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菇生产管理手册平菇的种植在于管理,正所谓三分菌种七分管理。辛勤的管理必能种出优质的平菇。一、菌种的识别与选择: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种的质量与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在自做或选购菌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闻:就是用鼻子嗅菌种的气味。购买或自做菌种时,必须打开袋(瓶)嗅一嗅。如有独特的杏仁香味或菇类的清香味,则为优良菌种;如有酸味、霉味和臭味,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看:先看外表,看袋(瓶)口是不是打开过,菌种袋和菌种瓶有没有破裂,凡开过口的、破裂的,以及瓶口包扎不严或棉塞松动的,都有被杂菌污染的可能。在生产时要注意不要轻易打开菌种瓶的封口;再看菌丝,优
2、质菌种菌丝粗壮、分枝浓密、相互连结成块。用手按菌种时有弹性、湿润而不干燥,用手掰开时成小块,掉下的碎未少,培养基断面处菌丝明显可见,培养基颜色变浅;三看颜色,就是菌种袋(瓶)内菌丝的颜色,凡好的菌种整袋(瓶)呈均匀的白色,如上部白,下部不白,说明菌种未长好;如菌丝发黄溶水,说明菌种衰退;少量发黄证明环境温度高;如夹有桔红、绿、黑等色斑,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在制作菌种时加大石灰用量不会产生杂菌,只是菌种不会很白,但仍是好的菌种,如果不加营养只加石灰,则是生命力不强的菌种。、观察:就是看有无幼虫。用手取一块菌种放到手上,如发现有幼虫,千万不可购买,否则菌种则成了虫子繁殖的基地,在生产上将会造成严
3、重的损失。发满的菌种上绝对不能有虫害,一旦有很小的小白虫,立即挑出有虫子的袋,装入大塑料袋中,用药物熏蒸密闭使袋内无氧或投入3%石灰水中充分灌水无氧浸泡,虫死后只可用于出菇;未发满的菌种只有熏蒸杀死虫子或最好是再灭菌后接入新的菌种发满后再用,或直接当原料再配料使用。 二、菌种的制作:食用菌菌种一般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的制作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母种的制作:分为组织分离、提纯复壮及技术脱毒。组织分离:是利用食用菌子实体的内部组织来获得菌种的方法,是目前分离平菇菌种最常用的方法。选择朵形发育正常、肉厚、大小适中、无病虫害的菇体作为分离材料。试管培养基的制作:配方:土豆(去皮、切片)20
4、0克、葡萄糖或白糖20克、琼脂2023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蛋白胨2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片放入干净的锅中(锅内加入 1200毫升左右的水)煮至熟而不烂即可。将土豆捞出,放入其余称好的原料,由于琼脂较难溶化,须用小火一边煮一边搅拌,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停火,乘热分装试管。1000毫升培养基可装试管80100支。将装好的试管培养基用棉塞封口,准备灭菌。灭菌:将封好口的试管十支一扎扎好,先在高压锅内加水8cm左右高,在锅底放一块棉布作毕子,主要是隔离试管底部不直接接触高温锅底,以免击烂试管。将扎好的试管放入锅内蒸至压力阀冒汽时,关小火,保持压力阀有汽冒出45分
5、钟,停火,至锅中无压力时取出,乘热摆成斜面。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进行组织分离操作。将采摘下的用于组织分离的新鲜菇体、制作好的试管斜面培养基、酒精灯、接种钩、酒精棉球、打火机、气雾消毒剂一小包放入接种箱内,点燃气雾消毒剂,封闭好接种箱,半小时后就可进行操作。在操作前用肥皂水洗干净双手、擦干,将手伸入接种箱内,用酒精棉球擦拭一遍双手,点燃酒精灯,拿起接种钩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遍(注意:此时灭菌过的接种钩不可接触任何物品,如不慎碰到须重新烘烤后方可继续使用)。然后拿起菇体纵向撕开左手拿菇体和试管,用右手的小手指和无名指夹住棉塞并拔出,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用接种钩挑取靠近苏醒菌柄部位的菌肉一小块放入试管培养基
