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样本.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951194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7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职员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职员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计划纲要 肥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过二一十二个月二月“十二五”时期是本市

2、实现富民强市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关键时期,科学计划和推进“十二五”时期发展,对于主动顺应发展环境新改变,有效应对发展面临新挑战,全方面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本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含有重大意义。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章 “十一五” 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应对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多种困难挑战,紧紧围绕“奋战四年,收入翻倍”和跨入百强县目标,强力抓好抓牢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两个关键”,贯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一体化“三条

3、根本”,实施科教兴肥、工业强市、繁荣三产、可连续发展“四大战略”,解放思想,创新作为,同心同德,创业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关键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成为本市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镇面貌改变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时期之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展现速度加紧、效益提升良好态势,实现全市生产总值达成491.68亿元,比年均增加20.6 %,和“十五”平均增速基础持平,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成37.32亿元、286.35亿元和168.01亿元,年均增加10.2 %、18.4%和29.0%。实现人均GDP50228元,比增加3022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

4、成7530美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年均增加22.7%。本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百强中列第47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1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26位,跻身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图1-1“十一五”期间地域生产总值和增幅图1-2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百分比由11.9:63.7:24.4调整为7.6:58.2:34.2。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提升,形成了有机菜、肥城桃、“两菜一粮”、干鲜果品、速生用材林“五个10多万亩”种植格局,巩固发展了粮油、蔬菜、果品、畜禽、木材“五大加工运销体系”。有机蔬菜面积达成17.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成3

5、8.3%。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1个,土地流转面积9.8万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加16%;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巩固扩大了甲酸、纤维素醚、精密铸造、酒机设备、特种钢材、强磁材料、节能电气等在中国外市场领先优势,壮大了玻纤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能、节能光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培植形成了煤电能源、冶金机械、建筑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 “六大支柱产业”全部达成60亿级以上,其中4个突破100亿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2家,比“十一五”增加155家,其中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193家过亿元,195家利税过千万元;主营业务收

6、入1065亿元、利税137亿元,年均分别增加33.4%和35.6%。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3家;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深入改造提升,文化旅游业深入发展,现代物流、小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展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消费网络深入完善,多种便民农家店分布全市乡村。,本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8亿元,比年均增加18.6%,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服务业关键城区优异单位,被商务部命名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和全国24个优异市之一。图1-3 “十一五”期间历年三次产业比重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加,五年累计完成资产投资991.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26亿元,分别为“十五”期间投资总

7、量3.3倍和2.8倍。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主动财政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对上争取、对外招商,五年实现招商引资462亿元,其中对上争取资金33.7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4.1倍和4.5倍;强力推进关键项目建设,五年建设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302个,累计完成投资453亿元。图1-4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建设展现新亮点。致力于建设适宜人居、适宜创业“北方桃源名城”,推进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联动对接,铺开新一轮城市发展计划,开辟古店新区建设,实施老城区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改,建设龙山河带状公园、白云山公园、金街、水街等“四园”、“四街”、“四路

8、”、“一高层组团”等城市关键工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区面积拓展到44.3平方公里,人口达成26万人。城镇一体化水平深入提升,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31.2亿元,新修和改造公路845.38公里,全方面实现了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等级公路。全市等级公路密度达成181.04公里/百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成51.3%,石横镇被评为国家园林城镇。可连续发展取得新成效。耕地实现总量平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连续下降,全方面完成“十一五”上级下达本市任务目标。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体制改革深入

9、深化,经营开发服务类机关改制工作取得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得到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完成了市(县)新一轮机构改革。对外开放深入扩大,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5.6亿美元,其中出口累计完成9.2亿美元,年均增加13.7%,连年保持泰安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累计8.2亿美元,年均增加61.1%。图1-5 “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成199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8489元,分别是2.2倍和1.9倍。居民金融余额达成143亿元,是1.8倍。70万人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10、成99.9 %,城镇居民基础医疗参保率96.9 %。开启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10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46万名适龄农民纳入社保范围,90岁以上老人享受政府生活补助。图1-6 “十一五”城镇居民收入(单位:元)协调发展形成新局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泰安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达成 88处,农村老师工资实现市级统筹发放。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达成369处,主动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有线电视入村率达成100 %,“农家店”达成856个,农村便民服务网络深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数次荣获泰安市综合考评一等奖,乡镇服务站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改造。城市小区由8个调整为16个,全方

