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看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 作者:王海涛 “开拓杯”参赛作品
序号:
编码:
重庆工学院
第十六届“开拓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作品
作品名称:从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看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
作品类别: C
类别:
A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B 科技发明制作
C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与社会调查报告
目录
内容摘要
第一章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的背景意义…………………………1
二 调查的理念与方法…………………………………………2
三 调查方法说明………………………………………………3
四 调查报告术语界定…………………………………………4
五 调查基本量的概述…………………………………………5
第二章 大学生网上购物分析
一 网上购物渗透率……………………………………………9
二 网上购物种类………………………………………………12
三 网上购物原因………………………………………………14
四 第二章综述 大学生网购情况及发展趋势 ………………18
第三章 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
一 大学生储蓄…………………………………………………19
二 大学生投资理财……………………………………………21
三 大学生月开销与节约意识…………………………………24
四 大学生信用卡办理…………………………………………29
五 大学生提前消费意识………………………………………31
六 第三章综述 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及发展趋势 …………34
第四章 大学生购物及娱乐消费分析
一 影响大学生对商品选择的因素分析………………………36
二 大学生娱乐消费问题分析…………………………………39
三 大学生娱乐消费看法分析…………………………………42
四 第四章综述:树立大学生正确理财观念 ………………46
第五章 实体调查与网络调查结果对比…………………………48
第六章 对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学分析
一 本章节数据进一步分析的概述 …………………………52
二 独立T样本相关性分析……………………………………52
三 卡方检验分析………………………………………………52
附录一:参考文献 ………………………………………………54
附录二:调查表 …………………………………………………55
附录三:致谢词 …………………………………………………57
附录四:推荐表 …………………………………………………58
内容摘要
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决定了他们在消费市场的研究价值,而且他们潜在的消费能力更增加了研究的前瞻性。对他们的消费观念进行深刻研究,不仅是反应当代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重要数据,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培养他们消费、理财能力的迫切需要。现将重要结论总结如下:
网络购物借高科技网络技术为依托,凭借其丰富的商品种类,以及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点,已经在大学生中相当普及。
大多数学生拥有储蓄,但是储蓄的规律性不强;对小额钞票的重视,反映出了崇尚节约的意识并未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中被淡化。对于信用卡这一新型理财的热衷,对风险投资的渐渐接受,反映出信贷消费在大学生中的发展,也暴露出大学生消费具有的一定盲目性。
大学生理财仍以储蓄,娱乐购物为主题,大学生投资创业正在蓬勃发展,人际消费引人重视,教育消费符合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仍占部分比例,消费多样化使更多的消费方式被纳入大学生消费选择的范畴……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量入为出,崇俭戒奢的消费观念。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使大学生在消费上更切合自身实际,培养他们合乎科学,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消费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 消费观念 ; 网上购物 ;投资理财 ; 节约意识 ;
风险意识 ; 娱乐消费 。
第一章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108.36万人,1999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当年即增加51.32达到159.68万人;其后,每年以50万左右的增幅在快速增长。到2003年底,中国的高校普通本专科生总人数已经超过1700万,而且呈现增长趋势。大学生群体的数量的快速增加决定了他们在消费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大学生现阶段的消费能力并不强,但较高的教育经历决定了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中坚与引导地位以及不菲收入,所以大学生群体具有潜在强的消费欲望他们所蕴涵的市场价值与商机无可估量。虽然他们现有的经济能力制约着消费行为,但他们所拥有的消费观念和愿望却依然能够真实准确地从调查研究结果中所反应出来。
