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论文产品体验设计与品牌创建Product Experience Design and Branding摘要:今天产品设计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革,而产品体验研究及体验设计战略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新近出现的设计研究方向,我们很自然还需要去明确一些相关的概念和问题。作者希望通过本文明确产品体验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认识产品体验设计战略与品牌建设的联系,并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本文明确了产品体验的概念,并从交互过程的角度阐明了在产品体验研究中人与产品交互的概念与范围,随后对产品体验设计战略的三个关键问题进行论述:1、人与产品/品牌的情感关系;2、服务设计;3、
2、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广告策划三者在全面体验设计的协作。最后,通过一则设计案例来总结全文。关键词:产品设计、情绪、体验、产品体验、服务设计1介绍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传统的产品设计理念和研究范围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的现实需要。从最近全球范围内的设计会议和设计研究著作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设计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已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现实。Richard Eisermann在2007年11月14日的英国Design Council Intersections 07会议上对产品设计做出了这样的论断:“很不幸,我必须告诉你产品设计已经死亡了。对我来说,它已经彻底死亡了。这并不是说产品将不再被设计,
3、他们将继续被设计但是已经不会像过去的很多年那样被孤立的设计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Don Norman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了产品设计:“今天,设计被认为适用于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此外,设计也是一个跨多学科的事业,它要求涉及更宽的知识范围。产品设计领域正在进入一个复兴期,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挑战(2008)。”由此可见,对整个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罕见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产品体验研究为产品设计进入新的时代迈出了第一步。在理论研究层面,体验理念的融入使得设计学真正跳出了传统的艺术范畴,成为了一门与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商业研究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在实践层面,设计已
4、经从产品开发的末端工作、产品的市场美化工作变为了前端工作,全程参与的战略性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体验设计战略与品牌建设也形成了更加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讨论产品体验设计战略,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些关键的概念。2产品体验(Product Experience)和人与产品交互(Human-Product Interaction)2.1产品体验Schifferstein 和Hekkert (2008)定义“产品体验研究”为:对由人与产品交互而引起的主观体验进行研究的领域。主观产品体验(Subjective Product Experience)是指“由人与产品交互而引起的心理效果的知觉。这包括我们
5、所受到的感官刺激程度,我们所付给产品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由产品所引起的感觉和情绪。” 2.2人与产品交互通过产品体验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关键的概念“人与产品交互”(Human-Product Interaction)。在产品体验研究中,我们将这个概念的范围从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产品交互,即单纯的工具性交互(Instrumental Interaction),扩展包括了两个新的层次:非工具性交互(Non-instrumental Interaction)和非物理性交互(Non-physical Interaction)(Desmet & Hekkert 2007)。工具性交互所指的是人在
6、操作使用产品时与产品发生的交互。例如,用户使用电视遥控器更换频道或调解音量。非工具性交互所指的是那些与通过操作产品而实现某个特定的功能性目的无关的交互。比如,抚摸一件产品的表面,轻轻敲击某个产品的外壳。非物理性交互所指的是幻想、回忆、预期某产品与自身的交互以及交互之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例如,当用户尚未使用一台快速榨汁机之前,他可能会对操作这台榨汁机的结果有这样的期待:明早可以用这台新榨汁机在2分钟内喝到新鲜的果汁;再如,某位教授在看到一支用过多年的钢笔时,想起他用这支钢笔完成了多少篇论文和许多过去的往事。以上是对人与产品交互的层次划分,但是作者认为,从交互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产品体验也许更容易理解,
