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太湖七十二峰”古今辨析_朱剑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991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七十二峰”古今辨析_朱剑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太湖七十二峰”古今辨析_朱剑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太湖七十二峰”古今辨析_朱剑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15江南文 化 研 究“太湖七十二峰”古今辨析朱剑刚 摘 要:“太湖七十二峰”之说源于人们对太湖中的山、浮、洲、矶等各种自然体的认知和记述,经过明清太湖专志等地方志的汇总和优化,形成了具有“榜单”属性的“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此名录形成与衍变过程反映着人们对太湖自然环境认识的深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人们虽然普遍接受并乐于使用“太湖七十二峰”一词,但却往往难以把握其内容和实质。厘清“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构成及衍变的过程,进行古今对照和现状分析,接续文化发展脉络,能为更好地利用太湖自然与文化资源打下基础。关键词:太湖;太湖七十二峰;

2、太湖七十二山;太湖山水;太湖专志太湖古称震泽、具区,是长江三角洲腹地最主要的湖泊,也是传统概念上江南核心区所在。太湖属性描述中常会用到两个数字,一是其大小为“三万六千顷”,一是其湖内有“七十二峰”。如果说 越绝书所说“太湖周三万六千顷”很早就框算出了太湖面积概数,体现了人们对太湖外在特征的认识,那么“太湖七十二峰”之说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太湖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的关注,以及对太湖流域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其相关性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太湖一方面是“包孕吴越”的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自然水体,另一方面也是江南山水风光和山水文化的主要载体。“太湖七十二峰”所代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历代所重视,也被当代人

3、们广泛接受,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人们对其具体情况普遍缺少全面准确的把握,带来了不少文化传承中的问题。本文旨在古籍梳理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厘清“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和衍变的过程,完成名录与当今湖岛的具体对应,以期为全面认识太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把握太湖自然环境认知与历史文化积淀的脉络,进而合理利用太湖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袁康、吴平著,徐儒宗点校:越绝书,第 14 页,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DOI:10.16100/32-1815/c.2023.02.011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16一、“太湖七十二峰”属性分析1.“太湖七十二峰”是有关太湖自然和人文环

4、境的代表性词语 “太湖七十二峰”是指太湖全域范围内,东西洞庭山、马迹山及其周边岛山等自然体的统称,早前“七十二峰”常与太湖“七十二山”一词互用。如 震泽编 卷一有关“七十二山”的条目中,起首的文字为“山之在水面者,其景最胜,若夫以七十二峰之苍翠,矗立于三万六千顷之波涛,其为胜何如也!”一般在志书条目中多用“七十二山”或“山”;在文学作品中,则往往用“七十二峰”。在文字使用上,“山”更近写实,“峰”更近写意。“七十二峰”替代“七十二山”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清代,虽然中间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成为统一用法,如民国 吴县志所含 28 处相关文字中,27 处记为“七十二峰”,唯有一处“七十二山”出现在兵防

5、考中。在现今语境中,也一直沿用“七十二峰”之说。2.“太湖七十二峰”专指太湖内的岛山等多种自然体 “太湖七十二峰”并不含太湖外滨临太湖的山体,如苏州的西碛山、渔洋山,无锡的军嶂山等,更不包括虽然有名却离太湖更远的山体,如穹窿山、阳山、惠山等。如 太湖备考 专门以“滨湖山”记述沿湖山体,以“湖中山”记述湖内岛山等自然体,湖中岛屿与湖外陆地相连的会被移出“湖中山”名录,而湖中岛屿间陆地相连过程也会影响到湖岛名录的构成。太湖中除以“山”命名的岛山外,还有以“浮”“洲”“矶”等命名的自然体。“浮”是太湖东南一带特有的名称,一般用于命名漂浮在湖面上的面积和高程均不太大的岛状区域,如“箬浮”“疃浮”。因吴

6、语发音相近之故,“浮”在地名中也会写成“壶”或“湖”,如东山岛西侧的北箭浮又称“北箭壶”、西山岛南侧的东南浮又称“东南湖”等。太湖中的“洲”原指由泥沙沉积而成的湖中较为平坦的陆地,一般也会以岩石为其基础,震泽编称“水中沙碛,芦荻生之,谓之 洲”。“矶”(繁体为“磯”)是指湖中基岩裸露、缺少植被的小型岩礁或岩滩,因体量不大一般排不到名录中,如太湖西部的“渔息矶”“兰座矶”等。这些自然体的命名类型也非绝对,如“七十二峰”中的“杜圻”,古称“杜圻洲”,现称“平台山”。3.“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本质上具有“榜单”的性质 “太湖七十二峰”所用的 72 之数,既是符合人们文化习惯的虚数,又比较接近太湖中自然

