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性及其干预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每个学校和班级都限度不同地客观存在这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在一项调查的数据中显示:“美国学困生的比例为1%3%,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此情况在我国也同样发生。”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焦急、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来说,多一两个学困生表面上仿佛无关紧要,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那就是一个家庭所有的希望,
2、所以,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都不容忽视。为了使学生能做到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和自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本课题尝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困难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盼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二、研究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特殊教育专家Kirk博士明确提出“学习障碍”(我国习惯称为学习困难)的术语以来,学习困难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相称广泛的关注。由于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数量可观的群体,无论是从个体发展,还是从学校教育以及社会进步的角度看,作为有着“特殊需要”的群体,他们应当得到理
3、解和关注。由于在学业和社会化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学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痛苦;假如这些学生不能得到适当的教育,社会的进步也将大打折扣。这就突出了研究学习困难的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体化。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因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方法不妥,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爱好不强烈而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学困生。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反复,但人的生命不也许重来。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主线立足点与出发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成为当下教育追求的境界。只有让学困生的生命精彩,才有也许真正的让全体
4、学生发展。三、研究内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进一步,人们逐渐结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盼望值存在显着差异的学生。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性。心理学研究表白,学习困难是由多方面的心理障碍引起的。总体上看,表现为学习心理障碍,社会性发展障碍,心理健康不良和神经心理障碍。1学习心理障碍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结识过程。而学困生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时,往往表
5、现出无法适应的问题,不能有效地或难以与外部环境构成动态的平衡。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觉失调。很多研究数据表白统觉失调与学习困难紧密相关,我国任桂英等人报告10.3%的学困儿童患有统觉失调症。可以说,统觉失调是导致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2)注意发展水平偏低。杨锦平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注意的范围、稳定、转移、分派等品质上,与非学困生相比,学困生都处在低水平,学困生普遍存在着注意发展障碍。(3)元认知能力局限性。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元认知在此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白,在元认知知识与策略运用方面,学困生不及正常儿童,他们缺少对认知过程的自
6、我调控,不能注重材料的整理和分类。(4)学习动机水平偏低。理论和实践证明,学习动机在人们的认知水平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认知水平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无论是学习愿望,还是学习积极性和坚持性,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都显著性低于非学困生。2.社会性发展障碍在社会性发展上,学困生与正常儿童大体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我国学者俞国良发现:“在社会交往方面,学习困难生的同伴交往水平显著底下,同时亲子关系紧张;在社会认知方面,学困生对社会性暗示过敏,往往表现出偏狭倾向,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在社会行为方面,学困生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情绪控制较差。”3.心理健康的不良特性一般而言,心理健康问题经
7、常表现为逼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急,学习压力感、心理不平衡等方面。与非学困生相比,学困生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逼迫症状,人际关系更为敏感,有较严重的情绪困扰,在思想、感情及行为等方面更具有敌对性。4.神经心理障碍程杜火、龚耀先等研究表白:在多数复杂功能的神经心理测验中,学困生的成绩和脑功能指数值明显低于非学困生。该研究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言语理解、解决问题和长时记忆等方面,学困生有受损的表现。众所周知,言语智商对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这些研究都说明学习困难与神经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关系课题研究的难点是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干预措施。1关注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冷落与悲观评
8、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急、不安与无助。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学困生的盼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盼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合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心
9、理支持,并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发明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发明了必要条件。父母对的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当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争取和学困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3增强学困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针对学困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当从多方面塑造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拥有责任
