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关键词目录第一章导言1.1本项研究缘由1.2本项研究意义第二章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现实状况分析2.1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背景分析2.2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现实状况和特点2.3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路径2.4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原因第三章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城市存在不利问题分析3.1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本身面临问题3.2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给城市带来问题第四章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对城市发展主动影响4.1 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对城市政治文化影响4.2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研究第五章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发展对策5.1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处理其基础生存发展问题
2、5.2将少数民族管理和城市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5.3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少数民族人口正当权益5.4动员多种社会力量搞好少数民族流感人口问题第一章导言 1.1 本项研究起缘 城市中少数民族关键由城市世居少数民族、城市新进少数民族和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三个部分组成。城市世居少数民族,通常是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历史形成,在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定人口规模或聚居区域少数民族。她们含有城市户口,而且大多是因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或统治者需要,聚集于清真寺、喇嘛寺或兵营周围而形成少数民族聚落。城市新进少数民族通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以工作、学习或经过政府有计划招工等形式进入城市并含有城
3、市户籍少数民族。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是指不含有城市户籍,却又在城市中居住并从事多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活动暂住少数民族人口,本文谈及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不包含作短暂逗留少数民族差旅人员。改革开放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行政化管理和严格户籍制度限制,受本身传统观念、生产关系和生活方法影响,少数民族群众和外界联络不多,其人口流动现象更是微乎其微。改革开放后,长久生活在内地和边远地域少数民族群众同汉族人口一样,逐步摆脱封闭,走向开放,经过务工、经商等方法涌入城市,形成一支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大军。伴伴随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原有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松动,为了改善本身生活情况,人口流动成为无
4、法逆转时尚,很多少数民族走出大山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进城市,既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需求,也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一样民族流感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也改变了城市原有民族结构,加速了城市多民族化和文化多元化,亲密了各民族间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进入城市少数民族群众不仅本身取得了利益,改善了生活,而且还学到了优异科学技术,提升了本身素质,增强了法制观念,经过她们示范作用,极大促进了民族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为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巨大差异,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后,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包含到少数民族文化变迁和调试、城市民族关系、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和现代城市管理矛
5、盾冲突、城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等。其中,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和城市经济发展是很关键而且含有基础地位问题,它不仅是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关键原因,也是和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最终融入城市紧密相联问题。为此,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展开专题调研活动,加紧针对流动少数民族立法工作;二要各地域、各部门真正落实落实既定法律法规,平等地对待流入城市少数民族,反对任何形式民族歧视,保障她们正当权益;三要组织和发挥多种社会力量,搞好流动少数民族和城市居民之间关系,为少数民族现代化和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处理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问题是一项长久而又艰巨任务,需要多方面关注和研究。对
6、于这个很值得重视问题,现在学术界研究相对比较微弱。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处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最活跃、最敏感位置,这就决定以后我们城市民族工作关键。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搞好城市民族关系,我们必需采取多种方法和方法来处理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问题。1.2本项研究意义 经过本文对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和城市经济发展调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民族学研究领域,深入深化对相关问题认识。经过调查了解武汉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基础情况和发展瓶颈,为少数民族流感人口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愈加好帮助,促进城市管理部门、城市常住居民和少数民族流感人口之间沟通和了解,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向愈加友好团结方向发展,实现
7、武汉市更高层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市少数民族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一直是中国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传统上研究关键,不过包含城市在内散杂居地域少数民族研究相对比较微弱,因为城市在社会中特殊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研究十分必需。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紧和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急剧增加背景下,认真考察城市中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情况,在学术和现实层面上均含有很关键意义。第二章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现实状况分析 2.1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背景分析各民族人口地理分布是在过去几千年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到清代民国时期,其基础面貌已大致稳定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伴随济社会巨大改变。8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现代工