7、体的实际个数,但并非湖中实际就是有 72 处山、浮、洲、矶等自然体,比如 太湖备考 就记述了湖中自然体 91 个。因此“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本质上具有“榜单”的属性,太湖岛山在榜单上的入列情况,能反映出人们对太湖在山水风光、环境开发、人文历史以及文化淀积等方面重要性的综合认识。入选“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条件并无明确规定,但从名录的形成和衍变过程可见其主要思路:一般首要考虑的是太湖岛山的自然村落、居住人口等情况,如 震泽编 在排列此名录时,先从西向东地说明马迹山区域 14 处、西洞庭山区域 41 处、东洞庭山区域 17 处主岛和周边岛屿分布情况,然后说明主岛及其周边有人居住的岛屿,最后再是其它岛屿

8、;其次会考虑湖中岛屿与东、西洞庭和马迹三大主岛之间的陆地相连情况,这也是不同名录之间常有差异的地方,如禹期山、渡渚山等是否于西洞庭山的支山,还是独立成山的自然体;其它还会考虑历史遗迹的影响,如与大禹治水有关的禹王庙、禹期山、水平王庙等,还有地方景观标记和航运标记,如金庭、玉柱、横山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传递着人与太湖间各种关系的信息。“太湖七十二峰”以全太湖范围为尺度,与西洞庭山 山峰所构成的“洞庭七十二峰”和消夏湾龙头山之 南“有石如七十二峰”的“小洞庭”石,构成了“七十 二峰”的不同层次。“洞庭七十二峰”见王维德:林 屋民风,中国风土志丛刊,第 145 页,扬州:广陵 书社,2003;“小洞庭

9、”石更早见于 震泽编(见蔡 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9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3、47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曹允源、李根源纂: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11,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本文除引文外,相关表述统一用“七十二峰”。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174.“太湖七十二峰”是太湖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经典 “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和衍变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过程。当古人惊奇于西洞庭山的溶洞奇观又无法解释时,就有了以包山“天下第九洞天”及其代表的仙道之传说,而包山洞庭穴“潜行水底,无所

10、不通,号为地脉”的说法也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和想象。名录逐渐完善、内涵逐渐充实,反映了人们在日益发展的经济水平支持下,对太湖山水的认识和对太湖岛山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渐深入。另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当时人们在观察自然环境的科学性,实地勘察湖中岛山交通的便捷性,以及在空间概念查询、记录和表述的准确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只靠文字叙述难以准确说明其空间特性,而地图又受尺幅所限,难以详细刻绘,因此造成后世对“太湖七十二峰”认知的模糊现象。“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和衍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提炼。人们经过对太湖山水的观察、欣赏和互动,通过以太湖山水风光为基础的宗教传说和场所、太湖山水画

11、、太湖山水诗,以及近现代太湖滨湖建筑和风景区等元素,体现了对太湖自然风光的认识以及相关的美学追求。如皮日休的 太湖诗缥缈峰开头为“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诗中的缥缈峰后来被列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以及沿途草药、鹿踪、斑鼠和高松的场景,传达了当时文人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太湖七十二峰”所蕴含的自然和文化经典的魅力。二、“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形成和衍变太湖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太湖三山岛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显示其在万年之前还不是湖中岛屿,可以说这里的人类是与太湖相伴发展的。“太湖七十二峰”

12、之说作为人们认识自然、积淀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其形成和发展基本可以分成三个时期。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第 78、78、78-79、120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62 页,苏 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徐叔鹰、雷秋生、朱剑刚:苏州地理,第 7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水经注 所引“苞山”“夫椒山”“洞庭”均指西洞 庭山,所引“洞庭湖”即太湖。明代之后“夫椒”之名 一般用于太湖西北马迹山附近,而“洞庭”之名也少 有用于太湖。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水经注,第 458-459 页,杭州:浙江古籍出

13、版社,2000。1.唐宋及之前是“太湖七十二峰”之说逐渐形成的时期 “太湖七十二峰”的相关概念和元素中,包含了太湖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古老信息,如祭祀上古时代太湖治水功臣的禹王庙、水平王庙,秦始皇或汉代郁使君“马迹”传说等。作为春秋之时吴越对垒的前哨地区,也留下了如“夫椒之战”发生地等历史遗迹。北魏 水经注 有关太湖有“尚书 谓之震泽。尔雅 以为具区,方圆五百里,湖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邪东武县,俗谓之洞庭”“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谓之洞庭湖”的记载以及 山海经 和晋代郭璞等记述太湖的文字,涉及了太湖与湖中的西洞庭和大、小雷山,以及后来称为“林屋

