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为提高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质量,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GB50434-)等技术原则,制定本审查要点。一、总体规定1、严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和水利部关于规定。2、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和有关行业技术原则。3、贯彻国家新政策,勉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4、遵守保密制度,廉洁从业,客观公正。5、认真贯彻关于水土保持方案详细规定,切实把握水土保持方案质量。凡是有下列状况之一不予通过技术审查:(1)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
2、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不满足有关法律法规规定。(2)选址选线未避让水土保持法规定区域,或无法避让水土保持法规定区域,方案没有提出提高防治原则、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畴规定;未避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应避让区域。(3)选址选线比选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明显优于推荐方案,无明显制约因素。(4)主体工程布局明显不利于水土保持。(5)工程扰动面积明显超过合理范畴。(6)排弃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没有综合运用方案;确需废弃、没有贯彻存储地,或存储地设立不符合规范规定。(7)取土场地未贯彻,或取土场设立不符合规范规定。(8)水土保
3、持办法有重大漏掉或者明显不合理。(9)地点、名称、重要数据、图表等非技术性错误超过 5处。(10)报告书编制质量差,评审会打分低于 70 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赋分原则见附录 1。二、报告书各章审查规定1综合阐明审查重点:与否高度概括、简要扼要地反映方案重要内容。详细规定如下: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建设必要性应明确项目建设必要性及与有关规划符合性。1.1.2 项目基本状况应明确项目位置,建设性质,规模与级别,项目构成,占地面积,土石方挖方(含表土剥离量)、填方(含表土回覆量)、借方、弃方和表土剩余量,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说来年排放灰渣量、矸石量、排土量、尾矿量等,取土场和弃渣场数量
4、,拆迁(移民)安顿,专项设施改(迁)建,开工与竣工时间,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项目法人等。1.1.3 项当前期工作及方案编制状况应明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设计阶段、设计文献审查及审批状况;前期工作有关文献获得状况。 简要阐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1.2 项目区概况应阐明项目区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及重要气象要素、重要土壤、植被类型与林草覆盖率、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所处类型区名称(至少到二级类型区)、水土流失类型与强度、容许土壤流失量、涉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称。1.3 防治原则及目的值应明确方案执行水土流失防治原则级别和目的值。1.4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应明确主体工程选址(线)水
5、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结论、方案比选分析评价结论、推荐方案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结论(涉及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弃渣(土、石)场和取土(石、料)场设立、施工办法等),明确对主体工程设计规定。1.5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畴应明确防治责任范畴,涉及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1.6 水土流失预测成果应明确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涉及治理成果),弃渣量,也许产生水土流失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及产生水土流失重点时段和部位;简述水土流失重要危害。1.7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办法总体布局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区概述防治办法布设、重要工程量。1.8 水土保持监测应阐明监测内容、监测时段、监测办法和定
6、位监测点布设状况。1.9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应阐明水土保持总投资,工程、植物、暂时办法费,独立费及其中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补偿费。跨省项目应分省明确办法费和补偿费。 应明确方案实行后设计水平年防治指标也许实现状况和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整治扰动土地面积、林草植被建设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量。1.10 结论与建议从水土保持角度明确项目建设与否可行,简述对下阶段工作建议。综合阐明后应附方案特性表,表式见附录 2。2编制总则审查重点:(1)方案编制目、指引思想与否明确;(2)编制原则与否具备指引性和针对性;(3)编制根据与否充分、有效;(4)编制阶段、设计水平年、方案服务期、水
