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884693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一、综合应急预案 3 1 总则 3 1.1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适用范围 5 1.4 应急预案体系 5 1.5 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5 2.事故风险描述 6 2.1 企业基本情况 6 2.2风险种类、可能性、影响范围 8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0 3.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0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0 4预警及信息报告 12 4.1预警 12 4.2 信息报告 13 5应急响应 15 5.1 响应分级 15 5.2 响应程序 16 5.3处置措施 18 5.4应急结束 20 6. 信息公开 21 7. 后期处置 21 8. 保障措施 22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22 8.2 应急队伍保障 23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23 8.4其他保障 23 9.应急预案管理 24 9.1应急预案培训 24 9.2 应急预案演练 26 9.3应急预案修订 27 9.4应急预案备案 28 9.5应急预案实施 29 10 附则 30 二、专项应急预案 32 1火灾、化学性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2 1.1事故风险分析 32 1.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4 1.3应急处置程序 34 1.4应急处置措施 35 2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0 2.1事故风险分析 40 2.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41 2.3处置程序 41 2.4处置措施 43 三、现场处置方案 46 1事故风险分析 46 2应急组织及职责 46 3应急处置 47 3.1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47 3.2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49 3.3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52 3.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55 3.5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55 3.6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56 3.7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57 3.8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59 3.9烧伤、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62 3.10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64 4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67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注意事项 67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67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防面的注意事项 67 4.4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67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67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67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68 四、有关附件、附图 68 附件1:危险化学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68 附件2:事故分级 79 附件3: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80 附件4:应急联系方式 80 附件5:应急物资和装备清单 81 附件6:事故信息接报、处理格式文本 82 附件7:应急救援机构 84 附件8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85 附件9:应急疏散图 86 一、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特制定《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笫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201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江西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 《江西省消防条例》(省九届人大常委会2010-09-17第57次会议通过) 《江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赣安监管应急字〔2008〕31号 《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2)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总局第21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令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江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赣安监管应急字〔2012〕63号 关于印发《九江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九安监管发[2012]1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15〕27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 (3)标准和规范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企业职工伤害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 (4)相关资料 总平面布置图 企业相关技术资料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区内发生的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与窒息等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公司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本预案与政府预案相衔接。 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火灾、化学性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综合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是综合预案的深化和补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5 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 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突发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预防为主 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依法规范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有关政策相一致。