14、洞”的洞室。唐代的 吴地记 在前人基础上,又引 扬州记 称“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知其极,即十大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并引述 洞庭山记 所记载的吴王阖闾使令威丈人入洞探寻之事,文字间可见地下溶洞景观,又加上毛公坛等名胜,西洞庭山的人文积淀开始逐渐显现。吴地记后集中的“林屋洞天在洞庭西山,幽邃奇绝,乃真仙出洞府”,“今皆羽客居之,好道之士,常所游览,时有遇焉”。即当时西洞庭山和林屋洞这种“仙游”之地的描述。随着隋唐运河的开通,苏州经济纳入全国一统,太湖的经济文化活动逐渐增加。唐代有不少太湖的文字记述,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韦应物等人都留下过吟咏太湖山水的诗篇,皮、陆更有关于西洞庭多处名胜

15、的唱和之作。皮日休 泛太湖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18诗“疏岑七十二,露寸戟”之句,是“太湖七十二峰”最早的端倪。随着宋代政治中心的南迁,太湖及其岛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太湖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得以强化,“太湖七十二峰”之说开始出现。吴郡图经续记 在“太湖”条目称“湖中有山大小七十二,洞庭其一也”,在“包山”条目下也有“旧传震泽有七十二山,唯洞庭最巨耳”的描述,这是所见最早的有关太湖七十二山的文字,只是其中并无具体名录信息。在范成大的吴郡志中,太湖岛山收录了洞庭包山、鼋头山、禹期山、思夫山以及东、西二狱等处,尤以对西洞庭的历代书籍记载的引述,林屋馆、崦里、石板等西山名胜及皮、陆诗句的描

16、述,以及鼋山的青石开采等情况的记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范成大咏西洞庭山 毛公坛 的“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诗句也是“七十二峰”的直接呈现。2.明代是“太湖七十二峰”之说逐步成熟并形成确定方案的时期15 世纪中叶,蔡昇所辑 太湖志问世,是为首部太湖专志,其中正式提出了“太湖七十二峰”的名录。此前,“七十二峰”的文字主要还是见于吟颂太湖西洞庭山“仙境”和风光的诗句中,如元代金信、杨维祯以及明代姚广孝等都有相关的诗文。虽然 太湖志 现已失传,今人无法直接知悉书中“七十二峰”的具体构成,但在后世志书中可见其大概。具区志 在“凡例”第四条称“七十二峰之名诸书互异:震泽编 与 太湖志 不类”,也

17、印证了 太湖志 中已有“七十二峰”名录,且又在其卷二“七十二山”的叶余山、余山、大雷山小雷山、三峰山和癞头浮等五处引用了 太湖志 的说明。太湖志 的刊刻比王鏊 震泽编 早约半个多世纪,虽然后世有“太湖志 草创成书不无挂漏”的评说,但其在太湖文献和“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是显著的。16 世纪初,“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方案经由王鏊明确而最终成熟。目前可见的王鏊有关“太湖七十二峰”的著作和文章,主要有 震泽编 之“七十二山”、正德姑苏志 卷第九“山(下)”,以及 太湖七十二峰记 太湖诸山记太湖七十二山记 等三则单篇,其文字间的差异可以看出王鏊的“太湖七十二峰”名录逐步完善的过程。王鏊编修的

18、 震泽编脱胎于 太湖志,完成于弘治十八年(1505,弘治末年),为明清太湖四大专志的第二部,其中的“七十二山”篇目内收录太湖岛山等自然地名 72 个,为后世公认并广泛引用。王鏊参编的 正德姑苏志 是在范成大 吴郡志 和卢熊 洪武苏州府志 基础上编写的,成书虽在正德元年(1506),与 震泽编几乎为同期作品,但该书在之前三十年已有前人着手做过编纂,或可认为是略早的成果,参与编写者也更多。此志相关内容在历数太湖诸山后有“已(以)上七十二山并在太湖中”的总结,但实际列入的地名为 73 个,相比 震泽编多出的“舍山”被认为是异名重列者,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52、67、72-74 页

19、,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两字另见写作“雙雙露寸戟”,见姜顺蛟、叶长扬修,施谦纂:乾隆吴县志,吴中珍籍,第 3540 页,南 京: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宋元方志丛刊:第 1 册,第 663-664 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范成大撰,陆振岳点校:吴郡志,第 211-219 页,南 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翁澍:具区志,古宫珍本丛刊第 269 册:金 山志 具区志 京口山水志,第 150、181-187、188 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太湖志 准确的刊刻年份现已无考,但据 震泽编 辑补二 太湖志 序的注释(见蔡昇辑、王鏊修,陈其 弟校

