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项目名称: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
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
建设单位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清徐县王答乡王答村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清徐县王答乡王答村西北700处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A0314 羊的饲养
A0329其他家禽饲养
占地面积(平方米)
3267
绿化面积(平方米)
600
总投资(万元)
3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2.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
4.0%
评价经费(万元)
1.5
预期投产日期
2013年5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畜牧养殖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比例占据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畜牧养殖业一直以来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带动其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肉、蛋、奶)食品和其他畜产品,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对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它还能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料,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中国农业几千年经久不衰,与我国种养结合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采取家畜-肥料-粮、果、菜为主的生产模式。
由于养羊业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喜欢,把养羊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畜牧生产事业。羊秉性温驯,合群性好,毛可织衣,肉味鲜美,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育肥羊的羔羊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肉品质好、产毛皮人价格高、周转快和效益高的特点。
鸽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也非常丰富,鸽肉既是名贵佳肴,又是高级滋补佳品,素有“一鸽胜九鸡”,“禽中明珠”,“肉中人参”之美誉,极好地满足人们追求无害、安全、绿色肉产品的愿望。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成立于2010年7月,利用清徐县王答乡王答村集体未利用地投资建设了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主要从事肉鸽和肉羊的养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规,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确定本次评价级别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目前,本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本评价报告为补做环评。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于2013年月1月正式委托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对厂址进行了现场踏勘,核实了项目的已建工程内容、所在地的环境现状资料、污染源及治理措施、污染物的排放和达标情况,对项目运营以来产生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走访,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已经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提交环境管理部门审批。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
2、建设单位: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
3、建设性质:新建。
4、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山西省清徐县王答乡王答村西北700m,占地面积3267m2。厂址地理坐标为:N37°35′52.1″,E112°27′38.7″。厂址距离G208道550米,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厂区北侧紧邻散热器厂,东侧为新超管业、南侧、西侧为耕地。
本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周围四邻关系图见附图2。
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2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70万元,项目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6、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267m2,总建筑面积 1644m2。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羊舍、鸽舍、隔离舍、饲料及秸秆加工间、办公室、库房、水塘、填埋井、防疫室、化粪池、储粪坑以及供水、供电等设施。具体工程内容及建设情况见表1-1。
表1-1 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建设情况
主体
工程
羊舍
一层、每间12m2
39间
已建
病羊隔离间
一层、每间12m2
5间
已建
鸽舍
二层、每间12m2
56
已建
病鸽隔离间
二层、每间12m2
5间
已建
饲料及秸秆加工间
平房、36 m2
1间
已建
辅助工程
办公室
平房、每间12m2
5间
已建
防疫室
平房12m2
1间
已建
监控系统
1套
已建
消毒室
平房12m2
1间
已建
消毒池
大门里外各一个
2个
已建
门房