8、业快速发展,各地域间、城镇间、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也由历史上向西北流动转变为向东南沿海流动。少数民族中部分含有经商传统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也同汉族群众一样自发地向部分发达城市流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政方针,中国进入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改革开放年代,少数民族人口开始纷纷走出偏僻民族村寨涌入城市,从事经商务工等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每个城市基础上全部有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尤其以大中城市居多。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大致发生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形成了一定规模。2.2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现实状况和特点 从分布地理位置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
9、、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到海南十个边境省区,居住着占全国近70%少数民族人口,仅西北、西南地域就集中了全国少数民族人口50%。就自然环境来说,以深居内陆高原山区为主,严寒、干旱荒漠占了相当比重。中国民族地域大多远离海岸线,距离海岸线越远,人口越多;距离海岸线越近,人口越少。在垂直分布上,少数民族人口关键集中在山地、高原。如藏族即为世界驰名高原民族,最高居民点已达成海拔4880米,为世界所罕见。从流动走一直看,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向城市流动走向:首先向本省(区)其它市县。对于那些长久处于闭塞地域少数民族组员下大决心走出村寨时,往往不敢轻举妄动,她们开始只在当地域城镇流动,其中当地域政治、
10、经济、文化、交通等中心省城、地域行署所在地和自治地域(州、县)首府最为集中。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流感人口中外地域汉族为主,她们占流入人口74.7,其次藏族占14.8,藏族关键来自区内各地域。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当流入地离流出地距离越远时,流动成本就越高,流动风险就越大。对于流动少数民族来说,她们对当地域周围环境比较熟悉,在本省(区)部分中小城市或邻近城市进行就近流动,从经济、社会生活、民族心理等方面综合来看,成本低、风险比较小,能够为以后流动积累一定得经验。其次,在当地域城镇流动少数民族人员经过初步锻炼后,开始把眼光投向外部更大世界,开始走出本省向经济更发达大中城市及特大城市进行省际流动。不管从
11、地域上,还是从职业上,城市中少数民族流感人口从总体上也遵照通常人口流动规律。不过,少数民族因为其本身特点,城市中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有着和全国流感人口不尽相同特点。1、 人口数量、人口百分比呈上升趋势。2、民族成份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和内地、内陆和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亲密,各民族文化、科技、民俗等得到了交流,很多少数民族不停打破自我封闭藩篱,逐步走向愈加宽广天地。3、流动形式以务工经商为主。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以个体经营为关键形式,多集中于商业、餐饮业等第二、三产业部门,小商小贩也占相当百分比。4、流动趋势以劳动谋生为主。中国大中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她们流动动机通
12、常是盈利,预期收入一旦达成,大多数人员仍然会选择返回家乡。5、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从地域来看,经济发达城市,人民群众文化教育水平较经济欠发达城市要高。6、“大分散、小聚居”居住特点。流入城市少数民族人员,民族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大家之间血缘、亲缘、地缘、业缘关系等原因,使得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分散于各行各业和各个区,但又全部有自己相对集中居住区域。2.3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方法 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方法,和上世纪80年代起席卷全国民工潮一样,基础是一个民间自发流动。这种流动关键包含以下多个情形:一、个体或家庭为单位流动。这种流动方法包含两种:这种流动指
13、是在城市中没有现成老乡或亲友关系,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进入城市谋生。另一个是以亲友或老乡为中介流动。在少数民族流感人口中,大部分外出者全部是借助亲友或老乡等媒介实现在城市中就业或创业。从笔者调查情况看,在武汉从事拉面生意绝大部分回族、撒拉族,从事餐饮、搬运、礼品经营等行业大部分土家族,部分从事餐饮业维吾尔族,全部属于这种流动方法。二、群体为单位自发流动。这种流动方法关键也包含两种:1、少数民族地缘群体结伴流向城市。所谓地缘群体,是指“基因”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群体”。来自同一地方少数民族,通常为纽带结伴进入城市,相互之间可能是亲属,也可能不是,在城市住,从事相同谋生方法,进入或离开城市通常全部是以
14、群体为位。2、少数民族业缘群体结伴流向城市。所谓业缘群体,是指“基于组员间劳动和职业间联络而形成群体”。少数民族流动者以相同职业为纽带,组成相对稳定群体,依据各地市场需求流向不一样城市。三、由政府部门组织流动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即使以自发流动为主,但也不乏部分有组织流动。比如,云南省劳动厅自1991年起,由省劳务交流协会和深圳锦绣中华发展签署了长久劳务输出协议。再如,1997年以来,西安市民委前后和陕西省安康、汉中、宝鸡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地市民委联络协作,以当地劳动管理部门为渠道,在西安一批大中型民族企业和宝鸡陇县固关回族乡、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域之间建立了长久劳务输入、输
15、出协作关系。2.4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原因1、经济收入差距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原因是多个多样,但关键原因还是经济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刘易斯等人认为,劳动者从农村迁入城市取决于城镇实际收入差距,只要城市工业部门通常工资高于乡村部门通常工资水平一个合适百分比,农民就愿意离开土地迁移到城市中去寻求新职业。2农村大量剩下劳动力存在。3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根本,但伴随城镇化建设不停推进,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停降低。从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来看,全国耕地净降低许为3806.1万亩。这意味着中国耕地面积由年末18.89亿亩下降到年末18.51亿亩,人均耕地由1.47亩降为1.43亩。4、
16、政策原因长久以来受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人口自由流动,往往受到人为地限制。城镇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和统包统配劳动就业制度、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计划供给制度、城市居民系列福利制度四位一体,高度协同,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铸造了城镇居民流动四道门槛,不仅严格严禁了农村人口自发流向城市,也阻碍了多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农业和农村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使多种社会关系严重失衡。伴随城市体制改革,城市门户逐步开放,限制人口流动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并逐步放开粮油等城市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和供给,这为农村人口比较自由地进入城市开展经商活动发明了良好外部条件。第三章少数民族人口
17、流向城市存在不利问题分析3.1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本身面临问题1劳动用工歧视问题平等就业权是国家对公民生存平等保护在劳动权上反应,而劳动用工中歧视流感人口包含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人为地强化了城里人和乡里人身份等级色彩。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从事商业活动流动少数民族不会因是少数民族而利益上受损,在职就业流动少数民族也不会因是少数民族而在收入上比相同岗位汉族低。不过,在求职过程中,却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流感人员歧视现象。2、正当权益受到侵犯。单位和部门对民族政策落实和落实不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停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间实际上不平等,