其次,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消费质量的追求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也追求独立,个性,对新事物,新方式的追求欲望,这就派生出许多对于大学生的前所未有的新消费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引导他们正确消费,也就成了时代的迫切需要。
总之,大学生群体的数量决定了他们在消费市场的研究价值,而且他们潜在的消费能力更增加了研究的前瞻性。此外,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滞后同样带来一些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消费观念进行深刻研究,不仅是反应当代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重要数据,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意识,培养他们“财商”的迫切需要。
所以,我们以当代大学生为对象做此问卷调查分析,希望能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进而初步阐述我们对一些现象的个人理解。
二 调查理念与方式
本次调查主题内容分为三部分: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分析;大学生理财投资情况分析;大学生娱乐开销情况分析。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及其变化。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西部四个城市和东部两个城市的大学生中间展开调查,并对有效表格回收,用SPSS 13.0(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以及分析。
对于分析结果展开三个层次的分析:第一层次是对数据得出描述性的结论;第二是给与相应的科学解释(前两层次均在每个调查表格下面的解释说明中阐释,其中结论性的语句均用黑体标出);第三是预测性与对策性的结论分别在每章节的末尾的章末综述里面进行概括说明。
三 调查方法说明
1调查采用实体填写问卷调查以及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回收(份)
有效答卷
废表率
百分比
实体问卷
调查
2464
2300
6.66%
94.65%
网络问卷
调查
130
130
0.00%
5.35%
共计
2764
2430
5.93%
100.00%
注:以后的报告中未进行注明,均为未计入网络调查的结果。
2 调查时间:2008年10月25日到2008年11月3日
3 调查范围:西部四个城市 :重庆,成都,(广西)柳州,(贵州)遵义。东部两个城市:南京,北京。
样本容量(份)
容量百分比
西部
地 区
重庆
1483
64.5%
成都
264
11.5%
柳州
182
7.9%
遵义
90
3.9%
总计
2020
87.8%
东部
南京
181
7.9%
北京
99
4.3%
总计
280
12.2%
TOTAL
2300
100.0%
注:其中网络调查部分未计入此表。
4 数据的分析方法:
数据的编码与分析软件均采用SPSS13.0(SPSS16.0)进行分析。
5 对于定距数据分析的置信度均为95%。
6 参与调查人员:刘冬蕾,李阳,王显喆,王海涛
四 调查报告术语界定
◇ 网络购物:
包括发生在互联网中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2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简称B2C)、个人之间(Consumer to Consumer,简称C2C)、政府和企业之间(Government to Business,简称G2B)通过网络通信手段缔结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本报告中的网络购物仅指B2C和C2C购物。
◇ 网购渗透率:
半年内在网上买过东西的用户数量占网民数量的比例。
◇ SPSS软件:
SPSS是软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原意为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 直辖市:
文中指北京市、重庆市
◇副省级城市:
文中指南京市、成都市
◇ 财商:
所谓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 偏度:
表征概率分布密度曲线相对于平均值不对称程度的特征数。
◇ 峰度:
又称峰态系数。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
◇卡方检验:
用于检验联表中的行列变量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或者相互独立,检验样本的总体分布是否与某个一直的理论分布相吻合。
◇ 独立样本T检验:
通过方差的方法检验两独立样本之间的相关联程度。
五 调查基本量的概述
本次调查选取了三个基本调查量作为调查基本量。基本量分别为:性别,样本来源,月开销。并将其作为进一步调查的重要分类标准。
现将调查基本量的统计情况概要列出并给与相应解释。
(一) 性别比例
表1-1 样本男女比例分布表
