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略论马克思主义美育教育_万莹 (1).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94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马克思主义美育教育_万莹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略论马克思主义美育教育_万莹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略论马克思主义美育教育_万莹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80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些状况,中国也合理地运用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来分析国内社会上的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解决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历史性问题,并且对其他的问题也有所发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美育对于我国在历史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美育也是十分重视。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的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与中国在发展步调上不够协调,因此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现实语境中的发展问题,在具体学校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一、马

2、克思主义美育马克思主义美育将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强调了依据美的规律来发展社会、改造世界,强调了一切的生产物都是人类的自我复现,是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而且还强调了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能力。马克思主义美育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实践性,就是实现美观念的统一,这里所说的美不仅包含了客观美,而且还包含了主观美,两者是同等重要的,这是一种十分具体的美学思想,而且这种美学思想十分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和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另一个是阶级性,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美育的受众主体是社会的劳动者,他们所提倡的是自由和反对压迫,因此,马克思主义美育就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二、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现实语境中的发展问题

3、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长,但马克思主义美育在中国实践中应用的时间不算太久,也很少有在学校进行教学的讲演,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于大多数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教育内容,融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也是新的教学方法,要想在学校中顺利的进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改进。并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可以知道,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当中,很容易发生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现状的情况,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也不够密切。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也随之发生变革,新提出的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关的部分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想法,还在实践当中,融入的程度还不够。而且

4、由于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要想让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进行大范围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难,要想马克思主义美育在中国取得较大的成果和进展还需要大量的努力和付出1。在现有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美育缺乏实践经验,也缺乏实践的条件,导致马克思主义美育不能很好地融入学校教育课程,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美育的认同感较低。当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很多因素影响,外来的文化冲击导致马克思主义美育受到很大的阻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也难以顺利、合理地融入教学,马克思主义美育在中国学校当中的发展受到很多的限制,也有很多阻碍,很难顺利地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进行培养。另外,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政

5、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知识的输出者,学生一直都是知识的接受者,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的特点是很明显的,而且也可以充分看出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而马克思主义美育恰恰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个较为深奥的领域,研究者自身对其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尚可,让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教师们对其进行了解之后进行讲授,这也可是实现,但仅仅靠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马收稿日期:2022-12-25基金项目: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资助项目“文化自信引领下江苏传统工艺赋能新工科美育实践路径研究”(XYN2210)作者简介:万莹(1981),女,江苏常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

6、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2.023略论马克思主义美育教育万莹(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摘 要:马克思主义美育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中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和世界格局的变迁与发展,我们仍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进行灵活的运用,解决实际中的难题。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直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中国的发展也解决了很多难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实事求是,根据现实中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尊重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部分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传统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并

7、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与中国审美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而且还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其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育;美学现实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3)02-0080-03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81高等教育研究克思主义美学的内涵所在、意义所在。此外,如果想让马克思主义美育融入中国的学校教学,学校就需要开始抓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很符合我国新课标的改革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马克思主义美育对于学校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教育

8、领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耳濡目染,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够取得很大的进展。因此,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过程当中,在学校的课程方面,不仅仅要增加思想政治类的课程,教师还需要在其他的课程的授课过程当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培养。三、马克思主义美育在具体学校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在高校中进行有关马克思主义美育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现在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美育的认识和理解不准确、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晰、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这在一定程度上

9、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缓慢,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教学质量低,而且教学的效率也不高。除此之外,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现状的情况,同时马克思主义美育对社会现实的联系也不够密切。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随之发生变革,但由于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如对数据的盲从、学生信息杂乱无章,数据处理困难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2。因此,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变革和马克思主义美育的加入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教育内容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提高马

10、克思主义美育教育内容的质量。目前,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建设存在明显弊端,仅仅强调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教育存在着制约发展的效果。伴随着新课改的实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很多生机,帮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维,让学生可以真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意义所在,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范围是很广的,应该广泛学习。并且,经调查还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兴趣也不浓厚,再加上以往的学生教育也都是“填鸭式教学”,这进一步加重学生不主动学习的心理。

