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_李世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9162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_李世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_李世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_李世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 年 月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李世雁(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摘 要 生态哲学强调关系、过程和有机整体。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作为生态哲学的三大原则可以引出生态哲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关系原则强调关系普遍存在,由此肯定事件、经验、构成性、共生、创造力以及协同等。过程原则强调过程的根本性,肯定时间意义的转变过程与空间意义的共生过程,由此引出转变、共生、机遇、享受、领悟、感受等。有机原则强调整体,这是以关系纽带连接成的有机整体,肯定了共同体、生态位、多样性、创造力。关键词 生态哲学;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共生分类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

2、金后期资助项目“生态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作者简介:李世雁,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生态哲学、技术哲学、过程哲学。生态哲学也称环境哲学,但是,毕竟不是相同的词语,肯定有着不同意义。环境哲学,它包含着主体与周围环境的意蕴 空间;那么,主体与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本质关系呢?生态哲学彰显了这种关系,即生态关系,包含着生生不息的能动、行动的过程意蕴 时间。生态哲学、环境哲学都是对同一本质的解读,环境哲学是空间维度的解读,生态哲学是时间维度的彰显。自然,这个外部世界,作为一个伟大而永恒之谜,她不断被自然科学以科学的语言描绘着;而哲学以其

3、新生的内涵用生态哲学的语言解读着自然的永恒和伟大。正如恩格斯借助 世纪自然科学创立自然辩证法一样,生态哲学也借助于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确证着关系普遍存在的关系原则、过程是根本的永恒的过程原则、体现整体与创造力的有机原则。生态哲学的三大原则 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作为生态哲学基础具有本体论意义,最具代表性的前人研究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从这三大原则出发展开对一系列生态哲学概念的探索,不仅属于哲学语言的凝练,而且也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深度揭示。本文的研究主要属于哲学语言的凝练层面的生态哲学常识性解读,而不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深度揭示及相关的实践探索,因为深度揭示的研究是另外的研究任务。这三大原则

4、也是具有更彻底生态性的过程哲学的根本,它不仅涉及关系、过程、有机,同时也引出整体、转变、共生、机遇、享受、领悟、感受、恒平(守恒、平衡、公平)、专门化、生态位、创造力,以及事件、经验、构成性、生成性等等一系列概念,这些都是生态哲学在哲学发展历程中为哲学本身的成就所做的贡献。关系原则:关系普遍存在关系原则意味着关系普遍存在,它也是哲学内在逻辑的开始。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这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中关系普遍存在。实体的真实很容易被接受,从生命个体到宏大的宇宙,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联说明实体的存在离不开关系。可是,“相关性”必定表达了各种形式之中某种实在的共在性事实。实体内在的关系已经

5、由现代自然科学阐明,原子以下的世界揭示着关系普遍存在。原子和分子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结构也有着不同的关系。由此,世界不仅由实体构成,更由关系构成。无论是万物由水构成还是由火构成,抑或原子构成宇宙万物,都是以真实存在的世界说明着关系的普遍存在。关系原则以“关系的实在”解构了现代观念中的实体概念。“实在的不是实体,实在的是关系”,是关系的实在,而非实在的关系。实体概念忽视了整个自然、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以固定的实体物质来解释丰富多彩的宇宙万物,宇宙万物的发展只能是从一个固定质到另一个固定质的转变,这样就很难揭示宇宙的本质。人、自然、社会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复杂关

6、系之网。整个地球也是一个大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地球的一切都应该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关系先于关系者,不能还原为非关系的存在。关系原则以“关系实在”为思之原点,它描绘的是“一个互相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关系的实在的提出目的不是要否定个体作为实体的客观存在,而是要强调每一个体都是非独立的存在。任何一种存在物都具有与其他物质存在物的某种关系。非独立的存在意味着诸多外在的关系与诸多内在的关系的客观存在,由此,诸多关系更直接涉及的就是事件,事件涉及诸多个体,叙述着关系的故事,关系的实在强调事件。外在的诸多关系对个体而言产生外在的客观机遇,内在的诸多关系生成个体的内在主观享受。关注个体实体、研究

