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设计(论文)-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961081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设计(论文)-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姓名 学号 院系 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2013年 5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第一章 绪论21.1 课题背景21.1.1 发展历史和动向21.1.2 发展进程21.2 课题意义31.3 课题内容及论文内容安排3第二章 RFID技术简介4 2.1 概念、结构、近况、组成部分4 2.2 特点 4 2.3 工作原理52.4 产品分类6 第三章 RFID技术的接口协议和技术标准73.1 接口协议7 3.2 技术标准9 3.3 标签类别10 3.4 实用方

2、案11 3.5 工作频率11 3.5.1 低频12 3.5.2 高频13 3.5.3 超高频14 第四章 市场发展及应用15第五章 结论语17致谢17参考文献17RFID技术的发展和前景研究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 宋超指导教师 王艳娜摘要: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无源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

3、用很广。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射频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词:物联网,RFID,接口协议,技术标准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RFID TechnologyStudents majoring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hao SongTutor Wang YannaAbstract: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s R

4、FID technology, also known as electronic tag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pecific target radio signal recognition and to read and write data, between without recognition system with specific objectives to establish mechanical or optical contac

5、t. Commonly used with low frequency (125k134.2K), high frequency (13.56Mhz), ultra high frequency, passive technology. The RFID reader is mobile and fixed,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s very broa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ory is rich and perfect.Single chip electronic ta

6、g,RFID,wireless readable and writable,long-range identification,passive electronic tags to adapt to high-speed moving object of RFID technology and products is becoming a re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s a new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has huge potential for de

7、velopment in china.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FID, interface protocol, technical standard第一章 绪论1.1课题背景1.1.1 发展历史和动向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指应用射频识别信号对目标物进行的识别。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内建无线电芯片的技术,芯片中可储存一系列的信息。射频识别产品体积可做到极小,并可附着于需要辨别的实体上,以非接触方式快速读取其储存的信息。射频识别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发展迅速。射频识别技术覆

8、盖范围广泛,许多正在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都可以归于RFID技术之内,但是它们的工作原理、工作频率、技术特点、适用领域及遵循标准却是不同的。 最初在技术领域,应答器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近些年,由于射频技术发展迅猛,应答器有了新的说法和含义,又被叫做智能标签或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

9、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在未来,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RFID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物联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1.1.2发展进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

10、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0年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全球供应的整合需要快速、透明、协同、共享的整合,必须有RFID技术和产业的支持,它透明需要大家看到它必须有RFID

11、技术和产业的支持,它透明需要大家看到它,它快速要形成这样一个体系才能快速的反映,因为你有RFID技术,你可以知道标签分门别类地放在什么样的产品里面,才能形成一体化的整合。还有相应的共享和协同的支持。RFID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主要的目的、作用是识别,它可以定位到个体,进行长期的跟踪。它的技术手段是采用视频,非接触,不接触我们也可以用非常好的信息采集手段,还有标签信息、标签绑定的对象信息都可以采集。在整体的信息化事件的处理过程当中,它定位在采集层,实际上我们看到一个事件如果要做信息化管理的话,我们有采集、处理、分析、融合,创新的过程,如果没有了前端,我们后面很多构架的建立都是问题,而RFID要执

12、行的是采集层,采集层有很多的模式,有条形码、磁卡、图象识别、生物识别、传感器,而RFID是最有价值的采集技术,从这些特性可以反映出来,RFID在正常情况下100%,可以表示到个体,在自然状态下采集,并发大批量,经济性能够认可,因为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1.3课题内容及论文内容安排 本论文共分五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课题的选题依据及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从概念、结构、近况、组成部分、特点、工作原理、产品分类等几个方面介绍RFID技术。 第三章,RFID技术的接口协议、技术标准、标签类别、

13、技术发展、实用方案、工作频率等。 第四章,RFID技术的应用实例、市场发展及应用。 第五章,结论语。对本文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第二章 RFID技术简介2.1 概念、结构、近况、组成部分 概念: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结构:从结构上讲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

