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声色”审美视角的古代诗歌阅读——以《琵琶行》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87319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声色”审美视角的古代诗歌阅读——以《琵琶行》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声色”审美视角的古代诗歌阅读——以《琵琶行》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声色”审美视角的古代诗歌阅读——以《琵琶行》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3/0 2 3基于“声色”审美视角的古代诗歌阅读以琵琶行为例侯中川侯中川,海南省教育考试命题和评价中心学科秘书。摘要:“以江月为文澜”的谋篇布局让琵琶行精妙绝伦,也给予了后人深入研究的独特视角,其典型特质随着时间推移而真实巧妙地转变,营造出广衰阔远的空间和澄澈冷寂的氛围。本文“声色”之美的审视与品读,需要我们探究“江月”三个阶段的动态文本影像建构、空间和色彩交织的静态文本影像呈现,尤其是“江月”与“琵琶”的声色互动、共融共生状态。此外,声色审美探究还需整合美术、音乐、物理和地理等高中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内容和学科思维方式,从跨学科视角对文本进行研习

2、,是导向跨学科教学,构建跨学科教学体系,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有力尝试。关键词:江月;琵琶;声色;跨学科学习诗歌意象往往涉及客观物象的时空序置、形态属性等特质,对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情感非常关键。“声色”审美作为诗歌意象鉴赏中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课堂教学切人点,不仅契合了学生审美情趣,巧妙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而且能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必备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品读鉴赏诗歌。“江月”的描写贯穿全文,“江”与“月”两个物象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物共同体一一组合式意象,其内涵丰富、特点鲜明,且与“琵琶”的音色特质高度融合,一视一听、亦静亦动,产生了月色与音色、月色与弹奏、江水与琵琶声交相呼应

3、、相互成全的声色互动、多感官参与的文本艺术效果。一、“江月”的动态文本影像建构秋夜、溢浦口是琵琶行创作发生的特定时节、地理位置,奠定了全文的空间、色彩和情感基调。“江月”在琵琶行中出现了四处,依次为:别时茫茫江浸月一一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本文的“江月”是在秋夜和溢浦口背景产生的意象:秋天夜晚之月皎洁、圆润而明亮;溢浦口处于溢江和长江交汇处,地势平缓、水量充沛,江面烟波浩渺、视野一望无际。前三处“江浸月一一江心月白一一月明江寒的描写顺序暗含时间推移、演变之规律,属于“江月”不同时间段展示出来的不同典型特质,其特征形象鲜明、直观,预设故事情节发展,暗合诗人情感变化轨迹。第一

4、阶段的朦胧模糊一一夜晚到来,江水和空气慢慢出现温差,水温逐渐高于气温,秋天夜晚的江面容易产生雾气,这增添了“江浸月”朦胧之感,也突显了月光穿透雾气映射江水、江水浸润月光的动态美感。朦024/2024/03/语文教学与研究/文本解读的江月暗示着送别后诗人不可预料、无法把控的茫茫前途,而诗人内心生发的贬谪之愁、悲秋之愁、送别之愁等思绪此时也正萌发蓄积、潜伏隐掩,像极了朦胧含蓄的江月。第二阶段的半暗半明一一雾气逐渐轻薄,此时江面之上的月光虽然已经不完全是第一阶段“江浸月”的朦胧、模糊之感,但依旧还不能朗照江面,只能看到大致形状轮廓而边界不太分明的月亮,整个视角呈现若隐若现的亮白色画面。由于前一阶段情

5、绪的积聚和酝酿,诗人的情感已经不再含蓄蕴籍,面对人生不如意、世事难料的现实,诗人苍白、迷惆的心境逐渐变得强烈、充沛,在静谧的夜色下蓄势待发。第三阶段的净白凄寒一一随着时间推移,江上雾气近乎消散,此刻的月光没有了云雾的阻隔,可以完全彻底地洒照江面,视野阔远而明净,月光和江面呈现出净白共融的静态画面。秋天夜深,江边气温寒?,送别之人容易产生冷寒的体感,加上路人稀少、景色凄冷,身体和景色的双重作用引发了人物内心的凄寒,诗人情感瞬间进发,“江月”完成了从自然特质向人物情感的转变、升华。第四处“春江花朝秋月夜”中“春天江边花儿盛开的早晨”和“秋天空中明月高悬的夜晚”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事物和光景,“春江”

