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7247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白玛央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91)摘要根据西藏自治区梵文贝叶经写本目录(罗炤,王森,罗睺罗)、剑桥大学梵文写本目录以及散见于各学者专著论文中的写本信息,对目前有记录的旃陀罗语法(Cndravykarana)写本保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梳理了旃陀罗语法的基本谱系(四层主干文献和附属文献)。并以其作为标准,梳理出旃陀罗语法文献的藏译情况。文章还对藏译文献序跋中记载的译者、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进行提取,以求复原出旃陀罗语法在藏地的翻译与传播历史。关键词旃陀罗语法;梵文写本;藏译历史DOI:10.16249/ki.1005-5738.2024.01.005中图分

2、类号 H711;K82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5738(2024)01-040-009收稿日期:2023-12-18作者简介:白玛央金(1992-),女,藏族,四川甘孜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印度梵文语法文献。本文将使用旃陀罗语法一词代指这一语法系统及其包含的所有文献,而不单指经文。在藏文文献当中经常转写为 Candravykarana.如按照依主释复合词理解,可翻译为“(名叫)月(的人)的语法”。如按照持业释复合词理解,可翻译为“月语法”,即像月亮一样(清凉,澄明)的语法。指由 八章书(Adhyy)和一系列注释文献、附属文献构成的语法系统。一

3、、旃陀罗语法概述旃陀罗语法(Cndravykarana,约5世纪)是对古印度一套语法系统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旃陀罗语法经文、注释、难语释、难语释复注和一系列附属文献。现存的 旃陀罗经(Cndrastra,简写为CS)共分为六章,每章四节,每节包含经文数量不等,全篇共由3100条经文组成。由于旃陀罗语法在历史上主要流行于佛教盛行的区域(北印度、孟加拉地区、中国西藏、斯里兰卡、尼泊尔、缅甸1),因此也被称为“佛教梵语语法”。这部语法所描述的对象语言主要是古典梵语,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CS两个遗失的章节讲述了和吠陀梵语相关的内容。2有关其语法派别,目前学界一般将旃陀罗语法归为非波你尼(Pnini)一派,

4、但与此同时,自 Kielhorn3以来,旃陀罗语法与 大疏(Mahbhya)及 迦湿迦(Ksik)等属于波你尼体系的语法文献间的紧密联系已成为学界共识。4-5这一点在藏文文献中也有所体现:多罗那他(1575-1634)在其 印度佛教史 中,明确提出了旃陀罗属于波你尼语法体系。6悲吉祥(14-15世纪)在其旃陀罗广注 跋文中列举了旃陀罗从天界到印度再到藏地的传承谱系,7其中将波你尼列在了月官(Candragomin)之前。司徒 却吉迥乃(1699/17001774)在其 旃陀罗语法注 中,更是对属于波你尼系统的诸多语法文献进行了大量引用。由此看来,学界对旃陀罗属于“非波你尼语法”的这一论断,显然

5、并不是以语法内容作为判定标准。笔者认为,这一论断的唯一依据似乎是由于旃陀罗语法发展出了一套包含经文、注释等独立于波你尼的完备语法系统,因此被认为独立于波你尼体系,自成一派。狭义的旃陀罗语法是指由旃陀罗语法经文(CS)和其注释(CV)构成的语法体系。其中,CS一般被认为由月官8(Candragomin,公元 450 年左右9)写成,而有关 CV(Cndravykarana vtti)的作者,则存在一些争议,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CS和CV的作者为同一人,10都是月官(Candragomin);二是CS作者为月官(Candragomin),CV作者另有其人。11在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当中,Dash

