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Forum城轨论坛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6 期重庆主城都市区面积 2.87 万平方公里,由主城 9 区和 12 个都市新区构成,具有山环水绕、超大空间尺度的自然本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承载地。都市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强核向心的交通特征,需大力发展多层次轨道交通,在重庆,将重庆都市圈范围内布局的市域(郊)铁路和城轨快线统称为重庆都市快轨。重庆市铁路集团致力于打造高效融合、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 2.0 版,共建轨道上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 1 小时都市交通圈、通勤圈。一、重庆都市快轨发展规划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轨道交通成
2、网计划,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目前,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在建总里程 737 公里,其中运营线路 12 条(段)、501 公里,在建线路11 条(段)、236 公里。中心城区形成“环射+纵横”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并逐步向主城新区延伸。都市快轨着眼于 100 公里以内的服务范围来规划和布局,形成一张新的、互联互通的都市快轨网络,这张网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服务重庆中心城区 50 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 6 条、超过 400 公里的城轨快线网络,突破两江四山阻隔,实现三大高效槽谷联系;克服纵向空间尺度,实现南北快速通达;构建穿心快线,实现内外快速联动,促进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另一个是辐射重庆主城新
3、区,在 50 公里至100 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七射两环”11 条、1061公里的市域(郊)铁路网络。其中,7条放射线,实现主城新区 12 个区与中心城区直联;2 条环状线,弥补纵向联系不足,实现主城新区和各区之间网络联通,促进主城新区“扩容提品质”。在实践中,我们致力于把市域(郊)铁路和城轨快线都融合在一套标准、一张网络、一个服务体系中。二、重庆都市快轨实施重点(一)秉持“四化”理念重庆都市快轨建设聚焦乘客的出行便捷和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一是在国际化方面,提高快轨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标准,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现代装备、大气风格、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品质快轨。二是在绿色化方面,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
4、快轨项目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轨。三是在智能化方面,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信息化管理,应用和推广 BIM 技术、智慧车站、全自动运行、云平台等技术体系,打造建造放心、服务贴心、运营省心的智能快轨。四是在人文化方面,融入巴渝文化,推进站城融合,体现高效率和人性化的人文服务,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文化快轨。(二)坚持互联互通都市快轨作为促进“四网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我们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都市快轨网络层级的互联互通工作。一是都市快轨网的互联互通。我们在国内率先采用“主通道串联多个外围支通道”的网络化运营模式,通过正线贯通、
5、跨线运营及同站换乘等成渝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重庆都市快轨网络化发展与实践文:官波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重庆市铁路集团致力于打造高效融合、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2.0版,共建轨道上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1小时都市交通圈、通勤圈。本文介绍了重庆都市快轨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营成果,分享重庆市铁路集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DOI:10.14052/ki.china.metros.2023.06.00927城市轨道交通,2023 年第 6 期城轨论坛Forum方式,实现都市快轨网互联互通。城轨快线网络各条线路均采用统一
6、制式,城轨快线网络之间不仅可以跨线运营,还预留与市域(郊)铁路贯通运营条件,达到重庆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直联直通目的。二是都市快轨与城轨普线的互联互通。基于对全网客流特征分析和把握,与城市轨道 80%以上实现多点换乘、高效衔接。比如,城轨快线 27 号线共 15 个站点,换乘站有 13 座。又如,已经开通运营的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采用全国首创双流制技术,可以与重庆地铁 5 号线实现贯通运营。(三)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我们着力构建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协同运输机制,考虑如何实现信息互联、安检互信、票务互认、管理互通等功能,来保障未来在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背景下实现多层次轨道交通之间的协同运输。这方面,我们得
7、到了中国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的支持,并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目前都在有序地推进中。(四)网络化全局调度以实现“以网代线、全局调度”的网络化运营管理为目标,使用基于网络化调度系统方案,将线网指挥中心运营管理架构由传统的三级架构、四级控制演变为两级架构、三级控制,整合线网中心和线路中心,对快线网络运营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三、重庆都市快轨建设成果近年来,我们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部署,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具体表现为“六个一”:一是构建了一张互联互通的快轨网络。我们基于传统的重庆地铁、单轨而规划建设了一张崭新的、完整的、高质量的都市快轨网络。预计到2035 年,随着都市快
8、轨网络的不断完善,重庆主城都市区各区之间可 1 小时通达、相邻地区之间半小时通达。二是建立了一套网络化技术标准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坚持整体规划、规范先行,首先开展的是设计标准,融合铁路、城轨技术与标准,涵盖城轨功能与服务,形成城轨快线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城轨快线与市域(郊)铁路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服务标准统一。建立和完善了双流制、城轨快线、智慧快轨等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完成了重庆城轨快线技术标准体系双流制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等标准,填补重庆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空白。三是搭建了一个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我们以打造“智慧快轨”为纲领,建立了基于 BIM 的都市快轨网络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管体系
9、,编制并发布 BIM 技术应用标准和设备支撑标准,加强对项目进度、投资、安全、质量等多方面的数字化动态管理,大幅度提高了都市快轨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目前,基于 BIM 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已经在城轨快线 15 号线、27 号线等多个项目全面推行,参与单位 82 家,已集中完成BIM 模型 1029 个,形成超过 1200G 的数据量,得到了主管部门和行业领域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我们获得“龙图杯”等国家级 BIM 比赛奖项近 10 项,并连续四年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化“最佳实践优秀案例”。四是搭建了一个“四网融合”协同运输体系。我们以实现“四网融
10、合”为目标,市域(郊)铁路既可独立成网运行,也可与城轨快线贯通运营,并且在技术上具备与有条件的国铁跨线运行,保证线网衔接有序,实现快速高效连通中心城区门户型枢纽、重大商圈、城市副中心以及城市重要功能节点。五是探索了一套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我们积极探索推行财政资金、土地综合开发、政府专项债等都市快轨建设多元化融资模式,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六是锻造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队伍。我们以服务集团战略发展为导向,统筹推进“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党建政工”三支队伍建设,目前,集团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占比超过 80%,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四网融合”发展,构建轨道上都市圈已成为各大都市圈的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将积极稳妥推进都市快轨网络化融合发展,以更快的速度、更智能的装备、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打造高效率高水平的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