14、一个询问器和很多应答器组成。 近况:最初在技术领域,应答器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近些年,由于射频技术发展迅猛,应答器有了新的说法和含义,又被叫做智能标签或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在未来,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RFID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物联网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成部分: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都是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由天线,耦合元

15、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如:C5000W)或固定式读写器。 应用软件系统 :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并为人们所使用。2.2 特点 (一)射频技术的特点 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 制约射频识别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不兼容的标准。射频识别系统的主要厂商提供的都是专用系统,导致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厂商的频率和协

16、议标准,这种混乱和割据的状况已经制约了整个射频识别行业的增长。许多欧美组织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标准化必将刺激射频识别技术的大幅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射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适用性 物流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个目的。如何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产品,成为物流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要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金的50%以上。所以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对供应链中存货的管理。 在运输管理方面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只需要在货物的外包装上的安装电子标签,

17、在运输检查站或中转站设置阅读器,就可以实现资产的可视化管理。与此同时,货主可以根据权限,访问在途可视化网页,了解货物的具体位置,这对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2.3 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

18、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以RFID 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erCoupling)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

19、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应答器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2.4 产品分类 RFID技术中所衍生的产品大概有三大类:无源RFID产品、有源RFID产品、半有源RFID产品。 无源RFID产品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市场应用最广的产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银行卡、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证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

20、处可见,属于近距离接触式识别类。其产品的主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超高频915MHZ。 有源RFID产品,是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其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质。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领域有重大应用。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产品主要工作频率有超高频433MHZ,微波2.45GHZ和5.8GMHZ。 有源RFID产品和无源RFID产品,其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不同的应用模式,也有各自的优势所在。但在本系统中,

21、我们着重介绍介于有源RFID和无源RFID之间的半有源RFID产品,该产品集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优势于一体,在门禁进出管理,人员精确定位,区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电子围栏及安防报警等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 半有源RFID产品,结合有源RFID产品及无源RFID产品的优势,在低频125KHZ频率的触发下,让微波2.45G发挥优势。半有源RFID技术,也可以叫做低频激活触发技术,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来解决单纯的有源RFID和无源RFID没有办法实现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近距离激活定位,远距离识别及上传数据。半有源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

22、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需接触或瞄准;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自由工作,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第三章 RFID技术的接口标准和技术协议3.1 接口标准 空中接口: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规范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信息交互,目的是为 不同厂家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性。ISO/IEC制定五种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这种思想充分体现 标准统一的相对性,一个标准是对相当广泛的应用系统的共同需求,但不是所有应用

23、系统的需求,一组标准可以满足更大范围的应用需求。 ISO/IEC 18000-1 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它规范空中接口通信协议中共同遵守的读写器与标签的通信参数表、知识产权基本规则等内容。这样每一个频段对应的标准不需要对相同内容进行重复规定。 ISO/IEC 18000-2 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中频125134KHz,规定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信的物理接口,读写器应具有与Type A(FDX)和Type B(HDX)标签通信的能力;规定协议和指令再加上多标签通信的防碰撞方法。 ISO/IEC 18000-3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高

24、频段13.56MHz,规定 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关于防碰撞协议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而模式1又分为基本型与两种扩展型协议(无时隙无终止多应答器协议和时隙终止自适应轮询多应答器读取协议)。模式2采用时频复用FTDMA协议,共有8个信道,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形。 ISO/IEC 18000-4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微波段2.45GHz,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该标准包括两种模式,模式1是无源标签工作方式是读写器先讲;模式2是有源标签,工作方式是标签先讲。 ISO/IEC 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

25、适用于超高频段860960MHz,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它包含TypeA、TypeB和TypeC三种无源标签的接口协议,通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m。其中TypeC是由EPCglobal起草的,并于2006年7月获得批准,它在识别速度、读写速度、数据容量、防碰撞、信息安全、频段适应能力、抗干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2006年递交 V4.0草案,它针对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电子标签的特点进行 扩展,包括标签数据存储方式和交互命令。带电池的主动式标签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读取能力和更强的通信可靠性,不过其尺寸较大,价格也更贵一些。 ISO/IEC 18000-7适用于超高频