7、个体实体总是在关注、研究这个个体实体之关系,这是由于个体的非独立实在性决定的。关系的实在肯定世界是事件的。它以事件讲述着世界中的故事,这是对事件的存在意义的肯定,这种肯定不是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的”哲学本体论观点相对立,而是进一步丰富。在肯定世界客观性的基础上,承认事件对世界的构成性。事件作为存在的普遍意义随处可见,可以把电子理解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从战争到金融危机,从球赛、考试、聚会到谈判等都是事件。即使是科学家因某项客观的研究成果获奖,比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都是事件。国内外的新闻报道,无论是任何媒体的新闻都是对事件的解读和传播。正如柯布所说,西方思想一直是以“世界是由有属性的实体

8、构成的”这一信念为基础的,但最好是把世界当做一个事件领域。关系的实在注重个体的经验。经验是一切现实存在的事物、一切现实实有都具有的机能,是表示现实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的活动事态。过去的经验内在于现在的意识之中,仿佛是再次发生。“经验”不再是人所专有。这是强调每一经验的个体,肯定每一个体的经验意味着承认每一个体都具有主体性,外在的诸多关系对个体而言产生外在的客观机遇,由此生成个体的经验;个体作为主体,内在的诸多关系形成个体的内在主观享受,是个体的自我创造过程,构成个体的经验。经验是外在客观机遇()和内在主观享受()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怀特海的过程哲学那里被直接称为过程。经验也是过程的另一种解读,这一

9、点我们在过程原则的解读中还会涉及。关系是构成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的,客观的物质以关系构筑着真实的存在。关系的内涵就是联系、关联,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激励、相互反抗、相互对立。从关系的内涵可以看出,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也就是说对一个个体而言,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自己,诸多个体在诸多关系中存在,构筑着世界的真实存在。关系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关系原则的构成性为有机原则奠定了基础。关系是生成性的,“生成”是“存在”的现实态,“存在”是“生成”的“可能态”。“事务即生成。”这种生成性就是生态哲学所强调的共生。共生指每一种现实机遇之生成的活动,即多种共生统一为单一的

10、现实机遇。诸多个体之关系不仅生成外在的客观机遇,也生成内在的主观享受,创生出新的质。关系的创生意味着每一刻都生成新的,参与共生的关系产生质的飞跃,共同创造、共同创生,生成新的不同质的关系。质子和中子的共生不仅密切联系,也生成原子核,原子核和一个核外电子的共生生成氢原子,产生氢原子实体。在生物学中,功能体共生形成的生物实体应被视为有机体,非功能体共生形成的生物实体应被视为生态群落。因此,共生是共同创造出具体,产生宇宙万物,生命花朵的枝繁叶茂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关系的生成性的共生的创造。生命的瞬间共生要比原子的共生复杂,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共生更要比个人经 第 期 李世雁: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

11、本原则验之共生复杂。共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蜜蜂依靠花蜜为生,同时也四处奔波传播花粉,为使植物更加丰盛而操劳;不同物种相互帮助,甚至只有相互帮助才能生存。关系肯定了创造力。这是自我创造、自我决定,不是被创造,不是他来创造,而是自我创造、自我生成。在创生的过程中,每一个体在各自的位置上(生态学称为生态位)共同发挥着创造作用,参与共生。共生之后的生成效果比共生前个体单独行动产生的效果大很多,相比之下,单个个体单独行动效果的所有加和之渺小衬托出共生中的创造力之伟大。关系对创造力的肯定也是对协同的支撑。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动物王国里还是植物世界里,常以其形态的繁多、结构的精致,以及结构中各组成部分