6、和“秋月”由“江月”分割开来,加上特定时节的限定,形成了幸福美好的象征。此处“江”“月”与前三个阶段送别友人之际原本清冷的“江月”截然不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巨大反差,表面上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焦点,实际上因为现实的艰难处境和悲惨遭遇,再美好的事物也会黯然失色,诗人即便在“春江花朝”和“秋月夜”也只得无可奈何常常外出买酒返回独酌独饮。无论是世间美好的“江”和“月”,还是溢浦口凄寒的“江月”,无论是“春”还是“秋”,空间上无可逃脱、时间上周而复始,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煎熬历历可辨。“江月”以影像连续演变呈现的方式,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连贯性,避免了思维的障碍,拓宽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想象空间,

7、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沉浸式阅读,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与作品的隔阅,跨越时空的阻碍,走进作者的内心空间。对“江月”三个阶段典型特质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临行的送别时间之久长、人物情感之丰富,也更加客观清晰地展示了文学与生活、作者情感积蓄进发与客观现实规律的紧密联系。二、“江月”的静态文本影像呈现作者可以充分调动个体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来感知外界事物,而读者通常只用通过文字,借助联想、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幅幅的画面,从而来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江月”除了以动态影像连续呈现引导读者外,其多维空间与单一色彩构成的静态文本影像也深深震撼着读者,两者显著特征、强烈对照,让读者融人画面、身临其境。(一

8、)广衰阔远的多维空间溢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水无尽地流尚绵延,夜晚月光自上而下倾泻普照江面。横向视角上远远近近、左左右右的江水,纵向视角上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月光,建构起一幅广衰无垠、阔远深邃的多维空间与画面。而正处送别友人、饱受离苦之际的诗人,今后只能形单影只、孤独落寞,渺小的个体生命和宏大的天地空间在画面上产生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似的诗人在无穷无尽的空/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4/0 3/0 2 5间中愈发觉得个体的微不足道、人生的无可寄托,完全不由自我掌控,面对前途渺茫和命运未卜,个人更感迷离失落。(二)澄澈冷寂的单一色调月辉倾洒、覆盖江面,江水浸润、映射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充

9、溢于目之所及的每处角落,江月、天地浑然一体,宛若天成,整幅画面澄清明净单一。自然之月因人之所感而多情多意,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之人。自然界的月亮原本无情无意,却因人之所感而多情多意。诗人当时被贬江州司马,纯属无权闲职,琵琶女独守空船,只能梦啼阑干,两人处境悲惨而相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澄清明净的画面顿生清冷之感,加之夜晚送别,江边人少,秋季清晨天冷,又添静寂、冷寒之意,此刻澄澈冷寂的送别画面将人物处境的惨凄、内心的悲?烘托得淋漓尽致。多维空间与单一色调两种元素交织而成的静态立体的影像画面,能有效克服机械式、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畏惧感和距离感等弊端,帮助学生复原文本内容背后的真实人物与

10、故事,感知文辞温度。“江月”意象自身广衰阔远、澄澈冷寂的特质创造了极具空间立体感、色彩纯粹性的画面和图像,这给予读者强烈的心理暗示、阅读自觉,伴随无法抗拒的带入感、体验感,这成为读者思绪发端、情感进发的基点和契机。三、“琵琶”与“江月”的声色互动“江月”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广衰阔远、澄澈冷寂的静态画面;而“琵琶”为读者勾画了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娴熟动作、多样神情以及琵琶声抑扬顿挫、清浊舒急的动态空间,两者亦视亦听,一静一动,相互成全。(一)江月成全了琵琶的声音和画面1.江水保证了琵琶曲调的纯粹声音溢浦口位于溢水流至长江人口处,地势平缓、视野开阔,少有物体阻碍,琵琶声的传播顺利流畅,少有回声,琵琶曲调的

