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6S管理(试行)1目标:对生产产品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理,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状态,并连续不停地改善工作环境条件,以提升职员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发明条件。2范围:凡和本企业产品质量相关办公场所、生产现场、车间、仓储和厂房区域等均适用。3定义:31 工作环境:指对制造和产品质量有影响过程周围条件;这种条件能够是人原因(如:心理、社会)、物原因(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粉尘等),物原因通常包含:厂房维护,灯光照明,噪声,取暖、通风、空调、电器装置控制,和和厂房维护相关安全隐患。 32 6S:指是由6S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理)、SEISO(清扫)、
2、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因为这六个单词前面发音全部是“S”,所以简称为“6S”。33 整理: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物品、设备清楚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34 整理:将需要品依据所要求定位、定量等方法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给予标识,使寻求需要品时间降低为零。35 清扫:将办公场所和现场工作环境打扫洁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洁净整齐状态,并预防其污染发生。36 清洁:将整理、整理、清扫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结果,并对其实施做法给予标准化、制度化。37 素养:以“人
3、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理、清扫、清洁等合理化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要求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方面管理水平提升。38 安全: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职员带来即安全又舒适工作环境。 4职责:41 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工作环境实施、维持和管理:各相关部门。42 生产现场、车间区域、厂房区域工作环境检验和监督:质管。5作业内容:51 工作环境管理步骤图52 为确保企业工作环境对人员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主动影响,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业绩,企业对产品生产现场工作环境和职员作业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计划;
4、当企业有新工作环境需求时,由需求部门以“联络单”形式提出,经部门主管审查、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部门主管和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策划和计划,并营造适宜和她们工作环境,如:人原因和物原因组合,同时考虑以下原因:521 发明性工作方法和更多参与机会,以发挥企业内人员潜力;522 安全规则和指南,包含防护设备使用;523 人机工程;524 工作场所位置;525 和社会相互影响;526 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527 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和污染。53 工作环境区域划分: 以生产中心为主导召集相关部门依据各部门实际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责任人员,并给予其
5、职责和权限。 54 组建6S检验小组和工作环境卫生定时检验:以生产中心为主导召集各部门工作环境责任区域责任人员组成6S检验小组,选出小组组长,并于每个月一次对企业内全部生产现场、车间、厂房(包含办公室)等工作环境区域按企业工作环境区域要求项目和内容进行6S检验,并将检验结果统计于“6S检验表”中,对检验发觉不符合事项按不良整改通知单中”要求相关缺失责任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预防方法,并于下次进行6S检验时对其实施纠正/预防方法效果进行确定、验证,直至其符合要求要求。 55 工作区域环境要求:551 地面上环境要求:5511 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地方;5512 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输送带、