6、首先提出了CV可能是由某个名为法奴(Dharmadsa)的人所作,其主要依据为当时收藏于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尔巴图书馆(Durbar library of Kadmanthu)的一份旃陀罗语法注释写本,12这一论断也成为了法奴注释说的开端。13另一方面,藏文文献对CV作者的记载十分统一,都明确注释作者为法奴,如:布顿(12901364)曾记载,月官的舅舅法奴作了一部共六千偈旃陀罗语法的注释14;工珠(18131899)的说法与布顿一致;15司徒(1699/17001774)提到智吉祥(14世纪)曾译过法奴的注释。16以上这些记载也和西藏自治区保存的CV写本(王167,222,罗1.95=桑3.35

7、)所记录的信息一致。目前学界有关旃陀罗语法的产生历史,及其作者月官的基本信息,几乎都来自藏文文献的记载,主要包括:多罗那他佛教史布顿佛教史知识总汇,以及旃陀罗语法相关藏译本序跋记载的信息。这些文献对旃陀罗语法在印度形成历史的描述大致相同,即月官得到了观音或是度母的授记,之后便创造了旃陀罗语法。但对这部语法后来如何传入西藏地区,以及被翻译学习的具体情况,并没有专门的记载。因此,本文希望能够通过梳理目前有记录的写本信息以及相关藏译文献,对这一语法在西藏地区的译介历史进行初步勾勒。有关旃陀罗语法与波你尼语法系统尤其是 迦湿迦 之间的联系,参见George Cardona,Recent researc

8、h in Paninian studies,Motilal Banarsidass,Delhi.1999.pp 242-243.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参见 Vergiani,Vincenzo,A Quotation from theMahbhyadpik of Bharthari in the Pratyhra Section of the Kikvtti,in P.Haag and V.Vergiani(eds),Studies in theKikvtti.The Section on Pratyhras.Critical Edition,Translation and Other Con

9、tributions,London:Anthem Press.2011:165.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72,188.可译为:“班智达们认为旃陀罗语法与波你尼相一致,而伽罗巴语法与因陀罗语法相一致。”“作为波你尼语法的注释,创作了旃陀罗语法”。写本跋文某些地方字迹较为模糊,影印版在前言中列出了跋文记载的旃陀罗语法从天界到印度再到藏地的传承谱系:Sarvaj brahmana(),Majughoa(),Lokesvara(),Pnini(),Candragomi(n)(),Dharmadsa(),Ratnamati(),Prnacandra(),Amara

10、simha(),Subhuticandra(),Mahendrabhadra();藏地的传承Vajradhvaja(),Parmamavan sadhumati(),Matihira(),Bodhyagra(),ksabhadra(),Prajasrbhadra(),Karunasrbhadra()。Dash根据后世文献整理出指代旃陀罗语法作者最常见的三种称呼:Candrcrya,Candra,Candragomin,其中,Candra这一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参见:Prafulla Chandra Das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ninian and cndr

11、a systems of grammar(ktantaportion).Ramanand Vidya Bhawan,1986,pp.7.可以看出,Candra(月)为作者本名,而crya(阿阇黎,老师)与gomin(居士)是添加上去的修饰成分,三个名字指的应该是同一人。有关学界对旃陀罗语法注释作者的不同观点,可参考 Vergiani,Vincenzo,A Quotation from the Mahbhyadpik ofBharthari in the Pratyhra Section of the Kikvtti,in P.Haag and V.Vergiani(eds),Studies i

12、n the Kikvtti.The Section onPratyhras.Critical Edition,Translation and Other Contributions,London:Anthem Press.2011:165.参见表1旃陀罗语法注释一列。白玛央金: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 41二、旃陀罗语法及其语法谱系旃陀罗语法的梵文写本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保存机构,国内主要收藏于西藏地区,国外收藏于尼泊尔、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Cambridge UniversityLibrary)以及印度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图书馆(Asiatic Society Library)。有关旃陀罗语法文献