26、段433.92 MHz,属于有源电子标签。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有源标签识读范围大,适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 数据标准:数据内容标准主要规定数据在标签、读写器到主机(也即中间件或应用程序)各个环节的表示形式。因为标签能力(存储能力、通信能力)的限制,在各个环节的数据表示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另外主机对标签的访问可以独立于读写器和空中接口协议,也就是说读写器和空中接口协议对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RFID数据协议的应用接口基于ASN.1,它提供 一套独立于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也独立于标签读写器与标签驱动之间的命令结构。 I

27、SO/IEC 15961规定 读写器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侧重于应用命令与数据协议加工器交换数据的标准方式,这样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对电子标签数据的读取、写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功能。该协议也定义 错误响应消息。 ISO/IEC 15962规定 数据的编码、压缩、逻辑内存映射格式,再加上如何将电子标签中的数据转化为应用程序有意义的方式。该协议提供 一套数据压缩的机制,能够充分利用电子标签中有限数据存储空间再加上空中通信能力。ISO/IEC 24753扩展 ISO/IEC 15962数据处理能力,适用于具有辅助电源和传感器功能的电子标签。增加传感器以后,电子标签中存储的数据量再加上对传感器的管理任务大

28、大增加 ,ISO/IEC 24753规定 电池状态监视、传感器设置与复位、传感器处理等功能。图1表明ISO/IEC 24753与ISO/IEC 15962一起,规范 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功能电子标签的数据处理与命令交互。它们的作用使得ISO/IEC 15961独立于电子标签和空中接口协议。ISO/IEC 15963规定 电子标签唯一标识的编码标准,该标准兼容ISO/IEC 7816-6、ISO/TS 14816、EAN.UCC标准编码体系、INCITS 256再加上保留对未来扩展。注意与物品编码的区别,物品编码是对标签所贴附物品的编码,而该标准标识的是标签自身。实时定位:实时定位系统可以改善供应

29、链的透明性,船队管理、物流和船队安全等。RFID标签可以解决短距离尤其是室内物体的定位,可以弥补GPS等定位系统只能适用于室外大范围的不足。GPS定位、手机定位再加上RFID短距离定位手段与无线通信手段一起可以实现物品位置的全程跟踪与监视。正在制订的标准有:ISO/IEC 247301 应用编程接口API,它规范 RTLS服务功能再加上访问方法,目的是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访问RTLS系统,它独立于RTLS的低层空中接口协议。ISO/IEC 247302 适用于2450MHz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它规范 一个网络定位系统,该系统利用RTLS发射机发射无线电信标,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几个信标信号解算位

30、置。发射机的许多参数可以远程实时配置。ISO/IEC 247303适用于433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内容与第2部分类似。基本架构:2006年ISO/IEC开始重视RFID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将ISO/IEC 24752调整为6个部分并重新命名为ISO/IEC 24791。制定该标准的目的是对RFID应用系统提供一种框架,并规范 数据安全和多种接口,便于RFID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应用程序不再关心多种设备和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差异,便于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能够支持设备的分布式协调控制和集中管理等功能,优化密集读写器组网的性能。该标准主要目的是解决读写器之间再加上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信

31、息,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RFID数据信息的共享越来越重要。3.2 技术标准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ISO/IEC已经开始制定集装箱标准ISO 10374标准,后来又制定集装箱电子关封标准ISO 18185,动物管理标准ISO 11784/5、ISO 14223等。随着RFI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SO/IEC认识到需要针对不同应用领域中所涉及的共同要求和属性制定通用技术标准,而不是每一个应用技术标准完全独立制定,这就是上一节的通用技术标准。在制定物流与供应链ISO 1736317367系列标准时,直接引用ISO/IEC 18000系列标准。通用技术标准提供的是一个基本框架,而应用标准是对