7、土流失防治原则执行级别拟定与否符合技术规范规定。详细规定如下:(1)编制总则应分方案编制目与意义、编制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执行原则、指引思想和编制原则、编制阶段和方案设计水平年五节编写。(2)方案编制阶段应同主体工程设计阶段相一致,补报方案应依照主体工程设计阶段资料和工程实际编制。(3)建设类项目设计水平年应为主体工程竣工后当年或后一年;建设生产类项目应为主体工程竣工后,投入生产之年或后一年。方案服务期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计算,建设类项目方案服务期至设计水平年,建设生产类项目应结合首采区、排矸场、初期灰场等开采或使用年限拟定,原则上不超过 8 年。3项目概况审查重点:(1)项目构成、各构成某些建设内
8、容简介与否清晰;(2)工程特性、施工办法与工艺与否反映了与水土保持关于所有内容;(3)工程占地性质、类型和数量与否明确;(4)土石方挖、填、借、弃简介与否清晰。 详细规定如下:(1)项目概况应分项目基本状况、项目构成及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及其平衡状况、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安顿与专项设施改(迁)建八节编写。(2)地理位置应明确项目在行政区划中所处位置。点型工程简介到乡级,线型工程应阐明起点、走向、路过县级名称、重要控制点和终点。(3)项目有依托关系,应加以阐明。依托其她项目弃渣、取土,应附意向书。应阐明依托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状况,未报批水土保持方案,评审时应提出编报规定。(4)
9、火电、采矿、冶炼、化工等用水量和排水量大项目,还应简介水量平衡状况。(5)水土保持评价中对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弃渣场、取土场等有增减,应阐明增减状况。(6)表土剥离、回覆应单独平衡,并应分别计入挖方量、填方量。本项目剩余表土不作为工程弃方,应设立专门堆放场地保存,并布设防护办法,提出运用方向。(7)拆迁(移民)安顿、专项设施改(迁)建应阐明内容、规模和实行单位。4项目区概况审查重点:(1)概况简介与否全面、清晰,数据与否为近期资料、系列年限与否满足规定;(2)详细内容与否符合实际、与否突出与水土保持有关内容;(3)与否存在影响项目建设环境问题。详细规定如下:(1)项目区指项目建设区及周边区域,
10、点型工程按乡(镇)或县级行政区域拟定,线型工程按县或地市级行政区域拟定。(2)项目区概况简介应满足分区、水土流失预测与水土保持办法布设需要。分节内容规定如下: 4.1 自然条件4.1.1 地质简述项目区地质构造、岩性、地震烈度等;阐明工程占地范畴内地下水埋深、不良工程地质状况(含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4.1.2 地貌简述项目区地形特性和地貌类型,阐明工程占地范畴内地面坡度、高程和地表物质构成等状况。4.1.3 气象简述项目区气候类型,近年平均气温、不不大于等于 10积温、年蒸发量、年降水量、无霜期、风速与主导风向、大风日数,雨季时段,风季时段,最大冻土深度,并阐明资料来源和系列长
11、度。4.1.4 水文简述项目区所处流域,重要河流、湖泊名称和水功能区划状况等。4.1.5 土壤简述项目区土壤类型;阐明占地范畴内表层土壤厚度,定性阐明土壤质地、土壤可蚀性等。4.1.6 植被简述项目区植被类型,本地重要乡土树草种及生长状况,林草覆盖率等。4.1.7 其她简述项目区与否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保护区和保存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及其与本工程位置关系。4.2 社会经济概况简述项目区行政区划、人口状况、人均耕地、土地运用等状况,并阐明引用资料来源和时间。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 水土流失现状简述项目区水
12、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强度、模数应依照关于资料,结合实地调查拟定。容许土壤流失量按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原则(SL190-)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GB50434-)拟定。4.3.2 水土保持现状简述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明确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状况,涉及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应重点阐明。同一地区同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经验简介,应阐明水土流失防治办法类型、设计原则,并附相应照片。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审查重点: (1)工程选址(线)制约性因素评价结论与否对的;(2)工程选址(线)比选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与否全面、有量化指标;(3)主体设计中项目构成、工程占地、工程
13、布局、土石方平衡、表土剥离与保护运用、取土(砂、石料)场、弃土(石、渣)场、施工组织等分析与评价与否全面、精确;(4)主体设计中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评价与否全面,水土保持办法界定与否合理。详细规定如下:5.1 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对照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 -)和规范性文献关于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限制和约束性规定,逐条进行分析。对存在制约性因素又无法避让,应提出相应规定。重点阐明如下几方面:(1)与否避让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止区和重点治理区。对涉及和影响到饮水安全、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项目必要严格避让;对无法避让重要基本设施建设