13、的基本谱系及其梵文写本与藏译本保存情况,除Verhagen曾对保存在 丹珠尔(CG1-CG47)和各类藏外经典当中的藏译梵语语法文献进行过详细介绍以外,17-18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Verhagen的研究也成为了后来研究者们不可绕过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共梳理出了22部11类旃陀罗语法文献。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根据西藏自治区梵文贝叶经写本目录19和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梵文写本目录20,以及相关学者利用到的一些其他写本信息,以表格形式呈现出目前有记录的旃陀罗语法文献梵文写本与藏译本的基本样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拼凑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旃陀罗语法文献基本谱系。根据在语法体系中发挥的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初

14、步将表1统计的15类旃陀罗语法文献划分成两大类,即主干和附属文献。而这两大类文献又可以继续细分。具体来看,主干文献可以分为4层:第一层为经文本身。第二层为对经文的注释文献(CV),共2部:注释一,作者为法奴(Dharmadsa);注释二,根据罗炤目录(2b.52),作者为须菩提旃陀罗(Subhticandra)。第三层是对CV的复注,34共有3部:旃陀罗语法难语释,作者为宝慧(Ratnamati);声相难语释,作者为满月(Prnacandra);善慧难语释,作者为善慧(Sumati)。第四层为对难语释的注释,35共有3部,分别为:宝慧注疏,作者为喜施(nandadatta);旃陀罗庄严,作者为

15、舍利子(Sriputta);尼盘陀,作者为宝施(Ratnadatta)。根据现有目录记载,西藏自治区保存有的梵文写本涵盖了这四层文献中的前三层文献,共 12部。具体来看,第一层经文保存有4部写本。第二层两类注释当中,法奴注释保存有6部写本,注释二有1部写本。第三层难语释文献中,西藏自治区梵文贝叶经目录仅记载有宝慧注 旃陀罗语法难语释 写本1部。然而司徒(1699/17001774)在其旃陀罗语法注 序中则提到了满月(Prnacandra)所作的注释早已传入藏地。36-37第四层难语释注释文献,无保存记录,似乎并没有传入西藏地区。旃陀罗语法的附属文献则包括:近置词、字经、字经注、领句、格颂、底彦

16、多声、句法关系、词根、温那地、温那地经注释、苏漫多声。其中,根据现有目录记载,西藏自治区共保存有4部写本,分别为:1部 底彦多声、1 部 温那地经 及 温那地经注释、1部 苏漫多声。而根据司徒记载,至晚到18世纪中期,至少有7部附属文献的梵本流通于藏族学者之间。38总得来说,西藏自治区共保存有至少7类16部(旃陀罗经、旃陀罗经文注释、底彦多声、温那地、温那地经注释、苏漫多声、难语释)左右的旃陀罗语法文献的梵文写本。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包括尼泊尔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盖瑟罗图书馆(Kaiser Library)。包括国内学者罗炤、王森、桑德所编目录,以及根敦群培寻访西

17、藏各个寺院时记录的梵文写本信息,此外还参考了罗睺罗目录。笔者未能参考桑德目录,表格中桑德目录的信息参见:张雪杉.迦丹多罗语法翻译及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4:126-132.包括Liebich和Oberlies在编校旃陀罗语法过程中利用的写本材料,以及Timalsina提及的尼泊尔、印度写本信息。司徒 却吉迥乃.司徒班钦文集(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239.需要强调的是,此处司徒认为满月(Prnacandra)的注释并不是难语释,而是对宝慧(Ratnamati)所作难语释的复注。而Dimitrov则认为属于难语释文献。参见:Dimitrov,Dragomir:The Le

18、gacy of the Jewel Mind:On theSanskrit,Pali,and Sinhalese Works by Ratnamati.A Philological Chronicle(Phullalocanavasa).Series Minor,LXXXII.Napoli:Universit degli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Dipartimento Asia Africa e Mediterraneo.2016:664.司徒 却吉迥乃.司徒班钦文集(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239-240.因西藏自治区梵文贝叶经的编目工作仍有待