32、它的补充和具体规定,这样既保证 不同应用领域RFID技术具有互联互通与互操作性,又兼顾 应用领域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应用领域的具体要求。应用技术标准与用户应用系统的区别,应用技术标准针对一大类应用系统的共同属性,而用户应用系统针对具体的一个应用。如果用面向对象分析思想来比喻的话,把通用技术标准看成是一个基础类,则应用技术标准就是一个派生类。ISO/IEC 24791-1 体系架构:给出软件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各部分标准的基本定位。它将体系架构分成三大类: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数据平面侧重于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控制平面侧重于运行过程中对读写器中空中接口协议参数的配置,管理平面侧重于运行状态的

33、监视、和设备管理。三个平面的划分可以使得软件架构体系的描述得以简化,每一个平面包含的功能将减少,在复杂协议的描述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每个平面包含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应用接口、设备接口和数据安全五个方面的部分内容。已经给出标准草案。ISO/IEC 24791-2 数据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读、写、采集、过滤、分组、事件通告、事件订阅等功能。另外支持ISO/IEC 15962 提供的接口,也支持其它标准的标签数据格式。该标准位于数据平面,已经给出标准草案。ISO/IEC 24791-3 设备管理:类似于EPCglobal读写器管理协议,能够支持设备的运行参数设置、读写器运行性能监视和故障诊断。性能监视

34、包括历史运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等功能。故障诊断包括故障的检测和诊断等功能。该标准位于管理平面,正在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公布草案。ISO/IEC 24791-4 应用接口:位于最高层,提供读、写功能的调用格式和交互流程。据估计类似于ISO/IEC 15961应用接口,但是肯定还需要扩展和调整。该标准位于数据平面,正在制定中,还没有看到草案。ISO/IEC 24791-5 设备接口:类似于EPCglobal LLRP低层读写器协议,它为客户控制和协调读写器的空中接口协议参数提供通用接口规范,它与空中接口协议相关。该标准位于控制平面,正在制定中,还没有看到草案。ISO/IEC 24791-6 数据安全:正

35、在制定中,没有见到草案。3.3 标签类别 RFID标签分为被动、半被动(也称作半主动)、主动三类。被动式:被动式标签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读取器发出的。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取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ID号(全球唯一标示ID),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在于标签内EEPROM中的数据。由于被动式标签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巧,无需电源的优点。市场的RFID标签主要是被动式的。半主动式:一般而言,被动式标签的天线有两个任务,第一:接收读取器所发出的电磁波,藉以驱动标签IC;第二:标签回传信号时,需要靠天线的阻抗作切换,才能产生0与

36、1的变化。问题是,想要有最好的回传效率的话,天线阻抗必须设计在“开路与短路”,这样又会使信号完全反射,无法被标签IC接收,半主动式标签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半主动式类似于被动式,不过它多了一个小型电池,电力恰好可以驱动标签IC,使得IC处于工作的状态。这样的好处在于,天线可以不用管接收电磁波的任务,充分作为回传信号之用。比起被动式,半主动式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好的效率。主动式:与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不同的是,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记忆体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射频识别技术包括

37、了一整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射频识别标签,又称射频标签、电子标签,主要由存有识别代码的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和收发天线构成,主要为无源式,使用时的电能取自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能量;射频识别读写设备以及 与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如进存销系统的联网等。将射频识别技术与条码(Barcode)技术相互比较,射频类别拥有许多优点,如:可容纳较多容量、通讯距离长、难以复制、对环境变化有较高的忍受能、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等。相对地有缺点,就是建置成本较高。不过透过该技术的大量使用,生产成本就可大幅降低。3.4 实用方案用于病患监测的双接口无源RFID系统设计,病患监测设备通常用于测量病患的生命迹象,例如,血压、

38、心率等参数,管理这些重要数据的要求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库存控制范围,需要设备能够提供设备检查、校准和自检结果,与静态的标签贴纸不同,动态的双接口RFID EEPROM电子标签解决方案则能够记录测量参数,以备日后读取,还能把新数据输入系统。基于RFID的物联网智能公交系统应用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停车场站安全监管系统,主要由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场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利用先进的“物物相联技术”,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公交车辆、停产场站中的任何物品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全面立体的解决公交行业监管问题。基于RFID技术的小区安防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在小区的各个通道和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装若干个