11、单调、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长期以来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被动阶段,缺乏了自主拓展和发现的过程,即缺乏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活动3。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思想政治的学习只是简单的听教师讲,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效率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关内容比较深奥,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相关研究,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师这种较为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非常不适合用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因此,能否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很重要且关键的,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课堂上应用现代化技术,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

12、和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以外,还需要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相关内容,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教育成果的判断不够科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而在新的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美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而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必须具有高素质、高文化,同时也是最熟练计算机应用的一个群体,是首先受到网络新事物冲击的群体。在网络和大数据的支持下,学校可以通过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来更加深刻地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而来分析

13、和确定学生的思想动向,判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观察学生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培养进程,例如,通过调查学生在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发表的心情和言论,可以确定学生的思想动向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判断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成果,进一步检查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成果。另外,马克思主义美育不仅仅关心“美”的方面,还关心“人”的方面,由于学生数目多,仅仅依靠师资力量进行该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分析的工作就交给了学校和教师来共同完成,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新兴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4。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美育工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精神方面的表现,然后针对学生的精神方面进行分析,由

14、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就难免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改革和进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收到一些新型网络用词,或者新型网络观点对于思想政治的攻击,或者与原有思想政治观点之间“看似”存在矛盾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去仔细研究,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四、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进行研究的意义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该教育工作也做得越来越好,成功加强学生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视。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习,也推动了学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向好发展。许多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

15、,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和研究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成长为一个思想完整的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不容置喙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认可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也有些学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校的内涵所在,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教学的重要部分、育人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美育有着非同凡响的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82高等教育研究意义,而且伴随着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马克思主义美育也受到了相应的重视。自新课改以来,学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也已经

16、做出了很多贡献,付出了很多努力,当然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此外,在新的发展时代下,学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执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美育也焕发了新生机。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涵盖的知识和内容十分广泛,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深入研究。给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价值就减少了一半。思想政治被强制性的纳入到学校改革中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使学生可以把书读活,把学习学得更加轻松自然,把个人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让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与光明。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之下,“课堂思政”也加快了改变教育界和所有的学生的速度,

17、让学生可以健康的长大,健康的发展,成为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在不远的未来,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单薄的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而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的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5。各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融入,思想教育工作也焕发了新生机。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涵盖的知识和内容十分广泛,也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十分有价值,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深入研究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给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相关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马克思主义美育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虽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那就应该克服种种困难,

18、去实现马克思主义美育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并且还要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成。在新时代下,大数据和网络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也有大数据和网络教学的身影。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之下,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速度,改变了教育界和所有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美育的研究速度,让学生可以健康的长大,健康的发展,成为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在不远的未来,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单薄的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而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素养的提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品德。此外,我国的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以满足新时代下的新需求,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有了新变化,我

19、国提出“课程思政”新想法,就是为了教育出高素质的人,告诉教育部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讲究德、能并重,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德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五、马克思主义美育教育实施的措施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大数据技术的辅助,针对大数据得出的思想政治方面的量化结果,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时,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技术也可以运用到马克思主义美育的过程当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美育工作的科学性。由于科研工作的进步,将马克思主义美育工作进行一个量化的研究,然后用科学并且客观的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过数据调查可以发现,将现代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当中的方法对于大学生很有效果。但在大数据技术下

20、辅助工作时采取的是随机抽取学生数据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数据结果不够客观、不够精准的问题,使得许多关于学生的数据不具有客观性和可用性,对于研究来说没有意义6。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容易发生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现阶段的进度有较大落差的情况,同时马克思主义美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不够密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质量和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效率。新形势下,大学生接触网络很多,对新兴的技术和新鲜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利用现阶段年轻人最喜欢的,也是当下最火的“小视频”的方式,把网络平台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力发挥到极致,可以让马克

21、思主义美学的相关内容迅速走红网络,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加上后期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美育做得越来越好,紧跟时尚的潮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致力于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让教师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精神方面的表现,针对学生的精神方面进行分析,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努力和马克思主义美育氛围的渲染7。在现在的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果进行考察,进一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端正进行分析,由于学生数目多,仅仅依靠师资力量很难形成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氛围,因此,分