平房12m2
1间
已建
储运
工程
秸秆堆场
200m2
已建
饲料库房
120m2
1间
已建
公用
工程
给水
王答村自来水
已建
采暖
空调
已建
供电
新超管业变压器
已建
环保工程
沉淀池
5m3
1个
拟建
安全填埋井
14m3
2个
拟建
雨水收集池
70m3
1个
拟建
人工水塘
40m×30m×2m
1个
已建
其他工程
绿化
600m2
拟建
7、主要产品及养殖规模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肉羊(育肥羊)和肉鸽(詹森系),年存栏为肉羊1000只和肉鸽4000只,副产品为2000只信鸽。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养殖量的计算方法,3只羊相当于一只畜禽,2只鸽子相当于一只鸡,60只肉鸡相当于一只畜禽,本项目的养殖规模相当于年存栏383头畜禽。
8、职工定员
本项目职工定员15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生产工人10人。
9、工作制度
本项目为畜牧养殖业,生产实行岗位责任制,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年工作日为365天。
10、总平面布置
羊舍和鸽舍布置于厂区的西面和北面,上层为鸽舍,下层为羊舍,羊舍和鸽舍前面为隔离带,用于种植苜蓿,苜蓿地前面为绿化带,办公室、饲料加工间、防疫室位于厂区的南面,水塘位于厂区的西南角,厂区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11、主要原料和能源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料和能源消耗见表1-2。
表1-2 主要原料和能源消耗
序号
原料名称
单位
单位消耗量
年耗量
备注
1
饲料
肉羊
kg/d
0.20
73.00
100t
肉鸽
kg/d
0.08
27.38
2
兽药
肉羊
元/只或羽
5.00
0.50
3.50万元
肉鸽
元/只或羽
5.00
3.00
3
疫苗
肉羊
元/只或羽
5.00
0.50
2.30万元
肉鸽
元/只或羽
3.00
1.80
4
水
肉羊
m3/d
4.00
1460.00
1919.90 m3
肉鸽
m3/d
0.21
459.90
5
盐
肉羊
g/d
2.00
0.73t
肉鸽
g/d
0.75
1.64t
6
保健砂
肉鸽
g/d
0.81
0.30t
6
秸秆
kg/d
5.00
396t
7
电
度/天
5.00
1825.00
12、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1-3。
表1-3 工程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名称
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鸽用饮水机
个
1000
2
羊用饮水机
BMR-YSQ
个
220
3
空调
KFR-72LW/DY-JM4
3
3
4
冰箱
2
5
太阳能热水器
桑乐Q-B-J-1-167/2.52/O-E-F
2
2
6
秸秆粉碎机
CN10--800
1
1
7
玉米粉碎机
2
8
抛光机
3
9
出粪车
/
辆
3
10
兽医器械
/
套
2
11
除尘器
HD8956,净化效率不小于99%
台
1
12
排气筒
高度不少于15m,内径0.30m
根
1
13、公用工程
(1)给排水
1)给水
①给水
项目生活用水源取自王答村,双方已就用水签订了用水协议,水质、水量均有保障。本次环评生活用水、场地洒水和绿化用水量依据《山西省用水定额》规定进行计算,肉羊和肉鸽的用水参照《农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手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其中 3肉鸽鸽子按一只肉鸡进行折算,全场日用水量为8.95t/d,年用水量为3268t/a。具体明细见表1-4。
表1-4 全厂用水量表
序号
用水项目
规模
用水标准
日用水量(m3/d)
新鲜水用量(m3/d)
备注
1
生活用水
15
40
0.60
0.60
2
羊用水
1000
4
4.00
4.00
3
鸽子用水
6000
0.21
1.26
1.26
4
场地洒水
500
3
1.50
0.00
5
绿化用水
600
3
1.80
1.72
合计
9.16
7.58
6
未预见用水
按上述用水量的15%计算
1.37
1.37
合计
10.53
8.95
② 排水
a、场区雨水由场区导流沟收集于体积为70m3雨水收集池中,经沉淀后用于场区洒水或绿化,不外排。
b、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1.44m3/d,收集于5m3沉淀池内,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区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
c、肉羊产生的尿液采用垫料吸收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d、场区采用旱厕,旱厕定期清掏不
全厂水平衡图见图1-1。
0.12
生活用水
0.48
0.60
场地洒水
1.50
1.58
沉淀池
1.50
0.08
王答村水源
1.80
8.95
绿化用水
1.72
0.27
1.10
1.37
未预见用水
2.00
2.00
土地施肥
垫料
4.00
肉羊用水
1.26
1.26
肉鸽用水
图1-1 水平衡图 (单位:m3/d)
(2)制冷供热
本项目车间和办公室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采用空调。
(3)供电
本项目用电主要为饲料加工、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和照明,设备均为三级负荷。用电设备安装容量为80KW。电源来自新超管业的变压器,可满足全厂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次改扩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
表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一、基本指标
1
总占地面积
平方米
3267
2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644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00
二、规模及产品方案
种类
单位
产量
1
肉羊
只
1000
2
肉鸡
只
6000
三、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1
职工定员
人
25
2
工作制度
班制
3
四、能源消耗
1
电
Kwh/a
1825
2
水
m3/a