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总经理、各部门主管统一领导全公司突发事故的应急工作。根据突发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不能独立处置的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机关,以便协助处理。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的综合素质。 2.事故风险描述 2.1 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简介 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注册,主营业务是生产、加工、销售聚氨酯胶黏剂,注册资本 230万元,现注册地在武宁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址坐落于武宁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宁县万福经济技术开发区万福大道源口五路,占地面积12.8亩,职工总数15人,是一家股份制企业。 (2)地理位置 武宁县区域外有福银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卧邻而过,区域内,大广高速公路纵穿南北,永武高速公路横贯东西,316国道、柯龙线、焦武线、修武线、澧清线、上九公路、杨洲公路等1条国道、4条省道、16条县道、47条乡道、894条村道纵横交错、干支相连,加上正在建设的环城线和武宁西海大桥,一个衔接省市、沟通城乡、四通八达的城乡交通网已经形成。 江西华港实业有限公司新建项目位于武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南部。 (3)周边环境 东面临水,北面为工业园大道,西面和南面为未开发用地。建设项目用地的西面为工业园规划的化工片区。 (4)主要建筑物 序号 子项号 项目名称 生产 类别 耐火 等级 建筑 层数 结构 形式 占地 面积 建筑 面积 备注 1 101 生产车间 甲类 二级 一层 砖混 504m2 504m2 2 201 仓库 甲类 二级 一层 砖混 504m2 504m2 3 301 配发电间 丙类 二级 一层 砖混 50m2 50m2 4 302 消防泵房 戊类 二级 一层 砖混 30m2 5 303 烘干房 丙类 二级 一层 砖混 36m2 6 304 循环水 戊类 二级 一层 砼 63m2 7 401 综合楼 二级 三层 砖混 360m2 8 402 倒班楼 二级 五层 砖混 360m2 9 501 消防水池 一层 砼 80m2 10 502 污水收集池 砼 50m2 11 503 事故池 砼 90m2 (5)主要原辅材料和品种 物料储存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包装方式 状态 贮存场所 最大储存量,t 原辅助材料 1 乙二醇 槽车 液体 储槽 30 2 己二酸 袋装 粉末 仓库 20 3 对苯二甲酸 袋装 粉末 仓库 5 4 醋酸乙酯 桶装 液体 储槽 30 5 二异氰酸酯 铁桶 液体 仓库 5 6 稳定剂 铁桶 液体 仓库 0.1 7 偶联剂 铁桶 液体 仓库 0.1 8 间苯二甲酸 袋装 粉末 仓库 15 9 对苯二甲酸 袋装 粉末 仓库 15 (6)生产工艺流程 1、聚酯多元醇生产工艺过程为: 苯二甲酸、乙二醇、己二酸→酯化和缩聚反应→真空蒸馏回流 半成品 2、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工艺过程: 聚酯多元醇+MDI——聚合—扩链——加入醋酸乙酯混合——加入偶联剂和稳定剂混合——过滤——灌装——成品包装 (7)主要设备一览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聚酯釜 Φ1850×4550 台 1 不锈钢;5000L;电机:15KW、ExdIIBT2 2 聚酯釜 Φ1500×2800 台 1 不锈钢;4000L;电机:7.5KW、ExdIIBT2 3 聚氨基酯釜 Φ1250×2700 台 1 不锈钢;1000L; 电机:5.5KW、ExdIIBT2 4 聚氨基酯釜 Φ1250×2700 台 1 不锈钢;1000L; 电机:5.5KW、ExdIIBT2 5 聚氨基酯釜 Φ1500×2800 台 1 不锈钢;2000L, ; 电机:7.5KW、ExdIIBT2 6 冷凝器 10m2 台 2 11 真空泵 200L/s 台 2 电机:11KW、ExdIIBT2 12 浓浆泵 台 1 电机:3KW、ExdIIBT2 13 溶剂泵 台 2 电机:5KW、ExdIIBT2 14 高位槽 1000L 台 1 15 醋酸乙酯槽 Φ2800×5000 台 2 30m3、卧罐 16 氮气钢瓶 40L、15MPa 个 5 2.2风险种类、可能性、影响范围 2.2.1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安全预评价报告》,结合实际生产过程的危险物质、危险装置、危险设施等项目,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我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特点,公司主要危险目标有: 材料仓库、胶黏剂生产车间、醋酸乙酯储罐区 2.2.2危险性分析 1)物质危险性 企业生产过程涉及的原料有: 乙二醇,己二酸,对苯二甲酸,醋酸乙酯,二异氰酸酯,稳定剂,偶联剂,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 (1)火灾、爆炸危险性 本项目中的乙酸乙酯为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易流动扩散等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气。辛酸亚锡、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乙二醇、苯二甲酸可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己二酸粉体可燃。 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半成品)、聚氨酯胶粘剂(成品)遇明火、高热可燃。 (2)物料的毒性 本项目中辛酸亚锡、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为有害品;聚氨酯胶粘剂、1,4-丁二醇、苯二甲酸、乙二醇也具有一定的毒害性。 2)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 火灾、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存在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有:高温、噪声、粉尘等,同时存在人为失误和管理缺陷。 2.2.3可能性、影响范围 生产装置危险度评价分析: 半成品聚酯多元醇装置、聚氨酯胶粘剂成品装置的危险等级为“Ⅲ”级,为低度危险等级。 储存设施危险度评价分析:储罐区、原料仓库的危险等级为 “Ⅲ”级,为低度危险等级。在设计时,应采取相应安全设施、措施,使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的危险程度降低到可接受的风险。 具体危险因素可能性、影响范围见预评价报告。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后勤保障组 通讯救护组 抢险、抢修组 善后处理组 消防治安组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如有特殊情况总经理不能到位时,由副总代任。 成员由行政部、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销售部、仓库负责人以及其他批准人员组成。 (1)应急救援总指挥部职责 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2、策划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3、组织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危险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4、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5、必须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6、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标识,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7、必须落实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 8、必须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并按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9、必须每年对应急投入、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10、负责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1、负责做好稳定生产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2)应急(2)总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应急指挥办公室是本企业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 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负责报告、信息报送、组织联络各职能部门及 协调。 