7、也更易于应用在实际设计战略中。在这里,作者把人与产品的整个交互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购买前阶段:潜在消费者通过产品广告及营销策略所传达的信息与产品进行交互。购买阶段:消费者在产品零售店时通过零售人员的服务和试用产品与产品进行交互。购买后阶段:用户通过反复使用、展示、清理或讨论产品等行为,实现与产品的交互。由于人与产品交互概念范围的扩展,我们今天所说的产品体验设计也相应地扩展成为了一个全面的体验概念,不仅仅是指产品设计,同时也与服务设计、广告、营销密切相关,这也就为什么我们今天必须从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产品体验设计。3人与产品/品牌的情感关系(Human-Product/Brand Affe
8、ctive Relationship)为什么用户会在与众多日常产品交互的过程中,与某些产品/品牌产生强烈的感情,进而对此产品/品牌形成较高的忠诚度;同时对其它产品/品牌没有任何依恋,甚至产生厌恶情绪?通过将情绪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与产品体验研究相结合可以看出,产品引起消费者/用户的产品情绪(Product Emotion)和随后是否会产生产品依恋感(Product Attachment)是人与产品/品牌关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3.1 产品情绪产品情绪即由产品所引起的人类情绪,除了羞愧(shame)、 内疚(guilt)、 恐惧(fear)三种人类基本情绪难以在产品情绪中出现外,其范围与人类基
9、本情绪大致相同。产品情绪的研究是以情绪心理学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ies)为基础开展的。通过此理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情绪作用:人们会自动、立即且不知不觉的评价所遇到的事物,在这一评价过程之后,人们会倾向接近那些被评价为对自身有益的事物,避开那些被评价为对自身有害的事物。Frijd在1986年对情绪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情绪可以被看作起着一种适应功能,因为情绪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来调整我们的位置,驱使我们接近某些人、某些物体或某些想法,也驱使我们远离另一些事物。”产品情绪与人类基本情绪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个人性(Personal)、混合性(mixed)、暂时性(tempor
10、al),这三个特点对设计产品情绪体验各自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情绪的个人性表明不同的人就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似乎很难去把握和设计产品情绪。但是根据情绪的评价理论对情绪产生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得结论:人类情绪产生的潜在过程是相同的,都会经过一个评价的过程(appraisal process)。这一相同的情绪产生过程为我们进行产品体验研究提供了合适的出发点。为了方便研究与实践,Desmet(2002)结合以上情绪心理学研究成果,根据情绪的认知结构和过程建立了产品情绪导出模型(图1)。在此模型中有四个影响用户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变量:(1)评价(appraisal),
11、(2)关注(concern),(3)产品(product),(4)情绪(emotion)。前三个变量会在用户与产生的交互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最终决定用户对产品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体验结果。第二,情绪的混合性是指一个人往往可以同时感受到由同一事物所引起的几种不同情绪。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是否仅仅通过产品引发诸如愉悦、满意等积极情绪就是最好的。Frijda 与Schram(1995)的研究表明可导致积极和消极情绪共同存在的艺术作品对观众更具吸引力。第三,情绪的暂时性是指由某一事物所引起的情绪作用时间是短暂的,而且一个人可以对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广告、营销策略、产品造型、
12、产品功能、使用方式等等会在不同的交互阶段影响消费者/用户的产品情绪。情绪暂时性特点让我们知道仅仅使消费者在购买前和购买阶段产生积极情绪只能使消费者完成一次购买行为,但是用户与产品/品牌良好关系的建立更多的是取决于购买后阶段的产品情绪体验。随着时间推移,产品必须不断地使用户体验到积极情绪,或者说用户希望体验到的情绪,这样才可以形成用户对产品/品牌的依恋感,并促使在下一次消费行为发生时选择相同的品牌。3.2 产品/品牌依恋感 设计在线.中国 产品依恋感被定义为消费者/用户与某件具体产品之间情感联系的强度(Schifferstein, Mugge and Hekkert, 2004)。从这一定义我们
13、可以有三点分析:1、如果用户对某件产品存在依恋感体验,那么他们之间一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2、产品依恋感存在程度问题。人们可能会在与某些自己非常喜欢的或非常特别的拥有物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较强的情感关系,而对其他产品没有任何感觉;3、能使某人体验到依恋感的产品可以引起此人的一种或几种情绪,而且这种依附感所能引起的情绪通常为积极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前面关于产品情绪所论述的,虽然诸如无聊、恶心或失望等消极情绪在消费者研究中通常是由那些用户没有任何依恋感的产品所引起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依恋感的产品只会引起积极情绪;也不意味着其所引起的消极情绪是不好的。因某件儿时的玩具而引起的怀旧情绪,就是一个