20、注:震泽编,第 120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该序作者刘昌于正统元年(1436)以弱冠之 年举解元,天顺元年(1457)卒,为 太湖志 作序的 时候当在此段时间中,由此可推测 太湖志 成书的 大致时间。林世远、王鏊等纂修:正德姑苏志,北京图书 馆古籍珍本丛刊:26,第 177、180 页,北京:书目文 献出版社,2000。明清太湖四大专志依成书年代先后依次为蔡昇的 太湖志、王鏊的 震泽编、翁澍的 具区志 和金 友理的 太湖备考。具区志 在比较 太湖志 和 震泽编 后,有“东 山之西有王舍浮,洞庭之南有舍山,考之即一山也”的认定,参见翁澍:具区志,古宫珍本丛刊第 269 册:金山志

21、 具区志 京口山水志,第 187 页,海口:海 南出版社,2001。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19同时个别地名与后世诸文有异,如“大嶞”“小嶞”在此志中还称为“大峰”“小峰”。明代王鏊所撰的 太湖诸山记,虽全文首句为“太湖之山七十二”,但实际收录的地名仅为 69 个,且其中所录与同时期记述有很大不同,如长沙、叶余两岛南北位置颠倒,空间位置的错漏现象不一而足。从文献时间看,太湖诸山记 见载于 吴中金石新编,是编者陈玮在明弘治年间出任苏州通判时与吴县知县等人“采郡中石刻汇而录之”所得的成果,应早于震泽编,当为“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早期方案。王鏊的 太湖七十二峰记 是后世引用较多的一篇,具区

22、志 太湖备考 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 等都有收录,此四志所录文字在个别处略有不同外,与 震泽编“七十二山”则有四个条目的差异:单列了石公山、渡渚山,而未收录禹期山和小干山。王鏊所作 七十二山记 也有所见,如 林屋民风 中与 震泽编“七十二山”有明显不同的引述,又如 乾隆吴县志 中所引与 震泽编“七十二山”篇目的正文高度一致。3.清代是“太湖七十二峰”内涵不断丰富的时期清代的太湖东、西山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和记录太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民间可以将唐宋以来分属苏、湖、常三州的太湖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研究和记述。“太湖七十二峰”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在观点上形

23、成了以 具区志 为代表的偏重传统和文化的流派和以 太湖备考为代表的偏重客观和实用的流派,对有关太湖文化成果的记述更为丰富厚实,对太湖岛山自然环境的探索更为全面准确。翁澍的 具区志提出“七十二峰之名诸书互异盖因湖中洲矶之名易于混淆也。志书无贵乎新奇,当从 震泽编 为正。”并在卷二“七十二山”分述之后,单独刊载了王鏊的七十二峰记 一文,进一步提升了王鏊之说在太湖文化中的尊崇地位,从而开始形成以“太湖七十二峰”之名为显著标志的文化潮流。正如其序中所说,人与山水相比在动静、劳逸方面均皆不及,“唯文章足以胜之”,故而在相关诗文的收录方面更为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具区志对 震泽编的七十二山名录只在顺序上有

24、所调整,而且也出现如光福“冲山”与无锡滨湖“充山”相混淆的情况,显示出对太湖岛山自然状态的客观记述方面少些把握。金友理的 太湖备考 是四大太湖专志中偏重对太湖岛山进行客观记述,更强调太湖的整体性和湖内外的空间关系,强调经济、水利、兵防等等的综合考量,通过对湖山之间进行实地查证,卷二“滨湖山”对太湖沿岸山体有着比以往更为清晰的梳理,同时对太湖岛山的记述也不再拘泥于“七十二”之数的约束,其卷五“湖中山”列出了湖中 91 个自然体,并有对“太湖七十二峰”名录的传承和修正方案,也有对太湖岛山等更全面客观的记述。太湖备考让人们对太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以至 150 年后该书续编者在“湖中山”篇目中

25、称,“原编不沿七十二峰之旧说,而于山之大小明暗,辨证綦详,订 山经 者无能易其 林世远、王鏊等纂修:正德姑苏志,北京图书馆 古籍珍本丛刊:26,第 179 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 社,2000。王鏊:太湖诸山记,杨循吉等,陈其弟点校:吴中 小志丛刊,第 269 页,扬州:广陵书社,2004。其中“二女娟好背而立者谢姑”所涉大、小谢姑以 2 个计,总数为 69。参见 四库全书 史部十四目录类二之 吴中金石 新编 卷一第一页“提要”。王鏊 太湖诸山记 见于 四库全书 史部十四目录类二之 吴中金石新编 卷八,第 4 页。此四志所引 七十二峰记 中有两处个别版本的不 同:其一,有三个版本首句为“太湖之

26、山发自天目,逦迤至宜兴入太湖,融为诸山”,而 具区志 所引无 “逦迤”两字。其二,有两个版本名录中只有“谢姑”而无“小谢姑”,而“猫”“鼠”分为两山,异于 震泽 编;而 同治苏州府志 民国吴县志中有“谢 姑”“小谢姑”,而“猫鼠”合一,同 震泽编。林屋民风 所引 太湖七十二山记 内容糅杂,有两 处是一般只见于 太湖七十二峰记 的文字:一是用 “渡渚”替代“禹期”;二是有“有若老人立(者)石 公,石蛇、石公石最奇”一句。见王维德:林屋民风,中国风土志丛刊,第 83-87 页,扬州:广陵书社,2003。翁澍:具区志,古宫珍本丛刊第 269 册:金山 志 具区志 京口山水志,第 150、143、18