19、完善,这一数字还无法完全确定。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总第157期)42三、西藏地区的旃陀罗语法翻译旃陀罗语法的藏译本涵盖了表1除去难语释与难语释注释的其他13类27部语法文献,种类和数量都近乎是现有记录西藏自治区保存旃陀罗写本的两倍。有藏译但无写本记录的文献种类包括:近置词、字经、字经注、领句、格颂、句法关系、字根群。这一现象也许提示着可能还有更多的写本并未被囊括入现有的目录当中。旃陀罗语法文献藏译本保存情况如下:以上列举的27部旃陀罗语法藏译文献分别保存在 丹珠尔 和各译师的文集中。其中第一层经文,有3部藏译。第二层经文注释,共4部藏译,其类别1.旃陀罗经文2.旃陀罗语

20、法注释3.近置词4.字经5.字经注释6.领句7.格颂(名词格尾和动词语尾)8.底彦多声(以语尾收尾的)9.句法关系10.字根11.温那地(不规则词缀)经12.温那地经注释13.苏漫多声(以sup为词尾的)14.难语释15.难语释的注释注释一注释二?旃陀罗语法难语释声相难语释善慧难语释宝慧注疏尼盘陀旃陀罗庄严梵文标题Cndravykaraa straCndravykaraavttiVimatyupasargavtti nmaVara sutra nmaVara sutra vtti nma,Cndravykaraa vara sutra vttiAdhikra samgraha nmaVibha

21、kti kriktiantaSambandhoddeaDhtu kya,Stra dhtu,DhtupryanaUndiUder vtti,Cndrasyoder vttiSubanta ratnkara,VykaranasubantaCandravykaraapacikym-kym,CandravykaraapajikabdalakaavivaraapajikSumatipajikRatnamatipaddhatiNibandhaCandrlamkra西藏自治区写本王248,罗2a.20,罗2b.46=桑9.184,罗2b.60王 150,王 154,王167,王 222,罗1.95=桑 3

22、.35,根敦群培21罗2b.52=桑6.114王163根敦群培27王153Sktyyana30罗2b.50=桑4.76,根敦群培31剑桥大学写本Ad1691.4,Ad1660.2,Ad1691.7Ad1691.5,d1657.3,Ad2192Ad2121Or.148Ad1657.1Ad1657.2,Ad1705,Ad1691.6Or.714Or.1278其他写本Oberlies22Liebich23Liebich24Liebich25Timalsina26Liebich28Liebich29Timalsina32Timalsina33表1 旃陀罗语法梵文写本保存情况注:王森目录:无书名梵藏合璧

23、梵文文法书残叶。张雪杉根据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照片认为此写本应为旃陀罗经文(Candra stra)。王森目录:旃陀罗记论Candravykaraa。张雪杉根据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照片认为此写本应为 旃陀罗注(Candravtti).王森目录:持种Vijahara。张雪杉根据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照片认为此写本应为 旃陀罗语法注(Cndravykaraavtti).这一注释本仅在罗炤目录中出现,暂时存疑。因在西藏传统中经常将须菩提旃陀罗所作 甘露藏注释 也归入旃陀罗语法系统当中,笔者怀疑此处所指有可能是须菩提旃陀罗所作 甘露藏注释 写本。罗:结尾署明,作者是班智达大德须菩提旃陀罗(Paitasthav

24、irasubhticandra)。经函内夹标带上写有藏文:由以上两项判断,此书属于 旃陀罗记论 的注释。Oberlies提到一份来自尼泊尔的旃陀罗近置词梵文写本。Oberlies,T,Studie zum Cndravykaraa.Eine kritische Bearbeitung von Candra.IV.4.52-148 und V.2.Stuttgart 1989:28Liebich根据Weber No.1633写本进行的转写。Liebich,Bruno(ed.),Candra-Vtti.Der Original-Kommentar Candragomins zu seinem gr