11、面开启了新型农村小区建设。文明、平安、友好肥城建设全方面推进,“鲜花送文明”和“农村道德评议”活动深入人心,“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连续稳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得到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倾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捐款捐物总值5900多万元。连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统计、气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矿区农村搬迁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文化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迈上新台阶。总体上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市发展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活力增强,发展环境改善,全市经济

12、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充足肯定和全市人民高度评价。本市前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优异市、新农村建设明星市、科普示范市、粮食生产优异县、基础农田保护优异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优异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农村中医工作优异县、生育关心行动优异县、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优异县,荣获全省最好投资城市、平安建设优异市、建筑业十强县、服务业关键城区优异县等称号,自泰安市开展科学发展考评以来,综合成绩和群众满意率连续三年居县市区第一名。(二)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标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及以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不过对照科学发

13、展观要求和本市在泰安市实现率先发展目标任务,还存在很多不容忽略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总体实力不强,关键人均指标和南方经济发达县市差距巨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大型骨干企业少,外向型经济滞后;三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税收占地方财政比重偏低;四是科技结果转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五是产业集聚度不高,园区布局仍需优化;六是城市功效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镇统筹任务艰巨;七是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微弱步骤,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必需采取有力方法加以处理。第二章 “十二五” 发展环境

14、(一)肥城发展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社会化互动并进,经济社会进入加紧转型和加速提升期,有条件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工业化转型期。本市总体上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后期,产业结构将加速优化升级,走低消耗、低排放、高端化、高效益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城镇化加速期。本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超出50%,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将深入向城镇集聚,统筹城镇发展力度深入加大,城镇化将成为推进经济增加基础动力和关键支撑;三是居民生活跨越期。城镇居民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居民消费全方面升级,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增强,居民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建设更为宜居环境要求更高;四是市场化完善期。关键领

15、域和关键步骤改革将加紧推进,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市场化程度深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愈加充满活力;五是社会建设提升期。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城镇、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结构深度调整,多样化、多层次社会服务需求加速增加。(二)肥城面临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宏观形势和本市基础条件,“十二五”及以后一个时期,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加紧发展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多种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本市面临关键机遇。未来五年本市仍处于加紧发展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加方法深度调整,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发展机遇,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增加,经济环境将趋于好转;从中国看,经济社会进

16、入了以转型促发展新阶段。围绕扩大内需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轨道;围绕自主创新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民生优先、共建共享轨道,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导趋势。国家继续实施主动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将极大地提升经济发展可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有利于我们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环渤海经济圈等新经济热点地域崛起,将深入加紧经济区域化发展,为提升肥城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肥城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宽广空间;从省内看,山东省加紧实施关键区域战略,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加紧社会建设为关键,大力实施调整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17、升级,培育经济新增加点,为本市融入济南省会城市圈发展,主动接收济南辐射和产业转移,带来难得历史机遇;山东省提出以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强省、加速工业化进程为主攻方向,主动采取高新技术和优异适用技术改造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六大产业,也为本市相关产业技术提升,促进本市由重化工业向优异制造业、新兴产业转变注入了活力;泰安市提出发挥泰城和肥城地缘毗邻优势,推进泰肥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从肥城本身看,肥城作为资源加工型城市,正处于工业发展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关键阶段,企业改制已基础完成,产业素质显著提升,“六大支柱产业”、有机菜、“两菜一粮”等特色产业优势显著,城市发展软环境深入优

18、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不停增强;尤其是经过主动融入“两圈”,“十一五”期间实施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商贸、旅游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产生巨大效益。加之聊泰铁路、电厂四期、盐化工、枫叶鸭养殖、“大水系”建设、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示范县(市)等关系肥城长远发展大项目,以后几年陆续付诸实施,必将对全市发展起到强有力带动作用。所以,依靠比较丰富资源、宽广市场空间、良好产业基础、较为完备基础设施,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将会连续较长一个时期。本市面临关键挑战。未来五年也是本市应对风险挑战战略竞争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步入复苏进程,但短期难以高速增加,仍然存在着不稳定原因,随时会波及中国