14、很好的例子。用户可能会因为与这件依恋感极强的旧玩具发生交互而感受到一种积极和消极情绪同时存在的体验,而这种复合式情绪体验往往比单纯的积极情绪体验更具魅力。从品牌角度看的话,当用户对某件产品形成较强的依恋感时,对该产品品牌的依恋感是会同时形成的。除了用户自己在下一次购买活动中会选择相同品牌,很多时候用户还会通过和朋友讨论自己依恋的产品,建议朋友也去尝试这个品牌。人类脑科学研究表明情绪在人们进行决策时起着关键作用,大脑情绪部分受到损伤的患者,即使逻辑部分完好也难以进行决策行为。所以产品情绪设计是产品体验设计战略中的一个关键。简单来说,研究产品情绪和产品依恋感可以看作是将产品/品牌拟人化。试想你为什
15、么会喜欢一个人而讨厌另一个人,就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你喜欢的人给你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远多于消极情绪体验,在一段交往时间过后你们之间会形成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而你讨厌的人给你带来的情绪体验则正相反。我们通过产品情绪和依恋感的研究和设计,也就是希望可以使用户与一个产品或品牌形成类似老朋友的那种感情关系。就实践应用层面而言,虽然“PrEmo”和“p&e navigator”(Desmet 2002)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的产品情绪测评和情绪设计导航工具,但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用户的情绪来进行设计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发掘和探讨。4 服务设计 (Service Design)从传统产品设计的
16、角度来说,当一个产品的功能、造型及其他与生产制造相关的设计完成时,设计师的任务就彻底结束了。但如果从全面产品体验设计的角度来看的话,设计师在完成传统的设计工作之后还应参与另一项设计任务-服务设计。首先我们在这里应该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产品为什么需要服务设计?原因有两条:1、从全面产品体验设计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在产品零售商店中购物和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都是与产品进行交互并获得体验的过程。缺少服务设计会使产品体验设计不完整;2、今天的产品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是传递服务的媒介,所以只设计产品而不设计支撑产品的服务,就算产品设计十分出色,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难以形成积极情绪体验和产品
17、/品牌依附感。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服务设计应该由产品设计师来做,至少产品设计师要在团队里扮演重要角色?原因有两条:1、经过对目标用户的研究和全部产品设计流程,产品设计师在这时其实是最了解目标用户的人。若不让产品设计师继续进行服务设计是相当大的浪费;2、服务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与产品设计相类似的,同样是发现问题然后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发现需求然后用创新的方法满足需求。而且就创新而言,设计师无疑应该是整个产品开发团队中最具创新力的角色。服务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商业服务设计(Commercial Service Design)和非商业服务设计(Non-commercial Service Design,如公
18、共医疗服务设计、教育服务设计等)。商业服务设计又可以分为“围绕实体产品的服务设计”(如iPod+iTunes)和“单纯的非物质性服务设计”(如为银行设计新的理财服务)。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围绕实体产品的服务,而在这个类型的服务之中,两个最重要的服务设计类型就是零售体验服务设计和售后体验服务设计。这两部分服务设计是针对人与产品交互的购买阶段和购买后阶段开展的。零售体验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差的零售体验往往会使消费者在购买阶段终止交互过程,从而使前期的广告和营销努力前功尽弃。由于对目标群体的不了解,零售服务人员并不清楚哪些产品信息是顾客想要得到的,哪些产品信息或特点是可以影响顾
19、客情绪的,因此他们往往是依靠自己的想象来对顾客进行服务。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我们还应该设计不同的零售模式。有些产品适合让顾客自由尝试体验,有些则适合安排专业服务人员进行讲解介绍。售后体验在这里也并不完全是过去的那种质量保障工作,当然质保工作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当用户遇到产品问题时,我们可以做的最有效的将用户因产品问题而引发的消极情绪体验转为积极情绪体验的方法。除此之外,在今天售后体验服务设计关注的还有如何将一些新的、用户需要的服务通过产品传递出去。苹果公司围绕“iPod”开发的“iTune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iTunes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服务 ,它为iPod用户提供了一种更方
20、便快捷、更便宜、合法的音乐获取方式,而且iTunes的服务设计一直在不断增加新的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项目。例如,根据苹果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用户为年轻的在校学生,于是苹果公司在美国最近又增加了一项新的“iTunes U”服务:苹果联合美国、英国多所大学,使iPod用户可以通过iTunes共享大学的课堂录音,并且学校也可以通过iTune发布信息。 5 设计、营销与广告的协作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市场营销、消费者研究和广告学领域其实都先于设计对体验和情绪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比如关系营销、体验营销等。而今天产品设计对体验和情绪的研究才使得产品/品牌体验系统趋于完整。但是,由于设计、
