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46396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0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1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 理论与实践探究卢雪艳(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 桂林 541001)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一,作出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在梳理历史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探讨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践基础及其重点工作,对于建设壮美广西及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多元一体;四个与共;五个认同 中图分类号 D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

2、750(2023)02-0041-05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性与多民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互构机理研究”(ZK20220229)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 2023-04-18 作者简介 卢雪艳(1976-),女(壮族),广西平乐人,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副教授,统一战线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统一战线理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2021年4月,习近平视察广西时强调,“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一,作出了

3、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全党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奋进的大背景下,广西结合自身民族团结优势,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走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广西道路,进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的实现谱写壮美广西篇章1。在此目标导向下,探讨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基础及其重点工作,对于建设壮美广西及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历史逻辑从自在、自觉到自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统合在共同价值、共同记忆、共同情感、共同命运下的文化共同体。要将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剖析,才能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一个孕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自在、自觉到自强的三个阶段。(一)中华民族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文明根深叶茂,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在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客观存在的中华民族不同于五十六个民族的单一民族实体,而是各民族有机结合而成的共同体。因此,费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阐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2。(二)中华民族是在近代中国和西方列

5、强对抗中形成的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过程中,中华民族开始从自42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在的民族发展为自觉的民族实体3。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一文,认为中国各民族经千年融合,文化已渐趋一致,早已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故需以中华民族的概念取代“五族”的提法,必须明确凡属“中华民国”公民,“皆为新中华民族”。文中强调,必须以倡导各民族大团结的“民族精神”,即“新中华民族主义”,来统一民族的思想,并将之作为国策,贯彻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他强调,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所在4。文章的发表被公认

6、是近代中华民族由自在转为自觉的重要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建设的任务,中华民族实现了救国梦想。(三)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成为一个自强的民族实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国家高度统一,各民族空前团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从“站起

7、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党领导百年民族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命题,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升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一)“十二个必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最大政治成果,就是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党的领导等十二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

8、的重要思想,即“十二个必须”5。这十二个方面的论述,是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讲“普遍性”又讲“特殊性”,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新胜利提供助力,也为世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其中第三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原创性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具备更高认同度、更强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

9、性质。增强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关键举措与基础工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首先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类型和价值三个维度进行理解。一是主体维度,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二是类型维度,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超越血缘地缘的高级形态的精神共同体;三是价值维度,即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每个成员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四个与共”的本质特征、“五个认同”的核心要义和四个“必然要求”的重要意义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四个与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特征。休戚与共是指各族人民情感相通,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荣辱与共是指各

10、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生死与共指的是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各族人民共同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命运与共说明各族人民的前途命运是一致的,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7。“四个与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自在、自觉到自强转变过程中得出的科学总结。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明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发展脉络,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强大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各民族的智慧。“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中华文化历来主张“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从主体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

11、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有一个共同的伟大祖国,各民族43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各民族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五个认同”是一个逻辑统一的整体,每一个方面的认同都缺一不可。各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中华民族整体认同是各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把对本民族的认同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更

12、不能只有本民族认同而没有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五个认同”,尤其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前提、情感依托和文化归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四个“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追求,也是各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个战略全局下,中国共产党需要创新民族工作理念,实现民族工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维护好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力,民族领域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推动中华民族具有更高认同度和更强

13、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8。习近平从民族利益、民族复兴、民族关系、民族工作创新四个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是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治理现代化的深刻思考。三、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践基础2021年8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系统总结全区民族工作及其经验,研究制定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2021年11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一,作出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拥有12个世居民族、44个其他民族成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负有重要使

14、命,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也有着特殊优势,具备良好的实践基础。(一)政治基础:习近平对广西的肯定与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2017年评价“广西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2019年评价广西是“我国民族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2021年要求广西要继续发挥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带动作用,特别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4.27”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对广西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角度、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的角度、构建新发展格

15、局的角度概括了广西的“四个”突出特点,并对广西工作提出了“四个新”的总要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在“四个新”的基础上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提出了“五个更大”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提出的要求高屋建瓴、切合实际,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把关定向。(二)历史基础:广西民族历史造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基因广西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造就了广西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文化基因,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深厚的历史