频数
频率
有效频率
男生
1082
47.0%
50.4%
女生
1063
46.2%
49.6%
未填
155
6.7%
总计
2300
100%
100.0%
△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约为1:1。作为对其他问题进一步调查重要分类标准,该比例较为合理。
(二) 城市分布
表1-2 样本城市分布表
样本容量(份)
容量百分比
西部
地 区
重庆
1483
64.5%
成都
264
11.5%
柳州
182
7.9%
遵义
90
3.9%
总计
2020
87.8%
东部
南京
181
7.9%
北京
99
4.3%
总计
280
12.2%
总计
2300
100.0%
△ 按地理位置的差异把此次调查的样本分为两部分。西部四个城市:重庆,成都,柳州,遵义;东部两个城市:南京,北京。
△ 城市设置与东西部对应且有层次,北京与重庆均为直辖市,南京与成都均为副省级城市,而柳州与遵义均为二级城市。
△ 西部四个城市容量占总样本容量的87.8%,东部容量相对较小。分布较不合理,是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
(三) 月开销
表1-3 月开销频数分布表
频数
有效频率
累积频率
400以下
424
18.5%
18.5%
400-800
1425
62.1%
80.6%
800-1200
347
15.1%
95.7%
1200以上
98
4.3%
100.0%
总计
2296
100.0%
△ 月开销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月开销 Mean=620.9元
△ 月开销数据的离散趋势
偏度分析(Skewness)=0.64,说明月开销的正态分布向右偏,多数学生的收入在平均月开销以下,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月开销很高导致平均月开销统计值较高。
峰度分析(Kurtosis)= 0.79,分布相对密集,属于尖峰分布。而由数据可以看出,超过60%的学生月开销在400-800元,该段分布最为密集,说明大学生月开销水平呈集中趋势。
第二章 大学生网上购物分析
一 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渗透率的调查分析
(一)网上购物调查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提高,中国目前网民中有7.3%有网上购物的习惯①(CNNIC第14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也就是说,有六百多万的中国网民会从网站上购买自己钟意的商品。由此可见,网络购物在中国的渗透率已经很高。
而目前中国2.1亿网民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07亿,网民规模超过总体网民规模的半数(50.9%)②,是中国网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年龄群体。
在网络的诸多用途之中,学生使用网络的用途中网络购物占22.2%,网络支付占13.8%。而且这一比例在上升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年轻有活力的一族,参与网上购物的现象是否更为普遍?现对网上购物在大学生中的渗透率进行研究。
(二)网上购物渗透率概述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下例问题,“对与网上购物,你 ”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1 网上购物渗透率频数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累积频率
网上购买过物品
751
32.9%
32.9%
让亲友帮自己在网上购买过物品
410
18.0%
50.9%
听说过网上购物
1021
44.8%
95.7%
未听说网上购物
99
4.3%
100.00%
总计
2300
100.00%
△ 由图表可知,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网上购物。直接或间接接过网上购物的人数高于50%,说明利用网络购物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已经很普遍。
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网上购物的人数高于50%,而实际参与网上购物的人只约占30%左右。说明对于网络这种共享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参与网络购物,对于大学生这类善于相互交流,并且乐于也善于接受新事物传递信息的群体,更是通过同学,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得以迅速传播,反映出网络购物的共享性,更显示其存在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也反映出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大增强,消费社会化,开放化程度逐步提高,消费信息得到普遍利用,人们的消费生活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网络购物综合分析
表2-2 网上购物-城市 交叉联表
△在不同城市之间,网上购物渗透率有明显差异。其中北京最高,达到60%以上,而重庆最低,约在30%。
△东部城市中网购渗透率高于西部城市。其中,在北京样本中没人选择”没有听说过网上购物”,反映出网购渗透率与城市发达程度可能具有的一定关系。(可进一步查阅相关城市发达程度的资料,综合样本T检验分析其相关性得出结论,受时间限制,这里不作探究)