21、营销、广告三个团队长期以来的分工作业,难以将整套体产品体验设计完整化。所以,现阶段应该是探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让这三个团队相互合作共同完善产品/品牌体验的时候。设计在线.中国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实际上割裂了设计、营销和广告三个工作团体:产品设计团队完成设计后,不继续进行服务设计,营销和广告也只是无论产品好坏想尽办法将产品卖掉。这样割裂的工作方式无法有效开展产品体验设计战略,且常常会导致三方对于产品的理解误差。比如,某件产品设计完美,但是广告和营销在购买前阶段对消费者运用了错误的情绪战略或传达了错误的产品信息,在购买后阶段的交互中,用户则可能会因为产品的使用结果与其预期的结果存在较大偏差而经历
22、消极情绪体验。体验和情绪是今天产品设计、营销和广告共同运用的战略,所以在全面产品体验的模式下,这三个团队需要紧密联系,不可再以“各扫门前雪”的状态来应对一个项目;而一个真正好的品牌的建立也是从来不可能仅仅依靠营销和广告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才是影响用户情绪和品牌依恋感的最重要因素。6体验设计战略应用案例Coasting (IDEO)IDEO的Coasting项目是一个全面产品体验设计的经典案例。2004年,日本的高端自行车零配件公司Shimano发现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已不再增长,这使得他们产生了危机感。于是,Shimano联合IDEO希望通过设计来寻找新的增长点。经过第一阶段的市场分析和用户研
23、究,IDEO发现在美国90%的成年人不骑自行车,但几乎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骑过自行车。这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找到美国成年人不骑自行车的原因是进行下一步设计的前提。自行车制造商一直以为用户购买自行车是为了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希望自行车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无论从造型或者使用方式上都能体现这一点;不骑自行车的人是因为他们懒惰,觉得开汽车更舒服。但是,通过应用人类学方法对潜在用户的研究,IDEO的四点发现彻底推翻了上述这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设计在线.中国相当一部分不骑自行车的成年人对自行车其实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们都有过与自行车有关的童年记忆;多数人并不希望穿着紧身的运动服在街上骑自行车,他们
24、希望可以穿着便装,更休闲的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高科技感的设计让他们感到头疼,而零售人员却在商店主要针对自行车的科技含量进行介绍;DOLCN.com专门的自行车车道比较少,他们觉得在公路上与汽车同行非常危险,他们不知道在哪里骑自行车是安全的。基于这些研究发现,IDEO的设计人员发现他们似乎并没有费脑筋地为Coasting思考创意,一切创意已在眼前。Coasting是一个全新的自行车种类,一种简单、舒服且有趣的自行车种类。它看上去有些怀旧,而且重新采用了过去在美国使用多年的倒转脚踏板的刹车方式来唤起用户的童年美好记忆,以此来建立更好的人与产品的关系。Coasting虽然也采用了最新的自动变档技术
25、,但并没有将这个技术放在表面,用户也看不到任何高科技的特点。随后,Shimano联合Trek、Raleigh和Giant共同将Coasting这个新的自行车种类推广上市。此时,传统意义的产品设计已经完成,但是IDEO的设计团队并没有停止。IDEO针对Coasting进行了的零售服务体验设计。在美国的自行车零售店里,店员大多数都是对自行车技术和零配件痴迷的男性发烧友。他们介绍自行车的方式主要是自我陶醉的强调一串串的零配件代号及其科技含量。IDEO为他们开发了培训手册让他们明白在介绍Coasting时的零售体验战略。随后,IDEO又为Coasting开发了网站。通过该网站,用户可以了解到在哪里有自
26、行车的专用车道,在哪里骑自行车是安全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向地方政府提出开辟自行车专用车道的建议,并联合政府、制造商举办了以“Coasting”命名的休闲类自行车专题活动来推广Coasting。设.计.在.线.中国7总结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真正突破了艺术的疆域成为了一门科学,一门跨多学科的科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与商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世界上一流的商学院、管理学院和设计学院都强烈的感受到了这一点。诸如“是否设计学院是未来的商学院”,“商学院应该成为设计学院”的讨论在近期许多国际会议上都成为了热点。在设计学院(如Stanford、IIT、TU Delft)融入商业及管理理念的同时,商学院和管理学
27、院也在MBA课程中将设计的内容列为了必修课程(如 Oxford Universitys Sad Business School、Harvard Business School)。在这样的环境下,产品体验研究一方面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寻找理论基础以解释人类所能产生的与产品相关的情绪和体验;另一方面又将这些与商业无关的基础理论应用于商业产品/服务的开发中,为消费者/用户设计好的产品体验,为企业创建好的品牌。今天,产品设计再也无法单独存在,设计的系统思考成为了必然,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设计、定义设计、思考如何运用设计来建立品牌和取得商业成功的时候了。金融海啸条件下的工业设计挑战与机遇0