16、和文化基础。广西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本质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它标志着各民族文化不自外于中华文化,共同构成、享有中华文化。一部广西民族史,既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发广西的历史,同时还是广西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光辉历史。(三)现实基础:广西快速发展为示范区建设创下良好的社会条件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了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西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拥有了平等政治权利。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从社会发展上看,广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从

17、民生上看,广西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已同44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步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 GDP 由1958年的24.5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300.87亿元9。由于广西多年的发展,广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展现了鲜明的特色。一是对“五个认同”的认同感高。广西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特别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行动特别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特别坚定。二是广西各族人民心灵相通,情感相融,亲如一家,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现实写照。广西各民族之间通婚十分普遍,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共有1619.56

18、万户,其中两个以上民族通婚的家庭占总家庭户的42.5%。三是广西各族人民语言相通、文化共享、互鉴共赏、精神共育,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生动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高,有效推动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壮族“三月三”民族节庆成为广西各民族群众“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盛会。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四是广西各族人民相融共居,广泛交往、深入交流、深度融合,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特色形象。历史上的多次大迁徙、大互动、大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互嵌式的格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思想融合”“文化融合”“人心融合”

19、,“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从广西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历程、成效及其可复制推广的基本经验看,广西已经展现出建设示范区的深厚现实基础10。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重点工作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首先要把握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与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关系。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与时俱进、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它们统一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统一于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统一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宏伟目标11。结合习近平对广西的深厚期待及广西

20、的具体实际,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应做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繁花似锦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结果,其功能在于凝聚、指引各民族同向而行,旨在各民族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培植和深化各民族对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正确认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它是凝聚人心的强大民族精神纽带。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广西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开展多民族国情教育,让每个国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多民族国情与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而感到自

21、豪。要推动各民族的理解融情教育,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融情于教、融情于事、融情于理。(二)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赢得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习近平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示范区,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面,要率先突破、取得实效,应根据“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的要求,梳理现行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的民生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22、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是前提,交流是载体,交融是目的和归宿。广西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应创新推进、再创佳绩。应通过创新交融载体来拓展交往空间;创造条件推动各民族的全方位融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一是搭建交流平台:以业缘为纽带,打造各类专业协会等组织;二是创新交融载体,通过创建和谐家庭载体(如鼓励支持各民族通婚)、和谐社区载体(丰富社区、村庄的文化活动)、文明村、文明乡镇、文明单位等,让共同体成员在参与中有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

23、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共建共45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3 年第 2 期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行稳致远的必要途径。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广西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开拓进取、再上台阶。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广西民族区域自治优势,更好地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治理效能。全面依法治国是提升

24、国家治理效能的深刻革命,是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民族事务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要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二是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件;三是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等。(五)以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为重点,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是习近平对广西“五个更大”中的重要要求,广西在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方面应彰显新担当、作出新贡献12。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把

25、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作为重要的政治职能。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民族工作领域是最容易出现意识形态问题的场域之一。国内边疆民族地区及民族问题容易成为被敌对势力用来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工具。要高度重视民族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树立底线思维,把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工作做好。结语党的百年历史表明,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创建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应落实各级党委做好民族工作的主体责任,形成党委牵头抓总,政府主体推动,部门协调配合,基层干部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把维护民族团结与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相结

26、合统一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来。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党建,2022(11):4-28.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3 秦桂芬,王毓川.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发展与建构基础 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1):44-52.4 马大正.从中华民族一词的产生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1-4.5 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27、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2021-08-29.6 沈桂萍.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2(5):5-9.7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EB/OL.2019-09-27.http:/ 于春洋,汪微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价值意蕴基于三个维度的创新推进逻辑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4):41-48+182-183.9 中 国 经 济 网.2022年 广 西 GDP 达26300.87亿 元 同 比 增 长2.9%EB/OL.2023-01-28.https:/ 凌经球.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成功实践的基本经验 J.桂海论丛,2018,34(6):21-31.11 吴汉时.凝心聚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J.当代广西,2022(7):26-27.12 崔德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探析 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4(6):17-26.责任编辑 王家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