12、极其巧妙的协作,而使人惊叹不止。这些就是协同行动的功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适者不必是最强者,即使是弱者,只要他(她)找准自己的生态位,组织起来参与协同行动,就会展现出辉煌的创造力。个体有机组织起来的效果会比单独行动产生更巨大的成就。协同学以“协调合作之学”揭示了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它告诉我们不能困死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关系的诸多样态表现成宇宙万物以及生命的丰富多彩。每一个生命都是基本的关系,彼此也相互依赖,但每一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来自于与其他个体的关系。关系意味着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激励、相互反抗、相互对立,这已经揭示关系种类的复杂性。自然科学从宇宙学、

13、地质地史学等不同领域用科学的语言和逻辑阐明自然中如此神奇复杂的关系。生态学科学就是揭示生命世界复杂的生态关系的科学。一棵树的成长,需要水土的滋养和阳光的哺育,水好比是树的父母,树好比是水的孩子,水土生助了树;可是树的成长需要营养,它不断地消耗着土,也克制着、限制着土,水土的保持又依赖着树。而对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在其中表现为各种差异,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所安置的差异是如此巨大,而且这种差异还在为教育、榜样和习惯如此更进一步地扩大,以至于社会科学必须肩负起研究超级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任务。过程原则:过程是根本的、永恒的过程原则认为过程是根本的、永恒的。怀特海强调,自然是过程。自然过程的展示就是每一

14、绵延的发生与消逝。“存在”是由它的“生成”所构成的。这就是“过程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的,客观的物质是运动的,宇宙万物都处在运动、流变、持续的过程中,过程原则对此的解读是过程是根本的;客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不灭、运动永恒,从而过程永恒。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各种存在物的生成。过程的根本性、永恒性与转变过程和共生过程一起共同丰富着过程的内涵。过程表现为关系的持续、变化、发展,过程原则与关系原则紧密相联,并共同决定有机原则,由此,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成为生态哲学本体论的三大基础理论。探讨过 程 原 则 会 涉 及 到 转 变()、共 生()、客观机遇()、主观享受()、

15、领悟()、感受()、经验等概念的深入剖析。过程的含义首先要从时间维度解读,即转变()过程。转变是一种现实的个体转化为另一种现实的个体,也是从一个现实的机遇转向另一个现实的机遇。转变构成暂时性。每一事件都是转瞬即逝的,灭亡意味着转向下一个新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历程就是通常所理解的转变过程。过去客观地存在于现在,而现在又超越自身存在于未来。未来可以被说成是内在于它以前的诸事态,以及现在的诸事态相互内在于彼此。转变过程易于理解和接受,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都处在变化、发生、生成、发展、增长、衰亡以及消失的流动过程中,这也是关系的持续、转化过程。转变肯定的是世界永恒持续性的客观存在。从宇宙大爆炸生成

16、今天的宇宙、地球共同体的发生与发展、地球上生命的繁荣兴旺与灭绝,到人类的出现以及今天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现代宇宙论、地质地史学、生物学等等现代自然科学已经为这种演化的转变过程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过程的另一含义的理解是共生(),怀特海明确指出,共生是某种过程的名称。这是从空间维度对过程的解读,是关系空间上的能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动。生态哲学以共生赋予过程的空间性内涵,共生过程的强调也是过程哲学理论所具有的新意。共生意味着正在发生的动态共生活动,在这个共生本身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又绝非静止,共同参与、共同生成、共同创造、共同产生新质的事件。在共生过程中,没有时间可是却是“活

17、”的,不强调时间,但绝非静止,而是创造力的能动展现,共生创造出具体。共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崭新的,都是“现在”,每一客观的现实机遇都是共生的结果或者说都是共生。我们在阐述关系原则时已经阐述了共生,因为共生连接了关系原则和过程原则。在阐述关系原则时我们已经说明,共生是指每一种现实机遇之生成的活动,即多种共生统一为单一的现实机遇。共生可以理解为空间上的过程。过程是外在客观机遇()和内在主观享受()的统一,外在客观机遇成就着过程的内涵。每一现实的客观机遇作为一种过程展现它自己,它是生成性的。客观机遇叙述的也是一种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是把潜在诸多可能性关系之中的机遇变为客观现实。在成为现实的相互