27、7 页,海口:海 南出版社,2001。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20说矣。”。持客观实用态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吴庄,正是他的观点对金友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吴庄在参编 乾隆苏州府志时对太湖山水进行实地考察编绘,在此基础上,著千余字的 山分三等说,认为“震泽编 叙山,原分主从,自七十二峰之名著,世人遂无所分別,疑为峰之广大高深不可纪极,足以纳污而藏垢,岂知其不足以名山有若此哉?”“正名定论,所冀破疑而解惑者”。然而在另一方面,吴庄晚年“采掇湖山前哲,存其言行,选其文辞”,集成一百零四卷的 七十二峰足征集,其中收录了“七十二峰诗人”之诗七十三卷,又足见“七十二峰”之名在当时的巨大影响。由于文化

28、的惯性,清代文人已接受“太湖有山七十二”的说法,震泽编 的七十二山名录也被广泛沿用着,“七十二峰”名声也在更大的范围内逐渐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在太湖北岸无锡等地的方志材料中,也有“太湖七十二峰”的信息出现,但文字比较零星。如 康熙无锡县志中,记载有“米山,本湖中一小阜,然在七十二峰之列,与康山相对”,但志中并无“七十二峰”的系统记述和对米山入列“七十二峰”出处的说明,震泽编 等“太湖七十二峰”的主流名录中也并无“米山”的条目。4.近代以后是“太湖七十二峰”内涵逐渐模糊的时期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国内经济、文化乃至政治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内河水运为基础的苏州的经济和文化地位受到巨大影响,太湖地区的

29、经济文化活动热度也随之下降,太湖再无新的综合性专志,对太湖的全局关注日益式微。与此同时,受行政区划设置影响显著的清代官方志书,也早已不再有立足苏州而对太湖岛山的全局记录。刊于清光绪三年(1877)的 同治苏州府志 沿用了 乾隆苏州府志中太湖岛山的相关论述,“今从翁澍 具区志 载吴县包山以下五十六山”,其他如马迹、津里等等“俱不隶郡境,不备载”。李根源等所编的 民国吴县志 收录的太湖以“包山”“莫厘山”为中心的湖中山 58 个,并称“太湖中旧称有七十二峰,在县治者什八,以东、西洞庭为最大,其余若离若即,碁(棋)置于两山四周,名称位置往往所载互异。乾隆志 据翁澍 具区志 合马迹诸山计之,为适得其数

30、兹参互诸书,录其显著者,盖仍不能无挂漏之讥焉”。这里传递了一种信息,曾经不断丰富、充满活力的“太湖七十二峰”之说正在退化,以东、西洞庭山为核心的太湖中东部地区对整体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行政区划分的影响开始突现。逐渐地,“太湖七十二峰”只成为了一种山水人文的传说,一种文化的符号。当今,“太湖七十二峰”作为太湖山水的象征为大众所接受和关注,但凡提到太湖自然与人文概况的文字总会沿用这一说法,但人们对其内涵与历史知者甚少。回顾“太湖七十二峰”之说的变化发展过程,可以认为其核心在于“七十二峰”名录的形成与衍变,而在曾经的名录中最为人们接受的还是 震泽编 所列的方案(具体参见图 1所附名录)。接续“太湖七十

31、二峰”文化发展的脉络,激发其活力,做好名录的古今对照是梳理“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与衍变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第 622、485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参见沈德潜:序,吴定璋辑:七十二峰足征集,第 2 页,吴氏依绿园刻本,清乾隆十年(1745)。徐永言等:康熙无锡县志 卷二“山川”,第 13 页,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电子影印件。参见雅尔哈善、傅椿修,习隽、王峻纂:乾隆苏州府 志,卷四“山”,第 17-27 页,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其中所列 56 个太湖岛屿中,第 34、35 位为邻 近马迹山的“大墮”“小墮”(震泽编 具区志 等作“大

32、嶞”“小嶞”)。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等纂:同治苏州府志,中国地 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7,第 191-201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8 之数与王鏊“太湖七十二峰”名录中西洞庭及周 边有山 41、东洞庭及周边有山 17 的数字相合,不知 是否巧合。相比 同治苏州府志 所录同一区域内的 岛山增加了唐浮和大沙山(此两者在 太湖备考 中 都有录入),同时也含“大墮”“小墮”。曹允源、李根源纂: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11,第 244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1。本文有关太湖“七十二峰“现状辨析等所涉及的名 录均以此为基础。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2