14、、重要民生工程、国防工程等项目,应提出提高防治原则、严格控制扰动地表和植被损坏范畴、减少工程占地、加强工程管理、优化施工工艺规定。(2)与否处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依照法律限制性规定,当无法避让时,应参照上一条提出水土保持规定。(3)与否避开了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地区。(4)与否避开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实验区,与否占用了国家拟定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5)与否处在重要江河、湖泊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她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区保护区和保存区(也许严重影响水质,应避让),以及水功能二级区饮用水源区(对水质有影响,应避让
15、)。 通过环境敏感区域,应符合关于规定。5.2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从工程占地面积、扰动地表和损坏植被数量、土石方挖方量及填方量、取土(石、料)量、弃渣(土、石)量、新增水土流失量、也许导致危害大小、可恢复限度等方面,对主体工程比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明确与否承认主体工程推荐方案。比选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明显优于推荐方案,且无其她明显制约因素,对主体设计推荐方案应不予承认。5.3 推荐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对主体工程推荐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内容应涉及对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取土(石、料)场设立、弃渣(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 场设立、施工办法
16、(工艺)和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评价,在此基本上界定主体设计中水土保持办法。5.3.1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应从如下方面进行: (1)公路、铁路工程填高不不大于 20m,挖深不不大于 30m ,应有桥隧比选方案。(2)山丘区输电工程塔基应优先考虑不等高基本,通过林区采用加高杆塔跨越方式。(3)对无法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防止区和重点治理区项目,应优化工程方案,减少工程占地和土石方量。公路、铁路项目填高不不大于 8m 应优先考虑桥梁方案;管道工程穿越应优先考虑隧道、定向钻、顶管等方式;山丘区工业场地应优先考虑阶梯式布置。5.3.2 工程占地分析评价分析主体设计占地状况,评价
17、占地面积与否符合行业用地指标规定。分析给排水、供电、对外交通、工程边坡、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施工用水用电、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占地等与否存在漏项和满足施工规定,并进行补充完善。分析占地类型与否符合关于规定。5.3.3 土石方平衡分析评价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评价:(1)分析各工程区域土石方挖方、填方、借方、弃方量与否合理,对漏项和局限性应补充。(2)按自然节点、运距等,依照施工时序状况,分析主体设计中土石方调配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补充完善意见。(3)分析主体设计对工程弃土弃渣运用状况,提出弃土弃渣综合运用方向(本项目加大运用、邻近项目调配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永久弃方。弃方
18、中应将弃土和弃石(渣)分别堆放。5.3.4 取土(石、料)场设立分析评价按照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分析评价取土(料)场设立与否存在制约性因素。重点按下述逐条进行分析评价:(1)与否位于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2)位于河道管理范畴内,应遵守关于规定。(3)与否避开城乡、景区和交通要道可视范畴。5.3.5 弃渣(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场设立分析评价按照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分析评价弃渣(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场设立与否存在制约性因素。存在下列状况之一,应不予承认。(1)影响公共设施、工业公司、居民点等安全。(2)在河道、湖泊
19、、水库管理范畴内。(3)影响行洪安全。 (4)布设在流量较大沟道,未进行防洪论证。5.3.6 施工办法(工艺)分析评价分析评价土石方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办法(工艺)与否满足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扰动范畴、减少裸露时间和裸露面积、先拦后弃等规定。对于本阶段主体设计中尚未涉及施工办法(工艺)有关内容,应明确水土保持规定。5.3.7 主体设计中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评价应按分区,从表土剥离与保护、截(排)水与雨水运用、地面防护、弃渣拦挡、边坡防护、植被建设等方面,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办法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补充完善意见。5.3.8 水土保持办法界定通过对主体设计中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分析评价