18、关系中,既有个体所遭遇的来自于环境的事件,也有个体本身所做的贡献。个体所处的外在的环境存在着千变万化的诸多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变化,从诸多潜在关系中析出现实事件成为个体的客观机遇,客观机遇讲述过程的内涵,客观机遇的更迭、变化、转变构成着过程的转变。每一过程的个体在参与客观机遇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客观机遇中参与行动、共同创造、生成、生产、劳动,这是义务,是在环境中面对客观机遇必须承担起的责任。过程除了体现为外在客观机遇(),也体现为内在主观享受(),享受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体,无论他们多么不同都具有享受能力,享受具有主观直接性,由此肯定了每一个体都有内在价值,无论是原子以下的

19、粒子,还是植物、动物或者人。在达尔文那里,各种动物或多或少地善于适应他们的环境,为食物而竞争,这就是他们的享受能力。享受的权利和能力都是天然地具有,这种本能不可剥夺,只不过不同的个体享受能力不同。就像我们肯定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具有天然的权利享受人生中的衣食住行,当然他也要以他的劳动来为这个世界做贡献。享受和劳动虽然不同,但也不是绝对地隔离,比如劳动过程的本身就会生成享受,这是由于客观机遇与主观享受是有机统一的。享受的过程性通过领悟()和感受()来深入解读。领悟是对过去的把握、承接、继承、吸收、摄取、摄入,由此过程从过去延续至现在的当下,同时对全部的未来开放,以备融入未来。这种领悟、摄入

20、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从事领悟、摄入的主体、被摄入的材料、主体如何摄入的主观形式。领悟更多地体现为继承性,保障过程的持续。感受是个体的主观体验、获得世界真实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主观的、直接的。正如电子感受到原子核的存在,从而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行;孩子在妈妈怀里感受到母爱的温馨从而享受着妈妈的爱。过程原则以其丰富的内涵肯定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处于永恒的变化、发展、创造过程之中。以共生、主观享受、领悟和感受肯定大自然的智慧,消解了独断理性主义;以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肯定爱自然的智慧,批判现代性对生命的贬低。不能认为只有人具有理性,理性是人独一无二的特质,从而错误地否定自然中的其他生命没有这种特质,

21、也就没有智慧。不管是动物植物都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生命奥秘,不能按照奉行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以自私的行为逻辑去生存,共同体成员的力量始终是构成自然和谐的强大力量。有机原则 整体与创造力有机原则即有机整体原则,世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机械的堆积,而是有机地构成,有机也不是简单地与无机相对、相反,是系统地、有组织地进而创造性地参与,从而彰显出创造力。有机(),从英语词义上直接解读就是有组织。有机原则的内涵首先强调的是整体,自然是一个整体,即有机体;构成这个整体有机体的每一个体不是混乱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有机”即“有组织”。有机原则以关系原则、过程原则为基础,并且是关系原则、过程原

22、则的进一步展开,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有机原则批判了现代观念中的机械性,以联 第 期 李世雁: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系、有机批判机械的还原论。它以整体、生机的方式而不以孤立、割裂的方式来考察事物。自然界是一个关系的、复杂的有机生态系统,决不能仅仅由机械因果决定论来解释自然界。生命体的共生关系要求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人类以及其他物体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世界是关系的、有机的,高级运动形式不能还原成简单的非生命机械运动形式。现代观念中的机械性所导致的是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严格的、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几百年来这种方法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可是对于事务之间的关联、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事务的整体性却不能真实地

23、反映,只能认识比较简单的事务,不能应对复杂的问题。有机原则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存在独立的孤立个体。世界的整体性意味着每一个体都是关系的个体、关系的存在,这是以关系原则为基础的,关系的普遍存在使世界以一个整体存在。这是一个整体的世界,离开整体的个体难以存在或生存。就像是一个强有力的心脏,只有在生命有机体内才能保持生命力和跳动的能力,一旦剥离开生命体就失去生机。每一个体的存在都是在关系之中,由此把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的存在,现实的即关系的,也是整体的。人在整个世界中仅仅是一个单一物,人与作为普遍物的整个自然世界本身完成本质的统一,就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使人与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整体。由