2、负责与外界的渠道沟通、引导公众舆论。 3、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事务,制定和监 督执行应急救援预案,承担应急救援信息收集、档案保存工作,组织开展与外单位应急救援技术合作与交流。 联系地点及电话: 0792-2908999 (3)抢险、抢修组职责 1、由生产部牵头,各车间、生产部门配合组成。 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 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并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2、负责被事故损毁设备、设施的抢修工作,以及现场的应急电源、照明的安装供送;在灭火防化人员的掩护及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堵泄漏源。 (4)消防治安组职责 1、负责对火灾、泄漏事故的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 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负责应急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2、负责联系引导当地消防队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搜救受伤、中毒人 员,做好灭火、洗消工作,并掩护工程抢险人员实施堵源。 3、负责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 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4、负责提出危险品贮存区域及重点目标的建议。 (5)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 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等。 2、日常负责救援物资、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更新。 (6)善后处理组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救援人员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工作。 2、做好受伤人员的安抚和心理辅导。 (7)通讯救护组职责  1、负责及时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归口主管领导。 2、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并负责联络相关救援人员及时到位。 3、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提供运送车辆,联系确定治疗 医院,办理相关手续。 4、负责各专业救援组与应急指挥部之间的通讯联络。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由于外部或内部的因素,管控中风险或隐患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预报中的重大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应急指挥部按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处置方案的规定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1、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各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车间、仓库、储罐区等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安排各岗位操作人员定时通过现场或仪表对生产系统的设备、工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巡回检查,及时发现事故苗头。 一线生产操作人员或巡检人员发现紧急状态(事故的征兆),经风险评估即将发生,或发现事故已经发生时,应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场所的其他人员,立即撤离;同时立即报告上一级主管或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扩大,为应急救援赢得时间。 上一级主管或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根据掌握的事故情况,如事故性质、程度,做出初步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级别,认为符合预案启动条件的,由总指挥下令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组根据预警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预警级别,做出相应控制,直至预警状态的结束。预警状态的开启和结束由应急总指挥决定。 2、信息的发布程序 应急值班中心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预警信息。 在预警情况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公司预警机制,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分析、商讨、部署公司应急步序。确定是否值班和初步处理意见,实施应急预警机制前期工作,做好生产安全紧急事件可能产生灾害的相关防范工作。 4.2 信息报告 4.2.1信息报告与通知 4.2.1.1事故发现的第一人立即大声呼喊,以通知在作业场所的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第一时间用电话方式将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基本情况、现场处置情况、人员被困伤害情况等。 4.2.1.2必要时通知周边企业和过往行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2.1.3发生事故时,任何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向上一级主管、应急指挥部报告;上一级主管应立即告知应急指挥部。 4.2.1.4上一级主管、应急指挥部接到应急电话,应认真听取汇报,不得搁置电话、敷衍推诿。 4.2.1.5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4.2.2信息上报 4.2.2.1如事故靠本公司自身力量得不到控制时,由总指挥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九江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办公室请求救援。 4.2.2.2报告的时限和流程: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2、事故发生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3、应急指挥中心应当于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九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4、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九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4.2.3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现场处置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7、情况紧急时,可先电话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 8、事故报告时间:事故发生1小时内,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及时补报。 