25、ammatischen Stra.Leipzig:F.A.Brockhaus,1918:516-517.王森目录:旃陀罗记论Candravykaraa。张雪杉根据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照片认为此写本应为Candravykaraa tianta.Liebich通过Sylvain lvi的帮助得以对藏于尼泊尔的这一手稿进行了调查研究。Liebich,Bruno(ed.),Cndra-Vykaraa.Die Grammatik des Candragomin.Leipzig:F.A.Brockhaus,1902:IX-X.王森目录:旃陀罗记论Candravykaraa。张雪杉根据原民族宫藏梵文写本照片认

26、为此写本应为Udivtti.白玛央金: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 43中1部明确提及底本为法奴注释,其他3部未明确说明底本,但均提及了法奴注释。第三层难语释和第四层难语释注释文献均无藏译。难语释文献无藏译这一点可以通过司徒的记载得到进一步确认。43其余所有附属文献均有藏译,共20部。根据以上藏译文献序跋提供的信息,可以了解到旃陀罗语法藏译文献的时间跨度长达8个世纪(13-20世纪),且大多数译本的成书时间集中在13世纪末至15世纪。现存最早的藏译旃陀罗语法文献为 旃陀罗语法经(CS),约翻译于公元13世纪 司徒 却吉迥乃.司徒班钦文集(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239.西藏大学学

27、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总第157期)表2 藏译旃陀罗语法文献序号12345678梵语标题CndravykaraastraCndravykaraavttiVimatyupasargavttinmaVarna stra nmaVara sutra vtti nmaCndravykaraavara sutra vttiAdhikrasamgrahanmaVibhakti kriktianta藏译标题P5767,N3759=CG1D4269,C RE1=CG24P5768,N3760,D4270,CRE2=CG2P5769,N3761,D4271,CRE3=CG3P5770,N3762,D

28、4272,CRE4=CG4P5902,N3894,D4453=CG40P5771,N3763,D4273,C RE5=CG5 P5772,N3764,D4274,CRE6=CG6 P5773,N3765,D4275,CRE7=CG841译者Jetakarna与尼玛加参()班典 洛追登巴()司徒却吉迥乃()邦 洛追登巴()悲吉祥()司徒 却吉迥乃()措如 次朗()Jetakarna与尼玛加参()尼玛加参()Jetakarna与尼玛加参()觉顿 仁青扎西()班典 洛追登巴()萨旺桑布()与匈 洛追登巴()班典 洛追登巴()觉顿 仁青扎西()翻译时期与地点约13世纪末-14世纪初。塔巴林()约为14

29、世纪约1750-1756年约为14世纪14-15世纪1750-1756,德格土登曲廓林()391993 年,原西藏藏医学院(西藏拉萨)。约13世纪末-14世纪初。塔巴林()约13世纪末-14世纪初。/约13世纪末-14世纪初。塔巴林1516 年初稿,1531 年修订。约14世纪。尼泊尔中心叫ye rang(40)的一个城市。13世纪后期,尼泊尔某中心(城市)约 14 世纪。尼泊尔境内叫做rol pa()的城市。今帕坦城(Patan)1515年初次翻译于夏鲁寺附近日普寺(),1532年完成。注:同邦 洛追登巴应为同一人。司徒于1750开始起笔撰写,1754年在德格完成此部注释,又于1756年做了

30、最后的修订。参见,司徒 却吉迥乃,司徒班钦文集 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年:554.德格版 丹珠尔 D4272 德格版 丹珠尔 D4453 Liebich将比定为Lalitpur,指以帕坦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参见Liebich,Bruno Das Cndra-Vykaraa,in Nachrichten der knigl.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zu Gttingen,Philologisch-historische Klasse vol.3.1895:288.德格版 丹珠尔 D4273 德格版 丹珠尔 D4274 德格版 丹珠尔 D4275 未公开

31、写本。参见 Verhagen,P.C.History of Sanskrit Grammatical Literature in Tibet.Vol.2.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Brill.2001:103.44末至14世纪初,题名为 旃陀罗授记(,约14世纪),收录于北京版(P.5767)和那塘版(N.3759)丹珠尔,由Jetakarna(约13世纪)和尼玛加参(约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翻译。需要注意的是,在各类藏译旃陀罗语法经文和注释文献的记载中,匈敦 多吉坚参(1235/1245-?)作为藏地梵文语法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最先将旃陀罗语法经文译成了藏文。遗憾