20、,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界定原则,将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工程界定为水土保持办法,并明确其位置、构造类型、规模,给出工程量及投资。水土保持办法界定参见附录 3。5.4 结论性意见(1)应明确如下结论:1)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结论。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3)主体工程推荐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2)必要时,应提出主体工程设计在下阶段需完善和进一步研究问题。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畴及防治分区审查重点:(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畴界定与否精确;(2)防治分区与否合理,层次与否分明。详细规定如下:6.1 防治责任范畴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范畴应依照工程
21、设计资料,通过现场查勘拟定。还应注意如下事项:(1)应分县级行政区域列表阐明防治责任范畴。(2)填海造地面积计入项目建设区;占用海域但不形成陆域面积不计入防治责任范畴。(3)风沙区为了维护本工程安全进行治沙办法占地,可作为特殊用地计入防治责任范畴。6.2 防治分区(1)线型工程可按土壤侵蚀类型区、地形地貌或气候带划分一级区,按项目构成和工程特点划分二级区、三级区。(2)直接影响区普通不单独划分防治区,归入相应建设区,但井采矿采空沉陷区等,应单独划分防治区。 7水土流失预测审查重点:(1)水土流失预测范畴、时段划分与否符合规范规定;(2)预测单元划分、各单元预测时间拟定与否符合实际;(3)预测内
22、容与否全面,办法与否可行,参数选用与否合理;(4)预测成果与否可信,指引性意见与否符合实际。详细规定如下:水土流失预测基本是在工程建设扰动地表,且不采用水土保持办法等最不利状况下,预测也许导致土壤流失量及其危害。7.1 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应按防治分区,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预测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涉及治理成果)。7.2 弃渣(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量预测应分建设期和生产期预测弃渣(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量,明确存储位置,复核存储场地容量。7.3 水土流失量预测应按防治分区,采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办法,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明确预
23、测时段(涉及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预测单元,按模型法(调查法或类比法)拟定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水土流失总量和新增水土流失量。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可合并为一种时段进行预测,从各预测单元施工扰动地表开始到施工结束;自然恢复期普通取 13 年。7.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针对工程实际,分析对本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周边生产生活、下游河(沟、渠)道及排水管网淤积、防洪安全等影响。7.5 综合分析及指引意见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和时段,提出防治办法布设指引性意见。8水土流失防治目的及防治办法布设审查重点:(1)方案拟定防治目的与否符合国标规定;(2)防治办法选取与否合理,布设
24、位置与否明确,防治办法体系与否完整可行;(3)典型设计与否按防治办法体系分区、分类进行;(4)典型选取与否具备代表性,设计与否合理,图件与否规范;(5)工程量计算与否规范、精确。详细规定如下:8.1 水土流失防治目的 依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原则,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定性、定量目的。(1)线型建设项目有不同原则时,应按扰动地表面积计算加权平均综合防治目的值,目的值取整(控制比保存一位小数)。(2)在缺少植被生长条件地区项目和有特殊规定项目,林草覆盖率可依照实际状况拟定。8.2 水土流失防治办法布设8.2.1 防治办法总体布局应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基本上,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工程实际,借鉴本
25、地区成功经验,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办法总体布局,形成防治体系,绘制体系框图。8.2.2 分区防治办法布设及典型设计在防治办法总体布局基本上,分区布设不同部位水土流失防治办法(不区别主体设计中界定为水土保持办法和方案补充办法),并进行典型设计。(1)办法布设应以文字阐明和图纸表达。文字阐明应明确办法名称、布设位置。图纸应分区绘制总体布设图,线型防治区可结合典型设计选取典型地段绘制总体布设图,一种防治区中有各种区块时应分区块绘制总体布设图。(2)分区办法布设应依照各区实际状况分别布设表土保护、拦渣、边坡防护、截(排)水、降水蓄渗、土地整治、植被建设、防风固沙、暂时防护等水土保持办法。各类办法布设规定见
