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ora****at 文档编号:29208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7.060 CCS B22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T 25862023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ond cultivation identification of cadmium accumulation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in rice 2023-04-0 发布 2023-07-10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3/T 2586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鉴定池.1 5 参鉴材料分组编号.2

2、 6 栽培.2 7 取样.3 8 检测与判定.3 9 档案管理.3 附录 A(资料性)池栽鉴定过程中的农事记载.5 附录 B(资料性)参鉴品种各生育时期记载.6 DB 43/T 2586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省种子管理服务站、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本文件主要

3、起草人:戴力、方宝华、余应弘、赵正洪、赵杨、周昆、匡炜、罗先富、梁玉刚、刘洋、张玉烛、李莉、尹合兴、王永卡、王伟成、杨远柱、陈良碧。DB 43/T 25862023 1 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的鉴定池、参鉴材料分组编号、栽培、取样、检测与判定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稻镉积累特性池栽表型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

4、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84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T 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T 1121.2 土壤pH的测定 NY/T 1300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低镉水稻品种 Low cadmium rice varieties 在全镉含量1.5mg/kg的土壤中常规种植模式下糙米镉含量低于0.2mg/kg的水稻品种。鉴定池 Appraisal pond 土壤中镉含量达到设定水平值,且含量相对均匀,与外界镉污染源隔离的栽培池。排渗孔 Se

5、epage hole 利用重力作用通过渗水的方式排出土层中水分的排水孔。轨道滑动平台 Track sliding platform 可通过滑轮在鉴定池两边所铺设轨道上移动的钢架吊桥式载人作业平台,工作人员蹲座在上面插秧或播种时可以避免脚踩入鉴定池中,以减少对鉴定池土壤水分均一性的干扰。4 鉴定池 结构 4.1.1 采用混凝土建造,地表上部建造阳光大棚,能够快速排灌。DB 43/T 25862023 2 4.1.2 池长、宽、深分别以 40m、3 m、0.6 m 为宜,混凝土底厚 0.1m、壁厚 0.4 m,池内土层沉实后厚度 0.4m。4.1.3 两侧池壁上铺设铁轨,池内播种或移栽时铁轨上安放

6、轨道滑动平台,操作人员在平台上作业,脚不踩入泥中。4.1.4 池壁两侧距底部 40 cm 高度预留一排灌/排水孔,孔径大小 1.5 cm,孔间距 20 cm,与水稻移栽行距相当,池壁底部对应位置同样设置排渗孔,使用粗砂和尼龙网布覆盖。4.1.5 池外四周建混凝土围沟,沟宽 0.3 m,沟壁宽 0.4 m,沟底比池底低 0.1m,围沟通过池壁中部灌/排水孔和底部排渗孔与鉴定池联通。土壤 4.2.1 选取稻田耕作层土壤,pH 值在 5.06.0 之间,全镉含量设计为二级梯度,分别为(0.70.1)mg/kg 和(1.50.1)mg/kg。4.2.2 试验前和结束后对鉴定池土壤全镉含量和 pH 值进

7、行取样检测复核,分别按 GB/T 17141 和 NY/T 1121.2 方法检测土壤全镉含量和 pH 值,当土壤 pH 值超过 6.5,或全镉含量低于设计值 0.2 mg/kg 时,需重新装填符合要求的稻田土壤。土壤入池处理 4.3.1 取稻田耕作层土壤晒干后粉碎混匀,检测复核镉含量及 pH 值符合要求后装填入鉴定池中。4.3.2 装填完毕后缓慢灌水至土壤全部浸透,保持土表水层静置 30 天。4.3.3 静置完成后每隔 1m2m 取一个土样检测土壤全镉含量以评估镉池土壤镉含量均一性,当各点检测值极差大于 0.2mg/kg 时,对土壤进行带水翻耕混匀,待泥浆沉实后再次取样检测评估,直至各点检测

8、值极差小于 0.2mg/kg。4.3.4 土壤镉含量均一性达到要求后,平整池土使各处土层厚度保持在 0.4 m。灌溉水质 灌溉水水质符合 GB 5084的要求,灌溉水pH值在5.57.5。5 参鉴材料分组编号 熟期分组 根据参鉴材料生育期特征,按熟期分组正季种植鉴定,按照NY/T 1300的规定进行分组。材料编号 按照“年份+熟期编号+材料编号+重复序号”,对每个参鉴材料进行编号。6 栽培 品种布局 不同生态组别品种分区种植,同组品种随机排列,3 次重复,每次重复 1 行 10 蔸14蔸,每蔸插 2粒谷苗。育秧移栽 DB 43/T 25862023 3 6.2.1 播种、育秧和移栽按 NY/T

9、 1300 的规定执行。6.2.2 移栽应在轨道滑动平台上完成,人不入池。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参照NY/T 1300的规定执行。除杂 6.4.1 分蘖初期封行前进行第 1 次除杂,主要拔除株行间不成行列的水稻植株或落粒谷苗。6.4.2 抽穗期进行第 2 次除杂,主要拔除行列中株高和抽穗开花时间差异显著的植株。病虫草害防控 按常规防治方法防控鉴定池栽中病、虫、草、雀、鼠等有害生物危害,参照NY/T 1300的规定执行。7 取样 取样时间 水稻黄熟期(早籼稻 85%、中晚籼 90%谷粒变黄时)收割取样和脱粒。分批取样 第 1 次每品种每行取 3 株稻谷混合为一个样品用于检测糙米镉含量,3 次重复值中

10、出现明显异常值时,再从该行剩余植株中取 23 株重新混合制样检测,直至 3 次重复值差异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样品预处理 按重复单收单晒,稻谷水分含量烘晒至 13.5%后去除杂质和瘪粒谷,然后碾制糙米、粉碎。8 检测与判定 镉含量检测 按 GB 5009.15 中规定方法检测糙米镉含量。镉积累特性判定 按GB 2762 中规定的稻谷中镉限量标准判定参鉴材料是否具有镉低积累特性。当参鉴材料在两种鉴定土壤中的糙米镉含量各重复值均小于或等于0.2mg/kg时,则判定该材料具有镉低积累特性。9 档案管理 池栽管理记载档案 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农事操作,应逐项如实记载,内容参见附录 A。物候期记载档案 参鉴

11、品种的各个生育时期应详细记载。内容按参见附录 B。DB 43/T 25862023 4 档案保存期限 鉴定材料各项档案资料由鉴定单位建立专档管理,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DB 43/T 25862023 5 A A 附录A (资料性)池栽鉴定过程中的农事记载 表A.1 池栽鉴定过程中的农事记载表 类别 项目 日期 主要内容 播种 移栽 一次除杂 二次除杂 收割 其他 施肥 次序 日期 肥料种类及数量 病虫草害防治 次序 日期 农药种类及数量 灌溉 次序 日期 方式及灌溉量 其他 DB 43/T 25862023 6 B B 附录B (资料性)参鉴品种各生育时期记载 表B.1 参鉴品种各生育时期记载表 参鉴品种:生育时期 日期(月-日)备注 播种期 抛栽期 返青期 最高分蘖期 始穗期 齐穗期 成熟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