32、的是,匈敦译师的这一译本并未能保存下来,收录于德格版(D.4269)和卓尼版(C RE1)丹珠尔 的 旃陀罗授记(,约14世纪)是邦译师以匈译师译本为基础所作的修订本(德格版 丹珠尔 D4269)。最晚一部注释文献为措如 次朗(,1926-2005)所著 旃陀罗语法月光注(20世纪)。根据序言可知此部注释是作者于20世纪90年代按照十世班禅指示,为接续藏地旃陀罗语法传承所著。44在各类旃陀罗语法文献中被翻译成藏文次数最多的文献类型是旃陀罗语法的注释(第二层文献)。表2列出了目前保存有4部藏译注释(序号2),分别完成于公元14、15、18、20世纪。值得注意的是,这4部藏译/文注释均未收录于 丹

33、珠尔,作为旃陀罗语法的主干文献,这一现象十分特殊。其中,邦译师(1276-1342)本,根据其序言可知是对法奴(Dharmadsa)所著 旃陀罗语法注的翻译。笔者目前看到的这一本子并不完整,只包含了前三章的内容。45此外,包括司徒在内的后世译师从未提及这一译本,似乎这一本子并不被后世藏族梵文语法学者所知晓,也让我们对这一最新公 现存几乎所有旃陀罗语法藏译经文和注释一致认为,西藏历史上第一部旃陀罗语法经文是由匈敦 多吉坚参所译。参见旃陀罗授记(),P.5767,N.3759,D.4269,司徒 却吉迥乃:2014,Kunsang Topgay:1976。这一译本是邦 洛追登巴在匈译师的基础上进行

34、的修订本。参见D.4269跋文记载,白玛央金:旃陀罗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注:德格版 丹珠尔 D4277 Verhangen倾向于认为此处以及11,12号文献提及的艾()应指博东艾寺(),参见Verhangen,Verhagen,P.C.History of Sanskrit Grammatical Literature in Tibet.Vol.1.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Leiden:Brill.1994:159.北京版 丹珠尔 P5890.序号910111213梵语标题SambandhoddeaDhtu kya,Stra dhtu,DhtupryanaUndi

35、Under vtti,Cndra-syoder vttiCndrvykaraasyodekSubantaratnkaraVykarana subanta藏译标题P5774,N3766,D4276,CRE8=CG9 P5893,N3885,D4429=CG21D4277,C RE9=CG25P5887,N3879,D4424=CG32 P5890,N3882,D4426=CG35 D4279,CRE11=CG27P5891,N3883,D4428=CG36 P5894,N3886,D4430=CG37 P5895,N3887,D4431=CG38译者班典 洛追登巴()布顿 仁钦珠()悲吉祥()强

36、曲孜姆()洛追登巴,强曲孜姆()南喀桑布()夏鲁译师 却迥桑布()悲吉祥()司徒 却吉迥乃()无无司徒 却吉迥乃()翻译时期与地点约14世纪约14世纪14-15世纪艾寺42约14世纪约14世纪。艾寺()15世纪中-16世纪初14-15世纪,艾寺()约18世纪无无约18世纪续表2 45开的文本是否确实为邦译师所作产生疑问46。悲吉祥(14-15世纪)的译本目前已在不丹廷布影印出版,所参照梵本信息不详。司徒((1699/1700-1774)本,收录在 司徒班钦文集 -函。根据序言可知司徒曾在尼泊尔获得了一部接近完整的旃陀罗语法梵文写本,在对这部写本进行了完整翻译的基础上,司徒还参考了波你尼体系的语