3268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成立于2010年7月,利用清徐县王答乡王答村集体未利用地投资建设了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主要从事肉鸽和肉羊的养殖。目前,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建筑布置比较合理,场内干净整洁,鸽舍和羊舍比较干净,各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饲养设施齐全,但是应有的环保设施比较欠缺,现正在进行隔离墙的建设和场地的硬化、绿化工作,经现场踏勘项目存在以下环境问题:
1、未设置安全填埋井。
2、肉羊产生的尿液仅依靠自然蒸发和粪便带走,未进行合理处置。
3、采用干出粪方式,但是圈舍地面未铺洒垫料。
4、职工洗涮废水直接排至办公区后面的空地内。
5、饲料和秸秆加工车间为半敞开式,未安装除尘设施。
本次环评要求本项目增建上述环境保护设施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减少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清徐县浩源红羽养殖场年存栏1000只肉羊和年存栏6000只肉鸽养殖项目位于山西省清徐县王答乡王答村西北700m,厂址地理坐标为:N37°35′52.1″,E112°27′38.7″。厂址距离G208道550米,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厂区北侧紧邻散热器厂,东侧为新超管业、南侧、西侧为耕地。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场址四邻关系见附图2。
2、地形地貌
清徐县地处太原盆地西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轮廓近似靴型。境内最高点为庙前山,主峰海拔1841米,最低点处在常丰村一带,海拔753米,由西北到东南依次分为中低山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和冲击平原三部分。山区和平川分别约占总面积的1/3和2/3,没有明显的丘陵区。
3、气候、气象
清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寒冷。全年日均最高温度37.3℃,最低气温-11.9℃,年平均气温为8.9℃.全年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历年平均风速为2.2m/s,最大可达3.3m/s。年平均降雨量427.80mm,多雨年曾达711.00mm(1969年),其中1969年11月27日至1963年3月6日连续100天无降雨,降雨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其间降雨量占到全年的58%。年平均蒸发量1843.40mm,最大蒸发量1927.50mm(1965年),最小蒸发量1428.20mm(1978年),平均无霜期185天。
4、水文特征
清徐县平原区同太原盆地一样属于第四纪马兰黄土,而且覆盖较厚。这就决定了地下水源丰沛。其地下水以潜水为主,水位较高,河西地区浅层水埋深度为1~2mm,局部低洼多涝地区为0.5m左右,河东地区较深,一般为1.5~2.5m之间,乌马河、象峪河两岸局部最深可达3.55m。
地下水的富水性,全县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即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和弱富水区。富水区主要分布在边山断裂带一线和河东地区东南部的大常、李青、楚王、小武等地区,凿井深度30~150m,单井平均涌水量50~80m3/h;中等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徐沟、集义两乡镇的中南部,以及孟封、柳社两乡镇的南部,凿井深度30~100mm,单井涌水量50 m3/h左右;弱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徐沟、集义两乡镇的北部,西谷、王答两乡的全部,凿井深度200~250mm,单井涌水量20~50m3/h。
5、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清徐县地表水属汾河水系,主要有汾河清徐段及其支流。汾河自北而南纵贯清徐县中部,全长19.8km。
境内湖泊有东湖、清泉湖和清泉西湖(已无水),均为自流水形成,湖泊总水域面积1.8854km2,主要用作养殖、灌溉等功能。现在清泉西湖已干枯无水,清泉湖也快干枯。
本项目与清徐县水系的关系见附图4。
(2)地下水
清徐县地下水分布较广且水量充沛,全县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区,即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和弱富水区。富水区主要分布在边山断裂带一线和河东地区的东南部的大常、李青、楚王、小武等地区,凿井深度30~150m,单井平均涌水量50~80m3/h;中等 主要分布在徐沟、集义、高花乡三镇的北部,西王、王答乡全部吴村部分地区,凿井深度200~500m,单井平均涌水量50~80m3/h。
按其地下水的性质,分为自流井泉水和孔隙地下水两部分。平泉、梁泉自流井泉水资源,系远源补给的高水头承压水,循环深、流经长,受降水实际变化弱。平原区孔隙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的直接渗入、灌区灌水回归和西山岩溶水渗入为主补给途径的地下资源。
7、土壤
清徐县土壤共有3类,包括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和草甸土。
该地区土壤受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情况较为复杂,具备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隐峪分布的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山西省土壤普查结果,本井田所处地区为典型山地褐土区,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褐土、黄土质褐土性土和山地棕壤,成土母质主要为富含钙质的岩石风化物及黄土、黄土状沉积物。分布在山区地带,同山地草甸土等亚类交叉发育,分为4个土属,12个土种。厂址所在区域为黄土质褐土性土。
8、植被、野生动物
清徐县境内自然植被随地形的不同而有差异:平川由于耕种历史悠久,田间自然植被呈残留状存在,主要有陈嵩、蒲公英、甜苣、车前子、野薄荷、地柳、卢子草等杂草。山区植被较稀疏,基本上没有原始的天然林,仅有少量的人工林,灌木杂草为主要植被,属于零星草灌植被区,主要灌木有黄刺枚、沙棘、酸枣等。虎楱子、绣线菊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高粱、玉米、稻谷、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蔬菜、药材等。清徐县是中国4大葡萄产地之一,主要位于厂址北部10km处的白石沟内。厂址所在周围区域野生动物以常见哺乳类动物居多,如鼠类和爬行类、鸟类、大型动物极少,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及人口