注:上表为 表2-3 网络购物-性别 交叉联表
△ 由图表可知,网上购物在男女大学生中的渗透率无明显差异。没听说过网上购物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二 网购物品种类的分析
(一) 网购物品种类的背景
网上购物是网络技术催生的一项产业,与网络的普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上购物的大学生究竟用网络来购买何种物品,是否虚拟物品占了主流?还是常规的日用生活品唱主角,成为我们这一部分要解释的问题之一。
(二)网购物品种类概述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问题“在你参与过的网购中,以购买 为主”,具体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4 购物品种类频数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电子产品
446
21.7%
礼品饰品
666
32.4%
生活必需品
588
28.6%
虚拟物品
353
17.2%
总计
2053
100.00%
△ 由表可见礼品饰品成为最多网购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原因可解释为网上礼品饰品种类繁多,对于礼品饰品的选择非常方便。
而且礼品饰品对质量的要求相对其它物品(如电子产品)较低,对于只能通过视觉感受以及卖家描述来对产品优劣进行判断的网络购物方式,消费者对精细化商品的信任度显然很低。
于此同时与网络相关联的虚拟物品则只占17.2%成为“冷门商品”。侧面反应出虚拟物品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网购以不脱离日常生活实际,与现实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特 点,成为了网购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三)网购物品种类的综合分析
表2-5 网购物品-性别 交叉联表
△ 从性别分类来看,男女生购买虚拟物品以及礼品饰品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男生21.3%购买虚拟物品,女生则只有12.5%。虚拟物品多为虚拟游戏货币或游戏装备,对于热衷于网络游戏的男生来说正是投其所好。而女生购买礼品饰品的比例高达41.5%,于此同时男生这一比例只有23.6%。由此反应出男生女生对所购物品取向的差异。
表2-6 网购物品-城市 交叉联表
△购买电子产品的比例北京最高,而遵义最低。(可能与不同城市电子产品普及程度有较大的关系,由于时间关系,暂时未找到这方面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这里不作解释。)
△购买虚拟物品的比例北京最低,而成都最高。购买虚拟物品的比例与不同城市生活节奏有关。详见第四章二小节 –“对娱乐消费与城市相关性”的详细分析(P41)
三 网上购物原因问题的分析
(一) 网上购物原因的背景
上一个问题已经了解了网上购物的参与情况以及网上购物物品的种类,网上购物为什么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东部西部城市地域的差异对网购的原因是否造成了影响,也就成了我们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
(二)网购原因的概述
针对上面分析,我们提出如下问题“你认为人们选择网络购物是因为 ”,具体作答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7 网购原因频数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方便快捷
788
36.2%
价格便宜
900
41.4 %
满足猎奇心里
302
13.9%
现实中缺少该商品
186
8.5%
总计
2176
100.00%
△41.4%的大学生选择了价格便宜,所以价格因素仍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
△36.2%的大学生选择了方便快捷,足不出户购买自己喜好的商品,也不失为消费形式改变的一种趋势。
△有13.9%的大学生网购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反应了大学生对新购物方式的一种追求,特别是他们作为对网络技术较为了解的群体,尝试用网络消费更是乐此不疲。
(三)网购原因的综合分析
表2-8 网购原因-城市交叉联表
△ 北京样本在此类分析中与其他城市样本有较大差异。其中北京大学生认为方便快捷以及现实生活中缺少该商品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城市(包括同样为东部城市的南京)。由于调查容量少,所以不排除随机误差较大的可能性,但仍可以简要分析如下:
由于北京发达程度高于其他城市,物质商品的品种齐全以及购买快捷程度大于其他城市,所以他们不必担心现实生活中缺少该类商品,所考虑的因素也就不再是方便快捷,而是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此处表现为“猎奇”的心理以及物廉价美的满足感。
△ 在“价格便宜”这一选择上,东部城市比例平均高于西部城市比例。由于网上购物价格全国基本一致,所以,影响该问题选择的因素可以考虑为地域因素,上段已经分析到,西部买家大多数货物由东部城市物流公司发放,所以邮费也是一笔不小开支,所以,他们的购物成本相对与东部城市网上购物者要高。
表2-9 网购原因- 性别 交叉联表
△ 男生对于“现实中缺少该商品的”选项高于女生。
原因可以解释为:虚拟物品无法在现实中购买。许多参与网络游戏的男生便只有从网络购物这一方式满足自己对虚拟物品购买的需求。还可能因为男生相对不经常花费较多时间上街购物,所以对市场中商品的种类不甚了解,所以产生缺少该商品的看法。