37、法文献以及其他许多相关的语法作品,历经六年完成了这部注释。司徒本序言提到的语法类作品有:甘露藏 的两部注释 注解甘露(Vykhysudh)和 词释(Padacandrik),Medinkara所著辞书 大地藏(Medin-koa),以及另外两部辞书 遍照(Visvapraksa)和 宝珠串(Hrvali),白其()所著的一部讲述六造者格的作品,勇奴()所著辞书,觉培()所著的 复合词精要()等梵本。47-48因此,对司徒的这部注释的定性,Verhagen认为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藏译,更是一本独立的旃陀罗语法注释。49除了表2列出的4部注释,司徒在其 旃陀罗语法注 中还提到了另外4部旃陀罗语法的

38、藏译/文注释。其中,夏鲁译师(1441 1527)的 夏鲁合并本(),觉顿译师(15世纪)所作 觉顿笔记(),以及吉日译师(15世纪)所作 吉日浅释()均受到了司徒较为严苛的批评,而智吉祥(14世纪)的法奴注释译本在司徒的时代似乎就已失传。50但根据表1第二行所列罗炤编号1.95的梵文写本,我们可以确定智吉祥确实写过这部注释。根据 罗炤目录,编号 1.95 写本,题名为 旃陀罗(文法)记论注,共有193叶贝叶,内容完整。其首叶有四句诗颂体藏文题记写道:侄子月官所作文,叔父法奴作其注。藏语所称二语者,智吉祥来广其说。在参与旃陀罗语法藏地译介的众多译师当中,邦译师贡献了最多的成果,目前至少有5部(

39、序号1,2,6,8,9)作品归于邦译师名下。而这5部作品当中有2部均是在尼泊尔帕坦城(Patan)附近完成,其余3部翻译地点不详。但根据传记对邦译师曾先后7次前往尼泊尔学习翻译旃陀罗语法的记载,51这3部也是在尼泊尔著成的可能性极大。同样在尼泊尔进行翻译的还有匈 洛追登巴(序号7)。尼玛加参译师译有4部(序号1,3,4,5)作品,其中1,3,5均是和尼泊尔译师Jetakarna合作完成,翻译地点为塔巴林寺(,今日喀则境内)。司徒班钦4部(序号1,2,12,13),其中序号2 旃陀罗语法注 是在德格一处名为土登曲廓林()的寺院完成。悲吉祥有3部(序号2,11,12),其中序号11、12均是在博东

40、艾寺()完成。南喀桑布所译 温拿地等(序号11)的翻译地点也为博东艾寺。强曲孜姆有1部(序号10),翻译地点不详。觉顿 仁青扎西有2部(序号5,8),分别是在文殊悦寺()和夏鲁寺附近的日普寺()完成。布顿 仁钦珠和夏鲁译师分别译有1部。以上提及的各译师彼此间多互为师徒关系,如匈敦 多吉坚参、邦 洛追登巴、强曲孜姆、南喀桑布、悲吉祥,前者依次为后者的老师。此外,我司徒 却吉迥乃.司徒班钦文集(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239-240.罗炤目录 编号1.95,()这座寺庙具体位置不详,暂且直译为“文殊悦寺”。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总第157期)46们还可以了解到

41、,在公元14-15世纪,以尼泊尔帕坦城为核心的附近区域,和西藏后藏地区的塔巴林寺以及博东艾寺似乎是进行旃陀罗语法藏译活动的核心区域。结 论本文通过整理前人记录的写本信息,对现有记录旃陀罗语法梵文写本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以这部分写本信息为基础,勾勒出了旃陀罗语法文献的基本谱系。其次,以这一基本谱系为标准对西藏自治区所藏旃陀罗语法梵文写本及藏译情况作了梳理。自13世纪第一部藏译旃陀罗语法文献问世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藏族译师辛勤翻译出了旃陀罗语法各个层次的丰富文献,至少有11位译师参与了旃陀罗语法在藏地的译介活动,他们主要活跃在今天的尼泊尔帕坦城附近和西藏自治区后藏地区的塔巴林、博东艾等寺院。