11、干净、纯粹和真实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受传播介质的影响,江面氮盒,传播介质近乎为湿润水气,不同于陆地干燥空气,虽然不会影响近在熙尺听众的听赏,但是对浸于声色、浮于文纸的读者而言,江面的琵琶声曲及时、真切,尤其是因为有水气润泽,琵琶曲调迥异于陆地的粗扩豪放,绵柔细腻之质呼之欲出,产生文有尽而意无穷、余音绕梁之效。2.明月提供了琵琶弹奏的清晰画面广阔的江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月光洒落江面,经江水的反射映照到画面的各处角落,画面中所有的人与物一览无遗,月光透彻似的照耀让夜晚的一切无处遁逃,对琵琶女的弹奏技巧、现场表演、舞台效果等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明月当空,明净的月色为诗人观听琵琶女的弹奏提供了超

12、清视角,读者仿佛能跟随文字、走进画面,看清琵琶女的弹奏动作、神情举止,及作者的潜然泪下,自然地产生同情、共情,否则一切将在黑夜中摸索进行,画面难以呈现,容易产生距离隔阅,不利于感知彼情彼景。此外,“江月”营造的画面明净、可视性强,这为诗人观赏琵琶女的弹奏开辟了绝佳通道,提供了超清视角,因而诗人能更精准地描写出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放拔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良久立”“却坐促弦”等整个弹奏环节和流程。首先,月光透彻似的照耀让夜晚的一切无处遁逃,无疑026/2024/03/语文教学与研究/文本解读对琵琶女展示出来的弹奏技巧、现场表演提出更严要求

13、。其次,在时间上如何将有间隙的颗粒性音质中“颗粒”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不仅考验琵琶弹奏的技法,更考验弹奏者对音乐的理解,这也对弹奏产生的即时舞台效果之呈现提出更高水准。(二)琵琶契合了江月的特质和形态1.音色与月色在特质上的巧妙融合琵琶作为一种传统民乐,其发音清脆、明亮,且富于颗粒性,正如文中的“噜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声的颗粒性音色特质相比线性音色,音色干净、没有失真,在声音的纯粹性方面与月光的皎洁、明净等纯正特征极为相似、高度吻合,两者完美统一,而琵琶声在“江月”映衬下达到了“可见之处无不闻”的听觉感官效果,曲音透传可达,绵延可续,饱满有力,“江月”和“琵琶”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感

14、官角度实现了有机融合,两者相得益彰。2.琵琶与江水在形态上的同频共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是与水波、弹簧振动波类似的,弹奏琵琶时会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的声波,形态上与明月当空下江面的粼粼波光高度相似,两者在空中和江面形成有效呼应与互动。透过涟漪江波我们可以观赏到琵琶曲调在空中的舞动跃腾、振动传播,成功地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琵琶之声转换成可见、易见的江水之波,同时实现了感觉的转移,达到了听觉、视觉交纵错杂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效果。本文“江”“月”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通过“声”“色”调动读者视觉、听觉等感官感受去想象、复原人物活动,瑞摩、理解人物心理。三个阶段的动态演变从时间维度上保证了

15、充分体察的可能,广衰阔远的多维画面则从空间维度留给我们发挥想象的余地,澄澈单一的色彩提供给了我们观察品赏的视角,“江月”与“琵琶”声色互动又牵动读者思绪,令其沉浸其中。对古代诗歌进行“声色”审美探究能有效避免嗨涩枯燥的学习体验、克服畏惧退缩的抗拒心理,能切实地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锻炼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和综合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和水平。四、“声色”审美背后的跨学科整合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内容和学科思维方式,从跨学科视角对文本进行研习,才能避免单纯依靠语文学科本位学习的学科局限性。为此“声色”审美探究整

16、合了美术、音乐、物理和地理等高中学科的必备知识,臂如美术学科中对广衰阔远和澄澈冷寂的意境的美学感受,音乐学科中对颗粒性音色清脆断续的音乐特质的听觉辨识力,物理学科中对声音回声、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等问题的声学分析,地理学科中对江水交汇处地势平缓、秋高气清、月朗水寒等地形气候的了解掌握等等。从跨学科视角对“江月”意象进行研习,美术和音乐学科中的美学感知鉴赏、创意表达思维,物理学科的科学思维,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跨学科研习融合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涵盖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因素,能多角度、多层级、多学科地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综合分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