24、此,有机原则强调共同体,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共同体,是由共同的关系纽带连接成的有机整体。由种种现实事物构成的共同体是某种有机体,有机体是一种联结。共同体不是抹煞和消解个体自由个性的抽象普遍性,而是每个个体既充分发展自己全面的个性,同时又向他者敞开自身,与他者内在统一的关系有机体。正如滕尼斯所说,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 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现代宇宙论揭示的宇宙共同体,还有地球共同体以及人、自然、社会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共同体,或者生命共同体等等。整体、系统、共同体具有相同的意蕴,“生命共同体”与生态系统具有同构性,因而整体主义有时也使用“生态共同体”()。这些

25、共同体都是对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支撑。而各种不同的共同体又是对世界整体的有机性、有组织性的解读。有机原则肯定世界的整体,而且是有机整体,亦即有机体。每一个体都追求存在、追求生存,为了存在、为了生存就必须加入组织,参与有序,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有机地构成其所在的整体。这个整体就会彰显出巨大的功能,这一巨大功能是每一个体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也根本不可能具有,即使每一个体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功能的总加和也远远无法可比。宇宙在其扩展的任何阶段上都是“有机体”。生态系统、共同体、生态位以及有机体讲述的都是关于有机或有组织、有序、有系统地存在。个体只有加入组织、加入整体才能存在、才能生存,也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6、有组织、有序意味着负熵,与混乱、无序的熵增相反,加入组织,对抗熵增的无序毁灭,这样才能获得生存。作为有机体的整体,以守恒、平衡、公平而存在,我们把它概括为有机体整体遵循着普遍的恒平原则而存在。这种普遍性的恒平在不同的自然科学里已经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在物理学里称作能量转化与守恒,在化学里称作物质守恒定律,在生物学里称作生态系统平衡或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公平原则在法律、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这是物理学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各个不同共同体之中的化身,化身之后有了不同的名称和丰富的内涵,但内在的公平的平衡本质不变,由此维持着整体的现实存在。一旦公平打破,就会发生变革、革命,产生

27、质变,然后又进入新的关系世界,维持着新的公平。生态学自然科学里的生态系统演替理论很好地叙述了这种过程,顶级群落在系统的演替顶级状态会以生态平衡维持系统的稳定存在,一旦打破平衡,顶级群落失去稳定的存在,遭到破坏,随着演化发展又会发展出新的顶级群落 次顶级群落。这样,一批新的生命系统演化发展代替了旧的原始顶级群落系统。作为有机整体,为了稳定地存在,必定要遵循守恒、平衡、公平的恒平原则。有机原则内在着公正原则,这是以过程原则为结果的必然。整体为了稳定地存在,以有组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织、有序、有结构克服熵增,也为每一个体提供合适的位置;每一个体,追求生存的本能使其在整体中找到自己

28、的合适位置,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加入组织、参与协同有序的行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是未必最适、未必最强的个体,可以以专门化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参与整体的协同发展,既为整体的过程做贡献,也保障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过程。个体与整体的共存、共在以过程是根本的、永恒的原则为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就是生态位丰富多彩的写照。这就像给高个子一个矮脚凳,给中等个子一个普通高度的凳子,给矮个子一个加长高度的凳子,这样的结果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到达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可以是观看世界,抑或是获得生存。这就是公正,公正带来的结果就是共存、共在,每一个体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参与外在的客观机遇,贡献自己的行动,也以主观的享

29、受肯定自己的内在价值,获得存在、生存,与其他个体、与整体共存共在。有机原则肯定创造力。含有创造力的最初形势可以被称之为新事态的起始阶段。有机体的创造力是个体单独存在时所没有的,是全新的创造力,是创造性地生成。每一个体通过加入组织融入整体而获得存在,这种存在就是生存,也就是说个体是“活的”,它是能动的、主动的、自由的。正如怀特海所说,“创造性”“多”“一”是同义词“事物()”“存在()”“存在物()”的意义中所涉及的终极概念。个体以其创造力参与着创造性的生成,不是被动地被存在。他们各自的创造性参与着有机整体的共生,彰显有机体创造力的辉煌。共生不仅联系关系原则和过程原则,也和有机原则密切相关。在整