33、1 图 1:“太湖七十二峰”分布示意图三、“太湖七十二峰”现状辨析 “太湖七十二峰”之说经过明清的累积和近代一百多年的沉淀后,近几十年间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有新的变化。其中,以围湖造田和开山采石为代表的大规模人为开发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如西山岛南侧消夏湾因围湖而成陆,原消夏湾中的南(山昂)众安洲及其上的禹王庙等建筑一起消失于田畴之间,而禹期山等石灰岩山体基本成为采石而成的宕口。在此背景下,作为历史上有人居住的较大的岛屿,或者是当今人居集中之地,环境的变化基本不会影响其“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成员的基本身份;而一些比较小的岛屿,在过去的志书中着墨不多,加上历史记述的准确性本来有限,也有因自然环境变化

34、和人为开发的影响因素,倘若追溯其“太湖七十二峰”名录身份,或与现今地名对照,就会存在各种信息干扰,从而影响古今对照的难度和准确性,进而造成“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情况的复杂性。其实这种不能完全对应的现象在“太湖七十二峰”名录形成之初就已存在。比如 震泽编“七十二山”及 太湖七十二峰记 等开篇都有经典文字“湖之西北为山十有四,马迹最大。又东为山四十有一,西洞庭最大。又东为山十有七,东洞庭最大”。对太湖三大主山所附带的区域中,东洞庭与西洞庭所分属的具体名单与上述分划的数字是不能对应的,或需将在 朱剑刚:苏州水乡图鉴,第 260 页,苏州:苏州大学 出版社,2020。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

35、第 3、4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与 震泽编 名录有异者,在括号内注明当今的地 名,下同。西山镇志 编委会:西山镇志,第 35、34、35 页,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张振雄:苏州山水志,第 96 页,扬州:广陵书社,2010。西洞庭段落中的大鼍、小鼍、惊篮以及三山南侧的历耳移至东洞庭段落中,才正好是“十七”之数,但在当时条件下不能完全厘清太湖岛山的自然分布情况,也是能够体谅的。“太湖七十二峰”名录中自然体的古今对照,核心是将其与现今实体进行对应,掌握其实际位置,进而完成名称与状态的分析。现依 震泽编 名录为基础,对“太湖七十二峰”古今对应情况分类予以说明(参见图 1)。1

36、.可以直接确认对应关系的情况共 51 处,占 70.8%原名保留或基本保留的共 32 处,具体为:马迹、津里、西洞庭、禹期、横山、阴山、叶余(叶山)、长沙山、冲山、漫山、东洞庭、余山、三山、厥山(嶡山)、泽山、东鸭、西鸭、大贡、小贡、大雷、小雷、大干、小干、绍山、疃浮、琴山、杵山(婆杵山)、长浮、癞头浮、谢姑(大谢姑)、小谢姑、青浮等。因吴方言同音而有写法异化的共 8 处,具体为:鼋山(元山)、大(大箕)、小(小箕)、独山(犊山)、小椒(小焦)、龟山(居山)、鼍山(大山)、小鼍(小大山)等。名称有较大变化,但古籍记载信息较为明确,当代有可靠的对应关系信息的共 11 处,具体为:夫椒(大焦)、三

37、峰(三山)、武山(西泾山等)、金庭(小庭山)、石蛇山(佘山)、箭浮(北箭浮)、惊篮(香篮山)以及杜圻(平台山)、五石浮(乌龟山)、玉柱(老鼠山)、历耳(连柱山)等。2.经过查证推断可基本确认对应的情况共10 处,占 13.9%马迹东侧有名录中“钱堆”“大嶞”“小嶞”3处,现有笔山、拖山及拖山附近小岛等三个岛屿。对照“钱堆山,一名钱堆矶,马迹志:在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22马迹山北小墅湾口”的位置信息,钱堆即为现在的笔山。“大嶞山、小嶞山在马迹山东南”,对应也在太湖中拖山的位置,地图上也有标记为“(土乇)山”,“拖”“(土乇)”两字与“嶞”字发音相近,该岛外形也符合 太湖诸山记 嶞山

38、“若老人磬折相向”的描述,因而推断拖山即为“太湖七十二峰”中的大嶞,而其北侧邻近小岛为小嶞。由于历史上太湖长期存在分属沿湖州府的情况,马迹周边岛山名称也略有差异,如康熙常州府志 称“夫椒山,马迹之从山也。相距不远,东曰 夫,南曰 椒”。西山岛西北位置涉及名录中的“东狱”“西狱”“粥山”“大竹”“小竹”等 5 处。与春秋时的古迹和传说相关,前三者条目在各志书中均列于西山岛西北区域的显著位置,太湖备考还有“粥山,在东、西狱之前”的位置区分,而大、小二竹山则随着人们对太湖岛屿认知的进步而有“变迁”的过程。太湖诸山记 名录中大、小竹山居西山岛西北岛群名录的起始;震泽编等材料中,大、小竹山名录编排在此区