26、附录4。(3)各区办法布设后应进行典型设计。典型设计规定见附录 5。(4)典型设计应有必要文字阐明和典型设计图,典型设计图应涉及必要平面图和剖面图。(5)点型防治区应选取典型区域进行典型设计,线型防治区应选取典型地段进行典型设计。(6)典型设计后应依照典型设计单位工程量推算各区工程量,并列出工程量计算表。8.2.3 防治办法工程量汇总应分区按办法类型列出工程量汇总表。8.2.4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涉及施工办法、进度安排等内容。进度安排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依照水土保持“三同步”制度规定,按照各分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各防治办法施工进度,明确水土保持
27、办法相相应主体单项工程实行时间。(2)拦挡办法应符合“先拦后弃”原则,植物办法应依照季节安排。(3)进度安排应列表阐明,并附双线横道图。 9水土保持监测审查重点:(1)监测范畴界定、监测分区和时段划分与否对的;(2)监测内容与否全面、办法与否可行;(3)监测点位布设与否合理,监测频次能否满足规定。详细规定如下:9.1 监测目与原则应结合项目特点阐明监测目,明确监测原则。9.2 监测范畴与时段(1)监测范畴应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畴。(2)监测时段应为施工准备期至设计水平年。各类项目均应在施工准备期迈进行本底值监测。9.3 监测内容、办法、频次与点位布设监测内容涉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水
28、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办法防治效果监测、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监测。监测采用调查监测与定位监测相结合办法。有条件大面积、长距离大型项目还可增长遥感监测。沿江沿河项目可增长视频监测。水土流失量监测应采用定位观测和调查相结合办法。水蚀定位观测点宜选用卡口站、排水沟出口等,重点监测排水含沙量;没有条件时可采用径流社区。风蚀定位观测点宜选取主导风向下风向,重点监测风蚀量。9.4 监测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应提出水土保持监测所需设施、设备、消耗性材料及人员安排。9.5 监测成果应按关于规定,提出监测成果规定,涉及监测报告、观测及调查数据、有关监测图件和影像资料、报告制度规定。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审查重
29、点:(1)编制原则与否对的,办法与否可行,费用构成、单价拟定与否符合规定规定,表格与否齐全、规范;(2)投资与否满足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需要;(3)效益分析结论与否可靠,六项防治目的计算与否对的、与否达到设计目的规定。详细规定如下:10.1 投资估算10.1.1 编制原则及根据(1)投资估算编制项目划分、费用构成、表格形式等应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编写。(2)价格水平年、人工单价、重要材料价格、施工机械台时费应与主体工程一致。 (3)估算定额、取费项目及费率也应与主体工程一致,主体工程定额中没有工程项目,应采用水土保持或有关行业定额、取费项目及费率。(4)运营期水土保持投资另行计列。(
30、5)编制根据应涉及主体工程投资估算有关规定和定额、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有关规定和定额、有关行业投资估算有关规定和定额。10.1.2 估算成果及阐明通过计算列出投资估算总表、分部工程投资表(涉及工程办法、植物办法、暂时办法)、分年度投资表、独立费用计算表、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算表、工程单价汇总表、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重要材料单价汇总表。(1)水土保持办法投资应采用单价工程量计算。(2)投资估算总表应按工程、植物、暂时办法投资分区计列。(3)分部工程投资表和投资估算总表中应含主体设计中界定为水土保持办法投资。(4)独立费用涉及建设管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
31、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等。1)建设管理费,按水土保持投资中第一至第三某些(工程办法、植物办法、暂时办法)之和 1%2.4%计取。2)水土保持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有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670 号)计取,且满足实际需要。3)水土保持监测费涉及监测人工费、土建设施费、监测设备使用费、消耗性材料费,参照关于规定,结合实际需要计列。4)科研勘测设计费涉及科研实验费、勘测设计费。大型、特殊水土保持工程可按第一至第三某些投资之和 0.2%0.5%计列科研实验费(普通工程不计列)。勘测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10 号)计列。5)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费参照
32、关于规定计列,并依照实际工作量复核。(5)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应按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规定,按县级行政区计列。(6)跨省项目应分省列出办法投资、水土保持补偿费。(7)单价分析表、水电砂石料单价计算书、重要材料苗木(种子)预算价格计算书作为报告书附件。10.2 效益分析依照方案设计水土保持办法数量,明确水土保持方案实行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整治扰动土地面积、建设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量,列表给出各防治区工程办法占地、植物办法面积、永久建筑占地(涉及场地、道路硬化面积和水面面积)、可绿化面积等,列表计算设计水平年六项防治目的预期达到值。阐明方案实行后,水土流失控制限度,生态环境