6、推车、台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模具、夹具、物品等;5513 没有闲置于各生产车间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5514 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552 通道环境要求:5521 通道宽度要求: A)、人行道:1.0米以上; B)、单向车道:最大车宽 + 0.8米以上; C)、双向车道:最大车宽 X 2 + 1.0米以上。5522 通道计划颜色要求:A)、通道线颜色:黄色。a)、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B)、通道线颜色度宽: a)、主通道:10cm; b)、次通道或区域线:5-
7、7cm。5523 通道其它要求:A)、尽可能避免弯角,考搬运物品方法采取最短距离。 B)、通道交叉处尽可能使其直角。 C)、左右视线不佳道路交叉处尽可能给予避免。D)、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E)、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洁净,有油污时应立即清除。 F)、安全出口必需通畅,不可堵塞,而且要有“安全出口”标示。553 工作场所环境要求:5531 使用拖把、扫把定时清扫工作场所/车间/厂房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5532 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3日内不使用物料。5533 零件、产品或材料应将其置于周转车上或塑料筐或其它容器内,不可直接将其置于地面上,而且对其要有一定标识。 55
8、34 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可掉于地上。5535 常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洁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5536 消防栓和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5537 工作场所内不可有“没有必需”架子或障屏影响现场视野。5538 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通畅,地面应平整无破损。5539 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塑料板和机床内外均需保持整齐,无散落套圈,机床周围不准放置和本机台无关物品。 55310 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合适,便于使用和操作,预防变形和工序磕碰伤。 55311 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踏脚板、在制品塑料/筐板等)均需按要求位置
9、摆放,不能超出要求标准线。 55312 工序间产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预防磕碰受损,并立即交检,做好防护。 55313 工作间内严禁吃零食,吃饭,看书刊杂志,不准将雨具带入工作间;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换好鞋后方可进入表处车间。 55314 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55315 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表处除外),不准穿高跟鞋,穿好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上岗,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某区域集中放置)。 55316 对临时不用物品,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554 工作区域标示要求:5541 区域线颜色要求: A)、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5cm宽。 B)、不合格区,可疑
10、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5cm宽。 C)、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5cm宽。 D)、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5cm宽。5542 区域定义: A)、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要求要求之物品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B)、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要求要求之物品存放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C)、可疑品区: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分辨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D)、待检验