42、在这一过程中,共有13类27部旃陀罗语法文献被翻译成了藏语,涉及旃陀罗语法前两层文献和所有的附属文献。其中,至少有7类16部旃陀罗语法的写本被保存下来,涉及旃陀罗语法的前三层文献和4部附属文献。一直到20世纪初我国西藏地区依然有新的旃陀罗语法注释文献产生,而且对旃陀罗语法的学习与传承在藏地仍旧继续着。(在此特别感谢北京大学陈一兰博士、李晓楠博士,维也纳大学葛格博士,莱顿大学姜一秀博士为本人提供相关文献资料。)参考文献1 34 35 Mahesh A.Deokar,The Cndravykaraapajik: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Study of the Mogga

43、llnavuttivivaraapacik.in Indic Manuscript Cultures through the Ages.G ed.by Vincenzo Vergiani,Daniele Cuneo and Camillo Alessio Formigatti.Berlin/Boston:De Gruyter.2017:697,696.2 Bronkhorst,Johannes,The Cndra-vykarana:some questions,in Indian Linguistic Studies:Festschrift in Honor ofGeorge Cardona.

44、G ed.by Madhav M.Deshpande and Peter E.Hook,Delhi:Motilal Banarsidass,2002:182-201.3 Franz,Kielhorn,The Chandra-Vyakarana and the Kasika-VrittiJ.Indian Antiquary,1886(15).4 George Cardona,Recent research in Paninian studiesM.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99:242-243.5 1113 Vergiani,Vincenzo,A Quotation

45、fromtheMahbhyadpik of Bharthari in the Pratyhra Section of theKikvtti,in Studies in the Kikvtti.The Section on Pra-tyhras,Critical Edition,Translation and Other Contributions.Ged.byP.HaagandV.Vergiani,London:AnthemPress.2011:165.6 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72,188.7 Kunsang Topgay,Tsandra pal g

46、rel chen,A Detailed Commentary on the Cndravykarana presentation of Sanskrit grammarM.in 2Vols.,reproduced from a rare manuscript from DpalriRdorjegdaninBhutan.Thimphu:KunsangTopgay,1976.8 12 Prafulla Chandra Das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pninian and cndra systems of grammar(ktanta portion)M.Delhi:

47、Ramanand Vidya Bhawan,1986:7.9 Scharfe,Hartmut.Grammatical Literature.History of IndianLiterature:Vol.5.ed.by Jan Gonda 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Literature,Pt.2.;Fasc.2.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 Verlag.1977:164.1023 Liebich,Bruno(ed.),Cndra-Vtti.Der Original-Kommentar Candragomins zu seinem gram

48、matischen StraM.Leipzig:F.A.Brockhaus,1918.14 布顿 仁钦珠.布顿佛教史(藏文)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8:224.15 工珠 元丹嘉措.知识总汇(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560.16363839434750 司徒却吉迥乃.司徒班钦文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239-240,554.1742 Verhagen,P.C.History of Sanskrit Grammatical Literature in TibetM Vol.1.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Leiden:白玛央金:旃陀罗

49、语法及其藏译历史初探 47Brill.1994:159.18 414849 Verhagen,P.C.History of Sanskrit Grammatical Literature in TibetM.Vol.2.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Leiden:Brill.2001:103,175,169-170.19 张雪杉.迦丹多罗语法翻译及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4:126-132.20 Bendall,Cecil,Catalogue of the Buddhist Sanskrit Manuscript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

50、y,Cambridge.With IntroductoryNotices and Illustrations of the Palography and Chronology ofNepal and Bengal 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883.以及剑桥大学电子图书馆网站梵文写本目录,https:/cudl.lib.cam.ac.uk.(于2023年7月获取)21 27 31 根敦群培.根敦群陪著作(第一集)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2:20,21.22 Oberlies,Thomas,Studie zum Cndravykaraa.Eine kr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