四 第二章综述:大学生网购情况及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问题从各个侧面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网络购物借高科技网络技术为依托,凭借其丰富的商品种类,以及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点,已经在大学生中相当普及。
网络购物既符合消费社会化,开放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趋势,又符合大学生追求新事物新方式的个性特点,反映出大学生未来购物方式发展的前景。相信网络购物会在大学生购物结构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
一 储蓄问题
(一) 储蓄问题研究的背景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而是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①作为大学生来说,对储蓄管理合理与否更是财商高低的一种重要体现。
(二)储蓄情况的概述
表3-1 储蓄情况频数分布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积累频率
有储蓄,且很有规律
286
12.5%
12.5%
有储蓄,无固定规律
1190
51.8%
64.3%
曾经有过储蓄
475
20.7%
84.9%
从未有过储蓄
346
15.1%
100.0%
总计
2300
100.0%
△ 有储蓄的人数达到64.3%,而有固定存款规律的人只有12.5%,体现出大学生储蓄的随意性很强,定时储蓄的意识需要加强。
有20.7%的学生从曾经有储蓄的一类成为了现在无储蓄的一类,而且有高达15%的人从未有过储蓄,反应了大学生对钱财使用节制能力的缺乏,说明储蓄意识需要进一步通过引导而提高。
(三) 储蓄情况的综合分析
表3-2 储蓄情况-性别 交叉联表
△ 男女生有储蓄的情况无明显差异。有储蓄的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但有固定储蓄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表3-3 储蓄情况-城市 交叉联表
△ 由表可知除北京大学生外,其他城市对该类问题的调查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而北京大学生有储蓄的比例小于其他城市比例,但北京大学生在储蓄规律上优于其他城市。现对此问题分析如下: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积聚了全国众多的各界精英、名流。拥有有70多所高校,1000多个研究所,更有数不清的各类机构。正是这种文化底蕴以及发展空间,全国各个省市的精英们慕名而来,从而使北京的大学生地域来源相对其他城市更为广泛,所以北京大学生经济能力差异更大,储蓄观念也千差万别,导致了储蓄习惯的差别更大。
二 理财与投资问题
(一)投资理财问题分析的背景
理财即对于财产的经营,可以说凡是涉及对自我财产的分配处理问题都属于理财这一大的范畴。
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理财又可以分为储蓄与投资两个方面,就整体而言,大学生对储蓄与投资的取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大学生以何种方式投资,是消费观念的体现,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投资理财问题综合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学生投资理财状况,我们提出问题“如果你得到1000元奖学金,你将用于 ”(多选),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4 投资理财频数分布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娱乐购物
686
26.1%
储蓄
828
31.5%
投资
318
12.1%
教育消费
452
17.2%
人际消费
204
7.8%
其他
138
5.3%
总计
2626
100.0%
表3-5 投资理财-性别 (百分比)交叉联表
娱乐购物
储蓄
投资
教育消费
人际消费
其他
总计
男生
326
345
180
211
95
49
1206
27.0%
28.6%
14.9%
17.5%
7.9%
4.1%
女生
309
432
117
210
90
90
1248
24.8%
34.6%
9.4%
16.8%
7.2%
7.2%
总计
635
777
297
421
185
139
2454
25.9%
31.7%
12.1%
17.2%
7.5%
5.7%
△ 大学生储蓄以及娱乐购物问题
储蓄(25.9%)仍然是大学生理财方式的首选,娱乐购物(24.8%)也占很高的比例。(在第四章节将作详细分析)
△ 大学生投资创业问题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12.1%的大学生选择了投资一项,同现在大学生投资理念深入的普遍现象一致。其中选择投资的男生更是高达14.9%,与男生迫切希望创业的心理不无关系。
自主创业一直是许多学生金色的梦想。他们有的打算在毕业后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己的公司;而有的同学已经行动起来,学校周围兴起的学生创业小卖部,报刊亭,理发店等等成为某些校园的一大亮点,也受到广大同学的普遍欢迎;也有不少同学把目光投向金融市场。这都是当代大学生理财方式与众不同的地方。
△ 人际消费专题分析