11、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候本制程检验员检验物品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E)、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步骤或等候电梯或等候出货等物品临时存放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F)、作业区:指某一步骤正在或立即作业区域,如进货检验区等,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G)、放置区:指用来定位一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区域,为了现场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555 在制品整理、整理和环境要求: 5551 严格要求在制品存放数量和存放位置。确定工序交接点、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中止点所能许可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
12、这些标准存放量放置边界、限高,占据台车数、面积等,并有清楚标示方便众所周知。 5552 在制品堆放整齐,优异先出。 在生产现场堆放在制品,包含各类载具、搬运车、栈板等,要求一直保持叠放、摆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确保在制品“优异先出”。 5553 合理搬运。 放置垫板或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方便,有可能时,应利用传送带或有轮子容器来搬动。5554 在制品存放和移动中,要慎防碰坏和刮痕,应有缓冲材料将在制品间隔以防碰撞,堆放时间稍长要加盖防尘盖,不可将在制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5555 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标签给予标示。假如将不良品随意堆放,轻易发生
13、误用,所以一旦将产品判定为不良品时,应立即将其放置于指定场所。 556 机器设备(包含测量设备)整理、整理和环境要求:5561建立机器、设备责任保养制度(包含:机器、设备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制度),并定时检验机器、设备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全部要有保养统计,设备使用者及管理者均需作明确标示。A)、检验注油口、油槽、水槽、配管及接口、各给油部位; B)、检验电器控制开头紧固螺丝,检验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C)、对松动螺栓要立即加以紧固,补上不见螺丝、螺母等配件。 D)、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润滑部位,要根据要求立即加油保养。E)、更换老化或破损水管、气管、油管。
14、 F)、清理堵塞管道。 G)、调查跑、滴、冒、漏原因,并立即加以处理。 H)、更换或维修难以读数仪表装置。 I)、添置必需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压鞋、绝缘手套等)。 J)、要立即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被老鼠咬坏导线。5562建立机器、设备操作指导书,要求全部些人员按要求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A)、工艺应指导及制订相关指导书,明确机器、设备清扫工具、清扫位置、加油润滑基础要求、螺钉卸除紧固方法及具体次序步骤等。5563 生产现场、各车间设备摆放须整齐、洁净。5564 不可有短期内(二周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各车间,如有则需以“待修理”或“计划停机”等标牌进行标识。557
15、材料、物品及料架整理、整理和环境要求: 5571 材料、物品摆放须整齐,并以标示牌作明确标识。5572 材料、物品须有专门存放区、放置区。5573 料架须摆放整齐,而且牢靠。5574常见料架上不准放置有好几年或很久没有用过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配件等;5575 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它非材料物品;5576 料架上不准有好多个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5577 已生锈或变质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料架上;5578 不用或不能用模具架、料架等不准随意放置在非放置区;5579 不用物品不准随意放置在料架上或和料架上物品参杂放在一起;55710 料架使用空间尽可能计划妥当,以免造成料架
16、空间浪费。558 仓库、储存室环境要求:5581 仓库、储存室须有管理责任者标示,仓库、储存室管理员对所保管物品应按“优异先出”标准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5582 光线照明亮度应适适宜,且仓库、储存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洁净、整齐。 5583 必需时,仓库、储存室需有贮存平面部署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标识。 5584 仓库、储存室存放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限制。5585 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显著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给予隔离、防潮及采取消防护方法。5586 仓储/贮存区域