19、经济发展,传导影响本市经济尤其是出口企业和外向产业发展;从中国看,新一轮高水平转型发展竞赛愈加猛烈,沿海地域低端出口企业和外向型企业面临全方面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内地梯度转移,中国发达地域为应对新形势,快速调整方向,主动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高新技术产业,地域经济条块划分将趋显著,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长株潭中部城市群等地域经济发展将深入提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将深入加紧,区域竞争压力加大;从省内看,全省经济强县增势迅猛,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建

20、设,也使本市面临“边缘化”挑战,本市周围县市区加大开放力度,也对本市形成强有力竞争;从肥城本身看,本市长久积累经济结构性矛盾显著,产业“重化”程度偏高,资源依靠程度偏重,高新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土地供给、环境容量约束日渐显现。如不能主动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建设,本市也面临“边缘化”危险。总而言之,“十二五”时期,本市面临机遇大于挑战,加紧发展有利条件很多,将展现出农业保持稳定增加、工业延续平稳较快增加、服务业展现加紧增加势头。全市上下各级要增强在新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紧迫感、责任感,抓住战略机遇,促进社会友好,把经济社会发展不停推向前进。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

21、 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为指导,以“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全方面小康社会”为专题,以“实施转型发展、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法”为根本,以“实现跨越发展、务求争优异位”为主调,牢牢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改革开放导向、创新驱动策略、可连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镇一体化发展,推进民生福祉不停改善,推进生态环境优化提升,为基础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发展标准推进“十二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六个友好统一”标准: 一是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推进质量效益和总量速度友好统一。要继续坚持以

22、优质增量优化存量、扩大总量,在保增速中促转型,在抓调整中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发展之路,在加紧发展中处理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努力缩小和发达县市区发展水平差距。二是坚持“结构优化、质态升级”,推进产业协调和能级提升友好统一。把握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瞄准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深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推进本市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由传统产业为主向培育高新产业和新兴产业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转变。三是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推进资本集聚和智本汇聚友好统一。牢靠树立“抓人才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理念,把人才强市、创新驱动作为发展转型关

23、键战略,抓好人才资源和自主创新,打造人才高地、培育科技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四是坚持“环境保护优先、节省资源”,推进生产发展和生态文明友好统一。推进全民观念向人和自然友好相处转变,发展方法向增强可连续发展能力转变,健全节能环境保护防控治理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打造资源节省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五是坚持“统筹协调、一体联动”,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友好统一。着眼于破除城镇二元结构,基础建立以城带乡、城镇互动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加紧推进城镇计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文明创建一体化。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强市”,推进

24、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友好统一。坚持富民为先、强市为基,把造福桃乡百姓作为根本目标,把转方法调结构成效表现在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民生事业改善和百姓安居乐业上,办好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社会事业,促进人全方面发展和结果普济共享,实现富民和强市相统一、经济和社会相协调、实力和活力相促进、金杯和口碑相一致,让桃乡人民生活得更自豪、更幸福。(三)基础思绪“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思绪和关键任务是:坚持“一二三四五六”思绪目标,明确一个城市定位:即打造中国桃全部、建设美好肥城;确立两个率先目标:率先建成全方面小康社会、率先构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打造三大产业体系:以生态高效为先导现代农业体系,

25、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工业体系,以新兴业态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体系;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即富民优先战略、人才强市战略、产业升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开展五项行动计划:即居民收入倍增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服务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青山绿水行动计划;坚持六个毫不放松:毫不放松地推进思想解放,毫不放松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毫不放松地实施全民创业,毫不放松地优化发展环境,毫不放松地培育文化软实力,毫不放松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四章 发展目标(一)发展定位根据“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标准,以后一个时期肥城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是:承接省会城市群产业转移关键功效区。

26、主动融入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愈加好地接收济南辐射带动,在更高平台、更高层次上实现“依靠济南、接轨济南、服务济南、发展肥城”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惠双赢”发展目标。泰安经济社会发展高地。发挥和泰安市区交通、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经济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计划新建连接两地快速通道,努力把肥城打造成泰安经济发展高地、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城镇统筹发展高地。全国有机农产品第一市(县)。坚持不懈地把“有机农业”作为肥城特色品牌来抓,打造以有机蔬菜、肥城桃、“两菜一粮”、干鲜果品、用材林、畜禽为内容“六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产业整合,扩大肥城“有机”品牌优势。工业制造业强市。依靠“六大支柱产业