清徐县辖4个镇、5个乡,分别为清源镇、徐沟镇、东于镇、孟封镇、马峪乡、柳社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共195个行政村,211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约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城镇人口约4万人。人口密度为455人/skm2。
2、经济概况
2011年,清徐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项目总投资34.69亿元,引资29.54亿元;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35亿元,增长14.30%;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70%;财政收入14.60亿元,增长13.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4亿元,增长15.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94元。
“十一五”期间,清徐县农业种植结构逐步优化,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全县的农业生产大致分为三个区域:西北部山上果牧林区;山前洪积扇葡果园、蔬菜区;平川粮油为主的多种经营区。工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已形成了食品加工、建材、铸造、煤焦、化工、机械、冶金等多元化的城郊型工业框架。
3、交通
清徐县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干线公路、县级公路及乡村公路已初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三级公路交通网,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
4、文物古迹
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新建的罗贯中故里吸引了不少游客。境内的历史文物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都沟石窟(千佛洞)、西马峪狐突庙、清源文庙、东于宝梵寺、东马峪香岩寺、徐沟城隍庙、东青堆蛮王墓等30处。经过调查,厂址周围没有文物古迹及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
5、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本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应划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
(2) 水环境
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文件晋环发[2005]208号《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项目所在地附近河段为交口河,属汾河一级支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地下水质量分类以人体健康基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为Ⅲ类水质,则拟建厂区区域地下水质量写为Ⅲ类,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3)声环境
项目场地厂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一、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
(4)声环境保护目标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
二、环境保护对象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见表3-2。
表3-2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一览表
类别
保护对象
基本概况
保护级别(要求)
方位
距离(Km)
规模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环境质量
环境
空气
王答村
东南
0.7
人口:1000
龙家营村
西南
0.8
人口:1000
新超管业
东
紧邻
丹地散热
北
紧邻
声环境
新超管业
东
紧邻
《声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
丹地散热
北
紧邻
生态
周围耕地
西、南
紧邻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本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应划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µg/Nm3
污染物名称
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日平均浓度限值
年平均浓度限值
SO2
500
150
60
TSP
-
300
200
PM10
-
150
70
NO2
200
80
40
2、地表水
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文件晋环发[2005]208号《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项目所在地附近河段为白石南河,属汾河一级支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2;
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名称
pH
氨氮
COD
BOD
全盐量
总磷
挥发酚
浓度限值(mg/L)
6~9
≤1.5
≤30
≤6
/
≤0.3
≤0.01
污染物名称
硫化物
石油类
氰化物
苯
二甲苯
铜
砷
浓度限值(mg/L)
≤0.5
≤0.5
≤0.20
≤0.01
≤0.5
≤1.0
≤0.1
3、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地下水质量分类以人体健康基准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为Ⅲ类水质,则拟建厂区区域地下水质量写为Ⅲ类,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级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3。
表4-3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名称
pH
总硬度
氟化物
硝酸盐
亚硝酸盐氮
氨氮
硫酸盐
浓度限值(mg/L)
6.5~8.5
≤450
≤1.