33、恢复和改进状况。11方案实行保障办法审查重点:保障办法与否全面、切实可行。详细规定如下:方案实行保障办法应从组织机构与管理、后续设计、工程施工、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验收、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详细规定,应满足水土保持法及有关规定。11.1 组织机构与管理应明确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或有关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水土保持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档案,以及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建设信息和水土保持工作状况等规定。11.2 后续设计应明确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规定。主体工程初步设计中必要有水土保持专章或专篇,审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同步审查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并有水土保持专
34、业技术人员参加。 11.3 工程施工应明确水土保持办法施工规定。在主体工程施工招标文献和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水土保持规定。11.4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应明确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监理规定。应建立水土保持监理档案,施工过程中暂时办法应有影像资料。11.5 水土保持监测应明确水土保持监测规定和报告制度。11.6 检查与验收明确建设单位应经常检查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状况及对周边影响,若对周边导致直接影响时应及时解决。 明确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要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提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详细规定。11.7 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明确水土保持资金应纳入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管理,并建立水土保持财务档案。12结论与建议审查
35、重点:(1)结论与否对的;(2)建议与否符合实际、有针对性。详细规定如下: 12.1 结论应明确有无限制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制约因素,通过方案实行可达到效果。阐明项目建设可行性。12.2 建议明确下阶段对主体设计优化建议和需进一步深化研究水土保持问题。 附表:单价分析表、水电砂石料单价计算书、重要材料苗木(种子)预算价格计算书附件与附图审查重点:(1)附件、附图与否齐全;(2)图面与否清晰,图签与否齐备。详细规定如下:(一)附件1、项目立项关于支撑性文献。2、其她关于文献。(二)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包括重要都市和交通干线。2、项目区水系图应包括本地重要河流、干渠、水库、湖泊等。3、项目区土壤侵
36、蚀强度分布图4、项目总体布置图应反映工程总体布置、周边地形。公路、铁路项目应有平纵(断面)缩图。5、工程平面布置图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畴及防治分区图7、分区办法总体布设图 8、办法典型设计图9、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可结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畴及防治分区图绘制。 附录1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赋分原则评审内容 赋 分 标 准(分) 得分评审会与现场考察 4建设单位主办会议 1.0建设单位重要负责人参加 0. 5主体设总参加0.5编制单位重要负责人参加 0.5现场状况熟悉、简介清晰 1.0取土(料)场及弃土(渣)场状况熟悉 0.5报告 4总体布局等挂图上墙 0. 2影像资料全面 0. 5取土(料)
37、场、弃土(渣)场影像资料全面 0. 5报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图文并茂1.0运用卫片、动画等手段,直观生动1.0时间适中、答疑明确0. 8综合阐明 5项目简况简介清晰,项目建设必要性、前期工作明确 1.0主体工程分析评价结论简介精确 1.0分区防治办法简介清晰,涉及办法布设位置、重要工程量、与主体工程相应实施时间2.0其她内容全面、精确 1.0方案编制总则 2编制目与意义对的0.6编制根据无漏项 0.6编制指引思想具备针对性和指引作用 0.4其她各节论述清晰 0.4项目概况 7项目基本状况清晰,重要技术指标表能全面反映与水土保持有关内容、数据精确1.0项目构成与布置简介清晰、无漏项 1.0施工
38、组织简介清晰,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等符合实际 1.0取土场、弃渣场简介清晰、全面1.0工程占地简介全面、清晰、精确1.0,土石方平衡简介全面、清晰、精确1.0其她内容全面、清晰1.0按照国家关于分区别类划分规定和成果,对的表述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类型,明确关于气候特性值、林草植被覆盖率等共 2.0。水文明确了所属流域机构、所在流域、有关特性数据、水功能区划状况 0.5水土保持敏感区域简介清晰0.5项目区概况 4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级别、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名称及省级重点防治区划分明确 0.5同一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成功水土流失防治办法类型、设计原则、防治效果清晰,并附照片 0.5水土保持评