10、意识,可以对自己负责。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困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发明一些让学困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纳、关注的心理需求。三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缓解内心的焦急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此外,本课题就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困难学生的视角来看重要因素不外乎外部和内部两大方面。1外部因素 (1)传统教育的悲观影响。从封建时代的科举取仕直至今天的升学考试,本质上体现的是应试式教育和淘汰式教育。教育中“优胜劣汰”的观念,给学生导致了沉重的心理压
11、力,导致一部为学生胆怯读书甚至干脆放弃学习。 (2)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更加迫切,也给学生导致了严重的精神承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使他们视学习为畏途。(3)学校教育的不妥举措。一方面,中小学的课程设立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刚升学的学生来说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中高考的压力使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学习上的“尖子生”,而对学习困难学生则关心较少,甚至置他们于不顾。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毫无疑问,内部因素是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的主线性、关键性的
12、因素。众所周知,上面所讲的几种外部因素,对所有学生而言,都同样客观地存在看并非仅仅对学习困难学生构成影响,因此,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素质。 我们在成功教育研究中证明:不管学习困难学生属于哪一种类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存在心理缺陷。学习困难与心理缺陷往往互为困果,或者是学习困难导致心理缺陷,或者是心理缺陷导致学习困难。四、研究方法与环节1方法(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关注国内外学困生研究的发展动态,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调整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
13、困生的措施更有效。(3)个案研究法:观测“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4)总结经验法:依照教育实际提供的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结识、体会上升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5)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适合学困生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保持学困生学习注意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学困生成因调查问卷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家庭变故1、你父母对你的盼望值如何?( ) A、过高而无法实现 B、一般化 C 、没有什么盼望2、父母在管教方面对你的态度是( ) A、过于严格 B、一般化 C、放任自流3、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是( )A、简朴粗暴 B、一般化 C、谈心、
14、交流、感化4、你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 )A、优越 B、一般化 C、较差5、你的家庭学习环境如何( )A、很好 B、一般化 C、较差6、当你考试成绩很差时,家长的态度是( )A、狠狠的批评一顿 B、不理不睬,不做任何评价 C、告诫下次努力7、你父母在家教辅导方面做得如何( )A、经常辅导 B、偶尔辅导 C、从不辅导8、你的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如何( )A、陈旧、不妥 B、一般化 C、新奇 、易懂9、教师对学生如何评价( )A、公平 B、一般化 C、不公平10、教师对考试分数的态度( )A、只要分数高就行 B、进步了就好 C、无所谓11、课堂上老师的班级管理如何( ) A、严格、井井有条 B、一般化
15、 C、散漫,班风很差12、教师对个体学生的辅导是如何做的( )A、经常随时进行辅导 B、偶尔辅导 C、历来不辅导13、老师频繁考试、排名吗( )A、经常考试 B、偶尔考试 C、历来不考试14、你对所学课程的学习爱好A、浓厚 B、一般化 C、主线没有爱好15、你对学习的自信心如何( )A、自信心局限性 B、一般化 C、自信心强16、你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何( ) A、受挫能力强 B、一般化 C、碰到一点挫折就气馁丧气17、你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如何( )A、非常有上进心,我一定要比别人优秀 B、一般 C、无所谓,别人优秀与我没关系18、你的自控能力如何( )A、自控能力强 B、一般化 C、想控制但控制
16、不住19、你的学习目的如何( )A、非常明确 B、有时明确 C、历来不明确20、你的学习方法如何( )A、方法得当 B、一般化 C、不知如何学习21、你准时完毕作业的情况( )A、能及时完毕 B、偶尔不能及时完毕 C、经常不完毕作业22、对于如何解决师生之间的关系,你是如何做的( )老师批评我,能虚心接受 B、偶尔不服气C、认为老师在和我过不去其中17 家庭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814 老师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1522 学生自身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2环节 (1)学习有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从报刊、书籍等搜集有关“学困生”的相关资料,借鉴已有成果,寻找突破点,联系实际,撰写研究方案。 (2)运用设计问卷
17、、个别访谈、小组座谈等方法,了解“学困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周边环境等。通过调查,分析 “学困生”的行为特性及其形成的真正因素。 (3)运用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方法,针对“学困生”产生的因素,制定措施。 (4) 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收集、整理课题研究中的典型案例等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总结成果,撰写报告。五、论文框架一、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界定二、对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1学习心理障碍(1)统觉失调(2)注意发展水平偏低(3)元认知能力局限性(4)学习动机水平偏低2.社会性发展障碍3.心理健康的不良特性4.神经心理障碍三、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类型1基础薄弱型2动力缺失型
18、3能力低下型4品德缺陷型5暂时困难型四、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因素1外部因素(1)传统教育的悲观影响(2)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3)学校教育的不妥举措2内部因素(1)抑郁和自卑(2)迷惘与矛盾(3)自慰和侥幸(4)逆反与嫉妒(5)焦急和放纵五、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干预措施1关注学困生的内心世界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3增强学困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六、参考文献1武杰谈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干预,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2叶长文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齐鲁学刊2023年第3期。3美Cecil D.Mercer, Ann R. Mercer著 胡晓毅 谭明华 译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4美Susan Winebrenner著 刘颂 刘巧云译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6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7龚田波学困生心理特性及其教育干预策略初探8网站名教育心理学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