28、引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认为,一定阶段下由于资本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而导致经济周期性变化不可避免。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均难以避免受到影响和冲击。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GDP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所以,尽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和行业规范与西方国家不同,但美国次代危机而引发的“金融海啸”必然会冲击中国,而且有可能还会比较严重。 在构成整个经济环境的制造业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与整个制造业有着密切关系的设计行业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也不能独善其身。对
29、于建立在批量化生产和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工业设计行业而言,金融海啸将会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抓住机遇,展开行业的结构调整,提升设计品质并进而形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甚至是“中国创造”的阶段演变中发挥作用成为设计界需要认真研究的内容。 充分认识金融海啸的特点以及对行业的影响在近期显得尤为重要,未雨绸缪,主动迎接挑战,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将会为行业未来良性发展建立基础,才能抓住机遇,不断推动设计行业走向成功,1 金融海啸的产生与发展“金融海啸”作为专业词汇出现新华网2008年9月22日标题为“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的编者按之中。近期多以“金融危机”称谓,尽管词义上略有不同
30、,但基本含义和事件指向是一致的。分析其发展可以看到从华尔街金融巨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被迫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等事件开始,这场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就如“海啸”一般冲击着全世界的神经,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格林斯潘提到,华尔街正遭遇“金融风暴” 1一时间,国内外新闻和网络上几乎到处充斥着这个字眼,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当从电视镜头里面看到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现场,当看到国内外股市跌声一片时,更感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可能已经来到身边。在生活中,从房地产降价促销到燃油价格的下调均感到了“金融海啸”的威力。有人戏言,在金融海啸的冲击
31、下,即便是收废品的也不能不受影响。从社会各个行业和层面分析,这场危机的确来势汹汹。2008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于2008年12月3-5日在深圳召开,标题为“对接产业 接轨国际”,与会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部分香港的学者几乎都提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已经感觉金融海啸其实离我们很近。借用此次会议中香港意味学者的一句话:“金融海啸面前,中国不能独善其身,设计也不能独善其身”。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2008年“金融海啸”的特点表现出如下方面的特点:(1) 发端于世界经济中心美国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同,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于世界经济中心美国,2这是显著特点,相比较上次危机的程度,
32、预计烈度会更强烈,影响会更为广泛。(2) 从金融业开始几年来,伴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金融成为最为活跃的领域。但是,基于现代金融业的特点,在所谓的“自由经济”的幌子下,虚拟经济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繁多,使得这一现代经济的核心链条极为脆弱。(3) 中国作为世界新兴市场不可能独善其身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开放程度逐年提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还将会越来越密切,那么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也不可能独善其身。(4) 对中国出口造成严重影响长期以来,在作为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架马车:投资、内需、出口
33、中对外贸易的作用日益明显,据保守估计,现在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这对经济大国而言,比重还是很高的,所以,当金融风暴来临时,我们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5) 经济发达地区受影响严重由于中国整体经济布局中存在着东西、南北差距问题,国内主要的外向型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所以当金融风暴来临时,受到冲击最为严重的也是这些发达地区。2 工业设计行业的特点2.1工业设计定义理解工业设计本质上可以理解为采用艺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其问题核心是为了解决“形式与功能”关系;面对的对象是“人”;服务的单位是企业生产(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指向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并在销