6、内(注意:操作时棉塞必须拿在手上,不能触碰任何物品,以免染上杂菌)。每接完一支试管,接种钩都要在火焰上灭菌一遍,以防交差感染。接种完成以后,拿出试管,贴上标签,注明所接的品种名称、接种日期。放入泡沫箱或恒温箱中培养,在恒温条件下812天即可长满整个试管。组织分离的试管母种不宜直接用于生产出菇当中,须经过13次的提纯、脱毒后方可用于生产栽培,如是大规模生产的还必须做出菇试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转、扩管技术操作(提纯)。操作流程与组织分离的操作流程是一样的,主要用于母种的提纯复壮或将购买回来的母种进行扩大再生产。转管时可将培养基营养加富。加富配方:菌丝体(发满菌丝的培养基)100克、(煮水,没
7、有可不加)、土豆或胡萝卜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23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蛋白胨2克、玉米粉(炒黄)10克、水1000毫升、PH值用石灰乳液调至912。(如PH值调过高时,可将灭菌后的试管培养基放置3天后再使用)脱毒技术:病毒的存在是食用菌降低产量的主要原因,脱去病毒与细菌要通过系列手段来完成食用菌菌种真正意义上的无毒,既脱毒菌种。怎样才能使菌种无任何细菌(病毒),一是引进优质脱毒菌种后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再就是自我进行纯化操作。这里介绍的细菌滤除技术操作简单且实用。购100万单位的链霉素 一支,倒入500毫升无菌水中(可在输液瓶中装水蒸后放凉使用,即为无菌水),用注射
8、器吸取稀释后的链霉素液注入灭菌后的纯净培养基上摇匀整个培养基表面及内壁,倒去多余的液体,然后在酒精灯上方接入母种纯菌丝(尽量不带培养基)。培养发满后两用此法扩大一次,细菌滤除即结束,此时可得到纯正的脱毒母种。注意事项:以上操作必须在接种箱内进行无菌操作。、原种的制作。配方:棉籽壳8公斤、糖6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硫酸镁10克、麸皮1.6公斤、玉米粉1.6公斤、多菌灵5克、石灰块0.6公斤、水约12公斤。用水将石灰块(如没有石灰块用石灰粉也行)化开并搅拌成乳状, 倒入其余辅料(多菌灵用水稀释后直接喷到棉籽壳上),搅拌均匀。闷30分钟1小时。最后与棉籽壳搅拌均匀,闷30分钟左右,待棉籽壳充分吸水
9、均匀后调含水量55%60%,即抓一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挤,有水溢出但不下滴即可。如培养料过湿可添加棉籽壳再次搅拌均匀;过干可浇些石灰水。装瓶:蘑菇专用瓶、输液瓶、罐头瓶均可。装料虚实要均匀,瓶中间扎洞至瓶底。料装好后用毛巾将瓶口擦干净,用棉花或塑料薄膜封口,置高压锅中灭菌1小时,注意锅内水要加够(8cm左右),以免烧干锅。冷却后于接种箱内进行无菌接种,操作同母种。一支试管母种可接58瓶原种。在接原种时须注意,挑出的琼脂块不能碰到瓶口,以免感染杂菌。原种也可用粮食做种。配制营养液:水1公斤一加入10克石灰粉。过滤只取上清液,再加入20克糖、复合肥压沫10克、硫酸镁2克、磷酸二氢
10、钾2克、多菌灵5克。煮时1公斤营养液配1公斤粮食。玉米粒、谷粒、麦粒、高粱、小米等粮食作物任选一种用上述营养液再加1倍水煮至熟而不烂,沥干表面水分或撒入一些杂木屑吸干表面水分后装瓶,粮食菌种最好用瓶子,如用袋子须防鼠害。高压锅灭菌1小时或常压100度保持8小时。放凉后于接种箱内接入试管母种,恒温或常温下发菌,长满后即成原种。注意:粮食菌种使用玉米粒、麦粒、谷粒、高粱、小米时,以煮至熟而不烂或浸泡法最好,浸泡时必须以浸泡粒内无白芯为准,浸不透发菌弱。一般浸泡时间长的可达3天,温水浸泡可缩短时间。粮食须沥干表面水分后方可装瓶,否则不易成功,以装半瓶为好。菌种发满后即可使用,不能长期存放,须在菌丝萎