17、使用空间计划应合理,以避免造成贮存空间浪费;5587 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它非材料物品;5588 贮存区或其料架上有好多个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5589 已生锈或变质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55810 不用物品不得随意放置在仓储区域或和料架上物品参杂放在一起。559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具环境要求:5591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具等储存、保管须给予定位放置,并以标签或标识牌给予明确标识,工具箱需时常进行整理。5592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仪器、零
18、件、劳保用具等须采取目视管理,并以标签、标识牌进行明确标识且瞬间即可找到。5593 零件、备用具及劳保用具须有进出账目之管理;5594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等常见物品应放置于作业场所最靠近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过多步骤和弯腰;5595 频繁使用,应由个人保留;不常见,则尽可能降低数量,以通用化为佳。先确定必需用最少数量,将多出收起来集中管理。特殊用途刃具更应标准化以降低数量;5596轻易碰伤工具,存放时要方向一致,以前后方向直放为宜,最好能采取分格保管或波浪板保管,且避免堆压 。5597 应注意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物品防锈,对存放在抽屉或容器底层上工装、
19、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应在其上面铺上浸润油类绒布。 5510 图纸、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书及文件/资料管理环境要求: 53101 图纸、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书及文件/资料等须有管理要求:如编号、目录、存放处定位。 55102 图纸、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书及文件/资料等须有专用文件柜,并有管理责任者标示。 55103 文件档案实施目视管理,让人能随时使用。55104 图纸、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书及文件/资料等保管须有目录、有次序、且整齐,让人很快能使用。55105 个人资料(卷宗)不可放在共用文件柜内(上)。5511 作业桌面、办公桌及抽屉环境要求:55111 桌面高度均应为最
20、低程度,且洁净、整齐;55112 不得有散置于架子上、柜子内、工作台上破布、手套、剪刀等消耗品;55113 不得有杂陈于工具箱或柜子内、工作台上螺丝刀、扳手、刀具、铁槌、钳子等手工用具或小塑料筐等;55114 不得有个人物品(茶杯、计算机、直尺)、图纸、表单、统计等资料和剩下物料、样品、测试品、工作看板等随意放置于作业桌面、办公桌上;55115 下班后桌面上不可有未处理文件、资料、公文或物品。5512 办公室环境要求:55121 目标管理须进行目视化。55122 每个月召开例行性会议须有时程表,并被目视化。55123 对企业所发放文件和资料需有文件分发签收统计及传阅规则。55124 必需时,如
21、离开自己办公场所须有行程标示牌并注明去向和估计回程时间。 55125 接电话时如要找人员不在,须有留话备忘录。 55126 办公区域、公告栏之区域需分开。 55127 必需时,办公区域须有办公名称标示。55128 不得任意将报表、档案夹、文卷、茶杯、计算机和多种办公用具等物品随意摆置于桌面上、办公桌上;55129 不得任意将表单、公文、私人物品和橱柜里书籍、档案等物品随意杂陈列于抽屉内、事务柜内等;551210 不得任意将和工作无关多种不需要纸箱、物品等物品摆放于办公区域内;551211 不得将使用破旧不堪档案夹、事务柜或档案夹内已经过期文件、 资料等物品随意摆置于桌面上、办公桌上;55121
22、2公告栏、海报、口号、风扇、时钟等应定时进行检验。5513 礼仪:55131 基础问候用语要求: A)、早上和领导、同事或属下首次见面时应说/问“您好!早上好!下午好!大家好!早!您早!”。 B)、其它相关礼貌用语:如“请!劳驾!拜托!谢谢!多谢!让您费心了!太麻烦您了!对不起!很抱歉!请原谅!打搅了!请多包涵!我不是有意!再见!于主任、陆老、小王、张总、王董”等。 55132 行为动作基础礼仪: A)、不可随地吐痰,乱扔乱吐、不可随地乱扔垃圾、纸屑、果皮等。 B)、和领导、同事或属下说话、沟通、商讨时不可指着对方说话。 C)、不可说脏话或以不礼貌、不文明语言骂人。 D)、在指定地点进行用餐,