34、售环节完成后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形式实现企业的利润增值。设计创新来源于对产品功能和形式的全面思考,包含三个阶段,即造型创新、使用方式创新、核心价值创新,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企业产品的换型、拓展、开发三种形态,对于工业设计教育对应的是设计表现、产品重构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围绕着设计流程的进行,高层次的设计体现在对于新产品的开发领域,这其中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的多个要素的综合考虑,是产品设计中最为复杂和最具有吸引力的所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限制,设计在低层次水平上运行,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即设计活动处于买方市场,即社会对于设计创新的需求还不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期间,通过改变形态
35、等要素的方式即可推出新的种类,那么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时候享受的是相对创新性的时候,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这个阶段所存在的社会和经济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刻,简单的“换型”便不能够起到足够的吸引作用。2.2中国设计行业的特点中国设计行业真正形成规模应该在二十世纪末,伴随着国家教育对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视开始的。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历史有别于欧美国家的发展,也不同于日韩等亚洲国家。其特点是:工业设计专业发端于对设计行业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设计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教育体系发源于原苏联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计划的发展模式,在充分调查社会的需求上,教育机构首先对设计专业进行了调整,增添了工业设计专业。这样
36、的结果是:社会并不充分认识,虽然社会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并不了解其学科特点和教学特色,在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出现了沟壑,这使得前期很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进而改行做其它方向,所以,尽管现代工业设计教育在中国的历史已超过十多年,但依然看不到特别成熟的设计机构和设计案例。不过,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工业设计专业逐步被社会认可,在探索中逐步前进,设计行业初步繁荣,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设计行业繁荣的局面,作为改革开放的深圳也确立了“设计创新之都”的社会发展理念,所有这些,均来之不易。但是,中国的设计之路依旧十分漫长,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商还是依据廉价劳动力和OEM方面的业
37、务能力。其自主设计和品牌能力十分的薄弱,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的企业理念始终是贯穿于中国生产部门核心价值观,因此,对于独立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和核心竞争力的不足,致使多数产品的生产存在仿制和抄袭的问题,虽然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短视行为,企业认识并不充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很短,尤其表现在中小企业领域,而且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在诸如“金融风暴”来临时,表现得相当脆弱。以工业设计顶级的汽车行业的设计为例,2007年,2006年的时候中国汽车销量增长40%,达到410万辆,超过年销量340万辆的德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汽车的种类繁多,依据网络
38、统计大约3000种各类不同的形态,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产品中几乎找不到完全自主产权的设计产品,即便宣称为自主产权设计的汽车,也大部分来自于购买或委托国外的设计机构完成,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在中国企业中的还是很微弱的。设计行业的弱势状态不但表现在企业的认可程度上,也体现在国内的设计水平上,尽管每年中国总要推出千万种新产品,但工业设计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诸如在众多的设计竞赛活动中,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产品设计存在着设计雷同、手法单一、不切实际的作品,真正能够应用于生产并产生影响的设计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作为拥有庞大的设计教育和设计人员队伍的工业设计的悲哀。同样在设计教育方面,我们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基