≤20
≤0.02
≤0.2
≤250
污染物名称
汞(µg/L)
高锰酸盐
指数
砷(µg/L)
铁
镉
细菌总数
(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浓度限值(mg/L)
≤0.001
≤3.0
≤0.05
≤0.3
≤0.1
≤100
≤3.0
4、声环境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4。
表4-4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类
55
4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废气
(1)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5。
表4-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其它
NOX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高度
120
3.5
15m
(2)恶臭:本项目羊舍及羊群活动场会产生恶臭, 属于无组织排放源,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7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限值见表4-6:
表4-6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控制项目
执行标准
标准值
臭气浓度(无量纲)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70
2.噪声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9。
表4-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噪声限值Leq
B(A)
昼间
夜间
70
50
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10。
表4-1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标准值
昼间
夜间
2类
55
45
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信 鸽
兽药
信 鸽
分 拣
饲 养
保 育
孵 化
交 配
种 鸽
饲养
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①肉羊饲养工艺流程见下图:
Z1
S1
S2
W1
W2
G1
羔 羊
水
饲料
出售
②肉鸽饲养工艺流程见下图
水
饲料
Z2
S3
S4
W3
W4
G2
兽药
隔 离
比 赛
肉 鸽
后备种鸽
出 售
③肉鸽饲料加工
将玉米通过粉碎机粉碎后与谷物和高粱以及外购饲料分别称重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打包待用。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5-1。
饲料
玉米
谷物
高粱
粉碎
称重
混合
成品
饲喂
Z3、G3
Z4、G3
脱壳
④秸秆的加工
Z4、G4
秸秆加工
⑤工作人员
W5、S5
工作人员
2、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①肉羊的饲养
肉羊的品种选择育肥羊,采用公司+养殖户的模式运营,本项目的羔羊和饲料由内蒙古草原新发集团公司提供,养殖场负责育肥羊的接种疫苗、饲养、管理、防疫等,养殖周期为4个月,育肥后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
②鸽子的饲养
鸽子的饲养流程为引进种鸽、孵化、保育、接种疫苗、饲养,鸽日龄约30~40开始分拣鸽龄后备种鸽,到5~6月后进行二次分拣,体质优良的作为信鸽参加各类信鸽比赛,其余部分作为肉鸽出售。淘汰的信鸽作为观赏鸽、种鸽或肉鸽出售。
为鸽友代养的信鸽经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的情况下进入鸽舍饲养。
二、主要污染工序:
1、建设期污染影晌因素分析
施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项目土建和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机械噪声,粉尘、污水及固体废物等排放造成的污染。
(1)施工机械噪声污染
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设备,如搅拌机、挖土机等,所产生的噪声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声环境有一定的干扰。
(2)施工废水污染
施工期间的废水主要来自于搅拌机、砂石、灰浆等施工设备的少量排水,废水中不含有有害成分,主要以泥沙为主。这些水一般在施工现场漫流,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施工粉尘污染
施工期间的粉尘产生于物料堆存、材料拌合,运输等过程,结果是造成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尤其是会增加降尘量。
(4)施工固体废物
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为建筑垃圾、废材料等,若处理不当会造成占用土地、阻碍交通,产生粉尘等问题。
2、运营期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养殖量的计算方法,3只羊相当于一只猪,2肉鸽相当于一只肉鸡,60只肉鸡相当于一只猪,本项目的养殖规模相当于年存栏385头猪。本次环评按养殖量450头猪保守计算本项目的污染物产生量。
(1) 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有羊舍、鸽舍产生的恶臭,饲料及秸秆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
①羊舍、鸽舍产生的恶臭
依据《农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手册》提供的恶臭产生系数,一个11万头猪的养殖场每小时向大气中排出159kg氨、14.5kg硫化氢,本项目养殖量相当于450头生猪,则本项目氨的产生量为6.50kg/h,2.93t/a;硫化氢的产生量为0.59kg/h,0.22t/a。