11、缩前使用。粮食菌种发菌快,但要求严格,还要防鼠害,粮食菌种播种量省,颗粒多而广。以小麦和谷粒为最快、栽培种的制作:栽培种的制作流程与原种的制作工艺流程相同。配方A与原种配方相同(优质栽培种)。配方B:棉籽壳40公斤、杂木屑或甘蔗渣或粉碎后的秸秆40公斤、糖0.6公斤、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镁100克、麸皮16公斤、玉米粉5公斤、多菌灵50克、石灰粉6公斤、水约120公斤。辅料需经石灰乳液处理后再与主料混合搅拌均匀,堆闷一晚上。量少的可先装入大化肥袋中扎好口,再放入原料堆中闷一晚上,第二天即可装袋。选择1526或1733的聚丙稀袋(食用菌专用),绳子扎口,常压灭菌。量少的可用油桶,当料内温度达
12、到100度时(常用的判断方法是封口薄膜鼓起后10分钟开始计时)保持46小时即可停火,闷一晚,出锅至干净的室内,待料温降至30度以下时于接种箱内进行无菌接种,一瓶原种可接栽培种1012袋(两头接种),接种完成后搬入消毒过的干净室内,平放于地上或层架上均可。原种、栽培种的发菌管理:在培养期间,前3天观察瓶内(袋内)培养料表面是否无异样的杂菌或细菌产生。如有产生立即再次灭菌后再次接种使用或掏出重新拌料使用。培养料上有其它颜色的均是霉菌,有糊状的、乳白奶状的液体均是细菌。只有接种点上发展的四周延伸生长的白色羽毛状菌丝才是真正的菌丝。除接种点处若出现有异常的现象均不能使用。发菌期间应注意:保持发菌室内黑
13、暗、干燥、通风;防止虫害、鼠害的发生;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降温,菌袋最多只能码两层,最好是单层排放,防止菌袋内温过高而烧菌。发菌期间料温在2528度之间菌丝生长最快,超过35度菌丝会死亡。冬季气温低时也应注意通风换气,可加大菌袋的堆码层数以利升温。三、生产操作。批量生产出菇袋(菌棒)工艺游程;拌料堆闷(发酵)装袋灭菌冷却接种摆放发菌。、拌料,配方:棉籽壳40、甘蔗渣或杂木屑或秸秆或玉米芯40、石灰46、麸皮1015、玉米粉3、糖1、钙镁磷肥1、多菌灵0.1。配方B:甘蔗渣可秸秆或玉米芯(混合使用效果更佳)80、石灰46、麸皮2025、玉米粉35、糖1、钙镁磷肥或复合肥1、多菌灵0.1。在夏季高温时
14、生产石灰加入量为4,麸皮为10,糖可不加,玉米粉为3,在低温的冬季生产时取最大的数值。用水将石灰块(效果最好),没有石灰块用石灰粉也行,待石灰块完全溶化后搅拌成乳汁状,倒入麸皮、玉米粉等辅料搅拌均匀,闷30分钟至1小时(辅料经过处理后能有效的防止杂菌的侵染)。然后与主料充分搅拌均匀,待主料充分吸水后(闷一晚上)调含水量至60%65%,即抓一把料,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挤,有水溢出但不下滴则为含水量合适;有水连续下滴为含水量偏高,需添加新料重新搅拌均匀或铺平凉至含水量合适;若很难挤出水则为含水量偏低,只需浇些石灰水调节至含水量合适即可。在配料过程中应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这一点。、
15、发酵(堆闷),一般平菇只需闷一晚上让培养料充分吸水均匀即可,鸡腿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则需发酵57天将搅拌均匀的培养料堆成宽1.5米、高1.21.5米,长不限的梯形状,堆好后打通气孔,孔距50厘米,孔径10厘米,堆上方中间打一排,每侧打23排,盖上薄膜并遮荫,发酵57天。每天翻堆一次,翻堆时外面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外面,以使培养料发酵均匀。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无酸臭味和氨味。、装袋,选择2245的聚丙稀食用菌专用袋,在北方天气较冷时也可选择用2550的大袋子。装袋时料的虚实要均匀,装好后用绳子扎口。当然,你也可购置一台拌料、装袋两用机,省时且省力。、灭菌,常压灭菌。可根据具体情况