根据表格,有7.5%的同学选择人际消费。人际消费在长久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而实际上却处处存在。如:大学生过生日基本上都要请客,请客地点从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到肯德基、麦当劳,再到比较有名气的高档酒店等。又如许多同学,评上奖学金要请客,大部分学生是奖学金发到手之前钱早已预支完毕。
如果不请客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①。从这个层次上,人际消费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所以对于人际消费,我们应该避免盲目性,浪费性以及炫耀性,使消费合乎科学,切合实际。
△ 大学生教育消费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17.2%的学生选择了教育消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们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消费中注重提高智力型发展性的消费比重,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强化知识技能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①。
数据说明17.2%大学生比较明确继续提高自己素质以及能力在社会竞争中的重要性,并运用自己有形的财富转换成无形的知识,是其思想觉悟较高的一种理智表现。
△ 消费多样化的问题:
如今购物的趋同现象不断减少,符合自我发展需要,突出个性心理特点的消费活动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5.7%的同学选择的其他消费方式,正印证了以上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同学在其他项备注“用来给爸爸妈妈买东西”,很令人感到欣慰。
△ 综合分析(对于“变化”的看法)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消费需求的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上升。对生存资料满足了,又产生了更新更高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需要,特别是对文化方面的投资上,更体现除了从低层次的需要后,对高层次的,心理的精神的需求日益强盛,通过消费来实现全面发展的意识日益突出。
三 月开销问题与节约意识问题
(一)月开销以及节约意识研究的背景
朴素节约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广为传诵,这种品德的传承与发扬要求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提高节约意识。
其次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生活在父母身边,进入大学之后生活在象牙塔里,处于求学阶段的他们,经济来源直接来源于父母,没有工作经历的他们无法深刻的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更容易轻率的消费,甚至挥霍钱财。
不少大学生感慨“不知道钱往哪里用了,反正就是不够”。这就和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们能拥有更好的节约意识,能善待自己钱包里的每一元钱,能把每一元钱花在该花的地方,长此以往,他们将不再会为“钱哪儿去了”这个问题感到迷茫。
(二)月开销问题概述
表3-6 样本月开销频数分布表
频数
有效频率
累积频率
400以下
424
18.5%
18.5%
400-800
1425
62.1%
80.6%
800-1200
347
15.1%
95.7%
1200以上
98
4.3%
100.0%
总计
2296
100.0%
△ 分析见 第一章(P7)这里不在赘述。
(三)月开销综合分析
图3-1 月开销 –性别 条形图
△ 平均值分析
男生与女生月开销的平均值无明显差异(见第五章 第1小节独立样本均值检验结果,P60)。
△偏度分析
偏度均大于零,说明正态分布右偏,无论性别,多数月开销在平均值以下,也有少部分比平均值高很多的个体存在。
△ 峰度分析
峰度均大于零,说明属于尖峰分布,月开销水平相对集中,集中程度在女生中体现地更明显。
表3-7 月开销-城市 交叉联表
平均值
重庆
600.3
成都
664.9
柳州
657.1
遵义
546.7
南京
679.6
北京
705.1
△ 平均值分析: 东部城市的月开销明显高于西部城市。
(四) 节约意识问题概述
根据上一小节对背景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问题“对于超市补的小额零钞,你 ”,具体作答情况如下所示:
表3- 8 节约意识频数分布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累积频率
存好备用
1468
64.0%
64.0%
装入捐款箱
246
10.7%
74.7%
随意放置
504
22.0%
96.7%
不便携带索性扔掉
76
3.3%
100.0%
总计
2294
100.0%
△ 多达74.7%的同学选择了认真的态度对待小额钞票。
选择随意放置的占22.0%也是个不小的比例。
(五)节约意识综合分析
表3-9 节约意识 –性别 交叉联表
△ 南京大学生在节约意识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而北京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较差,随意性特别强,但是没有浪费的情况。