②饲料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二分册资料中“1320饲料加工行业”的产污系数,每加工一吨饲料产生的粉尘量为0.045公斤,本项目肉鸽的饲料需要量为27.38t/a,则本项目的饲料加工产生粉尘量为1.23kg/a。
③秸秆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
根据《家畜环境卫生学》推荐的羊舍适宜垫料量为每头每天每平方米为0.5~1kg,秸秆破碎的粉尘产生量约为秸秆破碎量的1.8~2.2%。本次环评垫料量每头每天每平方米按0.75kg,粉尘产生量按2%计算,本项目羊舍面积为1188m2,肉羊养殖里为1000只,则本项目的垫料用量为396t/a,粉尘产生量为7.92t/a。
④运输恶臭
运输恶臭是指肉羊和肉鸽出栏、粪便在运输途中会散发出恶臭,根据类比调查,其主要污染物为NH3、H2S等,会对公路沿线的环境产生短暂的恶臭污染,排放量很少,待运输车辆远离后影响可消除。
(2)废水
本项目废水的主要来源是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58m3/d,每年576.7t/a。通过类比,废水中主要其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SS110mg/L、CODcr100mg/L、BOD550mg/L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1。
表5-1 水污染物计算结果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污染物
废水量
(Nm3)
产生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排放方式
1
工作人员
CODcr
576
110
0.058
洒水抑尘
BOD5
50
0.029
SS
100
0.063
4、噪声环境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是饲料粉碎机运作时产生的噪声、羊舍肉羊和鸽舍肉鸽的叫声以及出入车辆的交通噪声。
表5-2营运期噪声源强一览表 单位:dB(A)
排放源
声压级
排放源
声压级
排放源
声压级
粉碎机
75~90
羊和鸽子叫声
60~80
车辆
70~80
(4)固废污染源分析
①粪便
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粪便是养殖场主要固体污染物之一,根据《家畜粪便学》相关资料可知,本项目肉羊和肉鸽粪便的产生量见表5-3。
表5-3 粪便排放量计算表
种类
数量
(只)
粪便排放量
每只每日排放量
(kg/d/只)
每日排放量
(t/d)
排放量
(t/a)
肉羊
1000
2.6
2.6
949
肉鸽
6000
0.035
0.21
76.65
合计
2.64
2.81
1026
由上表可知,养殖场每天共产生粪便约2.81t,年产生粪便约为1026t。
②生活垃圾
员工生活垃圾量按人均产生量为0.5kg/d·人,企业员工15人,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27.38t/a.饲料的废塑料袋、废纸箱等各种原辅材料的废弃包装袋,产生量约占外购原辅材料的0.2%计,每年约为0.21t。
③家畜尸体
根据《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与实例研究》,肉羊和肉鸽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疾病等原因导致畜禽只死亡,肉羊死亡率为2%左右,肉鸽死亡率为1.5%左右,本项目年出栏肉羊1000只,肉鸽6000只,则死羊的数量约为20只/年,死鸽的数量为90只/年,主要为在保育期间死亡的乳羊和乳鸽,每只乳羊按2.5kg/只,每只乳鸽按0.2kg计算,即年家畜尸体量为0.068t/a。
三、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饲料及秸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①防治措施
在饲料及秸秆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饲料及秸秆按每年加工180次,每次3小时计算,粉尘产生量为7.92t/a,则粉尘的产生速率为14.67kg/h。这些粉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特别是在大风的情况下,其影响范围会更远,为此,环评要求企业应对饲料加工房实行封闭式操作,加装一台HD系列单机袋式除尘器,排气通过一根高度不少于15m的排气筒排放。该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由进气口进入滤袋室,含尘气体透过滤袋过滤为净气进入气室,再经净气室排气口,由风机排走。粉尘积附在滤袋的外表面,且不断增加,使袋除尘器的阻力不断上升,为使设备阻力不超过1200pa,袋除尘器能继续工作,需定期清除滤袋上的粉尘。清灰是由程序控制器定时顺序起动脉冲阀,使气包内压缩空气(0.5-0.7Mpa)由喷吹管孔眼喷出(称一次风)通过文氏管引导数倍于一次风的周围空气(称二次风)进入滤袋使滤袋在瞬间急剧膨胀,并伴随着气流的反向作用抖落粉尘,达到清灰的目的。
饲料及秸秆加工间体积为125m3,换气次数按每小时≥25次计算,排风系统的风量设计为3600m3/h,粉尘的产生浓度为2445mg/m3。环评要求引凤机的风量不少于3600m3/h,布袋式除尘器过滤面积不少于30m2,过滤风速2~4m/min,除效率99%以上。
本次环评除尘效率按99%计算,则经处理后其粉尘的排放浓度为24.45mg/m3,排放量为0.079t/a。操作人员在粉碎及饲料搅拌过程中,应戴防护口罩,避免造成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
②排放达标
粉尘废气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为24.45mg/m3,排放速率为0.15kg/h,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的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3,排放速率≤3.5kg/h。
(2)羊舍、鸽舍产生的恶臭
养殖场的恶臭主要来自羊和鸽子的粪便、污水、垫料、饲料和禽畜尸体等腐败分解过程;新鲜粪便、消化道排出的气体,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粘附在体表的污物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