22、析的工作就由学校和教师来共同完成,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新兴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传统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都只是简单的参考学生的思想表现,这种判断方式有很大的主观性,在这中间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很多地方不能进行一个明确的判断。但现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分析学生日常信息,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朋友圈发文、微博上的动态,学生发表的言论及思想,进而分析和确定学生的思想动向,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结果。六、结语在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教育背景之下,美学观逐渐融入到了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考核当中去。在新的发展时代下,学生传统所接受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模式都面临着深入

23、的改革,并且在大数据和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渲染下,现在的学生可以从网络上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达到课外学习、深度学习的目的,还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具体内核所在,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和强大的力量,以更好的、更自觉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提高自我道德素养,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下转第 96 页)2023年第02期(2023年02月)No.02 202396教育教学研究(三)数字化教学资源针对性弱,要灵活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在逐步走进各个高校的课堂,也在传递着更多的知识和能量,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教师在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的帮助下有了依赖心理,选择教学资源时少了一些切合实际的思考,

24、忘记了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以及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不仅无法充分展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特征,反而导致相反的情况。除此之外,在一些实际操作的专业课程中,需要教师的直接示范和引导,光是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忽略现实的情况导致无法完成现实中的教学,注重实际、遵循现实的发展顾虑是教师应当认识到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专门留出相应的时间或是特定的空间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练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现数字化教育教育的优点。在运用数字化资源教学时,应该展现出教师的专业性,灵活运用其资源是专业教师应该清楚认识的问题,要深刻地认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只能

25、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并不能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内容,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并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任何教育教学过程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学生通过哪一种教学方式能尽可能多地获取到专业知识和重点知识,通过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开创课堂教学的更多可能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并提出相应的学习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抓重点、学重点、掌握重点,让学生在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下具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以此作为基础,灵活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这应该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着重思考的教学问题。四、结语随着高校

26、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培养人才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艺术设计专业的管理和教学内容都在发生着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不断增加着。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教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都与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资源教学应当以实践为目标,提倡知识的培养和技能的培养,使课堂学习成果展现质的飞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插上腾飞的翅膀,去往更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王世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24).2王旖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

27、9(8).3张进,胡建龙,王宇翔.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视觉设计研究C/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v).2016.4陈卓勋.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2017.On Applying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Teaching of Art DesignFu Lin(Anhui Academy of Arts,Hefei 230000,China)Abstract:Th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of curriculum digitalization gets g

28、radually emerging along with along th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ocess.I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brings innovation to college education,and gives full play to its effectiveness and pioneering.College art design teachi

29、ng should constantly absorb advanced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constant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and properly apply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ity.Key words: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art design;teaching reform责任编辑:刘艳萍 On Marxist Aesthetic Education Wan Ying(Changzho

30、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32,China)Abstract:Marxist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modernization.With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world pattern,we still need to adhere to the basic theories and ideas of Marxism,and make flexible use of th

31、em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Marxist aesthetics has alway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and has solved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refore,we should seek truth from facts,rationally use Marxist aesthetics

32、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n reality,respect some problems caused by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and adhere to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of Marxist aesthetics.The Chinese Marxist aesthetics is not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aesthetics,but the product of combining Marxist theory and Chine

33、se aesthetic experience.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China should establish Chinese Marxist aesthetic theory system,and constantly update and optimize it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Key words:Marxism;aesthetic educa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esthetics 责任编辑:刘艳萍 参考文献:1冯倩倩.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在新时

34、代美育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21.2舒开智.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3(6).3程勇.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创获介绍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J.中国图书评论,2002(5).4None.第八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暨当代美学问题:理论与艺术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J.美育学刊,2020(1).5汪风易.徐璐茜.辅导员校本培训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逻辑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6董学文.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本质和特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丁慧民,钱斌,魏冉.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在网络美育中的作用J.文化学刊,2017(1).(上接第 8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