39、本来源于前苏联的体系和德国包豪斯的教育教学方式,但是,这两者在教育理念上是冲突的,表现在,传统的设计教学采用的是经验传授和言传身教的方式,但作为工程技术学科的特点是系统化、模块化、理论化的素质和程序培养,学生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需要掌握如何思维,如何设计的手段和技巧,进而提升技能,但是由于经验性的教学不是靠填鸭式方式传授的,所以培养的很多学生基本上完成不了一项像样的设计,这些方面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但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3 对工业设计行业的影响此次金融海啸的发生发展遵循以往经济危机的特点特征,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和诱发因素不同而已,从其根源上分析为,由于美国庞大的虚拟金融行业运行恶
40、化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而且,逐步蔓延到全球各个区域的实体经济层面,由于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对外经济的依存度保守认为达到35%,而且由于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总的来讲影响还是会不小的。作为设计行业而言,由于与生产和销售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分析起来对于设计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3.1对设计机构的影响伴随着危机的蔓延,销售下滑,一般的设计服务机构将会面临严重危机。由于在国内的设计机构主要有三个方面,驻厂设计师、独立设计机构、科研院所,其中,由于企业效益下滑,无力展开新产品的研发,进而设计委托将会巨量减少,独立设计机构在接受设计委托方面将会遭遇困难,同时,面对危机,企业自己的设计单位也很难开发新的产品
41、,所以驻厂设计机构面临无设计可做的窘境,对于科研院所而言,由于主要是从科研角度从事设计,暂时还不会在生存方面面临危机。但总的来讲,这些设计机构均面临在设计资源短缺,设计案例不足的情况,而且尤其对那些设计力量薄弱的设计机构冲击最大,会出现大量小型设计机构难以为继的现象。3.2对设计创新要求的影响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设计更依赖于设计创新。近几年的设计行业主要集中在设计造型的改进方面,其创新程度不高的设计将很难再现在的情况下展开,企业更需要有创造性的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出现,所以现阶段,设计创新比任何时候均显得重要。3.3对设计教育的影响面临着金融风暴的到来,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设计方向的学生就
42、业雪上加霜。由于设计需求的降低以及设计水平要的提高,使得刚毕业的设计类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按2003年数据推算,2007年毕业生达到6万人,2008年达到9万学生,而且,设计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的是高精人次比例相当高,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极高,需要学生具有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准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对市场有充分的认识的人才,这样高的要求对于一位刚毕业的学生而言相当困难。4 应对之策客观的分析认为,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金融海啸对设计行业的影响还是比较缓和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师依托于整体生产和销售基础之上的前期过程,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在产品的升级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业设计更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竞争激烈
43、的情况下。面对这样一些情况的发展,应该采取的对应措施总的来讲有:(1) 研究消费者需求我们认识到,要提高产品设计的创新程度,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必不可少,以往闭门造车式的设计方式将越来越难以奏效,研究消费者需求,需要重视消费者行为和习惯,并且建立和适合合理的恶用户模型,并建立强大的调查网络和团队才可以完成这项任务。(2) 对产品的改进作创新通过产品创新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借助现在有效的设计创新手段,从思维创新入手,增强对产品的认识,提高对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建立面向产品的设计创新体系,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创新手册,依据计算机强大的绘图和运算能力,结合技术要求,做到快速反应,提升应对市场的快速反