23、并注意自己在食堂举止: a)、下班铃响后开始洗手; b)、吃中饭和晚饭时按秩序排队; c)、准备好饭票; d)、中饭和晚饭吃完后,收拾好桌面上剩下饭菜。 e)、离开饭桌时,将所坐凳子、椅子摆放整齐并归回原位。 E)、在要求场所内抽烟; a)、禁烟场所严禁吸烟; b)、客人没吸烟,其它人员不可吸烟; c)、有女士、长者、儿童、领导场所,要吸烟时需取得她们同意。 F)、介绍客人方法;a)、先向客人介绍,再向本企业人员介绍;b)、介绍时,职位从高到低依次进行介绍;c)、同级干部/人员从年长先介绍; d)、如女士和男士在一起时,先介绍女士。 G)、谦让语;a)、“谢谢,您过奖了!” b)、“您太客气了
24、!” c)、 打断她人话是很不礼貌,如要打断她人话时应先说“对不起,请许可我插一句。”55133 衣着仪容基础礼仪:A)、厂服第二粒扣(含)以下纽扣须扣上并扣好。 B)、工作证、厂牌、上岗证、识别卡需佩挂在要求位置。C)、不可穿脏、破、有危害身体健康衣服。D)、上班时间必需穿企业工作服或厂服,不可穿高跟鞋、拖鞋(要求工作区域除外)、打赤搏或奇装异服。 E)、正常工作出勤时间一定要穿企业要求工作服或厂服。 F)、男性头发、胡须不可留得过长,现场工作女性长发要扎起。53134 打或接电话基础礼仪:A)、接电话:a)、电话铃声响三声以内应接电话,电话铃响不能超出三声(不含)以上。 b)、接外线电话第
25、一句话应为“您好!企业”或“您好!我是某某”或“您好!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 c)、如受话人是旁边同事时应说:“请稍等,我立即去叫她”;受话人不在时说:“对不起!她走开了,请问您有什么话我能够转告她吗?”或“对不起!她不在,请问我能够帮您什么吗?”,假如要找人同意转告,则用笔统计其需转告事情和电话内容,事后转交给对方要找人; d)、当她人叫你接电话时,您接过话筒应该说:“您好!我是X X(自己姓名)”。 e)、如对方打错电话时应说:“对不起!您打错电话了”。 f)、接听电话声音要微笑、温和亲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要显得不耐烦; g)、待对方挂电话后,才能将电话轻轻放下。 h)、内线电
26、话接法:一样,必需在铃声响三声内接起电话,并说:“您好,XXX(分机号码或部门名称),其它说法同以上一样。B)、打电话: a)、打电话第一句应为“您好!我是企业某某,请麻烦您帮我找一下先生/小姐,好吗?”,也可称呼职位,但不可直呼其名; b)、如打错电话时说“对不起,我打错了!”,不要一声不吭挂上电话; c)、打完电话后用“拜托!”、“谢谢!”、“拜托你了!”、“再见!”等寒暄语结束,然后再轻轻地挂上电话。5514 消防设备控制和管理及环境要求:55141 消防栓应常常擦洗,且其前1米处不可堆有障碍物,须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给予标识。55142 灭火器须定时点检,气压不足时,应立即更新或重新充
27、气。55143 如有消防水池须定时检验,保持水位足够(以水量充足为标准),出水阀门应能随时打开。55144 严禁使用汽车或其它低燃火点石油分馏物洗涤机器、设备及其零件;55145 任何时刻不得在严禁烟火区域内吸烟或携带火种;55146 搬取或携带汽油、煤油及多种易燃易爆物品限用安全油罐或其它有加盖金属容器;55147 一切消防设备,不得用于非消防目标之工作上;55148 机器、设备、材料和物品堆放,不得妨碍消防设备取用;55149 电气设备着火时,若非确信电源已切断及周围无其它电器设备,不得使用水来进行扑灭和抢救,应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砂来进行扑灭和抢救;551410 在不通风之处使用
28、四氯化碳进行救火时,易发生中毒意外,使用人于数分钟内应快速奔往通风处所;火灾扑灭后,须先加以通风,方可许可其它人员进入。5515 对物安全原因控制和管理要求:55151 对有机溶济、猛烈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控制和管理:A)、保管地点是否标明了保管物品内容及责任者,是否按类别进行整理、隔离和保管; B)、容器是否有加防护盖,以预防其蒸发,是否有溢流、泄漏等不良现象; C)、油废棉纱头是否保留在带加防护盖不燃容器内;D)、贮存仓库是否定时进行点检,是否备有消火栓或灭火器,是否标有“严禁烟火”或“严禁吸烟”等标志;E)、使用场所通气、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是否运转正常。 F)、操作强酸、强碱、纯
29、碱等有毒物质工作人员,须接收严格工作教导培训,并使用合适保护和防护设备; G)、有毒溶液气体仍然有毒,操作人员应按企业要求设法避免呼吸这类气体; H)、取用酸、碱等化学物品工作人员必需按企业要求使用防护用具(如: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等); I)、有机溶济、猛烈物品、有毒物品等应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可混入易燃性物质; J)、轻拿轻放,避免震动; K)、充装溶液不宜装满,应留有起伸缩余地; L)、若遇有泄漏,应立即对其进行处理; M)、使用盛装过有机溶济、猛烈物品、有毒物品等空桶时,应使用相关清洗剂将其清洗洁净后再使用。55152 对油类物品安全控制和管理: A
30、)、油废棉纱头是否存放在带有加防护盖不燃容器内; B)、假如有油类洒落在地面上,是否立即擦掉或对其进行处理; C)、油类贮存周围是否有烟火现象发生; D)、不能在油类贮存周围进行带火作业(如:焊接等)。 55153 对机器、电气设备安全操作和管理: A)、非指定工作人员不得开动马达及其它电动机械、设备,如遇有故障或不正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B)、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修换,但遇紧急且在220伏特以下(包含220伏特)时由主管指定人员进行修换(此项人员须熟悉电气相关知识及其操作者); C)、全部电动机器及电动手工具其外壳必需接地,且对其接地线路应定时进行检验,以确保