27、”,做强做优甲酸、纤维素醚、特种钢材、精密铸造、工程机械、PET、强磁材料、节能电气、玻纤制品、盐化工“十大产业链”,培植打造机械加工、石膏建材、玻纤制品“三个产业集群”,加紧构建以“两带三区四园”为主体产业布局。北方桃源名城。重视建设“品牌城市”,大力培育“城市名牌”,打造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内外合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人文、生态、宜居、精巧”国家级“园林城”、最适宜人居“生态城”,逐步发展成为泰安市旅游业副中心。(二)发展目标考虑未来五年本市发展趋势和条件,和国家和省、泰安市“十二五”计划相衔接,“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经济连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

28、方面进步,努力争取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础竞争力30强,在建成全方面小康基础上向基础实现现代化前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50亿元,年均增加13%以上,人均8.33万元(折合12500美元)以上,努力争取在“十二五”前两年突破10000美元,和中国优异地域差距显著缩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成2560亿元,比“十一五”增加1.58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加16%,突破45亿元,实现翻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加18%。产业趋向优质高端。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产业能级显著提升,产业布局集约科学。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发展现代农业,加紧发展服务业,三次产业百分比调整为5:50:

29、45。图4-1 “十二五”末三次产业比重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加贡献率达成60,全社会科研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升到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成3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达成15%。城市彰显特色魅力。实现中国优异旅游目标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平安建设优异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四城联创”。城市功效愈加完善,文化内涵显著提升,山、水、园、林、城相映交融景观突出。到全市城镇化率达成60%;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成55平方公里,人口突破37万人,跨入功效完善中等城市行列。小城镇基础设施愈加配套,人口、产业、要素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新型小区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

30、紧。图4-2 和城镇化率社会事业全方面发展。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市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成9年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0.8万人以上;基础健全统筹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五大保险参保总人数每十二个月增加 1万人次;建立起较为完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生产形势连续稳定,社会诚信体系基础建立,法治化水平和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基础构建城镇一体化发展格局。生态环境日益优美。人口自然增加率控制在8.6以内,人口规模控制在102万人以内;森林覆盖率达成39.5%。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愈加合理利用,水资源供求矛盾有较大缓解,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工业污

31、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到,万元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目标,排放量削减10%,全市关键河流实现水环境质量全方面改善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要达成75%以上。危险废物安全处理率、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处理率均达成100%。人民生活愈加幸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4%以上,分别达成37000元、16200元以上,各类群体收入显著增加。城镇居住条件深入改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愈加完善,实现人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目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图4-3 和城镇居民收入(单位:元)第三篇 发展关键和政策取向 第五章 调整结构 推进三

32、次产业协调发展围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工业、做大三产服务业、做特农业,突出转方法、调结构这条根本,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加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一)加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加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战略突破口,经过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立即把新兴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依据世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本市产业基础,关键培育含有较大发展空间、增加潜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产业和新节能环境保护“四新”产业,突出太阳能、LED、高性能纤维材料、电子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环境保护节能设备、新型数字化装备、

33、新型传感器及应用软件等10个优先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关键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发明、利用、保护、管理,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结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深化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推进国际中国科技合作和交流。引导市外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资金,建立稳定财政投入增加机制。制订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

34、市场融资功效,激励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建设新兴产业项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70亿元。新能源产业,依靠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主动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紧地热能综合利用,加紧发展风电产业,加紧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推进实施新能源发电、LED节能光源、新能源汽车、温泉开发四大关键工程。激励企业硕士物质成型燃料压块技术和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压块技术成套设备和太阳能沼气高效能装置等相关产品,充足利用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加紧可再生能源再利用。新材料产业,发挥本市产业基础很好优势,大力发展高分子新型材料、精细化工中间体、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等,不

35、停拓宽应用领域。关键开发纤维素醚类产品、甲酸及其下游产品、高性能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石膏生产新型材料、造纸涂料、高性能强磁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化纤复合材料及其制品、高级棉纤维纺织材料等;推进实施一批关联度强、产业链长新材料项目,快速膨胀产业规模,扩大竞争优势。新医药产业及生物产业,主动扶持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产业。以大凡神农等为依靠,加紧发展以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新型制剂和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和生产。生物育种产业,关键研究开发杂交种组培保护技术、组培脱毒快繁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改善动植物品种质量,开发高新生物有机肥、秸秆生物饲料、环境保护型蛋鸡(猪)预混料等生物制剂