39、域岛群的最后,原文为“若杵者杵山,有对植者曰大竹、小竹。与冲山近,有若物浮水面可见者,曰长浮”,因而在点校时被归入冲山附近,此句当为“有对植者曰大竹、小竹。与冲山近,有若物浮水面可见者,曰长浮”以上情况当为彼时条件所限,对大小两竹山具体位置不甚确定,而最终无法做到名实相符的一个现象。具区志 中在“大竹山”“小竹山”条目后的说明为“在洞庭山西。常州府志:山在宜兴县东北六十里太湖滨,与夫椒山相对,山产白泥”,可视为对旧志的委婉修正。太湖备考 所记“竹山”有无锡和宜兴两处,并无大小之分,且都因与湖外陆地相连而不再列入“湖中山”,所对应的是今无锡吴塘门口南侧的“小竹山”和宜兴太湖边的“竺山”。实际上在

40、西洞庭山最西端甪头山西北约6 千米的太湖中仅有三个小岛,现地图上标为“竹山”“大竹山”“小竹山”,西山镇志 则有“当地将大竹山、小竹山合称为 竹山,植被为杂草、芦苇”的记述,但并没有对应 3 个岛屿的名称。综合以上信息可推断,此三座小岛中间偏南者对应传说中吴王饲囚的“粥山”,另两者为传说中设男女二狱的“东狱”“西狱”。吴语中“粥”与“竹”同音,很可能是造成此三岛混用竹山之名的根源之一。东洞庭山西南方向有名录中“苧浮”和“蒻帽浮”2 处。震泽编 称,“泽厥之间,有若笠浮水面者蒻帽山”。然泽厥之间并无岛浮,具区志和 林屋民风均指其在洞庭山南,太湖备考 称“箬帽山,亦名箬浮。在东山长圻嘴外”,这些记

41、述与现在石公山与三山之间的“笠帽山”相符,当为此山。太湖备考 称“苧浮,一名叶家浮。在东山北望山外”,现今此处只有一个“南箭浮”,并没有七十二峰旧名相对应,且没有其他岛山混杂,故而可推断苧浮为现在的南箭浮。3.自然原因为主导致无法确定位置的情况5 处,占 6.9%名录中“南乌”“北乌”“思夫山”3 处,其所在西洞庭从属岛屿横、绍、阴诸山以北至冲山、漫山和贡湖之间的水域中,目前只有一处名为“柱石”,长不足百米的丘状小岛,无法确定是否为北乌 翁澍:具区志,古宫珍本丛刊第 269 册:金山 志具 区志京 口山水志,第 187、187、183 页,海口:海 南出版社,2001。王鏊:太湖诸山记,杨循吉

42、等:吴中小志丛刊,陈其弟点校,第 270 页,扬州:广陵书社,2004。于琨修、陈玉璂纂:康熙常州府志 卷四“山川”,第 3 页。民间还有“夫”字因虫蛀下半部而为“土”再 衍为“拖”的说法。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第 201、97、100、203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参见王鏊:震泽编(鹤来堂版影印),第 25-26 页,吴中珍籍,南京: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参见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5 页,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西山镇志 编委会:西山镇志,第 35 页,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正德姑苏志 用“岳”字,其他志书均用“狱”字(见

43、 林世远、王鏊等纂修:正德姑苏志,北京图书馆 古籍珍本丛刊:26,第 179 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 社,2000)。太湖备考 有“宜从 姑苏志”的注释,但条目中仍为“狱”字(见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第 201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蒻帽”在王鏊有关七十二山的文字中多写为“篛 (同箬)帽”,在其他志书中各有使用。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5 页,苏 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2023 年第 2 期 东吴学术123山或其它,这几处或已因太湖湖流侵蚀等影响而消失。具区志 称“南乌山在洞庭山东北”,“北乌山在洞庭山北”,“思夫山,洞庭记:山在洞庭西北四十里

44、”;太湖备考称“南乌山、北乌山,亦名乌嘴山,俗呼瓠子山。此处湖水最深,风浪最恶”,“思夫山,吴庄 湖山订讹 曰:山之大不越数亩,在洪涛中,非人所可居。”此区域为北太湖与东太湖之间湖流的主要通道,也是太湖波浪场侵蚀能量比较集中的区域。历史上也有此区域漫山之北游湖口外“三洋洲”于明初沉于湖中的记载。名录中东洞庭“猫鼠山”和“王舍浮”2 处,则已在涨沙成陆的过程中归于陆地,并因其体量不大或本为沙洲,而在淤涨的陆地上无从辨认。太湖备考 称,“猫鼠山,在东山之南葑山外二山向在水中,今四围皆成芦洲。洲之中有港出太湖,曰猫山港。”“王舍浮,在东山王舍港外。按:今新涨芦洲,与王舍岸相接,可履而上矣。”显然这两