16、建灭菌锅(灭菌锅的建造可参考后图)或使用可移动式灭菌技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可移动式灭菌技术需购买蒸汽锅炉一台,以每小时产汽量为65公斤的锅炉为例,可一次同时灭菌500800袋,在鼓风机助燃的情况下36小时可将料温升至100度(灭菌量在500袋时需3小时,600袋时需4小时,700袋时需5小时,800袋时需6小时)。在使用该方式时需将装好培养料的袋子放入塑料筐或自制的铁筐中,码垛好上盖两层较厚的薄膜至地面,用沙袋或砖块压实,从锅炉通气口通两根通汽软管于垛内。点火后用鼓风机助燃,当薄膜胀起来的时候开始计时,此时可控制火势,保持薄膜鼓胀46小时,即可停火(珍稀菇类应保持812小时)。再闷一晚上即
17、可揪开薄膜,将菌袋移至消毒过的干净的室内。、接种,当袋内料温降至30度以下时进行接种操作。接种室要求保持清洁干燥,接种时再喷石灰水(上清液)净化空气,接种室门口要放置石灰粉,进出人员要脚踏石灰消毒。在风沙较大的地区,门口要吊布帘或塑料布来缓冲空气;室内放入灭菌过的菌袋、接种工具、表面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过的菌种,在接种前1小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接种操作注意事项及具体操作方法。接种人员衣服要干净,进入接种室要换拖鞋;接种前需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双手。接种工具需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或浸泡于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菌种瓶(袋)的外壁和瓶(袋)口也要用0.1%高锰
18、酸钾溶液消毒。接种室内要放置喷雾器,随时喷雾消毒。接种量为每公斤菌种接2030袋,采用两头接种,菌种块以黄豆大小为宜。接种时动作要迅速,打开袋口,快速将种子移入,快速用绳子封口或套上颈圈用报纸封口。接种时应减少进出门口的次数,如没必要最好不要随意出入,在每次出入门口后要用喷雾器喷洒石灰上清液于空间消毒。、发菌管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发菌室或大棚内发菌,在装卸、搬运、摆放菌袋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扎破袋子引起杂菌污染,根据季节和气温高低决定摆放层数,一般为4层,气温高时袋与袋之间要间隔开。发菌场所在使用前2天要打扫干净,并进行杀虫与石灰水清洗消毒;整个生产工作场地要干净卫生。在虫害多的高温季节,可喷“
19、菇虫净”防虫。保持菌袋内温在28度左右通风培养,如内温过高,即超过32度即刻散开单个摆放或大通风降温,以免内温过高烧死菌丝。接种后第七天检查一遍菌丝长势并观察有无杂菌,杂菌多为绿、桔、红、黑、黄等颜色,杂菌呈点状或小片状时,少量的可用热开石灰水针筒打入即可;更严重的少量菌袋感染,可用烧红的铁棒对准杂菌扎下用瞬间高温来杀死杂菌,再接入菌种或用石灰浆封口即可;大量的只有倒出拌料,重新灭菌再次接种。辅料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高浓度石灰水浸泡30分钟1小时)。培养料在发菌期间一般不会出现杂菌。但在高温下(温度超过35度时)培养最容易产生鬼伞,只要把温度降至30度以下(菌袋温度)即可解决。鬼伞产生的原因
20、:高温高湿;接种室消毒不彻底;生产环境存在大量杂菌污染。只要内温不高,无杂菌感染,发菌正常要,可只管通风,不要经常随意翻动菌袋。第一次检查后要经常观察菌丝长势情况和温度的变化。千万不可使袋子内升温至32度以上,也不要使袋内降温至20度以下(除非你决定这样做)。整个发菌期间要注意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四大因素。温度可在2530度之间浮动,空气湿度在7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暗光或无光培养。四、出菇管理。当菌袋内菌丝吃满发白后即可增加空间湿度刺激出菇。在出菇期间主要注意的就是降温与防虫。由其是炎热的夏季更应注意高温烧菌,菌袋子摆放堆码不能超过四层,层与层之间要放两根细竹竿或竹片隔开,袋与袋之间