18、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关键标准。 3、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儿女受教育问题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了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急剧增加,少数民族流感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流感人口家庭化现象也日益显著。因为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儿女没有流入地户口,没有机会接收正常学校教育,她们在流入地受教育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 4、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因为不含有工作地城市户口,没有城市居民身份,越来越多进城少数民族流感人口(除小商小贩个体经营者外),为了能够快速地就业,她们不得不答应雇主部分苛刻条件,这为她们未来劳动权益被侵犯埋下了隐患。3.2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给城市带来问题 1、经济活动中引发民族矛盾
19、或民族问题民族利益是指正当、正当、民族应有和应得利益。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中关键问题之一。公平合理利益划分和享受,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和享受上不公平或差异,有可能造成民族间矛盾和摩擦。 2、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大部分是好。她们以老实劳动和正当经营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但也有少数不法分子混迹其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些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而且损伤了少数民族形象,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不好影响。 3、城市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在社会治安管理增,民族关系协调上全部变得愈加复杂。因为各民族文化背景不一样,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上有着差异,加上我们
20、部分执法部门和当地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习俗、禁忌不大了解,所以在执法和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部分影响民族关系事情,而这类事情一旦发生,往往影响较大。第四章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对城市发展主动影响4.1 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对城市政治文化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多数流向中国中部地域,那里大全部南来北往,交通发达原来就是包容性很强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加入,促进了当地民族融合,愈加有利于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个民族相互帮助为关键内容民族政策。 从事民族歌舞或民俗演出。到现在为止,中国关键有三个以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大型民族村(园),分别是北京中华民族园、深圳中国民族文化村和昆明云南民族村,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
21、演出队,经过丰富多彩民族歌舞节目和民俗展演活动,为各地游客打开了一扇展示民族文化窗口。在其它部分城市旅游业中,也包含部分从事民族歌舞和民俗演出流动少数民族。有此丰富了少数民族所在城市娱乐活动,使当地文化多元化。4.2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研究流感人口和常住人口在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内直接地、连续地接触,使得她们之间在生活和工作上关系也逐步显现出来。流感人口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了很多主动影响。经过合理相互间人口流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无疑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目标关键形式和有效路径。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就业观念转变。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城市适应,有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
22、展,有利于发展丰富多彩多样性文化,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习内地耕种技术、生产方法和生活习惯。第五章城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发展对策5.1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处理其基础生存发展问题将流感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是由社会保障公平属性所决定,其次是由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所决定。处理流感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基础思绪 。要从城镇化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为其提供基础社会保障。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来到城市后,既活跃了城市经济,又丰富了城市文化,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不过,因为历史、自然、地理等综合原因造成了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素质不高,进入市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处于经济情
23、况欠佳境地。所以,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实现各民共同繁荣,我们要帮助少数民族流感人口,愈加好地处理她们就业问题,帮助她们摆脱贫困。5.2将少数民族管理和城市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将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管理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长远计划。流感人口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表现会更突出。所以加强流感人口管理,尤其是少数民族流感人口管理更要放在关键位置来抓,努力使管理工作和城市发展相适应。5.3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少数民族人口正当权益统计表明,来自闭塞、边远民族地域年富力强外出打工者大多数是当地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人群和家庭劳动主力,但恰恰是她们最没有稳定生活环境和相对固定时间来接收普法教育。因为流动性太大,她们
24、往往成为多年民族地域普法教育活动中“漏网者”。所以,少数民族流感人口应该成为以后普法教育关键。首先需要劳务输出地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普法教育,使她们树立法制观念,提升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遵法;其次需要劳务输入地依据当地实际制订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相配套法规、政策和措施,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法制范围,做到依法行政,避免工作中随意性,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和服务,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根据平等、团结、互助、友好标准开展协调服务,根据“属地管理”标准,在保护少数民族正当权益同时依法推行职责,依法办事。5.4动员多种社会力量搞好少数民族流感人口问题1充足发挥小区功效和作用。小区作为社会基础细胞和城市各民族共同归宿,是维系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和居民家庭间联络沟通桥梁和纽带。小区建设好坏,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含相关键现实意义。2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物(领头人)特殊作用少数民族流感人口进入城市后,籍贯、行业、民族等是其相互聚集关键条件。因为有着相同籍贯或民族,大家之间常常会形成松散但又亲密联络,在她们中间会有一位相当关键人物起着关键作用代表人物(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