45、处皆因东洞庭山周边泥沙的沉积,而与主岛之间发生沙洲连陆的现象,从而难以区分。4.人为原因为主导致难以完成古今对应的情况 7 处,占 8.3%名录中“白浮”和“石牌”2 处,明显具有某种人为影响的“迁移”迹象,造成了古今地名之间的错位。震泽编 明确白浮在东洞庭之南半部,石牌等也在东洞庭附近;明清两代光福查山著名的观景之地“六浮阁”引用了白浮等地名,意味着“太湖七十二峰”与文化活动间存在相互影响;太湖备考 称“石牌,一名相公牌。在东山长圻外”,“白浮,在东山长圻南”;同治苏州府志 称“白浮山,与石牌山相近,于七十二峰为最小”,而“石牌山”则改成了“石碑山”,称“石碑山,旧志:有若穹碑立者,故名,近

46、光福。”。民国吴县志 注意到白浮之称与位置的前后矛盾,但明言“但以今光福潭山外有白浮山,证之,自以冯志为合,今从之。”此时“白浮”之名已从东山“迁移”到光福(图中标为“光福白浮”)。现东洞庭山之南已没有“白浮山”之名,但长圻嘴之东有山体支脉称“白浮头”,方志中从未见载的铜鼓山隔白浮门相望。名录中在西洞庭山南的“峐山”“笔格山”2处记载偏少,名录中都是一带而过的条目,无从推断其对应位置的具体情况。现西山消夏湾围堰外有大沙山以及东南浮、西南浮等沙洲岛屿,非“七十二峰”之列,但 太湖备考中有“大砂山”条目。光福冲山一带岛浮及其名称的对应关系在近代以来一直难以厘清,除有前述“白浮”“石牌”之名的变迁以

47、外,名录中“茆浮”“殿前浮”2处也无法对应。茆浮的名称和位置记述各志略有差异:具区志 称“茆浮山在洞庭山北贡湖中”;太湖备考 中有“茅浮”而无“茆浮”,称“茅浮,亦名黄茅山。与冲山相近”。乾隆苏州府志 称“茆浮山,亦名茅浮山”,如此茆浮无疑在冲山附近。具区志 称殿前浮“或云 翁澍:具区志,古宫珍本丛刊第 269 册:金山 志 具区志 京口山水志,第 181、184、181、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第 200、201、203、204、203、201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邱辉:不同气象条件下太湖底泥再悬浮和水温的 模拟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

48、士学位论文,2012。如 太湖备考 中“夏禹王庙”、“游湖”等条目(见金 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第 264、36 页,南 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三洋洲也即东(山昂),是太湖上有禹王庙的“四大(山昂)山”之一。蔡昇辑、王鏊修,陈其弟校注:震泽编,第 5 页,苏 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曹磊、李小芳:查山雅集诗文 中的六浮阁景观解 读,景观设计 2020 年第 3 期。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等纂:同治苏州府志,中国 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7,第 199、201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冯志”指由冯桂芬等编纂的 同治苏州府志。曹允源、李根源纂: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

49、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11,第 243 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1991。光福镇太湖渔港村白浮山,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 代之间曾称“红湖山”(见张振雄著:苏州山水志,第 110 页,扬州:广陵书社,2010)。现在网络地图上 还以“红浮山”为名。白浮门是东山最长的河流渡水港(也称具区港)与太 湖之间的西南出入口,另一出入口在东山镇区北侧。张振雄:苏州山水志,第 108 页,扬州:广陵书社,2010。雅尔哈善、傅椿修,习隽、王峻纂:乾隆苏州府志 卷 四“山”,第 25 页,清乾隆十三年刻本。东吴学术 2023 年第 2 期124穹(冲)山有水平王庙,山正当殿前,故名”,按冲山及

50、其东南均已围成陆地的情况推断,此浮当已在陆地范围之内。造成光福一带岛山名实难以对应的情况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古代的落后技术影响了太湖岛山考察和记录的全面性、准确性,历史上一些文化活动影响了局部地区的地名延续,近代中国时期太湖的乱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太湖的进一步了解,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围湖造田使冲山一带的岛浮堙于泥沙的背景之中。这些是过去“太湖七十二峰”之说存续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在古今地名考辨的基础上,笔者对“太湖七十二峰”名录成员现今的连陆情况和人居情况作关键数据统计如下:从岛屿状态看,原“七十二峰”名录中,目前仍为岛屿的共 42 个,其中与湖外无陆路相通者 35 个,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