44、应机制,使产品具有开拓性和引领潮流的特性,大力拓展民族设计风格的研究,以满足中国设计需要为前提,提升设计品质和设计素养,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中国设计的氛围和风格。(3) 设计创新的层次提高的新的阶段设计创新的三个阶段中,应该逐步提升到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增加对生活方式的理解,着重研究生活方式中人的特点,增强创新的针对性,做到不模仿、不抄袭,发挥自主设计的能力,改变“短平快”的设计思路,深入调查,科学分析,逐步改变以造型为主的设计现状,这样才能满足时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的要求。(4) 学生培养从技能培养的同时,增加对素质的培养通常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实践能力低的现象,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要面临
45、着考研、考级出国的方面的择业选择,其实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故此,同样存在着设计理论不足的情况,这便造成学生对设计理解不深刻,后劲不足,功于表现而对设计的实质掌握不足的现象。存在着“双低”的情况。同时由于教材、师资、办学能力的限制,高层次的学生培养还存在难度,所以政府和学校层面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改进这方面的不足。(5) 政府、企业重视设计行业的发展由于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企业行为以及教育活动均具有较强的政府支持特色,政府在其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分理顺现有的关系,政府在参与管理过程中,除了目标性,纲要的文件指导,更重要的是策略和政策引导,由于传统的方式是,政府只行使指导和命令权利,但
46、对于其协助和服务功能并没有特别显著的体现出来,使得设计行业常常出现“无条件,创造条件”的造假行为。(6) 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生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已不是新的课题,因此,是不是可以拓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有关的设计活动成为重点,作为高校而言,实际的设计活动大多通过老师的联系而获得,因此,对大面积的学生培养而言不见得取得多么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这种示范作用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工作的热情其作用,作为高校,能否在科研方面带动设计活动应该成为常态,但是面对新兴学科的特点,一些具有资助性质的课题并不容易申请到,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扶持力度。(7)
47、设计行业需以创新为核心的自我救赎虽然作为应对金融风暴的对策之一,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计划,其中近期最为重要的是“四万亿”的救助计划,从宏观上可以看到这批资金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领域,基础建设领域与设计行业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因此,就设计行业而言,自我救赎在这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原因是,应该抓住这次机遇,深化改革,提升设计竞争力,以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将会在危机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设计在线.中国5 迎接挑战开拓未来工业设计作为新兴产业,虽然历史不长,但已经和中国的经济和制造业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成为产品升级换代和设计创新的有效手段,并且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金融海啸的影响,工
48、业设计行业而言,总体而言是机遇大于挑战。现代工业设计的产生依据两个条件:市场竞争和批量生产,从现在的市场现状分析,伴随着危机的蔓延和深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于工业设计而言,只不过对于低质量和低水平的同化设计会出现危机,但对于工业设计的其他阶段而言并不受影响。纵观这些作品,可以发现:作品多集中在电子类消费产品的外观造型方面,而且手法单一、思路雷同、思想空洞、华而不实等同质化现象;其中实际生产的设计产品基本上是造型和式样的改进,真正有创新的部分和产品寥寥无几;每年产品在区域内、国内甚至国际环境上有影响的不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能够体现这一点产品少之又少,国内的设计表现为:由国际级品牌,而无国际
49、级设计。因此,工业设计应该走创新之路,虽然我们认为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但原来并未着重认识,在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面前,展开深入的结构调整和行业代谢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我们人为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在现行的教学系统内研究改革现在专业划分,使工业设计获得合理和准确的学科定位;重视在设计教育中的设计素养问题;相关专家学者重视和加大理论研究;在传统学科研究基础上,开拓新学科。从而为培养“双高”型人才奠定基础。面对行业的发展,关注行业规范化建设问题;提高设计机构的设计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改进设计流程和探究新的设计方法;扩大设计视野,站在全球的角度上展开国际竞争,走民族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中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