9、事故报告流程 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 通讯联络组 各职能部门 应急指挥办公室 突发事故现场 应急救援 总指挥 政府 主管部门 事发部门值班 人员及领导 4.3信息传递 4.3.1事态严重紧急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政府有关部门(安监、环保等)以及周边企业发送事故信息。 4.3.2情况紧急时可采用电话的方式快捷联系,应急结束后,采用书面报告将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处置、损失等向有关部门汇报。 5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3个应急响应级别,即Ⅰ级、Ⅱ级、Ⅲ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3个应急响应级别,即Ⅰ级、Ⅱ级、Ⅲ级。 Ⅲ级(班组级):当发现可能发生化学品火灾事故以及其它一般事故的征兆,事故危害程度较小,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不影响其它班组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利用本班组的人员及物资即可将事故处理。 Ⅱ级(部门级):发生化学品火灾等事故,事故危害程度小,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虽影响其它班组,但不影响其它车间(部门)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利用本车间的人员及物资即可将事故处理。 Ⅰ级(工厂级):发生重大的化学品火灾等事故,事故危害大,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公司正常生产,需调用公司的人员和物资,甚至需要外部支援,才能将事故处理。 企业能自行处理的事故,不需求助外部救援。当依靠本企业的力量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救,或无力阻止事故的扩大时,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安监局、环保部门、消防大队、九江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医院)报告和求援。 5.2 响应程序 5.2.1 当确认事故只需启动Ⅲ级响应程序时,由事故部门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班组成员、物资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5.2.2 当事故需要启动Ⅱ级响应程序时,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本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迅速组织本部门人员、物资,在不影响其他部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协调其他部门空闲人手参与应急抢险工作。 5.2.3 当确认事故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程序时,由总指挥负责协调调用公司各应急小组人员、物资、装备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5.2.4 当企业无力阻止事故的扩大时,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安监局、环保部门、消防大队、九江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医院)报告和求援。 企业应急响应流程图 安全生产事故 ————→ 接警 ←——— ————— Y ︱ N 信息反馈 报警 ←———— 警情判断响应级别———————— Y 现场指挥到位———— 应急人员到位 —————— 应急启动 应急指挥资源分配—— Y 指挥 控制 ————→抢险救护组 ———善后处理组 ———消防治安队 ———后勤保障组 N ———通讯救护队 请求增援 ——————— 事态发展 现场清理—————— Y 解除警戒—————— ———应急恢复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应急结束(关闭) ———— 总结评审 5.3处置措施 (1)处置原则 针对生产事故的特点,现场处置一般原则如下: a) 安全防护:进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视情况必须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器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工作; b) 隔离、疏散:视情况设定初始隔离区,封闭事件现场,实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 c) 监测、查看:监测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及气象数据,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做好动态监测;查看事件现场,搜寻被困人员,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确定进入、救援和撤退的方位和路线; d) 医疗救护: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进行现场急救,并视实际情况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e) 现场控制:根据事件类型、现场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态的扩大; f) 防止次生灾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造成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并做好相关的监测工作。 (2)处置措施 1、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车间、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2、召集、调动抢救力量,各车间、单位接到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后,立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 3、现场指挥部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专家建议,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参加应急行动的车间、部门保持通信畅通。 4、当现场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时,及时向开发区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支援。 5、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挥中心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医疗卫生救助事故发生时,拨打120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 (3)几种典型事故现场处置 3.1触电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 断电源开关,用绝缘物体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3.2高处坠落现场处置 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3.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 ① 对于一些微小伤,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 就近送医院。 