31、其接触良好;D)、不要私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马达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汇报主管后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理;E)、临时电源使用前必需加以检视,有没有绝缘不良、破皮等。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F)、全部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活线,不可把身体和搬运物和其 进行接触。不可太相信电线外面有包皮能够保险而不会触电。发觉由电线杆上落下线,应立即通知电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忌不可用手去拿和接触;G)、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开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汇报部门主管,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H)、电气机器加油量应求适量,过多过少全部易造成异常现象发生;J)、若站
32、于潮湿场所或金属物上,且忌不可用潮湿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K)、应严禁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栅变压器室;L)、凡有电线经过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些人来往时必需加安全防护盖进行掩盖;M)、不得用铜线等金属丝替换保险线。N)、机器、设备安全罩、联锁、区域传感等方法有不完善地方时,应汇报部门主管,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O)、设备安全装置方法是否完善,尤其是干燥机温度是否过高,机械手、自动运转设备防灾方法是否完善。 55154 对修理机器、设备及工程设施安全控制和管理: A)、非本身操作机器、设备或未经主管授权操作机器、设备一律不得私自进行操作; B)、不对转动中机器、设备作较大修理
33、作业。若须在转动机器、设备之近旁处所进行作业,则操作人员和机器、设备间须设有合适隔离防护设施;C)、除常常操作上必需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以后进行; D)、不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转动部分; E)、砂轮机需在砂轮中心点之上,并对其设有遮眼玻璃; F)、只有取得主管授权人员方可调换砂轮(此项人员须施以调换砂轮工作督导); G)、严禁使用不合适替换品,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榔头,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H)、工作人员不许搭乘于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物品电梯中;I)、铁链不可用打结或加螺丝措施以缩短或接长;J)、多种起重吊车及启重机械操作人
34、员,应注意她人安全,使用合适信号或音信,以引发她人注意,并设法保持钢索在卷筒上排列整齐;K)、在严禁烟火电厂区域内所使用临时灯,其玻璃外围须有金属栅之保护装置设施。L)、非事先取得经营主管同意,任何人均不得在酸碱、有毒及易燃气体、易爆物品、高压之设备上从事任何修理或调整等作业。5516 对人安全原因之教育和预防:55161 对主管安全责任要求: A)、主管人员应负预防意外事故责任; B)、主管应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C)、主管应教导及监督部属和职员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D)、发生意外事故时,主管应立即联络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及制造部经理进行处理或和企业高层管理者(总经理)共同寻求改善; E)、
35、主管人员应和其它部门人员进行合作,共同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F)、各主管必需切实明了其所监督工作上安全工作方法; G)、各主管应熟悉和了解相关本职安全守则、安全工作方法并督导属下遵照实施; H)、各主管应熟悉和了解相关本职安全维护装置及经办工作所使用人体安全保护器材/用具,应负责为保养确实应用之责; I)、分配工作时,若无组长以上人员负责时,应就其中指定一人为责任人,统一指挥; J)、各主管对属下应施以正确安全工作方法教导和培训: K)、应使属下确能熟练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务; L)、对于新进人员或由其它部门调用之人员,应注意其精神体力是否适合其工作; M)、对新进人员应具体解释该部门之尤其危险工