39、价 15选址(线)评价体现了水土保持法、技术规范和“184号文”有关制约性规定,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明确了有关规定 2.0 比选方案评价有水土保持指标定量分析,结论满足水土保持和有关约束性规定2.0占地评价涉及了用地指标,暂时占地无漏项,结论对的 2.0分区评价挖填借弃、表土量及其调运合理性,无漏项2.0取土有来源,弃土有去向,弃渣考虑了综合运用1.0取土(料)场、弃土(渣)场设立评价全面、合理,符合限制性条款规定 1.5,分区进行主体设计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内容全面,提出补充办法合理2.0,水土保持办法界定合理,表格内容全面规范1.0结论和建议全面、精确1.5防治责任范畴拟定合理1 .0发生责任
40、转移时有附件阐明 0 .2 防治责任范畴及分区 2防治分区划分符合有关规定,无漏掉0 .8损坏地貌植被、水土保持设施预测精确1.0水土流 扰动前、后侵蚀模数拟定根据可信,水土流失量预测基本精确2.0流失预测 4 、危害分析符合实际 0 .3预测结论、防治与监测重点区段明确 0 .7防治目的 2定性防治目的明确 1.0定量防治目的符合国标规定和实际状况,修正合理,施工期防治目的值对的,线型工程有分段防治目的值 1.0防治办法总体布局与主体设计评价相呼应 1.0防治办法总体布局符合工程实际和本地自然条件2.0体系表、体系框图符合规定,无漏项2.0分区布设工程办法、植物办法和暂时办法,布设合理、无漏
41、项3.5明确了办法位置、形式、规模等要素2.5文字与图纸相应2.0工程量计算与典型设计图相符、工程量表对的2.0防治措施布设 20水土保持办法施工办法明确2.0实行时间(进度)与主体工程进度相匹配,明确、合理3.0,典型设计 8分区进行典型了设计,涉及主体设计中界定为水土保持办法,无漏项2.0典型选用合理,体现了办法类型、地形条件等2.0文字阐明与图纸相相应,有必要计算,且原则和参数选用合理2.0计算了工程量,明确了单位工程量和合用范畴2.0水土保持监测 4监测目与原则、范畴与时段对的1. 0监测内容、办法、频次与点位布设合理1. 0监测制度、人员、设施、设备、消耗性材料、成果规定齐全1. 0
42、其她内容全面、对的1. 0编制根据全面、对的 0.3价格水平年、人工及重要材料单价、施工机械台时费与主体工程一致1. 0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8跨省项目按省分列水土保持办法投资及水土保持补偿费,运营期水土保持投资另行计算 1. 0 投资估算总表、分部工程投资表、分年度投资表、独立费用计算表、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算表、工程单价汇总表、施工机械台时费汇总表、重要材料单价汇总表齐全、精确3. 0(每缺 1个表扣 0.3分)单价分析表、重要材料苗木种籽单价等附件齐全合理1. 5效益分析中明确了本方案实行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整治扰动土地面积、建设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量0.56项防治目的计算达到值合理、可复
43、核0.72 涉及了组织机构与管理、后续设计、招投标、监理、监测、施工管理、监督检查与竣工验收、资金使用管理,内容全面、符合项目实际2. 0(每缺 1个内容扣 0.2分)实行保证办法结论, 结论概括、精确0.5建议 1明确了下阶段建议0.5附件、附图 8 附件精确、无漏项2. 0附图绘制对的、全面,符合规范规定6. 0 附录2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 流域管理机构涉及省(市、区) 涉及地市或个数 涉及县或个数项目规模 总投资(万元) 土建投资(万元)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设计水平年项目构成 长度/面积(m/hm2) 挖方量(万m3) 填方量(万m3) 借方量(万m3) 弃方量(万m
44、3)共计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名称地貌类型 气候类型植被类型 现状林草覆盖率(%)土壤类型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防治责任范畴面积(hm2容许土壤流失量(t/km2项目建设区(hm2扰动地表面积(hm2直接影响区(hm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建设期土壤流失预测总量(t) 新增土壤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重要区域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 拦渣率(%) 防治目的 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覆盖率(%)防治分区 工程办法 植物办法 暂时办法防治办法投资(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独立费用(万元)监理费(万元) 监测费(万元) 补偿费(万元)方案编制单位
45、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地址 地址邮编 邮编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及电话传真 传真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填表阐明:开工时间为施工准备期开始时间;防治目的应填写设计水平年时综合目的值;防治办法指建设期各类防治办法数量,如工程办法中填写浆砌石挡墙长500m;水土保持投资为建设期投资。 - 33 -附录 3 水土保持办法界定参照意见依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办法界定三原则,把主体设计中以水土保持功能为主办法界定为水土保持办法,纳入水土保持方案防治体系中。水土保持办法界定可参照如下意见:一、拦挡和排水办法界定意见见下表。生产建设项目拦挡和排水办法水土保持界定意见表界定为水土保持办法 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