系及其内涵不断趋向于完整、丰富和完善,为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博登之后的众多新的理论、方法、模式

26、,包括4C模式,即综合了欲望与需求(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 to satisfy wants and needs)、便利(Convenience to buy)及沟通(Communication)等四因素的组合模式,大多建立在运用可控因素以适应不可控环境这一逻辑基础之上。 (二)、网络背景下的营销格局及其影响 在传统营销理论中,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有着十分明晰的界限。营销管理的本质就是综合运用企业可控的各种因素,以实现与不可控因素,或者外部环境的动态协调。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一逻辑基础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企

27、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虽然重视对消费者的研究,但这种研究的基础是抽样调查,企业实际上根本无从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绝大部分企业是在市场细分的模式下,实施所谓的目标市场营销,发展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所以,企业根本不可能适应每一个消费者的欲望和利益。绝大部分消费者只能在企业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中作出选择,这样的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个主动过程。因而,传统经济并不支持消费者的主动地位,传统营销是企业营销,消费者实际上被排除在营销主体以外,只是作为企业的营销对象而存在。 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互联网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构筑了直接的互动环境,借助互联网无时不在的高速信息通道,消费者能

28、够面对全球范围内所有可能的潜在供应商,与之进行一对一的交互式信息沟通,历史上第一次享有了完全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消费者的意愿、利益和偏好真正成为了企业营销活动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的主动地位不仅得到确立,而且,他们已经介入到了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消费者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顾客,而是作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与企业一起,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的主体。既然网络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共同执行的行为过程,那么,仍然将顾客视作外在环境因素的判断,在逻辑上就失去了合理的基础。 其次是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背景下,企业是一种职能被虚拟化了的存在。虚拟企业只执行自己拥有优势的职能,而非优势职能则

29、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交由其他专门化的组织或机构执行,企业奉行的是外部整合职能的运作模式。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更像是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顾客价值最大化是它们惟一和共同的追求。被传统营销理论界定为微观环境力量的供应商、营销服务机构等,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内?quot;属性,它们与企业一起,共同构成营销活动的主体,而不纯粹是某种意义上的环境存在。 (三)是企业与宏观环境力量之间的关系。菲利普科特勒将政治权力作为营销组合因素来对待,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企业与宏观环境的界限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这种非恒定状态,在网络空间被进一步放大,这在技术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互联网是一个标

30、准化的体系,众多的技术标准是互联网赖以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而标准的每一次发展和完善,都有企业的积极贡献,如微软的视窗系列,就是企业参与规则制定的典型。在专业化实施优势职能的前提下,许多企业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可能。当某种技术或者模式为互联网所认可,成为虚拟世界共有的标准,我们将很难将其作可控与不可控的区分。 总之,互联网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的相互关系,使得传统经济中企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边界趋于模糊。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可控因素以适应不可控因素的逻辑,已不再具备坚实的实践基础。只有突破这一局限,透过一个新的视角,才有可能寻找到适合虚拟企业的营销模式。 应当承认,在互联网和网络营销环境下

31、,仍然存在着大量影响营销活动和营销绩效的因素。这些因素虽然不易作可控或者不可控的区分,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客观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某些因素,不仅对企业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以被企业加以充分的运用。例如,顾客的信任,从来都对企业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尽管企业并不能控制这种信任,但企业完全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赢得这种信任,维持并发展这种信任,藉此来实现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三、网络背景下的营销管理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使得传统经济中企业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边界趋于模糊。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可控因素以适应不可控因素的逻辑,已经不能引导我们。我们认为,在互联网与网络营销框架下,营销

32、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寻找各种能为企业运用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有机整合,合理地规划企业的营销活动。由可控因素到可运用因素的转化,是互联网和网络营销带来的变革。在网络背景下,对虚拟企业的营销活动有重大影响,并能为企业所运用的因素,大致包括下述四个主要方面。它们的整合,构成了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的运作模式。 1个性(Individuality) 个性发展是个人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人的发展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因而,人的个性发展,从来都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愈高,人的个性发展就越容易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当然,个人也就越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消费者的个性