36、作事项及其防范措施,以确保其工作安全;N)、对新进人员应具体解释和其相关安全工作法和注意事项。55162 对职员/干部个人安全行为责任要求: A)、切实遵守企业所要求安全卫生须知;B)、依据要求标准/方法进行工作,或按上级指示方法进行工作,不得私自改变工作方法;C)、非个人所负责操作机械、设备,不得私自操作她人机器、设备; D)、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她人工作区域;E)、放置工作上所需物料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它高处时,应确 保不绊跤她人或跌落以避免击伤她人;F)、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应严禁地面上有些人通行和在此作业; G)、移动一个机器、设备或货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 H
37、)、不得于厂内/工作场所四处奔跑、嬉戏、或搞恶作剧或有其它妨碍秩序行为; I)、不可使用压缩空气设备中产生空气用来清除身上灰尘或将压缩空气管指向她人; J)、行走时不可为谋取捷径而穿越生产操作区域或和安全相关工作场所; K)、不在石绵瓦或类似屋顶上行走; L)、不在工作区域中高架吊车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或进行作业; M)、若发觉漏油、漏气之处不健全及已损坏梯子、平台、栏杆及其它不安全环境时,应随时汇报部门主管或安全卫生管理人员; N)、不要使用不健全工具或机械、设备; O)、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猛推,和撞及对面而来之人; P)、安全通道、安全门出入口前后必需保持通畅,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物品堆置而
38、妨碍通行; Q)、应尽可能避免从正在施工中搭架或其它高架下走过、通行; R)、上下阶梯或行走于轻易滑跌之处须尤其小心,以免摔倒; S)、搬运物体伤害最多,在搬运物品时应尤其小心; T)、搬运货物专用电梯或吊车,应严禁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进行搭乘; U)、每一职员全部须自认预防意外事故为其应尽一份责任,并相互劝勉她人并要求其遵守安全须知; V)、熟记工作场所出入口、安全门位置。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需遵守秩序,听从指挥。 55163 对工作/作业服装安全管理: A)、在指定工作场所佩带使用安全帽;B)、在工作时身上不得带有锐利或尖锐物品。C)、在操作或搬运发烧油类或其它物体和进行救火时,必需穿着足以遮
39、蔽全身衣服及戴合适安全工作帽,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若须穿着其它特殊服装进行作业时,须由企业统一购置和使用; D)、在禁烟区域内严禁穿有钉有大马钉鞋子;E)、操作或修理一部转动机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应打领带、悬垂袖口或穿过宽工作衣服,使用砂轮或其它无覆盖高速度转动机器、设备时,勿带手套进行作业; F)、不穿后跟高于三寸或露出后跟及脚指鞋子;不穿过于宽大或有悬垂装饰衣裙或奇装异服。 55164 对安全保护用具(安全帽、眼镜、口罩、耳塞)管理: A)、正确佩戴工作场所要求安全帽、眼镜、耳塞、口罩等; B)、按企业要求立即更换工作场所所使用过滤用具; C)、随时备有安全保护备用具; D)、对安全保护
40、用具是否指定固定保管地点,并对其进行正确保管。5517 对工作环境原因安全控制: 55171 对企业安全维护及其标志管理: A)、挖掘洞穴,于工作完成前须临时离开或搁置者,须用跳板掩盖或设围护栏杆; B)、为搬运、修理设备等工作便利须临时拆除地板、地面盖孔或栏杆时,应设法加以合适随时围护,待工作完成后立即复原; C)、一切设备及围护栏杆,不得用作支架或捆棒用作起重绳索; D)、在人行道、通道或可能有些人经过工作场所之上方进行工作,或不管其工作是在楼梯上,平台上或管架上一律应设“有些人在上面工作”之警告牌于下方或作业场所内; E)、存放或使用强酸、强碱、汽油及其它危险物品之场所及设备均应设置危险
41、标志。 5518 对工作管理上原因控制: 55181 对工作现场安全伤患救护之管理: A)、火中救人,营救者须先将自己衣裤浸湿,并以湿巾缠裹头部, 如 营救者衣服着火,可倒地滚熄,切勿慌张奔跑;如伤者衣服着火而不能打滚时,应立即取被毯之类覆盖其身上使火熄灭。 B)、救护中毒者,如须进入有毒气体充塞场所,应佩戴防毒面罩并使用安全绳索,一端绕住营救者后臂,另一端由室外救护人员拉住。 C)、救护触电伤者时,如电气开关近身,应立即切断其电源,不然使用长而干木/塑料手杖、干木棍、干绳索、干布或其它良好绝缘物体,使伤者和电源断开; D)、救护卷入转动机器、设备伤者时,应先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设备运转,以后
42、尽速将伤者移出事故发生地点。5519 不可控原因控制,如自然灾难、地震、台风、风暴、水灾、火灾等在立即发生前应采取紧急方法,以使企业财产损失减到最低。5520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环境要求:55201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安排人员定时清扫和整理。55202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定时使用“6S检验表”进行点检。56 工作环境实施:561 每班上班生产前及下班生产结束后,须对其工作区域地面、工作桌内外、机器设备(包含测量设备)、内外/原物料存放区、废料箱及周围环境进行清扫工作,并和生产过程中随时保持其工作区域环境整齐有序,下班时须做好交接班统计。562 必需时,各生产现场、车间及厂房工作区域环境须设专员天天对其进行清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