30、体中共存的每一个体,在关系的海洋中机遇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争夺生存权必须面对激烈竞争的挑战,然而,生态哲学从这种竞争的关系中也解读出依赖的生态关系;有竞争就有合作,共存的关系中要区别对待,但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在共生的过程中不能忘掉全景,这个全景就是共同的有机整体背景。个体追求生存,离不开共同体,离不开有机整体内的共生。因为共生是满足协同创造的前提。每一个体的创造力,通过协同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整体的层面上产生质的创造性的突变,过程依然继续,只是过程的性质发生了转变,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更高层次的过程的出现意味着进化也由此产生。协同可以这样理解,即个体组织起来的作用效果比个体分别独立行动

31、作用的效果总和更加宏大时,协同作用就产生了。这样,有机体的创造力的辉煌完全建立在每一个加入有机整体组织的个体基础之上,可是单独存在时个体完全没有这种能力。比如,基因只有在生命有机体中才能展现创造力,离开生命有机体单独存在时只不过是个片段而已。个体只有融入有机整体,过程就发生性质的转变,就会步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结语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时代发展,承载着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使命,是探索人类生存之路的哲学。生态本体论和生态伦理学就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更彻底生态性的过程哲学为生态哲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统概括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整体原则这三大生态哲学基本原则属于生

32、态本体论的研究,也是本文要明确的创新所在,阐述这三大原则所涉及的整体、转变、共生、机遇、享受、领悟、感受、恒平(守恒、平衡、公平)、专门化、生态位、创造力,以及事件、经验、构成性、生成性、协同等等一系列概念不仅是对生态本体论研究的探索和对哲学内涵的丰富,而且也密切关联我们的抉择和行动。如何做、如何行动的哲学正是生态伦理学意蕴。这也是过程哲学发展的继续。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是哲学本身的发展,是现时代的时代精华,肩负着今天生态文明的时代使命。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整体原则这三大生态哲学原则丰富生态本体论内涵,也支撑整个生态哲学的理论大厦。在关注世界、关注思维、关注人的行动的哲学历史进程中,探索

33、思维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分析每一时代的哲学主题,剖析生态哲学三大原则的历史与逻辑过程,这属于生态哲学的认识论维度探讨。这三大原则在价值论、伦理观中的蕴涵与展现属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任务。至于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整体原则这三大生态哲学原则在生态本体论中何以成立,需要借助 第 期 李世雁:论生态哲学的三个基本原则宇宙学、地史地质学、生态学协同学等等一系列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去深度论证。本文只是在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整体原则这三大原则的统帅下解读了一系列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属于哲学基础性解读。限于文章的篇幅,本研究的理论分析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深入的理论研究要从认识论维度、伦理维度、实践的维度并遵循

34、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来展开,那是另外的研究任务。参 考 文 献 李醒民 论蔡元培的宗教观 自然辩证法通讯,():阿尔弗雷德诺思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 杨富斌,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查尔斯 伯奇,约翰 柯布 生命的解放 邹诗鹏,麻晓晴,译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自然的概念张桂权,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曲跃厚 过程哲学与建设性后现在主义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田中裕 怀特海有机哲学 包国光,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杨仕健 关于“生物共生”的概念分析 自然辩证法通讯,():赫尔曼哈肯 协同学 大自然构成的奥秘 凌复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休谟 道德原则研究 曾晓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阿尔弗雷德 诺思 怀特海 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小约翰科布,大卫格里芬 过程神学 曲跃厚,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曹孟勤,黄翠新 从征服自然的自由走向生态自由 自然辩证法研究,():贺来“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林荣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王宽,秦书生 西方生态伦理学“生命共同体”的逻辑与超越 自然辩证法通讯,():(,),;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哲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