39、阅读器,并且将它们通过通信线路与地面监控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在每个进入小区的人员车辆上放置安置有RFID电子标签身份卡,当人员车辆进入小区,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在通道内的任何一个阅读器,阅读器即会感应到信号同时立即上传到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上,计算机就可判断出具体信息(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点击小区内的任一位置,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同时,一旦小区内发生事故(如:火灾、抢劫等),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定位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周围的人员车辆情况,然后可再用探测器在事故处进一步确定人员准确位置,以便帮助公安部门准确

40、快速的方式营救出遇险人员和破案。3.5 工作频率 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定义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感应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3.5.1 低频其实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感应器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感应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特性:(

41、1) 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TI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2) 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3)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4) 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5) 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6) 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7) 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主要应用: (1)畜牧业的管理系统。 (2) 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

42、系统的应用。 (3) 跑系统的应用。 (4) 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 (5) 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 (6) 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 (7) 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 符合国际标准的: ISO 11784 RFID畜牧业的应用编码结构。 ISO 11785 RFID畜牧业的应用技术理论。 ISO 14223-1 RFID畜牧业的应用空气接口。 ISO 14223-2 RFID畜牧业的应用协议定义。 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 DIN 30745 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3.5.2 高频在该频率的感应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腐蚀或者印刷的方式

43、制作天线。感应器一般通过负载调制的方式进行工作。也就是通过感应器上的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促使读写器天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用远距离感应器对天线电压进行振幅调制。如果人们通过数据控制负载电压的接通和断开,那么这些数据就能够从感应器传输到读写器。值得关注的是,在13.56MHz频段中主要有ISO14443和ISO15693两个标准来组成,ISO14443俗称Mifare 1系列产品,识别距离近但价格低保密性好,常作为公交卡、门禁卡来使用。ISO15693的最大优点在于他的识别效率,通过较大功率的阅读器可将识别距离扩展至1.5米以上,由于波长的穿透性好在处理密集标签时有优于超高频的读取效果特性:

44、(1) 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m。 (2) 除了金属材料外,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但是往往会降低读取距离。标签需要离开金属4mm以上距离,其抗金属效果在几个频段中较为优良。 (3) 该频段在全球都得到认可并没有特殊的限制。 (4) 感应器一般以电子标签的形式。 (5) 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6) 该系统具有防冲撞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7) 可以把某些数据信息写入标签中。 (8) 数据传输速率比低频要快,价格不是很贵。 主要应用: (1) 图书馆里系统的应用 (2) 瓦斯钢瓶的管理应用 (3) 服装生

45、产线和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4) 三表预收费系统 (5) 酒店门锁的管理和应用 (6) 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 (7) 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 (8) 医药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9) 智能货架的管理 (10) 珠宝盘点管理。 符合的国际标准: ISO/IEC 14443 近耦合IC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10cm. ISO/IEC 15693 疏耦合IC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1m. ISO/IEC 18000-3 该标准定义了13.56MHz系统的物理层,防冲撞算法和通讯协议。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义13.56MHz符合EPC的接口定义。3.5.3 超高频 超高频系统

46、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电场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读取的区域不是很好进行定义。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是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进行实现。 特性: (1) 在该频段,全球的定义不是很相同欧洲和部分亚洲定义的频率为868MHz,北美定义的频段为902到905MHz之间,在日本建议的频段为950到956之间。该频段的波长大概为30cm左右。 (2) 该频段功率输出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定义为4W,欧洲定义为500mW,可能欧洲限制会上升到2W EIRP。 (3) 超高频频段的电波不能通过许多材料,特别是金属,液体,灰尘,雾等悬浮颗粒物质,可以说环境对超高频段的影响是很大的。 (4) 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5) 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但是对读取区域很难进行定义。 (6) 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主要应用: (1) 供应链上的管理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