△ 遵义大学生对零钞的态度较其他城市差,有待教育提高。
表3-10 节约意识 – 城市 交叉联表
△ 女生认真对待零钱的比例78.5%高于男生的70.8%,说明女生的节约意识优于男生。
四 大学生信用卡办理问题
(一)大学生信用卡办理问题的背景
随着不少银行降低信用卡使用的门槛,许多大学生在没有预存款的情况下仅用学生证就办理了能够透支几千元的信用卡,使不少理财意识较差的大学生无节制的提前消费,导致成为“卡奴”。到底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比例有多少,又有多少是属于盲目办理,这一部分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信用卡问题概述
结合分析需要,我们提出问题“对于大学生信用卡,你 ”,具体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11 信用卡频数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累积频率
办理过,并利于我理财
463
20.3%
20.3%
办理过,但不了解用途
687
30.1%
50.5%
未办理,了解其用途
326
14.3%
64.8%
未办理,想要办理
803
35.2%
100.0%
总计
2300
100.0%
△ 办理过信用卡的大学生占了50.5%,说明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在办理信用卡的部分之中,多于一半的同学并不了解其用途,属于盲目办理。在未办理的部分中,有超过一大半想要办理。
信用卡作为一种理财工具,更多的被大学生理解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反映出了大学生追求虚荣心满足的特点,对于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迫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进行指导,以防更多的大学生陷入沦为“卡奴”的漩涡。
(三)信用卡问题综合分析
表 3-12 信用卡办理 – 性别 交叉联表
△ 男生办理信用卡的比例比女生略高。这与男生“追求社会地位”的微妙心理不无关系如表格3-11中分析,信用卡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男生内心更追求这种身份地位带来的满足感,所以办理信用卡的比例高于女生。
表 3-13 信用卡办理 – 城市 交叉联表
△ 以不同城市分组情况看,北京办理信用卡的比例最高。办理率未超过50%的城市仅有南京和柳州。从办理过信用卡大学生的利用情况来看,只有北京和柳州两地大学生了解信用卡用途比例高于盲目办理的人数。
五 大学生提前消费意识问题分析
(一) 提前消费意识问题研究背景
如果说大学生对信用卡的办理使用状况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大学生风险意识的看法,那么大学生面对想购买而经济能力不支持的矛盾下的抉择更能直观地正面反映出这一问题。
在全球经济危机因为美国人过渡消费而引发的大背景之下提前消费既成为热点问题,而且对于中国经济从出口主导型转向开拓国内消费市场的今天,人们的消费观不仅改变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日益在国民经济中体现出重要的作用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 提前消费意识问题概述
为了便于研究上述问题,我们提出问题“如果在没钱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特别喜爱的商品,你会 ”,具体作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14 风险意识分析频数表
有效频数
有效频率
借钱购买
470
20.5%
犹豫不决
336
14.7%
攒到部分资金后购买
996
43.5%
不会购买
488
21.3%
总计
2291
100.0%
△ 面对这个问题,近一半大学生选择了先攒部分资金后购买。反映出中国传统消费 “用过去挣的钱购买今天的商品”的特性的保留,即物质享受建立在有资金支持的基础上。
△ 选择犹豫不决的比例仅14.7%,说明对于购物需求与经济现实权衡方面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原则性与自控能力。
(三)提前消费意识综合分析
表3-15 风险意识-性别 联表
△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男生在处理理财风险问题上比女生更果断,选择犹豫不决的比例占12.5%比女生16.5%略少。选择借钱购买与决定不会购买两个对立态度的比例也比女生更高。
表3-16 风险意识-城市 联表
△ 对于风险意识方面不同城市样本在多个选项呈现出明显差异。首先,西部城市选择借钱购买的比例(高于20%)远高于东部城市,体现出西部城市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其次,选择犹豫不决的北京大学生比例达40.4%,远高于其他城市该数据的比例。这可能与商品的选择余地有很大关系,因为购买有较多替代品的商品常常会让人犹豫不绝。
六 第三章综述
本章内容结合了储蓄,节约意识等传统理财方面以及对信用卡,风险投资等新兴热点问题展开研究,旨在突出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
大多数学生拥有储蓄,但是储蓄的规律性不强;对小额钞票的重视,反映出了崇尚节约的意识并未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中被淡化。对于信用卡这一新型理财的热衷,对风险投资的渐渐接受,反映出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