21、也要间隔相应的空间以利通风透气;早晚往菌袋上浇水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夏季气温较高,菇体生长较快,要注意及时采摘;每隔35天喷打一遍“菇虫净”防治虫害。冬季生产时可将菌袋堆至56层,层与层之间无需放竹片,气候干燥时注意多次少量喷水;气温较低时视情况每天喷12次水。喷水时注意不可直接往袋口喷洒,如袋内有积水,可将袋子刺破让水流出即可。平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6个月,每515天一茬(温度低长得慢,温度高长得快),当菌袋内严重缺水时可用注射器(食用菌)专用往菌袋内补水,也可将菌袋放入水池中浸泡(浸泡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如菌袋较难吸水,可用铁棒扎几个孔)。由于补水花费的人工量太大,规模化生产场家一般不采用
22、。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要学会综合利用,出完菇后的废菌棒添加一半新料可生产鸡腿菇,或直接用于种菜,或用于特种养殖。平菇“1+12”高产模式平菇“1+1>2”高产模式 在尽量简便实用、易于菇农操作、适于推广普及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研发出了平菇“1+1>2”的先进高效的技术模式,在不改变生产投资的条件下,改栽培周期4个月以上为12个月,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总体效益可提高4倍左右。 1.技术模式的概念“1+1>2”技术模式,是指同时启用两个菇棚,一个发菌、一个出菇、两棚交替出菇的生产模式,其生产效益要大大高于相同的两个菇棚,同时发菌和出菇的生产模式。 该模式要求:
23、在对市场作出基本预测之后,对整个生产时间、发菌及出菇等做出详细的时间安排,而后根据模式要求和生产季节适当调控基料营养和温湿度等条件,即可建立起圆满的生产模式,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益。 2.几点说明该技术模式的运用,应在熟练掌握爆发出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两个菇棚的运转,发菌和出菇分别占用时间相差无几,只要菌种制作跟得上,就可以比较简单的正常运转。要达到四季不间断出菇的效果,配备大棚水温空调为最佳选择,以利于夏季的降温和保障低温季节的升温,使生产基本不受自然气温的影响。优质棉副产品棉籽壳原料栽培平菇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棉棉籽壳原料栽培平菇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
24、于鄂东棉区,尤其是长江一带优质棉种植区域,工厂化生产,也适于一家一户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纤维类。DB42/T 071-2002 棉种精加工操作技术规程。3 技术操作规程平菇也叫侧耳,属可食菇类的统称,亦称为北风菌、冻菌或鲍鱼菇。3.1 准备菌种目前,各地栽培的平菇菌种较多较杂,如白色平菇、有色平菇、无孢平菇
25、、低温平菇、中高温平菇等。栽培者可根据销路(消费者要求)和栽培季节等具体情况,选用良种,并按100公斤干料,播种2030瓶菌种的用种量,准备菌种。3.2 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6%,石灰(Ca0)2%,石膏2%,多菌灵0.5%,水适量。培养料配方与平菇产量有关,废棉和棉籽壳栽培平菇的产量最高。3.3 室内床哇栽培法3.3.1 菇房3.3.2 可利用现有的空房或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菇房的门、窗安排要有利于保温、保湿和通风透气,内墙和地面最好用水泥抹光或石灰粉刷,以便消毒。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房内可设置床架,具体设置方法可因菇房大小而定。在播种前2428小时,先用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药液喷雾,再用硫磺、