33、从来都是企业细分市场的重要依据。有鉴于此,一些企业十分重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他们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某种品牌以特定的个性,藉此迎合消费者富有个性的需求。而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模式,必须以相应的客观条件作为支持。这些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钱,另一个则是闲暇。网上购物节省了消费者的信息成本,省却了来回于购物场所的费用支出;网络还使得消费者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适合他们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且,网络无时不在的特性,使消费者能在任何他认为方便的时间,毫无束缚地采取购买行动。在线购买的新型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金钱与时间约束对消费者的影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企业营销的核心目标。

34、2信任(Trust) 在线购买是一种超越习惯的行为模式,尽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经济的选择路径,和更为充分的选择机会,但网上购物仍然是一种风险性的行为。在实际取得产品以前,消费者对所购产品没有任何直观的感受。传统经济体系中,人们用于事先检验产品质量、性能或效用的一切惯用手段,在网络营销框架下,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如果不是对产品,或者供应商有足够的信任,如果不是因为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最佳,消费者不会贸然采取网上购买的行为。 消费者的信任,是虚拟企业最可宝贵的一项财富。因为,这种情感能够有效地消除他们的风险,帮助他们确立购买信心。在互联网所架构的虚拟世界,消费者缺乏用以判断购买决策恰当与否的直

35、观标准,因而,与企业相互之间的信任,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3成本(Cost) 互联网与网络营销模式,为生产者架设了与消费者直接联结的通道。在网络世界,企业可以越过中间商,与最终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双向 沟通。网络所构建的直接渠道,不仅为在线顾客带来了莫大的便利,同时也大大节约了企业用于渠道管理方面的费用支出,为虚拟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准备了充分的基础。 在网络空间存在的企业,只需行使具有优势地位的职能,其他职能完全可以由别的独立企业执行。借助于外部交易的途径,虚拟企业即能完成对企业职能的整合。职能的虚拟化,造就了众多专门从事某种业务的企业,而专门化经营又给这些企业带来了降低成本

36、的好处。这样,在互联网与网络营销模式下,虚拟企业能够迅速地完成对供应者的选择,以最低廉的价格获取最具专业化、同时也是最好的服务。这也使得企业可以在任何时候,以最低的成本支出,向在线顾客提供质量最佳、性能最优的产品或劳务。 4信息(Information) 在传统经济格局下,企业期望与消费者沟通的许多重要信息,只能采取单向传递的方式,其中存在着对滞现象。单向信息沟通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及时了解受众的反应。因而,企业无法依据受众的反应,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改善信息沟通的效果。 互联网构筑了实时的信息传播方式,彻底消除了交易双方的地域间隔,极大地弱化了由于实际空间差距所带来的影响。而且,这种沟通

37、采取了面对面的方式。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沟通,包括网络广告,都是交互式的。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企业就能直接面对顾客可能的各种反应,判断对方的好恶,推测其行为趋向。由此,企业就可以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状况与需求特征,并迅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行动,迎合他们的要求。结语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模式,不只对企业的信息沟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使信息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信息已真正成为企业最宝贵的一项资源。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只有拥有必要的信息优势,致力于架设与供应商、中介服务组织、消费者以及政府进行高效沟通的信息桥梁,才有可能迅速捕捉一切有利的机会,改善企业的营销活动,寻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最佳路径。

38、本文是在网络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对其营销做出的浅论,通过对网络经济的分析最后说明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营销趋势。本文在实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并希望对网络经济下的营销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8参考文献1 CNNIC.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 冯英健.2006年网络营销九大动向.电子商务世界,2006,(5):50-51.3 张卫东.网络营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4 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

39、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40、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

41、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

42、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

43、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44、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7

45、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C/OS-的研究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

46、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105. 基于单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