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2.简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1)生产:使用打制石器;狩猎采集获取食物。(2)生活:过群居生活;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赶野兽。3.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历史意义(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3)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4.旧石器时代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有哪些?
2、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有哪些?(1)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特征:采集和渔猎;学会了用火;过着群居生活;打制石器的使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5.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农业产生的意义?(1)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2)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使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促进人类进入生产经济阶段,人们的生活和食物有了保障。6.简述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情况(1)河姆渡人距今年代:距今约7000年生活区域: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居住房屋: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种植作物:水稻生产工具:骨耜饲养家畜:诸、狗、水牛手工业
3、:陶器、玉器、乐器雕刻(2)半坡居民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生活区域: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居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作物: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生活用具: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饲养家畜:猪、狗手工业:纺织、制衣7.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建造的房屋不同的原因(1)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该地区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建筑即可防潮,又便通风降温。(2)半坡人生活在黄土高原,该地区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第3课 远古的传说8. 简述黄帝和炎帝的贡献(1)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铁,并发
4、明了弓箭。(2)炎帝: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制作陶器,纺织煮盐,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9. 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其影响(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3)受封者的权利: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实行再分封。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4)受封者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5)确立的社会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6)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消极影响:诸侯势力逐渐壮大,
5、削弱了周王的权力,导致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10. 夏商西周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其启示(1)原因:统治者暴政(2)启示:残暴统治的国君不得人心,必将被人民所抛弃;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只有勤政爱民,国家才能长治久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1.简述甲骨文发现的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2)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3)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兼并战争;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13.简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影响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客
6、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进程,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4.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和作用(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封建经济发展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
7、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新兴地主参与政权,增强军队战斗力(4)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5.简述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商鞅变法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3)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16.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未废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要付出代价;但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必将取得成功,并得到后世的肯定。17.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看变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社会的发展
8、。第8课 百家争鸣1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作?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1)创始人:老子(2)著作:道德经(3)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啊转化(4)政治主张:“无为而治”。19.简述孔子的思想主张、政治主张以及教育贡献,并分析孔子思想的重要影响(1)思想主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政治主张: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主张德政(3)教育贡献: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
9、文化知识教育(4)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20.简述墨家和法家的主张(1)墨家(墨子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出选贤任能;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2)法家(韩非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21.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理由是什么?(1)法家。(2)理由: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法家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承认土地私
10、有;文化上主张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22.简述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23.简述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以及秦统一的历史意义(1)原因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秦王嬴政的雄才伟略、善于用人以及正确策略的制定(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
11、期的战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4.简述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主要内容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握。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2)影响: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也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对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影响深远。25.简述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点分封制郡县制异地方官员的产生血缘世袭朝廷任免地
12、方与中央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中央直接控制影响易造成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6.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1)措施: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全国的文字;焚书坑儒。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经济:统一货币,全国通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交通: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军事:南方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
13、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7.如何评价秦始皇?(1)功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采取措施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修长城,南开灵渠。因而有人称他为“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2)过:在位期间统治暴虐。实行“焚书坑儒”,极大地摧残了文化;施行暴政,繁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刑法残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28.简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口号?历史意义?(1)原因:直接原因:农民被征发去戍守
14、渔阳,中途遇雨不能按期到达;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2)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3)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9.西汉初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以及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具体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1)境况: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国家贫困。(2)原因:秦朝的暴政以及秦末的战乱,造成社会生产的严重破坏。(3)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统治。(4)政策:采取了休养
15、生息政策。(5)措施: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为战乱和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6)影响: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30.简述汉初“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1)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节俭戒奢,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31.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或为加强中央权力,汉武帝采取了
16、哪些措施),并分析其影响(1)措施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率兵出击匈奴。(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32.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作用(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2)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17、3)作用: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33.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异同点(1)相同点目的相同: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质相同:都属于文化专制政策(2)不同点:方式和结果不同。汉武帝尊崇儒术(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粗暴破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34.简述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和影响(1)内容:汉武帝下令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2)特点:由地方推选人才为官(自下而上的选官);以品德和才能
18、为推举标准。(3)影响: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批有杰出才能的人。第13课东汉的兴衰35.东汉初期“光武中兴”局面出现在哪位统治者在位期间?简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1)光武帝刘秀(2)原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36.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1)特点: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2)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想亲自行使君权,便依赖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
19、信,把持朝政。(3)影响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他们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灭亡。37.简述导致黄巾起义的原因及其影响(1)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发;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2)影响: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38.西域的范围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哪位皇帝支持?出使西域的意义?(1)范围:汉代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及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0、(或者寻求军事联盟)(3)皇帝:汉武帝(4)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39.简述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开通的意义?哪些物品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2)食物: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3)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汉朝的兴盛。40.简述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能及其设立的意义(1)职能:颁行汉朝的号令,调谴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2)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以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标志着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41.纸出现之前,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还有哪些?甲骨、简帛、青铜器42,简述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的原因(1)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是价格昂贵。(2)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纸的质量和产量逐渐提高。43.简述造纸术发明的意义(1)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44.指出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医?简述他们各自的医学贡献。(1)“医圣”张仲景。贡献
22、:写成伤寒杂病论,该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华佗。贡献:擅长针灸、汤药和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编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45.简述东汉末年道教出现的原因。早期道教的派别及各自的创始人?(1)原因:东汉末年,政治腐朽,社会动荡,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2)派别:太平道张角;五斗米道张陵46.简述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1)原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民民众渴
23、求生活平安的愿望。(2)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47.简述东汉末年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的原因(1)政治上,借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取得政治优势(2)用人上,招揽人才,重用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民从事农业生产,重视农业。48.东汉末年,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的原因是:战略战术正确,善于用人;袁绍骄傲轻敌,拒绝正确意见。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曹军远道而来,兵士疲
24、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流行疾病;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孙刘联军战术正确。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统一的条件不具备。49.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50.简述三国时期各国的发展情况(1)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2)吴国:孙权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5、。51.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1)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52.简述西晋统治短暂的原因(1)西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2)晋武帝分封诸王,宗室诸王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国力;(3)西晋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内迁各民族的反抗,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53.简述八王之乱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晋惠帝昏庸
26、无能;朝政腐败。(2)影响:西晋迅速走向衰落;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54.简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辛勤劳动;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3)影响: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面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55.简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1)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增加。(2)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3)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
27、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先进技术;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实行农业多种经营。(4)手工业快速发展。(5)商业交流频繁,城市繁荣。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56.简述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名称发生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历史影响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秦军项羽胜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袁绍曹操胜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孙刘孙刘胜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383年前秦东晋东晋胜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战役是:赤壁之战发生在黄河流域的战役是: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发生在淮河流域的战役是:淝水之战57.简述北魏
28、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主要措施和影响(1)目的:巩固北魏统治。(2)主要措施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3)影响: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8.简述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1)表现生产生活上:各民族互相学习。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经济文化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减少。(2)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
29、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59.简述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60.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和农业思想(1)代表人物:贾思勰。(2)成就:撰写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3)农业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61.简述祖冲之的成就(1)数学: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3)历法:推算了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学测算的结果只差50秒);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3)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