26、甲醛或过氧乙酸熏蒸,进行空间消毒处理。3.3.3 铺料播种平菇号称北风菌,可见平菇不畏严寒,相反却忌怕高温。因此,通常夏天不宜种平菇。湖北各地,除5至8月外均可播种栽培。播前按照配方取料,先将干料混匀,然后逐渐加水,边加水拌料至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为止,加水量约为干料的1.4倍(手捏培养料,指缝见水不滴水为宜)。铺料前先在地面或床架上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膜上平铺812厘米厚的培养料,每平方米床面铺料(按干重计)约为1520公斤,铺平后略为拍实,即可播种。床栽平菇多用点播方式下种,穴距58厘米,穴深35厘米,每平方米床面用种45瓶。点播后最好在床面撒一层菌种(1瓶/m2)。播种后先盖一层
27、报纸(调湿避光),再盖农用塑膜调温保湿。为了节省塑膜、方便管理,床面料宽1.2米为宜。3.4 发菌管理3.4.1 播后到出现菌蕾、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防止杂菌污染。3.4.2 播种后料温随即升高,应每天检查。将菇房温度控制在25以下,以1520为宜;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当料温超过27时,应打开门窗,揭膜通风。播种710天后,每天应通风12次,每次1030分钟。若出现杂菌污染,可用5%的石灰或0.3%的多菌灵揩擦。3.5 出菇与采收3.5.1 出菇及出菇管理。平菇播种后2040天料面可出现桑椹状平菇原基,此时可揭开塑料薄膜,将温度控制在1218,并经常喷水,使菇房相
28、对湿度调至85%-90%左右。同时加强通风,约经7天左右,平菇即可成熟。3.5.2 采收。当子实体不再长大,菌盖边缘稍向内卷时即应采收。过迟采收盖缘破裂或反卷,表示菇体老化,将导致质次味差,且不耐贮运,影响栽培的经济效益。3.5.3 平菇子实体丛生。采收时可用利刀齐床面整丛割下,并用提篮装菇,切忌堆压。3.5.4 平菇采收是分批进行的,每采完一批,应及时清除床面死菇及残留菌柄等,待料面稍干后喷一次重水或营养液,调温保湿,适当通风,7-10天左右料面又可长出第二批平菇。一次播种,先后可收多朝平菇。3.6 平菇袋栽3.6.1 培养料堆制发酵将培养料混匀,并调节含水量至65%左右,在水泥地面或地铺塑
29、料薄膜处将湿料堆成半球形或草屋脊状,堆高1.2米左右,在堆的正中用竹竿(或木棒)捣几个洞直通料底,缓慢拔出竹竿,以利于通气发酵,平衡堆温,然后覆盖塑膜或草帘。当堆中温度升至70左右时,维持2448小时即可装袋接种。装袋前将料散开,排除氨味。也可在堆料发酵升温24小时后翻堆一次,再堆制发酵几天,待料温升至70左右,维持2448小时后,稍稍翻动培养料,然后装袋接种。3.6.2 装袋接种待料温降到28-30时,袋培平菇可用50230.003厘米、两端开口的食用菌栽培袋,边装边压实,装至2/3时套颈圈,塞棉塞,或不套颈圈,用直径3厘米的小草把代替棉塞,再用塑料绳扎牢即可,装料后的栽培袋(料袋)呈瓶胆状
30、。如果是未堆制发酵的培养料,装料后即应进行高温灭菌,100,46小时,或126,11.5小时。如果是堆制发酵过的培养料,装袋时采用三点接种法,即在两端及中央各放入一团菌种,一瓶菌种可接种35袋。3.6.3 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料袋堆码在气温2023,空气相对温度70%左右的地方避光发菌。堆成墙体状,草把朝外,堆间留足3050厘米的间隙,以利于通气和操作。约经20天左右菌丝即可完全长好。此间应经常检查发菌情况,并将污染杂菌的料袋捡出单独摆放(仍可望出菇)。3.6.4 出菇管理将发菌成熟,始见珊瑚状子实体原基时即可将料袋草把或棉塞去掉,敞开袋口,同时将气温控制在1318,空气相对湿度增至90%左右,适当通风和透气。随着菇体的长大而逐渐增加喷水次数和喷水量,直到子实体达到采收标准为止。3.6.5 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袋栽平菇可分袋收菇,采收后又可出菇。如此循环,直到培养料养分基本耗尽为止。其基本方法同于室内畦栽。注:表示750毫升平口瓶(菌种专用瓶)的规格高20cm直径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