36、品种。新节能环境保护产业,依靠骨干企业和现有技术,加紧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成套设备研究和生产,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和处理系统成套设备研究和开发。关键开发高效低污染燃油(气)电加热、循环流化床、酒精综合节能成套技术和设备、非晶合金变压器、高压无功电压自动成套装置等技术和产品,激励企业研发脱硫除尘净化装置、焚烧炉净化设备、消声除尘装置等。 专栏1 重大新兴产业项目:非晶硅薄膜太阳能光电模板项目、风力发电项目、太阳能真空管项目、太阳能发电、路灯项目、生物质发电项目、土工材料工业园、LED节能光源项目、纳米磷酸铁锂产业基地、电动大巴车项目、多晶硅项目(二

37、)改造提升现代制造业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关键,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壮大,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现代制造业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实现工业投入9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成5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成1800亿元,利税230亿元。实施骨干企业培植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落实扶优扶强政策方法,实施“四个一批”,即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培植一批新兴特色产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以“三高(高端、高质、高效)四新(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为目标,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围绕煤电能源、冶金机械、精细化工、建筑建材

38、、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 “六大支柱产业”,关键培植钢铁冶金、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200亿级产业”,实施“12553”骨干企业培植工程,即到“十二五”末,有1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0亿元,2家过100亿元,5家过50亿元,50家过10亿元,350家过1亿元。把加大投入、上大项目作为骨干企业培植用力关键。用足用活加紧折旧、新产品税收返还等政策,支持一批产业链条长、财政贡献大、就业带动显著大项目。“十二五”期间,集中抓好胜利化工烧碱及PVC配套真空制盐二期工程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培植中小企业。制订出台加紧中小企业发展意见,着力处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素质,主动引导

39、家族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加紧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全方面提升关键竞争力,培育做强做大企业后备力量。实施品牌城市战略。坚持“全方面培育、关键帮扶”思绪,充足发挥资源、产业、产品优势,把传统名产老牌子叫响,主导产品新牌子打响。将品牌战略实施和转方法、调结构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围绕全市关键产业,根据梯次排队、层级推进、关键培育、全程服务标准,“贮备一批、发展一批、申报一批”,做好品牌创建计划,优先扶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工作,关键培植“阿斯德”牌甲酸、“银宝”牌肉制品、“联谊”牌土木格栅、“一滕”“瑞泰”牌纤维素醚、“傲饰”牌

40、西服、“富世康”牌面粉、“金字”牌蒸馏塔、“云宇”牌汽车配件、“泰山”牌轮胎、“索力得”牌焊材等含有较强著名度产品。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5件,全市争创国家级品牌7个,山东省名牌5个。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升发展园区经济,提升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发挥产业集群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集聚带动效应,衍生、吸引大量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协作配套,强化关联度,延长产业链,快速膨胀产业规模,巩固扩大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市高新区、城区东部新兴产业工业园、石横化工工业园、边院盐化工及新材料工业园、汶阳精细化工及新型材料工业园等五大

41、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培植甲酸、纤维素醚、精密铸造、玻纤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能、盐化工产品、太阳能、锚杆钢材、节能电气等特色产业集群。 专栏2 重大工业项目:胜利化工烧碱及PVC配套真空制盐二期工程、制盐及“两碱”盐化工项目、石墨电极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扩能项目、特钢企业型材高强度节能技术改造和新烧结余热发电项目、泰山轮胎企业40万套农用子午胎项目、阿斯德甲酸产能平衡20万吨/年项目和50万吨/年“大颗粒”尿素改扩建项目、云宇企业完善20万条工程机械车桥技改扩能项目、金塔企业石油化工压力容器项目、鲁龙企业汽车模具研发和生产项目、明瑞化工4万吨工业磷酸、纸面石膏板等项目、聚源集团80万吨石膏矿及

42、石膏板扩能项目、汇源集团PET瓶坯、瓶盖扩能项目、龙祥企业5万纱锭精梳高支针织纱和高支高密白棉布技术改造项目、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产业园项目、铝板带箔扩能项目、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二氧化钛配套金属钠项目、精铜粉加工项目、电厂烟气脱硫石膏循环利用项目、工程机械加工项目、常开电器生产加工项目、现代重工装载机配件项目、太阳能加工项目、盈泰金属制品项目、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年产10万吨环氧丙烷项目、聚氯乙烯项目、石横化工工业园项目、利百时家纺工业园项目、天然陶瓷制品项目、鼎阳工程材料项目、新型节能高耐腐蚀复合板项目、有机硅配套金属钠项目、新型系列绿色环境保护塑料管材项目、电解铜