3.4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①严禁火源,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②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     ③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④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5.4应急结束 (1)应急终止的条件 1、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事故现场得以控制(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允许的范围、火源熄灭、泄漏的气体得到止漏、其它可接受情况); 2、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3、导致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 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应急结束与否应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才能执行应急结束。 (2)应急结束后工作 1、在应急结束后,要抽调专门力量修复灾害波及区域、检查所有 电气设备、电缆、更换损坏的设备和设施、详细检查作业区域和邻近地区的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清理污染物,疏通排水系统等。 2、成立以总经理、生产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生产恢复领导组,制定生产恢复方案。 3、事故情况上报事项,包括: 事故发生经过和伤亡人员统计表; 安全整改计划和措施; 相关预案修改稿; 恢复生产措施和计划; 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相关业务资料。 4、需向事故调查处理组移交的相关资料,包括: 事故发生前的各类生产报表和记录复印件; 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 安全管理制度; 相关作业规程; 相关操作规程; 相关技术措施。 6. 信息公开 在应急处置期间,有关信息和新闻由对外协调及通讯组统一进行发布,发布的信息和新闻必须经过应急指挥部审核和批准。 信息发布应当按照“及时、准确、客观、公开”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向外界(社会、新闻媒体)发布事件发生的简要信息,并根据事件的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信息报告做到“不瞒报,不虚报”。 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对外部影响情况。 7. 后期处置 1、污染物处理 及时清除污染物,消除事故后果影响,必要时请环境部门进行指导、检测、确认。 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由生产部、技术部等相关生产部门到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分析、确认。对于在事故中损坏的设备,由公司工程部及时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维修时注意作业安全,防止再次发生事故。 3、生产秩序恢复 隐患消除,整改项目得到落实,且重新运营的方案得到论证。 4、善后赔偿 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家属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死者的后事,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负责协调有关伤员的抢救治疗费用和死者的丧葬费用等问题。赔偿按有关法规进行。 5、事件调查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有关部门牵头组成调查组,具体负责事件的调查并写出书面报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备案。 6、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公司现有的应急物资和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然后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通过每一次事故原因的分析、救援过程的实施情况、应急救援能力的战斗能力进行分析,分析不足之处;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时加以考虑,以不断提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性,不断提供事故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8. 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1)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公司内应急事故报警方式采用电话进行报警,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2)24小时内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移动和固定电话(包括手机、座机电话、对讲机等)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的行为。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管理部报告。安全生产管理部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公安报警电话:110 具体的企业内部应急联系电话、厂外相关与相邻单位联系方式、外部求助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8.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组组成等。 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明确保各应急队伍人员的满员,并经常加强应急队伍的教育、培训、演练,以提高各种应急队伍人员应急知识、能力、水平。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各类救援器材,生产部应负责定期检查,确保完好备用。 应急救援器材具体见附件。 8.4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有: 1、外部保障 依靠县消防大队。 2、技术保障 公司设有部门主管、专职安全员、设备管理员。 县安监局设立的安全专家库专家。 九江市安监局设立的安全专家库专家。 3、后勤保障 公司设置有行政部、财务部、门卫,从不同方面保证了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后勤支持。 4、经费保障 财务部应按国家政策要求提取安全费用,实行专款专用,确保公司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由副总经理、财务部副经理负责组织和跟踪相关部门的实施。 公司设立应急保障专项经费,发生危险事故时,可从安全资金按实际情况提取。 5、其他保障 应急指挥中心应日常备用一辆应急交通运输车辆,或备用的车辆只承担距单位较近的运输任务,并留好司机手机电话,一旦应急事故发生,通知司机速回。     应急指挥中心应当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故的警戒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治安警戒使用。  应急指挥中心应当常备医疗急救用品。   安全生产负责人应每周对全厂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定期更换灭火器,日常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挡物,保持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及安全通道畅通。 9.应急预案管理 9.1应急预案培训 1)培训内容和要求 应急指挥部相关各组人员在总指挥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有关本预案的内容,由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按每年至少培训1次的原则,对各应急组的负责人和成员进行宣传和教育有关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常识,使公司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应急技能。 强化部门班组员工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物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