43、项目、双组份粗旦热轧无纺布项目、5万吨奶酪项目(三)全方面加紧服务业发展围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扩大财源三个目标,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力培植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主动拓展农村服务业,不停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增加贡献率和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构筑起龙头带动、特色突出、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统筹协调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到,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成45 %左右。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业。落实好肥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计划(),以“中国桃文化之全部、史圣商圣之家园、温泉度假之胜地、印刷出版之重镇”为产业定位,强力推进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以项目为支撑,以文化为

44、内涵,以投入为关键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停扩大肥城历史文化著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将历史文化及民间民俗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附加值,形成独特拳头产品和著名品牌。深入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不停创作生产出现有思想内容,又有市场价值和肥城特色文化精品,使文化产业成为本市新经济增加点和支柱产业之一。突出“历史文化和乡村休闲”两大专题,主动融入泰安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大格局和山东“山水圣人旅游圈”,实施“一城、两节、三线”发展战略,“一城”:即打造中国优异旅游目标地;“两节”:即办好桃花旅游节、金秋品桃节;“三线”:即建设北部历史文化名人旅游线、中部吉祥桃全部文化旅游线

45、、南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到,实现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亿元,年均递增20%,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北部历史文化名人旅游线:以“商圣幽栖地、地质奇观园”为依靠,建设以“儒文化”为专题旅游景区。陶山景区,以“华夏陶山,儒商之源”为专题,以范蠡携西施归隐陶山经商为根本,以儒商文化为切入点,建设集朝拜、观光、会议、度假、娱乐于一体世界性国家级大型专题文化公园。左丘明文化园区,以“史圣家乡、北方水镇”为形象定位,建设衡鱼怀古、水镇泛舟、古井映槐、地下探秘、万灵塔影、湿地飞鸟、丘湖月夜、古城春晓等关键景区景观,满足湿地休闲观光、古镇寻踪、商务旅游、寻根祭祖文化旅游等功效,将左丘明文化园区打

46、造成特色鲜明史圣家乡文化旅游区。翦云山景区,以“肥国仙山圣境,泰岳养心天堂”为形象定位,充足利用肥子故国及肥族之历史文脉,将文化和山水有机融合,建成全国4A级旅游景区。牛山穆柯寨景区,以“牛山穆柯寨、天下第一寨”为专题,以巾帼英雄穆桂英和牛山寺文化为主打品牌,把牛山打造成以古寨造访、秘林寻幽、古寺探秘、休闲度假等为关键内容古山寨文化旅游区。中部吉祥桃全部文化旅游线:根据“一首两翼”计划布局开发建设。一首,即城区,形成以“桃源梦文化”为专题旅游景区,挖掘城市旅游文化内涵,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特色小吃、特色购物、休闲娱乐等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营造以“世上桃源”为内容城市景观。提升肥城中国桃木旅游商

47、品城规模和档次,将桃木旅游商品城建设成全国著名集商品开发、生产、展示、商贸旅游、餐饮、会展于一体大型专业桃木综合购物场所。两翼,即刘台桃花源景区和中央桃行景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将单一赏花旅游向桃园观光、桃乡品桃、农家休闲、乡村体验等功效转变,塑造含有独特桃文化特色中国最大“桃花源”。南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以“古代兵家圣地,北方植物王国”为专题定位,形成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为一体旅游景观。加紧云蒙山旅游区计划设计和开发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实现4A级旅游区目标。加大温泉资源招商力度。以“自然环境+桃文化底蕴+浪漫情调”为定位,形成“游中华泰山,浴安庄温泉”格局,将温泉开发成集生态、保健、休闲、观光等功效于一体泰山御泉旅游度假区。打响“全国有机蔬菜第一县”品牌,将有机菜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品牌效应,形成以有机菜销售、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省内外著名有机农业观光园旅游区。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加紧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房地产业四大关键行业为突破口,以优异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依靠,以推进现代服务业向城市关键商圈、湖屯物流中心、桃花源风景区、温泉度假区、两圣名人文化园、桃木旅游商品城六大服务业集聚区为关键路径,全方位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本市服务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